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用心灵去感受课文中所蕴涵的美。通过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探究的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结合自己的审美教学实践,做了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创设恰当情境,寻找形象之美
只有在情境之中感受到美才是是鲜活的,深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中用心感受形象之美,得到审美教育,提升审美能力。
如在执教《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导入:同学们,在2003年春节前后,一场让人为之恐慌的“非典”在我国的广州、北京等迅速蔓延……这是一场与死神搏斗的战争。在战斗中,我们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位女护士,她的名字叫——叶欣!
这样的情境创设首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的背景中,身临其境般感受到白衣天使叶欣在危险、死亡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忘我的崇高精神。凸显了人物的形象之美,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受到一场人文情感的洗礼。
二、推敲文本佳句,欣赏语言之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说是语言的佳作,许多课文从不同的视角表现了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去品味语言文字,将蕴含在其中的美挖掘出来,以美润心,以美启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在执教《黄果树的瀑布》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瀑布声音的动词。有的说从一个“飘”字中感受到了瀑布丝带一样绵延不断的声音,有的说从“拂”字感受到了瀑布的声音是暖暖的,柔柔的,惬意的。有的说从“涌”字中感受到了瀑布猛烈的气势……在学生探究了黄果树声音之美的描写后,我又引领学生去品读推敲写黄果树瀑布样子的句子,在教学中把这些优美的语句挖掘出来,再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激发了学生对文本中佳句的欣赏,增强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引领学生想象,感受意境之美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知、感悟都存在局限性,特别是一些较为抽象的事物,没有老师的启发与引领,难以实现学习的目标。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部分古代诗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想象,幫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如在教学古诗《望洞庭》时,我首先提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想象一下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是什么样子呢?”在学生们一致认为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是模模糊糊的时候,再引领学生想象:作者写这首诗时正逢夜晚,一丝风也没有,月光下的湖面应该是朦朦胧胧的,使学生真正懂得了“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形象性。在学生熟读了这首诗以后,我再次引导学生:“这首诗的意境很美,现在大家闭上眼睛,随着优美的音乐去想象诗中的洞庭之美,也尝试着用诗中的形容词来描绘你所想象的景色好吗?”此时,学生的思维彷佛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感受着古诗所蕴涵的意境,感受着诗人的情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通过主题活动,发现语文之美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美育教育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主题活动的设计中,我们要注意引领学生去发现语文之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语文美的熏陶。
如设计《朗诵诗歌,浸润心灵》主题班会活动时,我将朗诵分为两项内容,第一是“插上诗歌美丽的翅膀”,第二是“诗歌大PK”,学生不仅将课本中的诗歌声情并茂地朗诵出来,同时还把平时自己摘抄的诗歌朗诵出来与同学们PK。他们徜徉在诗词的海洋中,欣赏到了诗歌的意境之美、色彩之美、自然之美、智慧之美、友谊之美…诗词的美丽,诗情的温暖让学生赏心悦目,心花盛开!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的兴趣也渐渐浓厚了。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文中的审美教育的元素,让学生用心灵去追寻、去感悟、去悦纳那些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景色等,从中获得美的陶冶,塑造美好的心灵,逐步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审美的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小学
编辑 聂蕾
一、创设恰当情境,寻找形象之美
只有在情境之中感受到美才是是鲜活的,深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中用心感受形象之美,得到审美教育,提升审美能力。
如在执教《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导入:同学们,在2003年春节前后,一场让人为之恐慌的“非典”在我国的广州、北京等迅速蔓延……这是一场与死神搏斗的战争。在战斗中,我们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位女护士,她的名字叫——叶欣!
这样的情境创设首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的背景中,身临其境般感受到白衣天使叶欣在危险、死亡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忘我的崇高精神。凸显了人物的形象之美,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受到一场人文情感的洗礼。
二、推敲文本佳句,欣赏语言之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说是语言的佳作,许多课文从不同的视角表现了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去品味语言文字,将蕴含在其中的美挖掘出来,以美润心,以美启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在执教《黄果树的瀑布》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瀑布声音的动词。有的说从一个“飘”字中感受到了瀑布丝带一样绵延不断的声音,有的说从“拂”字感受到了瀑布的声音是暖暖的,柔柔的,惬意的。有的说从“涌”字中感受到了瀑布猛烈的气势……在学生探究了黄果树声音之美的描写后,我又引领学生去品读推敲写黄果树瀑布样子的句子,在教学中把这些优美的语句挖掘出来,再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激发了学生对文本中佳句的欣赏,增强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引领学生想象,感受意境之美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知、感悟都存在局限性,特别是一些较为抽象的事物,没有老师的启发与引领,难以实现学习的目标。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部分古代诗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想象,幫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如在教学古诗《望洞庭》时,我首先提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想象一下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是什么样子呢?”在学生们一致认为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是模模糊糊的时候,再引领学生想象:作者写这首诗时正逢夜晚,一丝风也没有,月光下的湖面应该是朦朦胧胧的,使学生真正懂得了“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形象性。在学生熟读了这首诗以后,我再次引导学生:“这首诗的意境很美,现在大家闭上眼睛,随着优美的音乐去想象诗中的洞庭之美,也尝试着用诗中的形容词来描绘你所想象的景色好吗?”此时,学生的思维彷佛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感受着古诗所蕴涵的意境,感受着诗人的情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通过主题活动,发现语文之美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美育教育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主题活动的设计中,我们要注意引领学生去发现语文之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语文美的熏陶。
如设计《朗诵诗歌,浸润心灵》主题班会活动时,我将朗诵分为两项内容,第一是“插上诗歌美丽的翅膀”,第二是“诗歌大PK”,学生不仅将课本中的诗歌声情并茂地朗诵出来,同时还把平时自己摘抄的诗歌朗诵出来与同学们PK。他们徜徉在诗词的海洋中,欣赏到了诗歌的意境之美、色彩之美、自然之美、智慧之美、友谊之美…诗词的美丽,诗情的温暖让学生赏心悦目,心花盛开!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的兴趣也渐渐浓厚了。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文中的审美教育的元素,让学生用心灵去追寻、去感悟、去悦纳那些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景色等,从中获得美的陶冶,塑造美好的心灵,逐步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审美的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小学
编辑 聂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