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平家物语》中儒教用语“仁义礼智信忠孝”的统计和用例分析,考察儒教思想在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儒教思想除“行为规范”外,还被运用于平重盛这一忠于皇室的典型形象的塑造,以隐喻“体制批判”的意蕴。同时,作品并未使用儒教用语来塑造武士形象、表达武士精神。
关键词:《平家物语》 儒教用语 行为规范 体制批判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儒教思想自奈良时代传入日本,在不同的时期对当时的政权、社会及文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在《平语》描绘的“源平征乱”时期,儒学研究仍以“文章道”为中心,重视“师徒秘传”。主宰宫廷贵族精神生活的仍是净土教等各宗佛教,儒教只是以“礼”——尤其是“宫廷礼仪”的形式体现在宫廷贵族们的生活中。
而《平语》成书期间——承久之乱(1221年)后的二十年,新成立的北条氏政权以儒教的“天命”和“善政”作为政治思想确立政权存在的合理性,掌管包括选定皇位继承者在内的一切日本国家事务。这标志着武家政权真正确立,也标志着以院政形式主政的皇室的败北。
《平语》在儒教思想逐渐渗透日本政治思想时成书,其中的儒教思想主要指“行为规范”的学说几成定论。市川本太郎在《日本儒教史》第三卷中论述平重盛时指出:他是儒教道德的实践者,体现了作者建立人伦社会的理想。也有论文指出作品中的武士精神体现了儒教思想。关于儒教思想在作品中作用的三种说法所指不同。前两者都认为作品中的儒教思想是指古代日本儒教,但第一种说法没有考察“礼”之外的儒教用语在作品中的作用,第二种说法没有考察人物形象与作品成书的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第三种说法缺少来自文本的证据。
本文以统计儒教思想的核心用语(仁义礼智信忠孝)使用情况的方法,通过用例的具体分析,检验以上三种学说,重新考察作品中儒教思想的意义和作用。
一 儒教用语与行为规范
相良亨在论述平安时代行为规范中的儒佛关系时指出:从《十七条宪法》开始儒教就被当成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在国家的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诉诸于儒教,而作为其背后的心灵上的情愫则诉诸于佛教。贵族社会对后退而居于外在形式世界的“礼”的特殊强调,表明当时的儒教理解已经形式化,甚至在大量使用儒教词汇的诏书中,“礼”出现的次数也逐渐增多。可以说,宫廷贵族们生活在仪式和典礼的礼仪世界中。
《平语》中“礼”及其派生词共23例:礼仪13例,礼5例,大礼3例,无礼和礼节各1例。其意义有4种,即宫廷典礼、礼法、规矩和秩序。
宫廷典礼的用例共4例,如:寿永四年(1184年)11月18日,后鸟羽天皇的大尝会因连年的战乱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只能流于形式,但因按照宫廷礼仪的程式举行,也被称为“大礼”。
宫廷典礼有其成文的礼法,其用例为1例。治承三年(1179年)11月16日,被平清盛罢官流放的关白藤原基房为时人称赞“熟悉宫廷礼法,如不染一丝灰尘的明镜般的人品”。
此外,臣下对皇室和摄关家还应遵守一定的礼仪和规矩,其用例16例,如:嘉应二年(1170年)10月16日,打猎归来的平资盛一行路遇摄政藤原基房未行下马礼而被拉下马。路遇大臣中的最高长官摄政时需下马避让是贵族社会的礼仪常识。
对天皇家和摄关家应该遵守的礼仪,取决于朝臣们在朝廷中的身份秩序,其用例2例,如:听闻平清盛将率军入京的风传,后白河法皇立刻派遣静宪法印为使者询问平清盛仇恨朝廷的理由。面对平清盛“为何法皇无视平家的赫赫功绩而在鹿谷密谋推翻平家”的威严质问,法印也庄严答道:不论平家如何战功显赫,都不应该背弃法皇、以下犯上,乱了作为臣子应该遵守的秩序,即“人臣之礼”。
由此可知,作者与作品中的说话人皆以公家社会的礼仪制度为“行为规范”来评判作中人物的言行。
“礼”的考察结论符合相良亨的“行为规范”说。在作品形成期间,仍有很多历经战争的贵族们活在世上,同时,在承久之乱前后的顺德帝和后堀河、四条朝时代,平氏的女性后裔们通过姻亲关系活跃在宫内。如果这些贵族和平氏后裔们参与了作品的形成,那么以宫廷礼仪作为“行为规范”来衡量所有人的言行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平语》中的儒教用语,除“礼”之外,还有21例“忠”、11例“孝”及8例其余用例。仅因为“礼”指行为规范便认定《平语》中的儒教思想主要是指行为规范,不免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二 儒教用语与体制批判
《平语》版本众多,但各本中平重盛的形象一致。他重道循礼、忠于皇室,以儒教伦理为行动指针训斥未向摄政行下马礼而导致争端的平资盛,诤谏要发动政变幽禁后白河法皇的平清盛,为平氏一门不致迅速衰落主动折寿而亡。作者为塑造这样一位儒教思想实践者的“忠臣孝子”形象改写史实,将平重盛指使武士们袭击摄政藤原基房为平资盛雪耻的劣迹转嫁给无视皇室、我行我素的平清盛。
同时,平重盛也是儒教用语使用最多的人物,共22例:出于平重盛会话的有16例,平清盛评价平重盛的“忠”2例,叙述部分评价平重盛的“忠”2例,“礼”和“孝”各1例。“忠”指对皇室的忠诚;“礼”指贵族、宫廷的仪礼;“孝”指对父亲的孝道;“仁义礼智信”以一词出现指儒教的五常。
平重盛诤谏父亲的“小教训”和“烽火”章段,最集中地使用了儒教用语。后白河法皇在鹿谷默许了藤原成亲、西光法师、平康赖、俊宽等策划的颠覆平家的密谋。由于源行纲的告发,平清盛逮捕了所有参与者,并拟囚禁、流放后白河法皇。为了阻止父亲,平重盛大量引用儒典,以儒教道德劝诫父亲,并实行了兵谏。
关于平重盛的人物形象,市川本太郎指出:这是作者刻意塑造的理想政治家形象,也寄托了其建立人伦国家的理想。“人伦”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市川氏的指摘和相良亨的“行为规范”说虽说法不一,但所指相近。只是市川氏都没有指出作者在皇权(院政)式微、北条氏当政的时代背景下塑造这样人物形象的原因。这也是本文考察的主要目标。 平氏自称桓武天皇后裔,保元之乱后地位荣升,平治之乱中击败源氏而独大。平清盛通过妻姐后白河法皇宠后建春门院的姻亲关系建立了与皇室的联系,通过女儿与高仓天皇的联姻成为外戚,并进一步促成外孙安德天皇的即位。高仓与安德天皇皆是平氏施政所赖以仰仗的权威。
源氏自称清和天皇后裔。源赖朝起兵反平氏时以高仓宫以仁王的令旨为权威,成立镰仓幕府后仍认为国政应属皇室,而他的武家政权只能协助皇室。他试图改革朝廷的结构,但却没有安插亲信在朝廷参与,而是通过藤原兼实等朝臣的议奏制来进行,因此没能抑制住后白河法皇的专断独行。其子源实朝继承了父亲的政治思想,尊崇皇室,主动迎娶在后宫与后鸟羽院生有皇子的京都坊门家女子的妹妹为正室,以官位的迅速晋升为无尚的荣耀。源实朝令武家政权臣属于皇室,使后鸟羽上皇有机会为倒幕积蓄势力而引发承久之乱。
文化上,平、源两氏也都尊崇公家。平氏被称为“贵族化的武士”,在生活习惯和文化修养上都以公家为标准。如《建礼门院右京大夫集》描绘后白河法皇五十寿辰时平维盛的容貌“可羞花”,其舞姿“堪比光源氏”;平忠度为自己的和歌能够入选敕撰集,在离京出奔的途中冒险回京面见编撰者藤原俊成。源氏也以公家文化为宗,源实朝更醉心于此,著有《金槐和歌集》。
北条氏在承久之乱中击败皇室,流放后鸟羽、土御门、顺德三上皇,掌管了决定皇位继承人的主导权,通过没收上皇方公家和武士的土地及设置新补地头、六波罗探题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了幕府的权力。这对当时的皇室、贵族和生活在京都的人们无疑是最大的冲击。尽管北条泰时在《御成败式目》中规定“在京都公家律令制依然有效,武士不许介入国衙领和庄园”,但皇室和贵族们的政治权力和经济能力已经受到压制和打击。同时,也正是《御成败式目》使他在公家政权的法系外建立了以“道理”为政治依据的武家政权的法系和价值体系。这也为后来被日莲称为“国主、国王、日本国之主”的北条得宗的政治统治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北条氏改变尊皇思想、打击并压制皇室和贵族权力的时代背景下,《平语》作者大量运用儒教用语来塑造平重盛这样忠于皇室、符合皇室、贵族行为规范的形象来寄托其恢复,以皇室为中心之人伦国家的理想这一行为背后必然隐含着作者对北条氏武家政权的“体制批判”。
三 儒教用语与武士精神
关于《平语》中的武士精神有两种对立的看法:有人举今井兼平在源义仲被杀后吞刀自杀作为“为主尽忠尽职”的例证,认为其中所包含的“忠君节义”源于儒教。与此相反,也有人认为中世的武士精神只援用儒教用语来表达武士阶层在战斗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自觉,并非源于儒教。这里,两者所谈的武士精神都是指以恩赏为纽带、以主从关系为中心的武士团体内的精神,而非平重盛式的忠于皇室的精神。
“忠”的21例中,对朝廷的忠有15例,对武家主君的忠有6例。以源义仲和源义经为中心的《平语》后6篇,虽多有会战场面及在会战中表现出来的武士精神和主从关系,却只有7例“忠”:1例对朝廷的忠诚;6例对武家主君的忠诚,其中,武士的用例4例,法师的用例2例。如:源义经因与
原景时不和而被进谗言,欲入镰仓面见源赖朝而被拒。为表示对兄长的忠诚,他屡次撰写起请文,并送牒状给源赖朝的心腹大江广元以求斡旋。
从全部63例儒教用语的分布来看,除去集中塑造平重盛的22例和15例“礼”之外,其余19例则散用各人物及院宣、牒状等文书,而用于武士的只有7例“忠”:前6篇中3例对朝廷的忠,后6篇中4例对武家主君的忠。
由此可见,《平语》使用儒教用语来表现外化的武士精神的用例极少,也未描写源于儒教思想的武士精神。在作品中,表现主从关系的还有动词“契る(誓约)”和名词“契(约定)”,共9例,反而多于“忠”的用例。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儒教用语在作品中的使用具有以下特点:80%左右出现在以平氏繁荣为中心的前半部分,其用例又集中用于平重盛的形象塑造上;而以源氏武士的活动为中心的后半部分只有20%,用于表达武士对武家主君忠诚的用例仅有4例。
作中的“礼”指在宫廷和贵族社会形成的仪礼、礼法,“忠”主要用来表述对皇室的忠诚。这种价值观也是古代日本社会有条件接受大陆儒教后的变容,亦即以“礼”为中心、剔除革命易姓思想而绝对尊皇的日本古代儒教思想。作品也以这一公家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来评判作品中的人物言行。
《平语》作者集中35%的儒教用语来塑造遵循礼仪、忠于皇室的平重盛形象,并通过与无视皇权、蔑视礼法的平清盛的对照进一步突出他的尊皇守礼。这一形象塑造的背后表现出作者恢复公家秩序社会的理想,隐含了对当政者北条氏政权的“体制批判”。
《平语》用于表示武士的儒教用语只有4例“忠”,说明作者没有用儒教思想来表现武士精神。
要约之,《平语》中的儒教用语除被用于表现公家的行为规范之外,还被用于这一行为规范的实践者、平重盛的人物塑造,以隐喻对北条氏政权的体制批判。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平家物语》中的战争和文化(项目批准号:12YJC7520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相良亨:《相良亨著作集2 日本的儒教Ⅱ》,pelikan社,1996年版。
[2] 市川本太郎:《日本儒教史(三)中世篇》,汲古书院,1992年版。
[3] 赵玉霞:《〈平家物语〉与儒家思想》,《日语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2期。
[4] 市古贞次:《平家物语》,小学馆,2004年版。
[5] 日下力:《平家物语的诞生》,岩波书店,2001年版。
[6] 今谷明:《天皇家为何能持续》,新人物往来社,2002年版。
[7] 玉悬博之:《日本中世思想史研究》,pelikan社,1998年版。
[8] 津田左右吉:《呈现在文学中的日本国民思想研究(四)》,岩波书店,1983年版。
作者简介:池睿,男,1977—,辽宁开原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平家物语》 儒教用语 行为规范 体制批判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儒教思想自奈良时代传入日本,在不同的时期对当时的政权、社会及文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在《平语》描绘的“源平征乱”时期,儒学研究仍以“文章道”为中心,重视“师徒秘传”。主宰宫廷贵族精神生活的仍是净土教等各宗佛教,儒教只是以“礼”——尤其是“宫廷礼仪”的形式体现在宫廷贵族们的生活中。
而《平语》成书期间——承久之乱(1221年)后的二十年,新成立的北条氏政权以儒教的“天命”和“善政”作为政治思想确立政权存在的合理性,掌管包括选定皇位继承者在内的一切日本国家事务。这标志着武家政权真正确立,也标志着以院政形式主政的皇室的败北。
《平语》在儒教思想逐渐渗透日本政治思想时成书,其中的儒教思想主要指“行为规范”的学说几成定论。市川本太郎在《日本儒教史》第三卷中论述平重盛时指出:他是儒教道德的实践者,体现了作者建立人伦社会的理想。也有论文指出作品中的武士精神体现了儒教思想。关于儒教思想在作品中作用的三种说法所指不同。前两者都认为作品中的儒教思想是指古代日本儒教,但第一种说法没有考察“礼”之外的儒教用语在作品中的作用,第二种说法没有考察人物形象与作品成书的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第三种说法缺少来自文本的证据。
本文以统计儒教思想的核心用语(仁义礼智信忠孝)使用情况的方法,通过用例的具体分析,检验以上三种学说,重新考察作品中儒教思想的意义和作用。
一 儒教用语与行为规范
相良亨在论述平安时代行为规范中的儒佛关系时指出:从《十七条宪法》开始儒教就被当成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在国家的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诉诸于儒教,而作为其背后的心灵上的情愫则诉诸于佛教。贵族社会对后退而居于外在形式世界的“礼”的特殊强调,表明当时的儒教理解已经形式化,甚至在大量使用儒教词汇的诏书中,“礼”出现的次数也逐渐增多。可以说,宫廷贵族们生活在仪式和典礼的礼仪世界中。
《平语》中“礼”及其派生词共23例:礼仪13例,礼5例,大礼3例,无礼和礼节各1例。其意义有4种,即宫廷典礼、礼法、规矩和秩序。
宫廷典礼的用例共4例,如:寿永四年(1184年)11月18日,后鸟羽天皇的大尝会因连年的战乱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只能流于形式,但因按照宫廷礼仪的程式举行,也被称为“大礼”。
宫廷典礼有其成文的礼法,其用例为1例。治承三年(1179年)11月16日,被平清盛罢官流放的关白藤原基房为时人称赞“熟悉宫廷礼法,如不染一丝灰尘的明镜般的人品”。
此外,臣下对皇室和摄关家还应遵守一定的礼仪和规矩,其用例16例,如:嘉应二年(1170年)10月16日,打猎归来的平资盛一行路遇摄政藤原基房未行下马礼而被拉下马。路遇大臣中的最高长官摄政时需下马避让是贵族社会的礼仪常识。
对天皇家和摄关家应该遵守的礼仪,取决于朝臣们在朝廷中的身份秩序,其用例2例,如:听闻平清盛将率军入京的风传,后白河法皇立刻派遣静宪法印为使者询问平清盛仇恨朝廷的理由。面对平清盛“为何法皇无视平家的赫赫功绩而在鹿谷密谋推翻平家”的威严质问,法印也庄严答道:不论平家如何战功显赫,都不应该背弃法皇、以下犯上,乱了作为臣子应该遵守的秩序,即“人臣之礼”。
由此可知,作者与作品中的说话人皆以公家社会的礼仪制度为“行为规范”来评判作中人物的言行。
“礼”的考察结论符合相良亨的“行为规范”说。在作品形成期间,仍有很多历经战争的贵族们活在世上,同时,在承久之乱前后的顺德帝和后堀河、四条朝时代,平氏的女性后裔们通过姻亲关系活跃在宫内。如果这些贵族和平氏后裔们参与了作品的形成,那么以宫廷礼仪作为“行为规范”来衡量所有人的言行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平语》中的儒教用语,除“礼”之外,还有21例“忠”、11例“孝”及8例其余用例。仅因为“礼”指行为规范便认定《平语》中的儒教思想主要是指行为规范,不免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二 儒教用语与体制批判
《平语》版本众多,但各本中平重盛的形象一致。他重道循礼、忠于皇室,以儒教伦理为行动指针训斥未向摄政行下马礼而导致争端的平资盛,诤谏要发动政变幽禁后白河法皇的平清盛,为平氏一门不致迅速衰落主动折寿而亡。作者为塑造这样一位儒教思想实践者的“忠臣孝子”形象改写史实,将平重盛指使武士们袭击摄政藤原基房为平资盛雪耻的劣迹转嫁给无视皇室、我行我素的平清盛。
同时,平重盛也是儒教用语使用最多的人物,共22例:出于平重盛会话的有16例,平清盛评价平重盛的“忠”2例,叙述部分评价平重盛的“忠”2例,“礼”和“孝”各1例。“忠”指对皇室的忠诚;“礼”指贵族、宫廷的仪礼;“孝”指对父亲的孝道;“仁义礼智信”以一词出现指儒教的五常。
平重盛诤谏父亲的“小教训”和“烽火”章段,最集中地使用了儒教用语。后白河法皇在鹿谷默许了藤原成亲、西光法师、平康赖、俊宽等策划的颠覆平家的密谋。由于源行纲的告发,平清盛逮捕了所有参与者,并拟囚禁、流放后白河法皇。为了阻止父亲,平重盛大量引用儒典,以儒教道德劝诫父亲,并实行了兵谏。
关于平重盛的人物形象,市川本太郎指出:这是作者刻意塑造的理想政治家形象,也寄托了其建立人伦国家的理想。“人伦”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市川氏的指摘和相良亨的“行为规范”说虽说法不一,但所指相近。只是市川氏都没有指出作者在皇权(院政)式微、北条氏当政的时代背景下塑造这样人物形象的原因。这也是本文考察的主要目标。 平氏自称桓武天皇后裔,保元之乱后地位荣升,平治之乱中击败源氏而独大。平清盛通过妻姐后白河法皇宠后建春门院的姻亲关系建立了与皇室的联系,通过女儿与高仓天皇的联姻成为外戚,并进一步促成外孙安德天皇的即位。高仓与安德天皇皆是平氏施政所赖以仰仗的权威。
源氏自称清和天皇后裔。源赖朝起兵反平氏时以高仓宫以仁王的令旨为权威,成立镰仓幕府后仍认为国政应属皇室,而他的武家政权只能协助皇室。他试图改革朝廷的结构,但却没有安插亲信在朝廷参与,而是通过藤原兼实等朝臣的议奏制来进行,因此没能抑制住后白河法皇的专断独行。其子源实朝继承了父亲的政治思想,尊崇皇室,主动迎娶在后宫与后鸟羽院生有皇子的京都坊门家女子的妹妹为正室,以官位的迅速晋升为无尚的荣耀。源实朝令武家政权臣属于皇室,使后鸟羽上皇有机会为倒幕积蓄势力而引发承久之乱。
文化上,平、源两氏也都尊崇公家。平氏被称为“贵族化的武士”,在生活习惯和文化修养上都以公家为标准。如《建礼门院右京大夫集》描绘后白河法皇五十寿辰时平维盛的容貌“可羞花”,其舞姿“堪比光源氏”;平忠度为自己的和歌能够入选敕撰集,在离京出奔的途中冒险回京面见编撰者藤原俊成。源氏也以公家文化为宗,源实朝更醉心于此,著有《金槐和歌集》。
北条氏在承久之乱中击败皇室,流放后鸟羽、土御门、顺德三上皇,掌管了决定皇位继承人的主导权,通过没收上皇方公家和武士的土地及设置新补地头、六波罗探题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了幕府的权力。这对当时的皇室、贵族和生活在京都的人们无疑是最大的冲击。尽管北条泰时在《御成败式目》中规定“在京都公家律令制依然有效,武士不许介入国衙领和庄园”,但皇室和贵族们的政治权力和经济能力已经受到压制和打击。同时,也正是《御成败式目》使他在公家政权的法系外建立了以“道理”为政治依据的武家政权的法系和价值体系。这也为后来被日莲称为“国主、国王、日本国之主”的北条得宗的政治统治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北条氏改变尊皇思想、打击并压制皇室和贵族权力的时代背景下,《平语》作者大量运用儒教用语来塑造平重盛这样忠于皇室、符合皇室、贵族行为规范的形象来寄托其恢复,以皇室为中心之人伦国家的理想这一行为背后必然隐含着作者对北条氏武家政权的“体制批判”。
三 儒教用语与武士精神
关于《平语》中的武士精神有两种对立的看法:有人举今井兼平在源义仲被杀后吞刀自杀作为“为主尽忠尽职”的例证,认为其中所包含的“忠君节义”源于儒教。与此相反,也有人认为中世的武士精神只援用儒教用语来表达武士阶层在战斗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自觉,并非源于儒教。这里,两者所谈的武士精神都是指以恩赏为纽带、以主从关系为中心的武士团体内的精神,而非平重盛式的忠于皇室的精神。
“忠”的21例中,对朝廷的忠有15例,对武家主君的忠有6例。以源义仲和源义经为中心的《平语》后6篇,虽多有会战场面及在会战中表现出来的武士精神和主从关系,却只有7例“忠”:1例对朝廷的忠诚;6例对武家主君的忠诚,其中,武士的用例4例,法师的用例2例。如:源义经因与
原景时不和而被进谗言,欲入镰仓面见源赖朝而被拒。为表示对兄长的忠诚,他屡次撰写起请文,并送牒状给源赖朝的心腹大江广元以求斡旋。
从全部63例儒教用语的分布来看,除去集中塑造平重盛的22例和15例“礼”之外,其余19例则散用各人物及院宣、牒状等文书,而用于武士的只有7例“忠”:前6篇中3例对朝廷的忠,后6篇中4例对武家主君的忠。
由此可见,《平语》使用儒教用语来表现外化的武士精神的用例极少,也未描写源于儒教思想的武士精神。在作品中,表现主从关系的还有动词“契る(誓约)”和名词“契(约定)”,共9例,反而多于“忠”的用例。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儒教用语在作品中的使用具有以下特点:80%左右出现在以平氏繁荣为中心的前半部分,其用例又集中用于平重盛的形象塑造上;而以源氏武士的活动为中心的后半部分只有20%,用于表达武士对武家主君忠诚的用例仅有4例。
作中的“礼”指在宫廷和贵族社会形成的仪礼、礼法,“忠”主要用来表述对皇室的忠诚。这种价值观也是古代日本社会有条件接受大陆儒教后的变容,亦即以“礼”为中心、剔除革命易姓思想而绝对尊皇的日本古代儒教思想。作品也以这一公家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来评判作品中的人物言行。
《平语》作者集中35%的儒教用语来塑造遵循礼仪、忠于皇室的平重盛形象,并通过与无视皇权、蔑视礼法的平清盛的对照进一步突出他的尊皇守礼。这一形象塑造的背后表现出作者恢复公家秩序社会的理想,隐含了对当政者北条氏政权的“体制批判”。
《平语》用于表示武士的儒教用语只有4例“忠”,说明作者没有用儒教思想来表现武士精神。
要约之,《平语》中的儒教用语除被用于表现公家的行为规范之外,还被用于这一行为规范的实践者、平重盛的人物塑造,以隐喻对北条氏政权的体制批判。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平家物语》中的战争和文化(项目批准号:12YJC7520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相良亨:《相良亨著作集2 日本的儒教Ⅱ》,pelikan社,1996年版。
[2] 市川本太郎:《日本儒教史(三)中世篇》,汲古书院,1992年版。
[3] 赵玉霞:《〈平家物语〉与儒家思想》,《日语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2期。
[4] 市古贞次:《平家物语》,小学馆,2004年版。
[5] 日下力:《平家物语的诞生》,岩波书店,2001年版。
[6] 今谷明:《天皇家为何能持续》,新人物往来社,2002年版。
[7] 玉悬博之:《日本中世思想史研究》,pelikan社,1998年版。
[8] 津田左右吉:《呈现在文学中的日本国民思想研究(四)》,岩波书店,1983年版。
作者简介:池睿,男,1977—,辽宁开原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