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视域下的历史教学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s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旭東指出,“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以整个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就免不了社会各种相互知识的联系和渗透。”[1]历史学综合性的特点不仅决定了其囊括的知识包罗万象,也使得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改进历史教学成为可能。自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历史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已日益显著。同时,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发展,课程综合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已不符合新环境下的要求。因此,如何合理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对课程内容加以整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已成为教学优化的一大方向。基于此,本文试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就学科交叉视域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优化问题做一简要探讨。
  一、迁移理论框架,凝练教学主题
  国际关系学是二战以后迅速兴起的一门学科,其中的现实主义理论又在学科内部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现实主义强调,国际政治是国际关系的核心,国家是国际政治的基本研究单位,国际关系的实质便是列国基于国家利益和权力的争斗。这种对国际关系的抽象和概括,为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现代史提供了有益参考。
  作为反法西斯阵营中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它们的关系发展对二战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美苏关系的变化则受到国家利益的影响。早期,两国由于意识形态呈现敌对状态,双方相互隔绝、对立。然而,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特别是1940年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后,迅速占领东南亚,法西斯势力猖獗。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美苏两国终难独善其身,遂结成同盟。以美苏为首的同盟国的团结协作,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但二战结束后,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又引发了冷战的对抗,引人深思。因此,倘若将二战放置到一个更长的时段之中进行考量,会发现它是世界现当代史中的重要一环,与一战前后的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等历史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对二战的理解应当采取动态的眼光,从整体上进行看待。
  除此之外,教学主题的确定也离不开对历史课程本身的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教材中涉及到的重要时间、地点、人物、战役琐碎而繁复,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着较大考验。同时,课标明确指出,“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并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2]换言之,学生在本课的学习当中,不仅要了解基本的历史事实,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与胜利原因。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因此,笔者拟将本课的教学主题定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关系变化的视角,理解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与历史价值。由此,学生可以以美苏两国为“抓手”,将反法西斯战争的扩大、转折、胜利的全过程,以及胜利原因贯通起来,认识国际关系的变化、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和破裂的原因。这样既凸显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大国合作,也为接下来冷战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学科交叉互融,推动教学实施
  李惠军老师认为,“简单的理论套用和机械的方法推演,未必能获得历史内性、内在、内藏的智识,相反却往往使历史公式化、教条化。”[3]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教师除了要关注理论架构与历史的大格局,还应留意课堂的精细化处理,挖掘历史的细节与魅力,避免课堂的简单化处理。
  基于以上思考,在本课导入部分,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美苏军队在德国易北河畔托尔高会师”的经典照片,引导学生对照片信息进行描述,进而抛出问题,美苏关系向来如此融洽吗?由此,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还有助于引出本课的关键线索——美苏关系的变化。
  在“第一部分:从敌视防范到密切合作”中,教师遵循本课线索,展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美苏关系在十月革命到二战前夕期间,从敌视转向相互观望的过程。强调双方关系转变的重要因素是出现了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从而引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欧亚战场的态势。
  材料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引起了美国资产阶级的惊慌,恐惧和敌视……美国对苏维埃国家采取了极端敌对的政策——拒绝承认它。
  ——桂立《苏美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在直接参加美苏建交谈判的三个美国外交官中,有两人认为纳粹德国的存在是美苏建交的重要原因。
  ——沈莉华《试析美苏建交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教师结合教材、地图,引导学生梳理1937年到1941年初太平洋战场与欧洲战场的重大事件,这将有助于学生构建起初步的历史时空序列,形成对二战过程的动态性认识。同时,请学生思考:为何法西斯的侵略可以如此顺利?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对国家行为的影响。由于美苏等国在战争早期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各自为阵,美国孤立主义盛行,这给了法西斯国家可乘之机,他们在全球疯狂扩张。
  材料三: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及民族意识使他们互相猜忌,互相戒备,彼此都无诚意承担维护自身以外的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义务。
  ——王雪:《惨痛的历史教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的思考》
  但是,正如汉斯·摩根索所言,“一国是否采取联盟政策,并不是原则问题,而是取决于对该国是否有利。”[4]在法西斯势力的疯狂侵略扩张之下,美苏等大国无法独善其身,到了这个时候,赢得战争的胜利已然成为各国压倒一切的共同利益,于是反法西斯同盟有了其建立的有利条件。
  在“第二部分:密切合作下的反击”当中,教师结合时间轴梳理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过程,重点讲述《联合国家宣言》的相关内容,通过宣言中宣告各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的共同目标,指出这将促成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性转折。教师选择纪录片《天启:第二次世界大战》片段播放给学生,说明美苏等国结成同盟国后,大战态势很快被扭转。并结合地图,分别讲述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同盟国大反攻的情况,提示学生将斯大林格勒战役放在整个世界战争的格局分析,并突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贡献。呈现了以上信息后,教师给学生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请学生结合纪录片和所讲内容,思考反法西斯战争为何得以转折?除了之前介绍的反法西斯同盟结成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转折?从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对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   材料四:雅尔塔会议尽管笼罩着被罗斯福夸大地成为“家人团聚”的合作气氛,但促使盟国战后分裂的一些纠葛反而由于胜利的临近而更加显著了。
  ——时殷弘《美苏从冷战到合作》
  最终,在同盟国的协同作战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为了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这场会议意义重大,它涉及了如何结束战争和如何重建国际秩序等关键问题。因此,在第三部分“战争胜利与分歧乍现”中,教师将就雅尔塔会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做详细介绍,但同时也将结合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会议当中存在的利益分歧问题,从而为第五单元的冷战教学作初步的铺垫。历史发展的进程,很好地呼应了摩根索的现实主义理论,“一旦赢得战争的胜利并签订和约以后,嬴得战争这一压倒一切的共同利益,以及通过和平解决以确保联盟为之奋战的利益,必然服从各缔约国各自的传统利益,而这些利益又经常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联盟通常都是短命的。”[5]
  三、回归历史本位,实现情感升华
  任何的工具、方法最终都要回归到历史教学“育人为本”的本質要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6]因而,在本课的最后,教师结合数据和图片等材料再现战争的残酷性,凸显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
  材料五:这次大战的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人,其中包括2000万苏联人、1500万中国人、500万德国人、250万日本人、100万英国人和法国人、30万美国人。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5000万伤亡人数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被残忍地杀害的。这1000万受害者是因种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而被当做“不受欢迎的人”被灭绝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
  同时要求学生课后自主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视频,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谈谈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价值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引导学生反思战争,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作用。
  本课教学将现实主义理论与历史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一方面,历史事实是现实主义理论分析的基础;另一方面,基于现实主义理论所构建的逻辑线索又推动了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最终达到了优化教学的目的。
  【注释】
  [1]王旭东:《史学理论与方法》,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7页。
  [2][6]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3、35页。
  [3]李惠军:《沉潜课堂,倾听历史深处的回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第9期,第34页。
  [4][5][美]汉斯·摩根索著,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9、244—245页。
其他文献
2010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于丹教授评价今年的作文题“很社会、很当下、很思维”,指出了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思辨性。但是笔者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与往年相比,有了更喜人的进步,那就是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更注重在诗意中张扬理性。    一、纵观真题     今年全国19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标题作文7套,话题作文1套,新材料作文11套。纵观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我们发现,2009年高考题中的
“谢谢你们,我弟弟终于可以入土为安了,我们这么多年的心结也终于可以解开了。”近日,山东济南的王某海在村支部书记苏传茂等人的陪同下,将一面写有“怀利民之心,办利民之事”的锦旗送至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至此,王某海的弟弟王某岭积存10年的遗体火化了,一起长达10年的信访积案终于化解。10年积案彻底化解  事情要从10年前说起。2010年7月30日,在济南东环工贸有限公司工作的王某岭结束工作后,到食堂
阅读理解题始终是高考试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考生分数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2008年高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部分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今年高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部分的难度一直是高三英语教师及考生关心的焦点。笔者对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阅理解读部分的总体看法是:顺应民意,降低难度,皆大欢喜。但美中不足的是矫枉有点过正。  2008年高考结束后,学生及高三英语教师对试题的难度均有一些看法,各地市的英语
2020年9月,部编高中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在多省推进,该套教科书容量大,涉及的历史概念多,学生理解难。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进行教材整合,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学习,是目前中学历史课堂亟需解决的难题。将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应用于教学,不失为一种解决路径。遵循这一思路,教师采用主题式教学,在学生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历史事件置于中时段等更宽泛的尺度内,从更高层面把握历史发展的
“无论是从科学研究角度,还是从人才培养角度,多学科合作都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并成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1]历史学科一向重视多学科融合,所谓文史不分家之说可见一斑。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融合对象通常为语文、地理、道德法制以及思想政治等传统文科科目。进入21世纪以来,财经素养逐渐成为公民管理个人财务、处理财经问题和维系个人生存的核心能力,财经素养教育问题也提上众多国家的议事日程,甚至上升为国家战略,不
【基本情况】  林某,女,高三学生。第一次见她,是她主动预约前来心理辅导室找我。小林有些清瘦,精神显得很疲惫,神情忧郁而焦虑,坐下后低着头不讲话。我在她旁边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用手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微笑着亲切地说:“怎么啦?好像心情很沉重,谢谢你信任我来到这里,什么烦恼都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面对!”小林慢慢解除顾虑,和我聊起近来困扰她的问题。交流中发现,她性格偏内向,自尊心强,平时学习认真努力,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其内容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方面。其中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1]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呢?笔者认为,问题链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问题链教学是指“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事先设
举凡古典诗歌,都会有一些意象,诗人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总是撷起自然界中一些物象来抒发情怀,甚至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特定的意象上,久而久之这些物象就积淀了特定的人所共识的内涵。这些典型的意象的运用,不仅使诗歌表达简洁,且意味深长,真正达到了言约而意丰、语简而境生的效果。  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于“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古典诗歌意象呈现有如下几种方式:  1.纯自然色彩的意象。此层
多年的课程改革,虽然使历史课堂教学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历史课堂重知识的灌输,机械的训练、填鸭式教学依然盛行,漠视了生命的需求,导致人文教育的缺失,教育与生活的隔离,生命灵性的泯灭,不利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1]构建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举措。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阐明了他的历史哲学的基本观念,对于建构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具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除了政府主导的救助渠道外,一些社会救助力量也给予了张飞一家很多支持。  因女儿出生、生病,张飞整个2018年都未能正常工作,当然也没有太多收入。  39岁的张飞是两个孩子的父亲。2018年12月4日,在北京友谊医院,他将自己约四分之一的肝脏移植给了11个月大的二女儿小七。  6年来,大女儿妞妞也曾在包头、北京等地的多家医院辗转住院几十次,花了30多万元。虽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