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中的道德困惑与因由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1108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公共危机的特殊时期、特殊境遇下,面临一定的道德困惑,如私利与公利的利益纠葛、责怪与包容的态度对抗、社会权利与社会责任的身份分殊。这些困惑的深层原因在于忽视在道德判断中人的本质,在道德选择中混淆公德与私德的认识,以及在道德实践中缺乏理性精神。对此,学校应当基于人的本质明确德育的起点与目标,从两大生活空间的差异确定德育的内容与方式,从学生理性精神的发展确立德育的价值与标准。
  关键词 公共危机;道德困惑;学校德育
  作者简介 倪苑,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王贤德,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
  公共危机是指危及社会稳定的、具有公共性质的严重事件。[1]21世纪以来,我国遭遇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危机,不仅造成一定的社会破坏,还导致特殊的道德困局,引起国民道德意识上的困惑。从公共危机的困局中反思国民道德困惑,进而探讨学校德教的应对,具有现实意义。
  一、公共危机中的道德困惑
  道德困惑是指人们由于各种阻碍因素的存在,而产生修德质疑的认知和行德乏力的心理,进而外化为不愿或不能按照道德规范行动的表现。[2]在公共危机中的道德困惑主要包括私利与公利的利益纠葛、责怪与包容的态度对抗、社会权利与社会责任的身份分殊。
  (一)私利与公利的利益纠葛
  利益问题是生活的基本问题,利益的纠葛主要体现在私利与公利之间。在事物的归属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划分了三种必然形式:皆属私有,全部归公,部分属私有、部分归公有。根据他的阐述,可推衍出利益的三种存在形式。其一仅有私利,一切生活资源分散于民众之中,人们各自为营,各谋其利。其二唯有公利,一切福利、财物等生存发展必要条件皆为民众所共享。其三是亚里士多德较为赞成的私利与公利兼存。他认为,缺少一些公有的东西必然无法形成社会,而缺乏私心的社会必将趋于单一,最终走向消亡。[3]可见私利与公利各有其存在的意义。若过分偏重私利,必将损害公利,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若过分强调公利,则会牺牲少数人正当的私利,违背公利所求的普惠民众的初衷。因此,私利与公利不可偏废。可在公共危机中,私利与公利表现出四种纠葛取向。一为追求极端私利。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商家趁物资短缺,肆意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引发天价白菜与天价口罩的闹剧。二为以公谋私。如某些组织在国家危难之际,借公益之名组织募捐,实为趁机敛财。三为曲解公利。如某些执法人员借新冠疫情防控之名,对民众态度恶劣、大呼小叫,甚至暴力执法。四为因公废私。在救助物资紧缺的情况下,部分网民将矛头指向拥有大量财富的富人,利用道德名义强迫其进行大额捐款。
  (二)责怪与包容的态度对抗
  情感态度问题是生活的关键问题,其主要外在表现为责怪态度与包容态度的极端对抗。亚里士多德主张,一切要以适度作为尺度,在适当的指导下,以适当的方式,对于适当的事情,表达适当的态度。[4]面对性质恶劣的事件,勇于批评指责,形成舆论力量,约束不良行为;面对合情合理的事件,予以包容理解,营造宽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生活中,适度的责怪与包容各担重任,又共同促进社会稳定。一旦超出适度原则,容易不分是非、过度责怪,或者恣意纵容、滋生犯罪。然而,面对公共危机,人们易在责怪与包容的价值反馈上产生对抗。其一,一味批判。以反感的情绪、责怪的态度对待社会事务,牵连无辜群众。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谩骂、谴责、忌惮灾区民众。又如因国内出现部分境外输入性病例,指责、抵制一切境外人员回国。其二,包容放纵。对待一些问题底线意识不够,过于姑息放纵。如对部分人员在核酸检测时插队叫嚣、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持默许纵容的态度。在公共危机的特殊境遇下,不当的情感态度易形成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国民凝聚力,影响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
  (三)社会权利与社会责任的身份分殊
  身份问题是生活的根本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公民权利身份与责任身份的分殊。社会权利是指人们享有的基本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的权利,包括国家社会发展所取得的物质、精神成果,如国民依法享有劳动权、人身自由权等。[5]社会责任是指人们需要履行的公共契约或相似的其他义务,如自觉遵守公共规范、维护社会稳定。[6]关于两者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亦做过阐述:“人们各尽自己所能来贡献于社会,也从别人对社会的贡献中取得应有的报偿。”[7]像这样权责统一的状态为最佳,反之则忽视应尽责任、削弱应享权利。要真正做到两者平衡并不容易。尤其是面对公共危机,人们在社会权利与社会责任上呈现分殊格局,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权利至上,逃避义务。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些民众不愿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甚至攻击工作人员,他们所谓的“行动自由”建立在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基础之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不负责任。第二,义务主义,掩盖权利。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志愿者在尽其所能提供公共服務之后,被指责或要求不应该收到任何经济层面的补助,在回到原工作地的隔离期也未得到应有的安顿,甚至遭到“驱逐”。
  二、公共危机中道德困惑的因由
  (一)道德判断中对人本质的忽视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发生于社会活动的总和中。[8]人必然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个人无法脱离社会集体而独存,并且深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
  由于人的社会性本质,社会发展本身就蕴含着个人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就要求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尽可能地考虑社会整体利益。特别是在公共危机中,社会更加需要人们顾及集体利益、遵守道德公约、团结一致。然而,人们在道德判断中往往忽视人与社会的紧密关系,无法在实践中摆脱个人立场,进而陷入道德困惑,最终倾向于以自身利益为判断依据,表现为损公利己的不良行为、事不关己的不当态度、漠视社会责任的不妥举动。
  (二)在道德选择中对公德与私德认知的模糊
  道德是人类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指的是依靠道德良心、社会舆论等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规范的总和。[9]总的来说,道德规范是一种能够调节、规约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准则。具体来看,道德规范在不同生活空间中的应用具有差异性,在公共生活空间应该按照公德规范行事,在私人生活领域应当遵照私德规范活动。   公德与私德均有其适用的范围,不可错乱。然而,由于对公德与私德的概念认知模糊不清,知识界限不明,人们常常无法在道德选择中依据科学标准做出正确抉择,导致社会生活中出现私德公德化和公德私德化的错位现象。前者是指利用私德规范调节公共领域活动的错位选择[10],倾向于用个人情感代替公共理性,带着强烈的主观情绪与自利倾向看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活动,导致过分谴责、暴力执法的不当行为。后者是指利用公德规范约束私人生活领域活动的错误抉择,把公共规约延伸到私人空间,插手私人生活,提出无理要求,具体表现为借社会利益之名强迫个人公共捐款等侵犯个人合法权益的极端行为。
  (三)在道德实践中缺乏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指导我们实践行为的有效智慧,它使我们对生活实践的目的获得反思和瞻视。[11]理性精神作为生活的智慧,能有效指导我们客观分析社会事物,主动参与实践生活,审慎反思自身行为。因此,具有理性精神的人能够辩证思考、独立判断,亦能反躬自省、正己修身。
  人们相对缺乏理性精神,是他们冲动行事、感情用事的原因之一。理性精神的相对缺失会带来诸多不良影響。其一,较难自主思考、理性选择,容易受制于外在的刺激、诱惑或内部的欲望、偏见,表现出过度追求私利、过分指责他人、过于贪图享乐的极端行为。其二,不能挣脱狭隘思维的禁锢而单一割裂地看待事物,具体表现为病态地维护公利而侵犯合理的私利、歪曲理解社会责任而边缘化社会权利。其三,无法摆脱精神虚无的钳制而被动地投入生活、得过且过,外显为麻木不仁的态度以及对一切不闻不问、冷眼旁观的行为。其四,不愿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轻信他人,对大是大非没有明确坚定的立场,做出盲从行为。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应对
  学校应根据道德困惑产生的因由而有所行动,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一)从人的本质出发明确德育的起点与目标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指现实社会活动中实际发生的复杂多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2]鉴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学校道德教育应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关系为起点,以促进学生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为目标。适应社会关系是有效融入社会生活的前提条件,所谓适应,既是我们的活动对环境的适应,也是环境对我们自己活动的适应。[13]可见,适应具有双向性,既是主体对客体的逐渐熟悉、习惯,也是客体在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之下被适当利用、改造。因此,德育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接受社会关系从而有效融入社会,而且要帮助学生利用社会关系以促进社会发展。此外,适应是一个缓慢、复杂的过程,所以德育要循循善诱,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其对社会关系的适应力。主要分两步走:引导学生知晓社会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以此拉近其与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以此规范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
  怀特海曾说,如果你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你的一切教育方案都是徒劳。[14]有了清晰的目标作为导向,德育才得以顺利展开、有效实施。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德育总体目标中提到,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具体到学段目标,则要求学生逐步了解社会常识、理解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据此,学校德育应极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能力,促使其既能合理依赖社会,又能适当奉献社会,恰当地平衡对社会的索取与贡献,充分地彰显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与担当,进而勾勒个人与他人、社会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二)从两大生活空间的差异分化确定德育的内容与方式
  公德与私德各有其作用的范围,在公共生活领域应把更为理性化的公德作为行为规范,在私人生活领域可将更加情感化的私德作为行为指导。同时,将“个体的行为是否对他人造成影响或伤害”作为两大生活领域的划分标准,不能纯粹地将家庭生活归为私人生活。[15]德育的内容与方式,可基于这两大生活空间的差异而确立。
  德育内容的建构既要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又要借鉴现代世界精神文明的成果,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规约各大生活领域的行为。在古代,社会发展不成熟,公共生活贫乏,所以道德教育以私德内容为主。[16]我国儒家经典中提到的仁慈、善良、正直、有礼等个人品质,亦属私德规范,其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值得借鉴于德育内容的完善中。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公共生活领域日益扩大,社会公德也逐渐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公德教育内容的建构,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时代精华、各类公共生活领域的行为规范融于其中,使其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现实意义。
  杜威指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如果不能应用于生活,也就无益于品德。[17]所以,学校德育应当转向现实世界,以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德育中列举、强调生活中易被忽视和违反的公共规范,加深学生印象、提升其公德意识。第二,学校德育应将理论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公德与私德的含义以及它们各自作用的领域,防止学生对道德规范产生浅层、空泛的理解。第三,在教学中呈现混淆公德与私德的真实典型案例,使学生明辨认知,减少曲解。综上所述,学校德育只有转向生活,立足生活,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做出恰当的道德选择,纠正不恰当的各类行为。
  (三)从学生理性精神的发展确立德育的价值与标准
  德育承载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同时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具有理性精神的人会对自己、也对他人的生活有一种价值的承当,对社群的公共生活有着伦理的责任。[18]理性精神外显的行为特征体现在对个体与整体、个人与社会的兼顾与平衡。这正符合我国德育的育人诉求:个人要与集体良性相容,权益与共;同时要适度利他,合理利己。[19]也就是说,德育的旨趣在于个体既要自由追求个人合法权益,又能善于关注他人利益诉求,从而实现个体与集体和谐相容,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两者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德育对于发展理性精神的价值。
  德育中的理智个体主要表现为:在思想上,具有理性思考的精神,批判反思的意识,灵活敏锐的思维;在能力上,面对社会事务能够辩证思考,独立判断,明辨是非;在行动上,主动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自觉遵守公共规范。综上所述,学校德育要培养在思想、能力、行动各个方面都彰显理性智慧的人,思想指导行动,在行动中又发展能力,能力的提升蕴含思想的进步,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因此,可将学生在思想、能力、行动上的理性表现纳入教育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考量评价,并将结果作为考察学校德育实施情况的重要指标,以促使德育逐步发展完善,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丁柏铨,夏雨禾.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关系研究[J].当代传播,2012(2):10-14.
  [2]黄建跃.领导干部的道德困惑与化解路径[J].领导科学,2015(4):13-15.
  [3][6][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42,44,117.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5.
  [5]朱继萍.新时代中国社会权利发展及其法治化保障[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8,36(5):3-13.
  [8][12]马文保,高香香.马克思置于实践中对人的本质的内在说明[J].求是学刊,2019,46(4):1-9.
  [9]杨道涛.道德内化主客观条件合力形成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9):54-56.
  [10]李学明.公德私德化:解决“公德”与“私德”问题的切入点[J].求实,2009(8):36-38.
  [11][18]金生鈜.教育为什么要培养理性精神[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3):12-16.
  [13][1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5,377.
  [14]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2.
  [15]翟艳芳.公德、私德视角下的德育变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26-27.
  [16]黄向阳.德育内容分类框架—兼析我国公德教育的困境[J].全球教育展望,2008(9):48-52.
  [19]姜子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价值观的变迁—基于政策文件的分析[J].基础教育,2019,16(6):63-72.
  责任编辑︱张菲菲
其他文献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思源实验学校成立于2015年,地处桐梓县城南端蟠龙新区,是一所为精准扶贫移民安置配套建设的县直属九年一贯制学校。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的批示精神,致力于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学校坚持文化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立仁教育”为文化主题,着力推进“三风”建设,并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一、建设博爱和谐的校风  校风是指学校的风气,是学校物质文化、制
“真人化”的師德建设意味着要以教师为本,要真正把教师的发展置于师德建设中的核心、本体性的地位。师德考核应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符合教师职业性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一个正常的生命实践主体,高尚师德并不一定意味着肢体残缺、家破人亡,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点滴积累起来的。“真人化”的师德建设要注重教师主体人格的培养,因为人格是为师的基本资格,拥有“真人化”的人格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一个教师应当懂得自尊、
如果让你选择两样在孩子长大过程中必不可少,而且不可替代的东西,你一定会选择食品和玩具。没有食物,孩子无法生存;而没有玩具,孩子就会带着缺憾长大。  问题是,在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里,这两样东西不但不需要你去找,甚至容不得你去选择,就会如潮水般地涌到你面前,让你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随着科学的发展,专家们会不断地发现一些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新成果,厂家会将这些成果运用到他们的产品中;而商家们更是不遗余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同伴交往需要,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倾听,现实中极大的学业压力,父母与教师的高期待,使得青少年渴望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环境中寻求精神慰藉,虚拟同伴交往也愈加频繁化。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作为我国互联网用户中最年轻的使用群体,青少年常常被视作“数字一代”“网络一代”,他们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受到互联网的影响。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及腾讯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
据报道,最近杭州一些中小学在招生时,除对学生进行考察外,还着重对家长进行家庭情况、职业、教育背景及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调查。这些学校认为这种对家长情况的调查有利于校方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让学校更加全面了解即将入学的学生。但在采访中,校方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招生时,在学生综合素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家长的职业、学历背景才有可能被参考”,恰恰道出了学校在招生时进行家长调查中的真实考量与利益纠结。  
摘要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家庭教育中的PUA现象主要有:打压式教育,摧毁自尊心;以爱之名,过度控制;夸大付出,道德绑架。这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然而学界对此关注不足。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引起父母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中PUA现象的重点关注,为青少年营造平等、关爱、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关键词 家庭教育;PUA;青少年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小学阶段是习惯培养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德育甚为重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小学在全面贯彻实施《山东省德育一体化实施纲要》的基础上,基于德育工作的共性问题以及学校办学实际,从学生品德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道德自主为核心,综合考虑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之问的互补关系,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学校的德育品牌——有格德育。  一、有格
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2013年9月,鹤壁市淇滨区明达小学(以下简称“明达小学”)开启了她美好的行程。要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明德惟馨,我们要建一所让美德散发馨香的学校。达士通人,我们要培养心胸豁达、博古通今的人。  一年来,学校围绕校训“明德惟馨 达士通人”,本着“爱创明达”教学理念,向着“有理性、有担当、又不失时尚与开放
南开的爱国主义教育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使他们树立了读书救国的信念,并内化为自觉行为。因此,南开爱国主义教育也结出了硕果。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最自然、最朴素和最深厚的情感。近代南开学校是一个由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等组成的完整教育体系。南开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典范,其中南开中学被誉为“世界上第一爱
李吉林,1938年生,江苏省第一批特级教师,情境教育的创立者,国家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指导专家。2011年教师节,当选为“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  我不是农民,却是一个播种者  我不把谷子撒进泥土  却把另一种金色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田上  那是一块奇异的土地  播上理想的种子  便会获得令人惊奇的收获  —李吉林  李吉林1956年参加工作,做了一辈子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