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光明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哀失明》是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十四行诗的经典之作,诗歌描写了诗人刚刚失明时对未来的彷徨和痛苦的内心感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的冲突和矛盾,表明诗人希望从黑暗冲出光明的决心。本文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出发,从诗歌的欣赏功能来发现诗歌里蕴含的音乐美、视觉美、意象美和寓义美,以此揭示其“喻世”功能。
  关键词:《哀失明》 弥尔顿 功能文体学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约翰·弥尔顿是英国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民主斗士,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弥尔顿的一生都在通过文学的形式参与宗教论战,反对封建统治王朝的国教,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当英国新生政权刚刚成立之初,弥尔顿为了与政敌论战,不顾失明的风险,坚持完成撰写《为英国人民声辩》,最终导致双目失明,《哀失明》十四行诗是作者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哀失明》自发表以来,对这首诗的文学阐释已历经数百年。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语言学的研究早已渗透到文学文本的研究,运用功能文体学研究诗歌是其中的一个热点。功能文体学认为诗歌的社会功能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方面是欣赏功能,另一方面是“喻世”功能。欣赏功能体现的是语言的音乐美、视觉美、意象美、寓义美;诗歌的“喻世”功能则是利用人们的想象、意象性比喻和强烈的情感感染力来激发人的情感,达到“喻世”的目的(张德禄,2006:284)。本文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出发,试图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弥尔顿的《哀失明》这首经典之作。
  一 欣赏功能赏析
  1 音乐美
  这首诗是一首十四行诗,遵循了意大利十四行诗体的形式,全诗包含一个八行组和一个六行组,这首诗在韵律上的突出特点体现在押韵。押韵是实现诗歌音乐美最突出的一种形式,押韵在诗歌中不仅仅是增强文体效应的手段,还是一种成诗手段,是诗歌音韵模式的一种基本要求,是表达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主要手段,它的功能是使语言的韵律前景化。十四行诗一共有三种“押韵格式”,它们分别是(1)abbaabbacdccde(Petrachen),(2)ababcdcdefefgg(Shakespeare-
  an),(3)ababbcbccdcdee(Spencerian)(张德禄,2006:183)。《哀失明》的韵式属于第一种,属于意大利的十四行诗,也称为彼特拉克式十四行诗,其相对应的词语体现为:spent/
  wide/hide/bent,present/chide/denied/prevent,need/best/state/
  speed/rest。
  在这些尾韵当中,反复出现的是两个爆破音/t/、/d/,从音响联觉的角度来看,这些爆破音的运用能很好地帮助抒发当时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弥尔顿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英国新生革命政权取得胜利,当时的保皇派发表了《为英王声辩》一书,攻击英国新生共和政权,弥尔顿奋起反击,尽管当时他已经失明,仍坚持完成《为英国人民声辩》的任务,由于劳累过度,最终导致双目失明。当时,新旧势力的交锋仍很激烈,作为一位民主共和战士,他内心充满一种矛盾痛苦的心情,双目失明使他感到自己无法再发挥写作才能为共和政权继续工作,为此,他内心深感忧郁和痛苦。因此,在《哀失明》一诗中,弥尔顿采用了爆破音作为尾韵,借此抒发自己心中的一种忧郁痛苦的心情。整首诗的韵律从表现一种忧郁美渐渐转换为一种奋进的精神,抒发了诗人自己内心的一种痛苦、彷徨、挣扎以及希冀。
  2 视觉美
  诗歌的视觉美是根据书写符号记录下来的特征,将诗歌根据意义特点进行巧妙安排,使读者的视觉感受与诗歌意义呼应,使二者相互强化,产生美的效果。诗歌的布局可以直接通过书写符号与意义联系,产生特殊效果。
  从诗歌的结构来看,这首诗采用的是一种抒情叙述的方式,诗歌一共包含一个八行组和一个六行组,前八行是一个小句,后六行是另一个小句,一共是两个小句。在第一个小句中,当将这一小句进行语篇功能分析时,发现第一行到第五行是一个表示时间的附属小句,在小句中充当主位,即语篇的信息出发点,后面的主句是小句的述位。这样的语篇功能分析表明:诗歌的第一个小句采用了有标志性的主位作为谋篇策略,说明诗人希望突出主题的时间,也就是突出刚刚失明时的心情。当我们将诗歌的结构和意义进行对应分析时,我们发现,第一和第二行主要描写的是作者刚刚失明时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为自己后半生失去光明而无法继续为新生共和政权战斗感到担忧和苦闷。在第三到第六行,作者引用了圣经故事,联想到自己由于失明无法继续为上帝服务,内心唯恐遭到上帝责怪。第七行和第八行的前半部分是句子的主句,在第七行,诗人发出了疑问:“Doth God exact day-labour,light denied?(神不给我光明,还要我做日工?)”第八行的前半部分以“I fondly ask.”结束了诗歌的第一小句。这样的结构安排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偏离”叙述方式可以突出诗歌所要反映的主题,在视觉上引起读者的兴趣。纵观整句,通过标志性主位的谋篇策略,诗人描述了自己当时失明后的痛苦和郁闷以及内心的挣扎和疑惑。在第二个小句里,诗人对在第一个小句里提出的问题作出了回答:
  That murmur,soon replies,,“God doth not need
  either man’s work or his own gifts.Who best
  Bear his mild yoke,they serve him best.His state
  Is Kingly:thousands at his bidding speed
  And post o’er land and ocean without rest.
  They also serve who only stand and wait.”   (神不要你工作,或还他礼物。谁最能服从他,谁就是忠于职守,他君临万方,只要他一声吩咐,万千个天使就赶忙在海陆奔驰,但侍立左右的,也还是为他服务。)
  从衔接和连贯方面来看,这首诗前后两句体现的是一个自问自答的对话,貌似是一个独白,其实是内心的一种对话。通过运用这样一种对话的形式,诗歌摆脱了拘泥的语言形式,很好地展现了诗人心中的矛盾心情,使作者的内心的矛盾通过一种对话交流的方式得到抒发,这不失为诗歌的一种经典的表达形式。
  总体而言,在谋篇功能来看,诗人在诗歌的开头采用了标志性主位,目的是要突出语篇主题发生的时间,通过这种“偏离”的方式,更好地渲染主题。此外,从连贯手段来看,诗歌的前后两个句子构成一个对话,这种对话方式也能很好地烘托主题,更有效地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这些谋篇手段使诗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种非常和谐的视觉美。
  3 意象美
  诗歌可以是作者关于一个梦幻世界的描写,也可以是关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哀失明》是一首梦幻和写实相结合的诗作。这首诗在真实描述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的同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和象征的手段来创造意象和意境。
  在诗歌的第一行,“in this dark world and wide(在这茫茫黑暗的世界里)”描写的是诗人失明后生活的黑暗世界,诗人希望通过现实的描写来影射当时诗人生活所处的黑暗社会,通过这样的类比修辞手段,将读者带到一个没有光明、充满痛苦的意境当中,使读者深切感受到生活在黑暗当中的痛苦。从第三到第六行,诗人引用《圣经》中关于泰伦特(talent)的典故,比喻自己就像是《新约·马太福音》里提到的那个领到1泰伦特的仆人,由于将1泰伦特埋在地下的一个洞里,未获得任何的利益,为此受到主人的严厉斥责。由此,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境遇,在苦闷当中常常自问,自己会不会也像那位只领到1泰伦特的仆人那样,由于未能服务于上帝而遭到上帝的责难。诗人试图将“上帝”和“神”与民主共和政权联系在一起,通过描述自己失去光明无法服务于“上帝”和“神”,联想到自己当时所处的年代和他神圣的使命,暗示作者内心渴望为新生的共和政权而战。在诗歌的第十三和第十四行,诗中的“天使”被比喻为千千万万为新生政权奋斗的勇士,“侍立左右的”被比喻为那些为人民挣脱封建枷锁而默默奉献的普普通通的民众,说明普普通通的人也同样可以为宏伟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比喻暗示着诗人即使失去了光明,仍然可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在诗歌的第八行的后半句,诗人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将“patience(忍耐)”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作者将内心的矛盾描述为基督教观念中的“骄傲”和“忍耐”,诗中没有直接提到“骄傲”,只是隐藏在前七行诗中,代表着诗人内心的一种声音,第八行中的“忍耐”则被拟人化为另一种声音,这两种声音就像两个人在对话,一问一答,深刻揭示了作者内心矛盾的心情。作者在作品中通过比喻和拟人等手段描写了自己由失明带来的内心巨大的痛苦,表达自己无法服务于祖国的一种担忧,抒发自己渴望服务祖国和人民的一种深深的情怀,从中可以感受到作品里所蕴含的一种特殊时代的意境。
  4 寓义美
  功能文体学认为,诗歌语类的美学价值主要来自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广泛、最深刻的意义(张德禄,2006:289)。但是,诗歌的寓义并不是诗人单方面能够完成的,它是作者和读者之间互动的产物,不同的读者对作品的寓义有不同的解读。《哀失明》的开头这么写道:
  When I consider how my light is spent
  Ere half my days,in this dark world and wide.
  诗中的“light”一词的本意是“视力”,从读者的角度来看,“light”这个词可以让读者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体会诗人所描绘的独特寓义。“light”可以解读为《圣经》中的神圣真理,上帝的旨意。作为清教徒的弥尔顿,视力的丧失意味着他再也无法阅读《圣经》,再也无法接受上帝的教诲,再也无法服务于上帝,这种痛苦对于一个基督教徒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此外,从更深一层来说,“light”也可以视为“生命”。对于一个清教徒来说,推翻旧的封建王朝国教统治是他神圣的使命,视力丧失使他无法再用文学的武器为新生共和奋斗,对于弥尔顿来说无疑等于丧失生命,生命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从现实意义来看,“light”还可以解读为内心怀有的光明,只要心中有向往,就一定能冲破黑暗,走向光明。总的来说,《哀失明》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但是诗里的每一个词句都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的忧郁、痛苦、疑虑、挣扎和希望,充分体现了诗歌是人类话语形式的精髓。
  二 喻世功能赏析
  诗歌的“喻世”功能主要是通过比喻、拟人和象征等修辞手段来完成的。在诗歌《哀失明》中,从欣赏功能部分分析可以看出,诗人是语言的艺术家,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抽象的社会现象形象化,善于运用丰富的文学表现手段进行描写,给读者提供欣赏和思考。在《哀失明》前八行组,作者首先描述了自己失明后生活在黑暗中的痛苦,将自己比喻为《圣经》里收受1泰伦特的仆人,说明自己当时的处境,通过发问表达自己对前途的困惑,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渲染,使人们意识到当时国家和民族也同样处于黑暗当中,也有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人对社会内心存苦闷和疑虑。在诗歌的后六行组,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段对前面的问题作出了回答,作品在最后希望能警醒民众,使民众认识到斗争并未真正取得胜利,国家仍未完全挣脱封建王朝的统治,民众需要有共同冲出黑暗的勇气和决心,诗人最后发出了呐喊,号召千万大众,不管能力大小,要勇于冲出黑暗,为祖国的民主共和而战。
  三 结语
  本文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对《哀失明》进行了欣赏功能和“喻世”功能的赏析,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结构还是意境以及警世方面,《哀失明》都堪称典范,不愧为约翰·弥尔顿十四行诗的经典之作。同时也可以看出,功能文体学为诗歌文体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当然,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赏析都只是一家之言,只是一种参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希望本研究也能为解读弥尔顿的《哀失明》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 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M].London:Arnold/P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2000.
  [2] 张德禄:《功能文体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 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高教出版社,2006年版。
  [4] 胡家峦:《英美诗歌名篇详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刘英,女,1968—,广西合浦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工作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运用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分析了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名篇《死者》中“fall”和“snow”两个重要词语的双重涵义,认为乔伊斯利用词语含义的不确定性来实现作品的双重创作主旨,即揭露社会黑暗、指明冲破黑暗的希望之所在,由此重构现实生活并昭示读者。  关键词:词语 主题 《死者》 “fall” “snow”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爱尔兰著
期刊
摘要 本文对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叙述艺术进行探讨,研究这部作品为什么把故事的时间打乱的问题,通过分析得出作者的这种叙述形式是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及表达主题最贴切的方式,时空混乱的背后隐藏着严密的秩序。  关键词:混乱 秩序 写作手法 结构安排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喧哗与骚动》是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一部
期刊
摘要 《雨王汉德森》是美国犹太作家贝娄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尤金·汉德森因不满足富裕而无聊的生活而离家去非洲寻找精神归宿。在经历了火烧丛林、炸坍水库和担任瓦利利族的雨王等一系列的疯狂举动之后,汉德森终于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是要对人类有所贡献。作品在显示贝娄丰富的人类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同时,又用细腻、夸张而传神的语言描写了汉德森这个“优秀品质的荒谬探索者”,体现了贝娄不同凡响的语言功力。  关
期刊
摘要 《黛西之歌》作为辛西娅·沃格的第一部获奖作品,其成功离不开作者精湛的叙述手法及对至真、至善、至美的文学诗性品质的追求与独特表达。本文拟围绕以主人公黛西为中心的两组叙述人物方阵,探讨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塑造,揭示儿童文学的独特诗性指向。  关键词:《黛西之歌》 叙事人物方阵 儿童文学诗性指向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辛
期刊
摘要 英国著名小说家D·H·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是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也是一部现代主义的成长小说。一直以来,都深受评论家的关注。本文试图以成长小说中“螺旋上升的双线型路线”的理论,通过小说主人公“保罗”与三位女性(莫雷尔太太、米丽亚姆及克莱拉)的不同感情纠葛,对小说主人公“保罗”的成长进行解读。  关键词:成长 保罗 莫雷尔太太 米丽亚姆 克莱拉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 随着各国文学的不断发展和文化新思潮的迈进,后现代主义文学逐渐成为越来越主流的文化传播方式,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不仅集荒诞和真实于一身,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通俗色彩,其作品《海边的卡夫卡》、《挪威的森林》等都是在虚幻和现实的强烈对比中表达出现实世界的最真本质。本文以村上春树的文学定位为基础,分别从其作品中人物的隐喻特点、情节的悲剧性冲突和内容
期刊
摘要 乔治·艾略特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尤其是早期作品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写作题材,表达下层人民的日常琐事及其欢愉、痛苦、焦虑、渴望等心理情感;注重对主人公心境的解释,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张扬人物对大自然的热爱,集成“返回自然”的传统,歌颂大自然;在艺术形式上和表现手法上,升华了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追求人物丰满真实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 早期作品 浪漫主义
期刊
摘要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名作《安提戈涅》中的文学形象,同时也是一个希腊人的典范。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安》剧向读者展示的是剧中女主人公深藏在“叛逆”之下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安提戈涅的独特性表现在她基于女性认识的情感选择和张扬,即一种对人类至真至纯道德的追求。这种追求消解了父权制中对女性的制约,动摇了男权统治,她的执拗行为和赴死之路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人不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平家物语》中儒教用语“仁义礼智信忠孝”的统计和用例分析,考察儒教思想在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儒教思想除“行为规范”外,还被运用于平重盛这一忠于皇室的典型形象的塑造,以隐喻“体制批判”的意蕴。同时,作品并未使用儒教用语来塑造武士形象、表达武士精神。  关键词:《平家物语》 儒教用语 行为规范 体制批判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儒教思想自奈良时代
期刊
摘要 东野圭吾在《分身》中塑造了多位性格特征鲜明的女性角色,其中小林志保和下条小姐更是表现出鲜明的个人特性。小林志保追求自己的理想,认为怀孕与育儿妨碍了女性社会地位平等,然而天生的母性让她为了女儿放弃了自己一直追求的梦想;下条小姐的语言中充斥着女性主义,她认为新女性必须追求自己的事业、必须有自己的理想,但同时她也肯定了母性的存在。东野圭吾在《分身》中描述的这一女性主义与母性并存的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