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2332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西边境西段民族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还存在认识不够,投入不足,体制不顺,办学不活,发展不均等问题,因此,边境民族地区的各级党政领导应转变观念,把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提到议事日程,真正树立起大职业教育观,同时应转换政府管理职能,加强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工作的宏观统筹和规划,建立符合边境民族地区实际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走具有边境民族地区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子。
  关键词:广西边境西段三县; 民族地区; 农村职业教育; 就业培训
  
  广西边境西段是指广西与越南交界的那坡、靖西、大新三个边境县共3低能431个乡15个镇554个行政村。这三个边境县居住着壮、汉、瑶、苗、彝等五个世居民族,总人口119万,是典型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属喀斯特地貌,穷山峻岭,群众的生产生活比较困难。 如何通过对边民进行职业教育培训,使广大边民掌握一、二门实用技术,增加收入,对巩固边防,促进民族团结和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边境西段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广西边境西段三县结合广西兴边富
  民大会战和扶贫开发战略,积极创办和扩建职业学校,把边民转移就业培训纳入职业学校的主要教学活动和任务,并动员、号召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各种边民就业培训及农村培训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维护边疆的安宁与稳定,改善民族群关系,增强民族团结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1.边民的职业教育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
  目前,广西边境西段三个县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1个,其中公办学校10所,民办学校8所。共有教职工304人,专、兼职教师179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3人,高级职称教师6人,中级教师98人,初级教师70人,在校学生2310人。详见下表:
  
  表中显示,所开设的27个专业基本符合边境民族地区的情况,既有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也有汔車维修等专业;还有畜牧曽医、果蔬栽倍、烤烟护理等专业,就业率比例较高。此外,这三个边境县还有政府部门和行业举办的培训机构24个,2008年各部门参与培训边民65078人次,其中职业培训24680人次,引导性培训13480人次,发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3146本,说明这三个边境县的农村职业教育己具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
  2.开展边民职业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广西边境西段三个边境县由于地处边境,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还是该区域的主要产业。职业学校以及各培训部门除了为本县企业和外出农民工开办车工、钳工、电工、汽车维护与修理外,主要还是围绕农业项目开展对边民的进行训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企业订单培训。主要是各县劳动保障局、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姻”,由县劳动保障局与企业联系,职业学校按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开设专业对学员进行培训,学员考试合格后拿到岗前“证书”,企业直接接收学员进厂工作。目前这三个边境县的职业学校为企业开设电焊技术、缫丝工、电工、车工等技术专业,使1340多名农民掌握了缫工、电工、焊工、车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所培训的农民被企业“抢购”一空。
  ⑵“农家课堂”培训。“农家课堂”是把培训课堂设在种植、养殖致富能手家中进行培训的一种培训方式。参加培训的边民在致富能手家中实地学习,再回到自己家实践,碰到问题再联系请教。“农家课堂”具有通俗易懂、针对性强、便于跟踪、信息共享、成本低廉、循环发展、持久长效等特点,目前广西西段边境三个县554个行政村中已有341个行政村开展“农家课堂”培训,内容既有果蔬栽培护理,又有鸡鸭养殖护理等实用技术。方法上坚持课堂教学与现场示范相结合,对参加培训的边民手把手地传授,效果突出。
  ⑶“影视教育培训”。影视教育培训是一种利用农村电教设备,为边民播放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电教片的培训教育方式。通过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这三个边境县的许多行政村都安装了电教设备,并能认真地用好、用活这些电教设备。如靖西县化峒镇与县有关部门录制了种桑养蚕、烤烟种植护理与烤房 技术等电教片播放给边民,特别是烤烟种植护理与烤房技术,使广大烟农在电教培训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该镇种烟面积从原来的几百亩扩大到2009年的5000千多亩。该镇民强村边民廖云仙一家仅种烟一项收入近两万元。
  ⑷农业科技“大篷车”培训。“大篷车”培训是农业部门与科技部门根据各乡、村农户的种植、养殖需要,由技术员组成的技术服务组巡回开车到农户的田边地头开展培训的一种培训方式。这种方式既满足农户学习科技的需要,又能及时地解决边民临时碰到难于解决的难题,深受边民的欢迎。如2008年8月靖西县化峒镇八德村的二千多亩晚稻几天内出现大片面积的枯叶变黄,边民们不知所措。县农技“大篷车”刚好巡回路过,农技人员认真查看分析,诊断为水稻地条病症,由于这种病症极少发生,群众都没有见过,也不懂得如何防治。经技术人认真地讲述预防和治理这种水稻病症,群众按技术人员的指导,喷洒农药,稻田在几天内转黄为青,挽回了十几万斤粮食的损失。此外,还有手把手、面对面的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科技110、乡村实地培训、城乡流动培训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3.边民职业教育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广西边境西段的三个边境县初步形成了中短期相结合和职业技能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的“两种结合”边民教育培训体系,使边民真正地学到了技朮和知识,较好地推动了边境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边民增收。同时,造就了一批农村实用技术型人才。带领边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二、广西边境西段三县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广西边境西段三县农村职业教育在各级党委、政府主导下,得到逐步发展,在促进边民增收、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认识不够:职业教育的理念错位,削弱了其发展的动力
  首先,职业教育理念错位,削弱了职业学校发展的动力。主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导向错位。一些相关部门偏重于经济效益,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一些县领导(特分管职教的县领导)只重视 招商引资,拉项目,不过问职教工作情况。对农民培训不是真正从农民所需要的种养技术出发,而是为了完成上级 下达的培训任务;二是选择错位。一些学生在家长的误导下,不切实际地追求重点校、高学历和“热门”专业,结果进了重点校,考入“热门”的高校专业,但由于供求失衡,就业门路狭小,竞争激烈,不少人走出高校门即失业。
  其次,是“二流教育”的偏见,使职业教育不敢直面现实。边境地区国有企业改制后,一些企业内部用人机制不健全,随意性大,各种社会保障服务跟不上,造成边民群众普遍存在“宁可收入低一点,也不愿进厂当工人”的思想。“光宗耀祖”、“金榜题名”依然是一些家长 和孩子们的奋斗目标。“考不上普通高中,再补习,补习后再考不上高中才读职校 。”这样的一种思想观念,客观上就把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看成“二流教育”了。
  2.投入不足:职教投入机制不健全,基础薄弱,条件差、严重制约职教发展
  多年来,广西边境的农村职业学校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自筹资金发展起来的,普遍面临办学经费不足的困境。存在这种状况原因有三:一是经费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用于职业教育培训”和“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难于落实。政府的投入主要是学校教职工人头经费,学校主要依靠收取学生的学杂费维持运转。二是教职工人头经费和学生人均经费没有很好得到落实。由于这三个边境县都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县,财政靠国家转移支付,县财政投入职业学校的人头经费无法按编制拨足。三是办学条件简陋。如拥有8亩面积的那坡县职业教育中心仅有7间简陋教室,学生饭堂只能解决20名学生用餐,整个职业教育中心竟没有一间阅览室。教学实验设备、仪器陈旧匮乏,严重影响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及教育水平的提高,使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难以实现。
  3.体制不顺:缺乏主导性,无整体发展规划,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欠佳
  广西边境西段三县的职业教育是由教育部门、企业和行业部门以及社会共同办学等构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虽然有利于发挥社会各界办好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但由于多头管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职业教育效益的发挥。一是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经费分属劳动、扶贫、农业、民委等部门,而这些部门又缺乏完善的培训场所和培训力量。二是职业学校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各自为政,专业设置重复,招生相互竞争,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没有形成教育发展合力。三是缺乏政府、职校、行业、企业联动机制,校企合作还缺乏有效的沟通,校企合作推动难度较大。四是企业不愿意投资职工培训,对员工缺乏适用技术培训。五是就业准入制度未严格实施。一些企业随意招收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的人员就业,有很多高、初中毕业生甚至小学毕业生没有经过培训,通过关系等各种手段照样从事相关技术工种工作。相反,不少受过职业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则难以就业,出现了不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班照样就业,而读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使不少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不是毕业后立即就业,就是非高中、高校不读,宁可闲散在社会,也不进职业学校就读。
  4.办学不活:管理创新和教学改革滞后,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社会需要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事管理滞后。在现行体制下,公办的职业学校都属于事业编制单位,其基本工资、人事编制都由上级主管部门安排,职校本身没有办学自主权,在用人机制、收入分配、专业课程设置等都缺乏相应的灵活性,整个学校运转效率偏低。二是职校的资师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奇缺。三是个别地方对边民的培训还流于形式。如个别县的扶贫办、劳动局开办的农民和农民工培训班,没有针对性,而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而已。农民并没有真正地学到所需要的技能、技术。
  5.发展不均:这是当前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广西边境西段农村职业教育搞得比较好的是靖西县,该县的职业学校现有教职工175人,专、兼职教师103人,其中有15校园面积103亩,校舍建筑面积9036㎡,目前在校学生1250人。学校在整个广西边境地区来说已初具规模。而那坡县的职业学校则连年滑坡,到2008年不得不把职业学校改为职业培训中心,原有的学生不得不拨给靖西县职业学校代培。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只负责边民和农民工的短期培训。而且教学设备十分简陋,只有一个能满足50个学生同时开展文体活动的场地。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很难于生存和发。
  三、抓好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加强对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是为广西扩大对外开放和建立稳定、友好睦邻国际关系服务,也是解决边境民族地区的各兄弟民族脱贫致富,建设边疆,巩固边防的重大问题,应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各级党政领导应转变观念,把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提到议事日程,真正树立起大职业教育观
  首先,要给广大边民群众转变农村职业教育是“二等公民”、“二流教育”等观念,各党政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应转变看不起农村职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不重要的思想观念,切实加强对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领导,真正地把边境民族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提上议事日程,使整个边境民族地区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政府部门各应进一步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教育部门应切实担负起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责任,为政府指导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当好参谋。宣传媒体要大力宣传农村职业教育的先进事迹和成功做法,在全社会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风尚,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边境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次,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提高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发展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西边境地区作为中国与东盟两大市场的结合部,是中国直通东盟,进入南半岛各国的商贸、旅游最便捷通道,连接内地的纽带,又是东南亚各国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这一区域定位,势必需要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建设人才,而农村职业教育则是提供智力、人才的主要来源。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企业应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发展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再次,扩大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努力营造发展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到位。一是树立抓职教就是抓发展的观念。领导转变观念,职教工作就大发展,边民转变观念,职教就有生源。二是理顺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切实做到工作到位。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教育管理体制要求,把边境民族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体制理顺好,推动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三是加大对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扶持的力度,切实做到政策到位。四是加强对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切实做到人力、物力、资金到位。五是加强对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切实做到舆论到位。六是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劳动、人事、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对违规者坚决欠退,对违规的单位按规定进行处罚,确保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能够健康发展。
  2.转换政府管理职能,加强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教工作的宏观统筹和规划
  政府对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管理的转换,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实行政府统筹,加强对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教工作的宏观调控。一是加强外部统筹。边境民族地区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五位一体”的特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滞后于内地其他地区,因此除中央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外,地方政府要统筹教育、经济、扶贫、人事、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力量,认真研究解决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二是加强教育部门的内部统筹。通过统筹,使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加强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
  其次,制定和完善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形成有利于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规范化体制。根据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要,不断调整和制定政策法规,以保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连续性,确保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对刚从高、初中学校毕业出来的毕业生,要坚持“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对当地边民群众尽量做到一户掌握一至二门的种养技术。
  3.建立符合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实际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国家投入不足,地方财力紧张,办学不活,企业效益差,民办职教发展不起来,农业技术落后,边民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这就边境民族地区的实际。因此,建立符合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加大对边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以国家和地方财政为主体、多渠道、多形式投入的投资体制;落实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政策;地方财政投入仍是边境民族地区职教的主渠道,应将职教投入纳入各级财政的年度预算,将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列入各边境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适度调整教育投入结构,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职教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拨款,确保和改善职校的办学条件,使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二是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改革多元化职教办学体制。加大公办职校的改革力度,进一步落实职校办学的自主权,支持公办职校采取国有、民营、股份合作制等办学模式,与企业、社会力量合作办学,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和办学模式的多元化。三是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目前,广西边境西段三个边境县的民办职业学校只有8所,都属于收费较高的汽车驾驶技术学校和美容美发学校,真正的农业科技以及企业所需的技工技术一所都没有。因此,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开办具有边境民族地区特色的职业教育学校。对民办职业教育应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改善民办职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四是积极运用信贷、金融以及社会捐助手段支持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金融机构应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优先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生产经营提供小额贷款。
  4.坚持走具有边境民族地区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
  既是两国交界地区又是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这就是边境地区最大特点,发展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应从这一特点出发。一是对边境民族地区的农村职业学校采取特殊政策。把农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纳入“紧缺型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农业技能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应降低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学校的收费标准,可以采取半工半读(半农半读)返还学费等措施,减轻边民接受农技教育负担,提升就业质量,提高边民收益。其次在职校建设、基地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向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学校倾斜,鼓励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学校走产学结合道路,第三设立职校专业专项基金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专项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师资培训、课程开发、设备更新、实训基地建设等,支持职校与当地农业技术机构及相关企业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一定数量的专业户和先导农户,为边境农村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是建设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针对边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技术教师少、弱、缺等情况,应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对非职业师范技术学院毕业和没有生产经历、经验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应有计划安排到有关企业和种养专业等生产第一线进行一定期限的实习锻炼,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其次,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改革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研究制定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和标准。再次,政府、人事、劳动部门要建立企事业单位工程师、技师、农艺师等能工巧匠的专业技术人才库,根据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向职业学校提供人才信息。
  参考文献
  [1] 毕泗生主编.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前沿问题报告.人民出版社,2003.12
  [2] 黄启学等主编.广西兴边富民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 梁华腾主编.崇左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新闻联合出版社,2003
  [4] 靖西:着力实施民生工程,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wwgxxinhuanet.com
  [5] 那坡大举培训边境返乡农民工.中国农业知识网,2004.10
  [6] 广西电视网.大新县积极推动边境农村过去力转移就业,2009年6月26日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0-04-13
其他文献
笔者任教二十多年来,第一次担任小学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顾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主要做好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运用教育新理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这一学年,我在这一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上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的实用性要求日益迫切,顺应时代的要求,我国的英语教育方面推出了新的《英语教育课程标准》。本文就实行《新课标》的必要性、实质、做法、协调教学实践和评价体系几个方面展开思考。  关键词:必要性; 实质; 做法; 协调     引言   实行和解读《新课标》非常必要。英语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在中国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英语教学采用不同版本的教材、但遵循统一的教育教学大纲一路探索、
期刊
摘要:职业教育赋予教育者工作更多内容,更高要求。教育者只有了解职业教育的工作对象、工作特点,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研究职校学生的思想实际,多角度、全方位,用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处理好“红与专”的关系,把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职业教育; 思想政治; 综合素质    Let the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nd "red" and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对被教育者的个性禀赋,性格特征,制订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从而整合教育资源,深层次发掘教育对象潜能已至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一核心进行论述。作为教育者应该做到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别,掌握学生在智力、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找到最能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个性; 教育;发展    The de
期刊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为核心的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战略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推进,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的看到,党对于社会主义本质越来越现实深刻的理论把握,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越来越清醒的实践自觉。我们可以这样来把握党的理论日益自觉的与时俱进的轨迹:  如果说邓小平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找到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
期刊
摘要:进入初中以后,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年龄的增大,社会经验不断拓宽,加之老师的积极引导,部分学生的“自律”意识渐渐地形成,但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能力得到巩固,并不断得到扩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话题。笔者从四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思考,并认真在工作中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自律; 巩固; 持之以恒    Strive to build a junior hig
期刊
摘要:本论文阐述了AutoCAD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行性和专业性。AutoCAD 模块式教学的阶段性:包括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阶段;AutoCAD软件操作技能培训阶段;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阶段;以及AutoCAD 模块式教学的几点探讨性教学方法:培养兴趣,开展探究性教学;细分级别,开展多样式教学;厂校结合,开展双元制教学。总之,作为AutoCAD模块教学的讲师应为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A
期刊
摘要:甘肃竞技体育的发展虽然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匹配,但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需要高度重视、全面认识和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在认识省情的基础上,根据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实行“举省体制”的竞技体育运行机制;积极推进竞技体育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结构,重点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技支撑;真抓实干,杜绝虚假违规行为,创造良好环境,实现集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甘肃; 竞技体育;发展;对策    
期刊
摘 要:利用某大学大学生调研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方法,评估并分析国家助学金对大学生综合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影响机制,助力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实证分析发现:相对于其他大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大学生综合学业成绩显著提高;国家助学金对大学生综合学业成绩的影响不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  关键词:国家助学金;大学生;综合学业成绩;异质性  中图分类号:G46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
期刊
摘 要: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是在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自我异化批判基础上形成的。人的本质异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法权化了的世界,正是由异化劳动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总体异化。它表现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同时,又表现为那些体现着所谓“正义”的《林木法》《谷物法》《工厂法》等法律条文,都不过是工业资产阶级、贵族和不法商人为了攫取一切可能利益的庇护伞。于是,在生产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