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的概念运动

来源 :外国语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w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学术论证实如一场思维运动,思维的最小单位是概念,全篇论文或整部著作的写作呈现为概念的调配、组织和运动。正文的框架基于概念逐步展开为判断和推理,形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论证过程,即自下而上的归纳过程;从抽象到具体的论证过程,即自上而下的演绎过程。
  关键词:论证;概念运动;归纳式展开;演绎式展开
  Abstract: Academic argumentation is like a thinking movement, with concept as its smallest unit. The writing of a paper/book is the allocation, organization and movement of concepts. The framework of a paper/book is based on concepts and expanded to judgment and reasoning, thus forming two processes argumentation: a bottom-up inductive process from the specific to the abstract while a top-down deductive process from the abstract to the specific.
  Key words: argumentation; movement of concepts; inductive research; deductive research
  一、引言
  能寫者或善读者往往重视书文的结论,更看重正文架构的方法与过程,即展示思想的艺术与诀窍。细分写作过程,其实十分有趣。开门见山,并不突兀,而是先指明方向,让读者看到亮点或兴奋点。娓娓道来的是小说,不是论文。随后,以事实相征,观点蕴涵其中,不让读者与你走发现之路,那不是论述的逻辑过程,而是思想产生的过程。构思与表达两个过程可以一致,但多半不一致,或是反向。一文或一书的正文框架,正是靠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方式才得以展开,这是外语学人需要反复训练的两条出智路径。
  二、正文的框架
  “所谓穷理,并不是一味发散,而是向深一层去探究事物的所以然。所以然正是事物的拢集之处。我们关于世界的东鳞西爪的知识,通过对所以然的追问,收归原理的统辖之下,形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在语篇上展开,就产生了论证。“从灵感涌现走到条分缕析,有很多步骤。”“深受卢梭影响的康德却正相反,长于分析辩证,要把一切思想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大多数论证是事后追加的,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多余的,或甚至是虚伪的”(陈嘉映 33、202)。所追加的正是论文的框架。
  框架即正文的总体结构,是文章内容各部分的搭配与安排,直观看是正文的节、目、点构成的体系。从内部结构看,点、线、面、体逐步构成正文的四级、三级、二级标题;从外部结构看,正文框架逐步分解,逐项展开,或为平行推进,或按层次推进。
  学位论文正文可分多层,如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沿版心左侧边线空两格安排,第二级(条)、第三级(款)、第四级(项)均如此排版。也有第一层居中书写,其余各层次沿版心左侧边线空两格安排。而单篇学术论文则去“章”这一层次,其他向下类推。
  正文的框架因为分层次,就需用序号,即旨在显示条理、指示顺序,有助于读者正文的内容明顺序、知数量等。因此,序号不能不要,又不能过多,弄得繁复,或混淆上下级层次的伦理,或将内容碎片化。常用的序号体系有两套:
   一般列至二、三级标题,其下一般不宜直列论述,而是对整个条、款、项的内容作一简介,交待将要论及的内容,相当于导语。
  三、论述的概念运动
  思想、理论或学科都是概念集中而系统的运动,也是成熟的标志。不注重概念运动,难以形成理论或学科。概念的批判、否定、坚持、修订,结合前人的概念运动,提出自己的概念,规定和改造其他概念,最终形成概念体系。
  论述大致两类:因事说理和离事说理。古人多因事说理,已成国人论说的传统,“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有止,道无止也”(叶适 699)。后来,尤其西学东渐以来,离事说理的比例逐渐增多。于是“离事说理就来了麻烦。我们平常理解道理是从具体事情开始的,是连着具体事情的,否则,道理听起来就很抽象。”“离事说理有它不得已之处:我们不再像前人那样生活,那些道理所依附的生活形态消失了,甚至连制治之器也丧失而不存,于是不得不把道理较为抽象地表述出来”(陈嘉映 7)。
  离事说理,就得大量利用抽象的概念,每位作者都力求将思想构成概念体系,提出否定前说之新说,既是新历史条件的理论反映,又是对前说的批判、质疑、改造、完善、转化和吸收。例如拙著《变译理论》(黄忠廉 2002)由变译的根本性特征“变通”派生出七种变通手段,即“增、减、编、述、缩、并、改”,由变通手段又组成了十一种变译方法,即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和参译,基于变译这一核心概念和十八个基本概念的逻辑关系,演绎了整个变译理论体系,如变译的实质、系统、手段、方法、单位、章法、机制、过程、范围、价值等,层层推进,逐步展开,有章有法。而论文的概念运动则更集中,比如拙文《小句全译语气转化研析》(黄忠廉 2010)的纲目:
  1.前言
  2.语气分类
  3.语气的转化
  3.1语气对译
  3.2 语气的增减(3.2.1语气增译 3.2.2语气减译)
  3.3语气的转换(3.3.1语气转译  3.3.2语气换译)
  3.4语气的分合(3.4.1语气分译  3.4.2语气合译)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毕飞宇“轻盈而凝重”的小说理想在《相爱的日子》表现为:叙述者巧妙调节视角、转换思路,无痕杂糅人物话语、心理于叙述语流中,或通过插入评论,叙述声音与人物声音重叠以增强批判力度。本文以“Love Days”为例,对毕飞宇叙述思路转换引发的声音变调进行细致的文本考察。研究显示,“Love Days”大体尊重原文叙述特色,实现了等效翻译,但对原作几处叙述思路进行了不当调整,引发叙述声音变奏,叙述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从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对于中国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方面对何卫华撰写的《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与“希望的资源”》(2017)一书进行了评析。该著作分析了文化研究作为政治事件出现了历史语境,探讨了文化中蕴藏的政治和革命要素和大众传播的政治潜能,揭示了文学表征和权力以及意识形态间的关联,运用威廉斯的观点论述分析了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本文认为,通过文化研究理论的比较和对比,该著作清晰地阐明了威
期刊
内容摘要:《格列佛游记》卷三因其散乱的线索及繁复的指涉被视为“斯学”研究的重点文本。近年,随着“文学-科技”交叉视角的复兴,“卷三”及其科技主题亦再度被纳入批评视域。但学界某些成果在扩宽斯威夫特研究面向的同时,忽略了乔纳森·斯威夫特“反科学话语”背后复杂的政治动机及牵缠其间的私人恩怨。通过对文本指涉符号的解码,我们不难发现:隐伏反科学话语之后的“伍德币事件”和爱尔兰民族独立诉求或是“卷三”更为重要
期刊
内容摘要:《道德经》中“有”“无”是出现最多的文字,是理解其核心概念“道”的关键。有无两字不仅具有独立意义,还与其他字词构成复合概念,如“无身”、“无为”等。“有”“无”这些语义群可以概括并贯通“道”在本体论、存在论、矛盾论、方法论四方面的含义,在翻译时应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从各大译家对“有”“无”的翻译可以反观其对道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使译文兼顾同一层面的一致性以及不同层面之间的差异性和互通性
期刊
摘 要:翻译研究的发展使得很多其他学科的理论或者视角都被借鉴到翻译研究之中,从而拓展了翻译学的边界。近几年来,翻译过程研究除了关注基于实验数据的实证研究之外,也开始慢慢关注使用译者档案材料等来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在此背景下,部分学者开始借鉴文学理论中的“生成批评”(Genetic Criticism)来指导翻译过程的研究,而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的安东尼·柯丁力(Anthony Cordingley)博
期刊
摘 要: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诗人常用花园隐喻一个国家或政治统一体,这种比喻有其悠久的文学传统和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宗教背景。享有宫廷骑士诗人美誉的菲利普·锡德尼在他的作品中也多次涉及伊丽莎白帝国花园隐喻的话题。本文从宫廷文化和宗教隐喻、文学传统与政治理想入手,系统考察文艺复兴时期宫廷诗人菲利普·锡德尼的田园牧歌传奇《新阿卡迪亚》中的文化象征——花园,以此来反映文艺复兴时期知识阶层的人文理想,即建
期刊
内容摘要:立足于“崇高”是译者翻译中国文化经典《论语》的出发点和使命。17世纪到19世纪的西方传教士运用基督教的概念词来翻译《论语》并非刻意将《论语》基督教化,而是在译文中追求“崇高”,以提升译文的文化品格。但由于《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其年代之久远以及思想内涵之深刻,历来对某些词句的阐释存在争议,影响了译者的理解深度和宽度,导致其译文在文化品格上有了高下之分。  关键词:崇高;《论语》英译;
期刊
内容摘要:音乐剧《汉密尔顿》荣获2016年美国普利策戏剧奖。该剧以美国建国之父汉密尔顿为蓝本,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与话语的解构,有力地抨击了当下美国社会在文明的表象背后所隐藏着的种族、性别与移民歧视等问题,借此重塑了建国之父、三位女性、外来移民形象,也重塑了公众的历史观。 从新历史主义视角来看,《汉密尔顿》借助于颠覆性戏剧内容和现代黑人流行嘻哈说唱艺术,成功地创造了新的历史文本,为未来历史研究提供
期刊
摘 要:《三国演义》以写男性英雄为主,女性人物中形象最丰满的当属貂蝉。邓罗和罗慕士在翻译小说中有关貂蝉的外貌描述词汇、自谦词和名字时所采用的策略不同,所建构的女性形象既与原作有一定差异,两种译作之间也有所不同。 这既反映了两位译者的诗学观差异,也凸显了翻译的形象建构作用。  关键词:明清小说;女性形象;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7)05-
期刊
摘 要:美国19世纪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对自然有着独特的看法。在《四棵树——孤零零地站在田野上》和《茧子里飞出一只蝴蝶》等诗作中,诗人质疑了智性设计的说法;在《一只垂死的老虎——呻吟着要水喝》和《我推断,地球寿命不长》等诗歌中,衰减与死亡又成为诗人讨论的重点。与培根等学者提倡的认识自然、征服自然这些理念不同的是,她的诗歌提醒读者,如果不能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人类。狄金森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