开放式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我校具有鲜明农林高校特色的基于开放、综合、创新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其具体实践探索。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开放式;教学改革
  
  近年来,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要促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二是要努力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挑战的有效路径之一是要按“以人为本,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的教育理念来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然而,目前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还存在许多与社会信息化建设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如师生认识不够,教学方法落后,实验指导不到位,队伍力量薄弱,实验条件差,实验内容陈旧,脱离各个专业领域应用方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项目偏少,考核评价体系单一等。
  以下结合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近10年来的改革和探索,介绍在基于开放、综合、创新的环境下,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与体会。
  
  一、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分类分层次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承担了本校信息类专业的全部专业教学和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所有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学年学生人数达10000余人,年累计实验学时为28万学时。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摸索,计算机科学系坚持实验建设与课程建设齐头并进的原则,根据“精讲多练”的教学思想,将所有实验课程单独设课。改变了实验依附理论教学的尴尬局面,逐步构建了适合普通高等农林院校的以能力为导向的分类分层次模块化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2004年在教指委提出的“1+X”课程改革方案基础上,我们将分类分层次思想进行了拓展,从“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层次”和“知识点、技能点”两个方面来构建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出了“2+X”的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即2门必修课加x门选修课。实践表明,这种方案符合了目前計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
  
  1、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以及“计算机基础教学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学生综合及创造性地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及文化素养,实现师资、设备、场地等资源的优化组合,整体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我们设计了构建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教学体系。
  


  其中,将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划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程序设计实验、公选课实验、创新性实验4个层次:为使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服务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各专业划分为农林、理工、人文3个类别。在分层次、分类别的基础上,实现了适应学校不同专业特点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2、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
  (1)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模块。实验模块分为单元模块、综合模块和设计模块,每一个模块内部由多个实验项目构成。单元模块由基础验证型实验项目和单元综合型实验项目构成,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模块由面向应用的横跨多个单元模块的综合实验项目构成,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设计模块则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在设计模块中,教师在第一次理论讲解课上,结合实例向学生讲解整个流程,然后将学生分组,并与各小组协商分配题目,题目尽量突出专业与兴趣;小组围绕题目主题,划分若干个子任务。分配给每个成员;每个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从互联网上收集信息,并写成论文(Word文档),数据通过Excel软件处理,形成Excel数据文件,制作演示文稿(PowerPoint文稿),在学期末进行公开答辩。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总导演”、“观众”,学生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基于互联网的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档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等素质。
  (2)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开设不同层次、不同模块的实验项目,实验中逐步提高面向专业、面向应用的实验项目的比例。针对不同专业,设计不同的实验项目,从而真正体现面向专业、面向应用、培养创新的思想。实验模块内容的设计思路如下:模块分为单元模块、综合模块和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设计模块,每一个模块内部由多个实验项目构成,分别培养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面向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团队合作创新能力。
  学生选模块时,所有单元模块必选,综合模块根据学生专业必须选一个;对于单元模块内的项目,基于一定的规则选择不同层次的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对于学生所选综合模块内的实验项目,全部为必修。
  将综合模块内面向专业应用综合性、设计性的大实验,划分为若干实验项目,分散到每次实验教学中。学生选课后,系统会自动将单元模块内学生选择的实验项目和综合模块内相应的实验项目进行合并,构成学生每一次实验内容。
  在实验课程结束后,学生可将各个拆开的实验项目综合成一个完整的大实验,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并提高专业应用的能力。这就是“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基于开放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环境
  
  1、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的研究
  基于上述实验教学体系,实行开放式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后,传统的行政班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预约系统”预约实验形成的教学班。教师面对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要保证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时间开放、内容开放、兴趣开放、创新基地开放,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手段。通过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可以保证实验教学中心对实验时间进行适当调控,以兼顾学生需要和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同时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以及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通过系统统一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实验预约模块、实验过程评价模块、实验考试系统、中心设备状态运行模块、手机辅助教学模块、教学质量监控模块。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预约模块学生可以通过进行实验预约、查询实验进程和实验成绩;任课教师可以查询本人课表,了解选课学生的时间分布和专业分布以及学生名单。实验过程评价模块是用于加强学生平时每次实验的考核,从实验预习准备、实验过程到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严格考核。实验考试系统用于对学生进行上机考试,考试试题均由计算机科学系组织教师根据我校实验项目实际编写,学生考试后,管理员可以根据过程考核成绩和考试成绩进行期末总评成绩计算、成绩统计分析,最后按班打印计算机基础实验考核成绩单。实验中心设备状态运行模块是为了保证实验教学中心所有设备的及时维护或维修,能够及时了解每套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手机辅助教学模块是为了及时向预约实验的学生 发布预约信息等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信息。教学质量监控模块用于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学生每次实验完成后在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中针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实验项目等进行评分。另外,还在网上公布实验设备、实验条件、实验项目、实验室布局等,吸引全校学生到实验室,提供友好清晰的选课信息,做好学生预约选课的引导工作。
  
  2、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的形式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开放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开放式的实验环境,包括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开放、兴趣开放、创新基地开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时间开放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习惯,任意选择实验时间来完成实验项目。通过时间开放,打破了以专业划分的行政班,将行政班级转化为教学班级,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实验项目开放、兴趣开放是指实验教学中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设计各自的实验方案,预约实验项目。在实验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实验方案。同时,实验室还提供一系列的设计性实验,为学生挖掘创新潜力提供条件。
  创新基地开放是指学生可以选择指导教师,由老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大学生计算机竞赛、学校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学生在大学计算机必修课之外的时间,可以通过预约管理系统预约创新实验以及一些由老师和学生开发的综合应用实验。
  
  3、开放式实验教学流程
  根据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我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教学流程。
  


  
  三、加强师资队伍,破解质量难题
  
  “教师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已成为大家共识。师资队伍建设是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其目标是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热爱计算机实验教学、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我们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使师资队伍的质量实现了较好的发展,采取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采取“引进、培养、留住骨干”三条措施壮大队伍。为实验教学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愿意通过努力而获得个人发展的教师提供环境和条件。在2004年之后,師资状况大为好转,几年来,计算机科学系先后引进了6名博士、15人在职攻读博士,6人获得高级职称。
  
  2、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执行力。计算机系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组建了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下面设置课程组,每个课程有具体负责人和核心骨干成员,从而形成了队伍建设的梯队设置。同时,用好各种政策,把出国进修、国内交流、参与教学科研项目、教材编写、晋升等机会落实到为计算机科学系建设作出贡献的人员。考核内容不仅包括本职工作,还包括教学工作量规定之外的非量化、工资中不体现的工作;计算机科学系不仅鼓励教学好,而且鼓励积极投身实验教学改革。
  
  3、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升队伍水平。为了进一步加深计算机同其他各个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学院邀请相关专家给计算机科学系教师讲授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支持教师攻读校内农科博士研究生。计算机科学系将教师固定到相应的院系授课,教师通过参加相应院系的教学活动和科研课题,既深入了解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又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这些举措使得年轻教师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对稳定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博琴,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
  [2]陈国良,抓住实施“质量工程”机遇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3]陈文革,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11).
  [4]王建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5]王平祥,高等农业院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
  [6]邓秀新,农业高校创建研究型大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8(1).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等农业院校开放式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10131)]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楚辞演绎为例,阐述了一种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接受度高、效果较好、可操作性强的综合教学法,即作家作品演绎法。该方法建立在角色扮演法和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可以较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古典作家作品的兴趣。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家作品演绎法;楚辞    笔者从教于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已经八年有余,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教学。在数年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种接受度高、效果较好
期刊
摘要:文章从宏观社会需求和微观个人需求两个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开设法语辅修专业的必要性。认为开设法语辅修专业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小语种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广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关键词:地方高校;法语辅修专业;需求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凭借天时地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发达的外向型
期刊
摘要:“本地化”案例是指在学生生活与学习所在地的那部分企业案例,是一种更有区域性的“本土化”案例。“本地化”案例在教学中具有“洋案例”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案例教学设计理念、“本地化”案例的开发及教学措施是成功进行“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案例教学;“本地化”案例;设计理念;案例开发;人才培养    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尽管国外企业管理案例的
期刊
摘 要:对国内96所本科医药院校高等外语教育现状调查发现,除北京大学自设的生物医学英语复合型专业之外,40所院校设置了涉医外语专业,22所院校开设了涉外医药专业,语种均以英语为主;其中,9所院校两类专业兼而有之。对具有代表性的两所医药院校涉医外语专业和涉外医药专业的数据对比研究表明,二者均有着相同的支撑学科,但其专业分野体现在其主导学科取向和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而课程设置模式成为二者在实践中的专
期刊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将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为指针,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和核心,以专业建设和课堂教学为突出重点,力求在专业结构調整、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训练、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    一、調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人才培养的适
期刊
实验教育在现代生命科学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基因工程实验是综合性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和医学、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要实验技术课程。其涉及的知识面广,同时又处于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之中,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基因工程技术正以其巨大的活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展示着惊人的发展潜力和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面对生物技术学科的快速发展,为体现生物技术专业的特色,适应社会特别是研究机构以及生物高新
期刊
摘要: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通过和金融机构共同组建银领学院,强化人才培养的机制建设,打造校企合作育人平台。以就业为导向,以订单为载体,对金融“银领”人才进行大规模、全程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企业标准和需求相脱节、财经类院校学生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难、专业教师脱离实践、高职教育办学封闭等一系列难题,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银领学院;“银领”人才;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期刊
摘要: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如何抢抓机遇,将育人为本、教学为重落到实处,形成支持教学的文化氛围,是高等教育实行文化管理的大势所趋。本文从树立先进的观念文化、创建优良的环境文化、完善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引领创新文化和构建合作文化等五个方面,就如何实现从文件到文化的转变,营造支持教学的文化氛围进行了初步思考。  关键词:文化;教学;管理    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期刊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热点。本研究基于学习者自身的视角,通过实证调查来研究学校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现状,揭示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任,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期刊
摘 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于2008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该团队始终坚持在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中,规范课程设置,编写新型教材,建设教学资源,改革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方法,攻克科研难题,真正实现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引导科研,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关键词:教学团队;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资源建;教学科研相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