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引领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实录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s2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从课前的微视频拍摄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到课堂学习项目的设计及展开,全景式地展示了翻转课堂的实况,为翻转课堂进入中学课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微视频;项目;翻转课堂;实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41-03
  
   一、《烛之武退秦师》翻转课堂设计思路
   本节课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前自主学习,第二部分是课内检测深化与应用。
   1.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主要有:
   (1)明确的学习目标。
   (2)学法指导。学生在翻译时特别是结合课下注解翻译时很难发现自己独立翻译时发现的问题,所以建议学生离开课本,以课前学习提供的文本材料为蓝本,自己翻译,接着与老师的译文对照,发现二者的不同,从中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3)重难点讲解可以做成视频与音频两种。
   (4)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提供学生自学的文本材料即参考译文一份,重点字词都加了点。
   (5)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第二个学习目标,体会烛之武的语言特点,课前自主学习部分提供三份史料:春秋时期形势图,能让学生明确秦晋围郑不利于秦;退秦师前秦晋之好说明烛之武退秦师的困难之大;退秦师后秦晋交恶说明烛之武眼光之长远。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深一层地学习体会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6)学习反思属于微视频与音频中的相关问题的一部分,只是因为这个题目比较开放,自由度也较大,所以单独列出来供老师们参考。
   2.课内检测深化与应用部分
   模拟东盟峰会是基于项目的学习要求,以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为原动力,让学生设计一段外交辞令。因为东盟、日本和菲律宾、中国三者的关系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历史渊源以及利害关系都与本文中秦、晋、郑三国的处境一致。所以学生要想完成此项目,必须要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知识,但最重要的是语言表达的技巧,这正好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
   要完成此项目,学生就要经过三关:
   (1)阅读历史典籍
   本文翻译既是对课前自主学习的一个再检测,更是对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检测和促进。
   (2)重点字词的检测
   采取记者随意发问、教师跟进的方式,既可以体现学生自学的成果,也可以让教师随机发现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及时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3)分析烛之武的外交语言技巧
   这一关要小组合作完成,因为烛之武成功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他的外交语言得体,不仅对自已定位得体,对对方用语也得体;二是对三国地理形势分析非常透彻,这是用事实说话,这是从“理”上说服秦伯;三是对秦晋历史以及二者的未来把握准确,这是从“情”上打动秦伯。这里面学生要综合运用地理、历史、语文等多方面的知识,难度较大,所以在此要设计成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
   (4)模仿烛之武语言写一段游说辞
   这样既回到了本节课一开始的项目引领中,又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本课的重点之二就是体会并运用其语言。
   二、《烛之武退秦师》翻转课堂课前自主学习材料
   1.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现象。
   (2)体会、学习并灵活运用烛之武的外交辞令。
   2.学法指导
   (1)独立翻译,之后与参考译文对照,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2)准确把握烛之武成功退秦的原因,要把文章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来阅读。
   3.学习内容
   (1)重难点讲解见微视频screenview及音频。
   (2)原文及翻译(略)。
   (3)重要参考史料:
   ①春秋各国形势图(略)
   ②秦晋之好
   ③秦晋交恶——《殽之战》
   4.自学反思
   请结合相关史料及本文内容,思考烛之武为什么能成功退秦?他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三、翻转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在大家课下自学的基础上来完成一项艰巨的工作。(教师展示东盟十国地理图PPT)
   材料:2013年10月12日,在文莱斯里巴加湾东盟10+3(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日本联合菲律宾再次抛出南海问题。假如你们都是跟随李克强总理访问的人员,我们将从你们当中选拔四位优秀的外交官来开展这场南海外交。
   你想成为像烛之武那样三言两语就可成功击破秦晋联盟并且与秦成功结盟的外交官吗?那么你必须具备三种知识和三种能力,下面就是我们的知识与能力大闯关。
   第一关,外交官必须具备相关的历史知识,熟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外交历史,具有读懂历史典籍的能力。下面请同学们翻译《烛之武退秦师》及《郑和下西洋》中的几个句子,翻译得最好的同学将代表我们组参与外交官的选拔。
   教师分发翻译练习题。(题目略)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以便后面讲解。(三分钟后,学生完成,同位交换,教师针对刚才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评,学生在教师讲评的基础上评出分数,并推选出本组最好的同学)。
   第二关,外交官必须具有灵活的反应能力,要能随机答记者问。下面我们请刚推选出来的六个同学从教室的过道中走过一遍,同学们可以就《烛之武退秦师》及《郑和下西洋》中的字词部分随意提问,如果你的提问他回答正确即可得到你的一张纸条,这张纸条你可以贴在他身上的任意位置。
   这时刚选出的六位同学分两组从教室过道中依次走过,同学们一一向他们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出现了问题争端,教师及时向他们解释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五分钟后,六名同学回到讲台上,教师统计谁获得的纸条多,淘汰掉名次落后的两位,留下四位同学继续闯关。
   第三关,外交官语言必须机智,所以同学们要向烛之武的语言学习,请分析烛之武的话为什么能成功退秦?请四个同学各自回到自己所在的组,集中众人的意见,谈一谈你的看法。
   学生开始讨论。四个同学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做好记录,之后他们上台依次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一:我认为烛之武的语言首先是非常得体,不卑不亢。如“敢以烦执事”,而且烛之武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句话就把郑国从这场战争中摆脱了出来,从而站在了秦国的立场上来替秦国考虑,所以他的得体还表现在以退为进,让别人相信他确实是在为他人考虑。
   学生二:我认为烛之武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秦晋围郑发生在秦穆公想东进正苦于无路可走之时,烛之武提出秦郑结盟的建议正合秦的心意。地利表现在秦国在西,晋国在中,而郑国在东,地理形势上决定了秦晋围郑利益最大者是晋,不会是秦。人和表现在烛之武成功地把自己定位在一切都是替秦考虑的立场上,这就很容易拉近与秦的关系。
   学生三:烛之武的话非常有层次、有逻辑,他先是分析秦晋围郑对秦无益,之后进一步指出这样只会对其有害。正反对比,晓之利害。作为秦君,不能不考虑一个国家的利益,所以自然也会被利益所动。其次是从秦晋两国的过去和未来分析,过去晋就背叛过秦,那么将来更会发生侵害秦国的事,所以在感情上与晋决裂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这样从情感上让秦最终放下了顾虑。
   学生四:我觉得烛之武的外交语言非常注重技巧。为什么烛之武要先说“郑既知亡矣”,这就是技巧,把最不好的结果先说出来,然后打消对方的顾虑,从而放下戒心,在情感上认同烛之武的话。其次先理性分析利害,再从情感上打动。这是把核心抓住,其余的再各个击破。
   教师让四个同学转过身,请已经没有代表发言的两个组的同学做评委,每人只能投出三票,最终淘汰一名,余下三名。
   师:恭喜你们三位成为出色的外交官!下面请你们回到你们的小组,组织小组讨论,你将选择哪一个国家进行游说?请模仿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话艺术,综合运用地理、历史知识,组织一段外交说辞!
   学生开始讨论,教师这时把写有东盟十国国家名字的纸条一一贴在前面的十位同学头上,每贴一个国家教师都要与相应的同学交流这个国家的情况,以备学生在别人游说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下面请第一位同学上前游说,每人时间一分钟。
   学生一:我选择的是印度尼西亚,印尼缺少石油,而中国恰恰可以提供石油,而且在印度尼西亚近几年的经济建设中,中印两国一直合作得非常好,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更广阔的层面上进行合作,甚至南海问题上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所以我们希望印尼与中国能保持一如既往的友好关系,请您考虑!
   代表印尼的同学表示不认同,因为中国也缺少石油,怎么可以提供给别人呢?游说失败。
   学生二:我选择的是新加坡。尊敬的总理阁下,我们非常希望与新加坡合作,新中两国都有共同的血脉,而且两国关系发展良好,中国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已经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典范,而南海与新加坡无关,我们希望新方能在南海问题上保持清醒,不与一些别有意图的国家结盟。
   代表新加坡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因为新加坡远离南海,而且东盟的宗旨也是致力于地区的和平,所以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不发表意见,也不与日菲结盟,也不与中国结盟。游说失败。
   学生三:我选择的是菲律宾。尊敬的总统阁下:我们非常希望与您一起回顾一下历史。早在中国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多次来到吕宋(即现在的菲律宾),那时中国是强大的,但是中国的文化让中国只是与菲友好交往,没有殖民,也没有侵略。而明之后,大批的中国人来到菲,使中菲情感上更趋相同。而在二战时,日本曾侵略过菲,美也曾殖民过菲,今天当中国渐趋强大更有可能与贵方一起和平发展的时候,你还想与日美结盟吗?
   代表菲律宾的学生表示认同。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三位同学上来游说,最后只成功一个,这说明我们还要加强我们的语言表达训练。
   《易经》里说:“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探究天下的奥妙就要从卦象入手,如果想要鼓动天下人心就要从语言入手。可见语言功用之大。清代的林云铭评论《烛之武退秦师》时也曾说过:“烛之武说秦之词,有回天之力。”因此语言学习好了,外交场上三寸之舌,可以强于百万之师。所以好好地体会并学习烛之武的这段话吧!
   下面就让我们一齐来背诵烛之武的那段话吧:“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学生齐诵,结束本课学习。
  (编辑:李晓萍)
  
其他文献
中国对自身体制的自信心越强,就越应该正视体制中的各种弊端和缺陷    在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保增长”、“保民生”成为中国执政党的当务之急,当然也是全社会最关注的现实问题,而民间长期热议的政治体制改革话题被再次忽视。但事实上,即便没有金融危机,政治改革也很难立即成为优先的国事日程。去年如是,今年亦然。  这首先是因为体制本身没有明确的相关改革意愿和方向;其次是因为来自体制外的主张和诉求,还
期刊
@恋君1996: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根本是打好资本运作牌,通过推动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证券化,一方面切断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脐带”,让国有企业完全地走向市场,成为公众公司,接受公众监管,使原来缺失的所有者归位,而政府不必再事无巨细地“管资产”;另一方面,让国有资产动起来、活起來,实现基础性、公用性、先导性作用的角色回归,为政府更好地“管资本”奠定基础。
期刊
@王晓兰:互联网金融的确是代表了内生性的金融创新模式,未来跟传统的金融业将会相互融合,实现共融性的发展,进而提高中国金融业的总体竞争力。但这其中的金融本质没变,仍是交易各方的跨期价值交换,是信用的交换。互联网的出现,只是改变了金融交易的范围、人数、金额和环境。互联网金融是对原来金融体系的补充,是一種形式上的创新,它将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加快步伐。
期刊
@马靖昊说:民众对个税制度诟病的背后是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对社会分配不公的不满。因此,个税改革解决的是社会问题,改革方向当然是要比原来更公平。希望个税改革更多地考虑到纳税人实际承担的义务,而不是仅仅以收入作为标准。
期刊
近来政治献金问题在美日同时成为热点问题。在日本,执政的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继首相鸠山由纪夫之后陷入政治献金丑闻,东京地方检察厅特别搜查部1月15日以涉嫌违反《政治资金规正法》,逮捕了小泽的前秘书、现众议员石川知裕以及接替石川的小泽前秘书池田光智。  在美国,1月21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以5票赞同4票反对的微弱优势,表决通过了一项历史性的重大法律裁定,即美国的公司、非营利团体和工会将被
期刊
第四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9月19日通过《共同声明》,朝鲜在共同声明中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美方也在共同声明中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这是该会谈机制启动两年以来,首次达成的最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而中国所起的关键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争端中的作用凸显。联合国秘
期刊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刘永佶长期从事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研究,他认为三者是内在统一的,皆关乎人及其社会的内容。从经济、政治、文化内在统一的角度,他认为中国自秦汉以来的历史并非如苏联教科书所说的“封建社会”,而是集权官僚制社会,其统治文化不是“封建主义文化”,而是官文化。他先后出版了多部书籍——《官文化的奠基者与批判家》(1994)、《中国文化现代化》(1997)、《中国官文化批判》(2000)、《官文化
期刊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出台    由400多位专家直接参与规划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日前正式对外公布。该规划由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共历时3年。  长沙、株洲、湘潭三城市(简称长株潭)同属于湖南省的核心城市,目前占有湖南省1/7的土地和1/5的人口,GDP占全省1/3。三市面积约为2.8万平方公里,城市群核心地区总面积为4500平方公里左
期刊
1957年《罗马条约》(Treaty of Rome,最终形成欧盟的基本文件)的第一句话呼吁建立“一个欧洲各民族间更加紧密的联盟”。但是最近,这一理想却陷入了危险,而危险的制造者正是其自身的政治精英,他们采取了共同货币,却完全忽视了潜在的分歧。  如今,这些分歧因为没完没了的希腊危机而暴露并且扩大。最显而易见的莫过于希腊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关系了。  2010年,当欧元危机爆发时,欧洲官
期刊
当小岗村还在陷于“分”与“合”的争论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凤阳县赵庄却采取了一种全方位的合作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赵庄对传统体制的“反叛”,也许代表着一个新的农村发展方向。    现在,全国都在“新农村建设”的口号下积极解决三农问题。  “新农村建设”确实是一个好口号。类似的口号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提出过,然而占据乡村权威治理空间的乡村士绅体系、占据乡村行政管理空间的保甲制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