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如何过三伏天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jmb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酷暑难耐,日日躲在空调房里,一身的“空调病”。我们实在应该学学古人是如何消暑过三伏天的。


  “心静自然凉”——调整心态
  先秦时,人们便总结出了一套办法,《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这样说的:“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显然,这里的“使志勿怒”是其核心: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动辄生气发怒,通俗说来,就是“心静自然凉”。
  元代养生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称,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说白了,就是通过调整心态,修身养性,做到心静自然凉。
  “大树底下好乘凉”——蔽日遮阳
  “心静自然凉”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便直言做不到。他被贬到湖南永州时,夏夜酷热难忍,无法入眠,索性起来登楼纳凉,曾写下《夏夜苦热登西楼》诗:“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意思是,想要我以心静战胜炎热,实在毫无希望。
  为了适应炎热,古代民间首先提出了“纳凉”概念。“纳凉”,又叫“乘凉”。如何纳凉?不同时代有不同选择,如唐代,人们喜欢搭凉棚以避暑。尽管凉棚并不是唐代的发明,早已有之,但长安人在用凉棚避暑上更有创意。明高濂《四时幽赏录》就有记载:“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
  “避暑会”,有点像现代的户外“纳凉晚会”,到宋代依然很流行。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条,北宋“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但“避暑会”应该是古代“有钱人”的纳凉方式,民间则大多是在树下搭个简单的凉棚,或到洞穴等阴凉、低温处避暑。俗话所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古人避暑的经验总结。
  “大暑赏荷”——亲水避暑
  “亲水”,是现代人纳凉避暑的首选之一,古人也不例外,如明清时的苏州人。清顾禄《清嘉录》“乘风凉”条称:“纳凉,谓之乘風凉。或泊之胥门万年桥洞,或舣棹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字水窗冰榭,随意流连……”
  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六月”条,时临安(今杭州)人,有六月初六到西湖边集体纳凉的风俗:“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
  古人水边纳凉还往往与赏荷结合起来,而“大暑赏荷”更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夜泛西湖》中所描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到明代,大暑赏荷之风则以苏州为盛,盖过了杭州。苏州人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当成荷花的生日,这一天坐船赏荷最为壮观。据《清嘉录》“荷花荡”条记载,荷花生日那天,“画船萧鼓,竟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
  古人亲水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浸伏”也是一种纳凉风俗:三伏天要到江河里洗冷水浴,祛除暑气热毒,以少生疮疖和热病。东晋炼丹家葛洪的“浸伏”最出名,《四时幽赏录》“入水避暑”条就记载了他的故事:“葛仙翁每大醉,夏炎热,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气故耳。”
其他文献
从字型上看,最初的笊篱肯定是竹子的,且应该是南方人的发明。在我幼时,笊篱一律用铁丝编成,样子夸张而粗笨,现在的漏勺与之已经毫无共同之处。  笊篱有没有皮的,我没做过考证。不过,我要说的皮笊篱是一个人。  在家乡的语汇中,形容一个人又抠又精明时,往往会说这家伙是个皮笊篱,并有一个形象的歇后语:皮笊篱——不漏汤。  “皮笊篱”结婚时,我七八岁,正是最淘气的年龄。家乡有讨喜火烧的风俗,即在新婚次日一早,
期刊
前年,老伴重病卧床,之后我们就一直跟随女儿一家生活。我们老两口还有一个儿子,常年定居国外。我快90岁了,常年的腿疾让我行动起来很是困难,每天下班后,女儿都会先照顾完老伴,再推着我到院里逛逛,陪我聊聊天,对我们照顾有加。我和老伴有一套价值300多万的小别墅,我们想在百年之后把它留给女儿继承,儿子觉得姐姐常年照顾我们,十分辛苦,也同意放弃继承权。  前一阵,女儿和女婿的感情出现了危机,整天吵架,女婿经
期刊
农村的小名,往往单调而雷同,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男孩叫“住”的特别多,像“拴住”“留住”“锁住”等,我的一位初中同学甚至叫“扒住”。那个年代的乡村题材小说中,叫“拴住”的很多,但“住”往往易为“柱”。这种讹误,大约不是作者粗心或对乡村生活无知,而是刻意追求一种雅化。  我们村的第一位自杀者,小名叫“易来”。这样的名字非常少见,甚至是绝无仅有。到底是哪两个字,我想了很多年也没想明白,直到读大学时才
期刊
我叫杨定宗,45岁,四川省岳池县齐福乡人。我曾被邪教骗过,骗得很惨。  由于身处山区,家境贫困,又要供两个小孩上学,2000年春节刚过,我就去重庆打工,帮王老板养兔子。由于我老实,又比较勤快,王老板十分相信我,把养殖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我。  2005年底,王老板对我说:“老杨啊,我看你老这样在我这儿打工也不是回事,你还是利用回家过年的机会好好考察一下你们本地的市场,回家开个兔子养殖场吧。这样既可
期刊
滋补不一定非要买昂贵的食材。听说以前新生儿如果没有奶吃,往往可以喂食粥油(尤其是小米粥的粥油)而活下来,可见粥油是多有营养的食物。我们现在调理身体,适当服用粥油,是很好的一种滋补办法。  所谓粥油,就是煮粥时熬出来的上面的一层稠汁。要说养生,其实最不可或缺的不是人参鹿茸,而是米,而粥油更是米中之精华,得喝。  清代名医赵晴初在其著作《存存斋医话稿》中,对粥油治病有很详细的记载——“余治一暑湿证,已
期刊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陈郡谢氏是魏晋时期名门望族,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所以又有“王谢风流满晋书”的说法。谢家能保持几百年不衰,与其良好家风有莫大关系。东晋时,政治家谢安见侄子谢玄喜欢佩戴紫罗香囊——一种脂粉气很浓的物件,流行于当时贵族青年中——谢安怕他玩物丧志,又不想伤害他的自尊心,便以和谢玄打赌的形式,巧妙地赢得香囊,当面烧毁。这种启发式教育,属于不言之教,可谓煞费苦心。谢安的
期刊
应该说,家族中流传怎样的故事,就有怎样的家风。  据爷爷讲,我们这个家族虽然世代务农,但至少有过两次英雄般的壮举。一次发生在1913年,那年是个灾年,作为租地户,地里打的粮食仅够糊口,而东家死活不肯减租。人穷志不穷,我的祖太爷硬是提一把斧头把身为县警督的地主告到省城,不依不饶告了半年,最后地主不得不把口粮退回。这使得林家在十里八乡名声大震。另一次发生在1932年。那时林家已发展成当地大户了,有地有
期刊
那天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去曼彻斯特,大巴载着我们一路走的都是类似于乡村公路的小道,真的是看醉了我。  一幅幅童话般的美丽景致,在眼前闪过,从遥远的大前方飘忽而至,又躲到你的身后,悠然而去。身在其中,欲醉欲仙,真的是有一种悠然自得在英伦的诗意和惬意。  世界上的美景很多,如大不列颠乡村这般醉人心扉的地方,却并不多。因为,乡村是英国人留下的一条老命,也是一条同样牵着我们心素的老根。  英国人是最早在自己
期刊
盖据《春秋左传》:“(卫灵公)使华寅肉袒,执盖以当其阙。”公元前522年,卫国发生内乱,卫公让袒胸的副车车夫华寅拿着有把的雨盖当做盾牌,遮蔽车上的空隙处,以抵挡敌人的乱箭。可见在春秋时期,便已经有了有把的雨盖了。这种雨盖之所以能当盾牌用,可见它是比较结实笨重的。  据《说文》解释,古代的雨盖是用比较柔软的草编织的。  现在客家方言中,把雨伞称之为“雨盖”,可见雨伞起源于春秋时期有把的雨盖。  笠据
期刊
在我们身边,不乏有感情已经走到尽头,彼此不再有爱,只剩下争吵、怨怼的夫妻,常常会因为孩子不离婚,凑合着在不快乐的婚姻里潦草度日;或者,已经协议好离婚,但是孩子还小,为了给他完整快乐的童年,假装彼此恩爱,等孩子成年了再告诉他父母早已离婚的真相。  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  以前采访过一位摄影师。他32岁,害怕结婚,甚至不敢进入稳定的亲密关系,交往过的女朋友最长时间不超过两年。我们在谈到原生家庭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