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同谋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Q:《寒战》圆了郭富城跟梁家辉合作的心愿,这一次是张家辉,你跟“家辉”很有缘。
  郭富城:他们两个都是演技非常厉害的演员。虽然是第一次跟张家辉合作,但我看过他以往的电影,觉得他是个很棒的演员。凭一部电影就可以获七料影帝,这个很难能够做到,一定要有足够的分量跟实力。
  《同谋》中家辉饰演一个马来西亚的私家侦探,是我一个很厉害的对手。我觉得演员之间最重要就是有一个火花擦出来,让观众可以欣赏到大家的演技。
   BQ:听说张家辉之所以加盟《同谋》,是因为跟郭富城搭档。
  张家辉:当然了,我们都是香港本土成长的演员。大家相互都了解对方的背景。但是我们真的没合作过,直到有一天,导演跟我说,要演这个戏的时候,我觉得很有新鲜感。首先我就从来没跟他合作过,其次《同谋》这个私家侦探的题材我觉得很有兴趣。
  这几年都一直在拍一些比较沉重的题材的角色,但是这部电影,虽然有沉重的部分,但也会有一点幽默,可以放松一点。这取得了一种平衡,我也想让看我这几年的沉重题材的观众,能有一个呼吸的空间。
  原先我觉得郭富城很沉默,很多话都不说。他在面对香港媒体时,就发言不多。但是在拍戏的现场,我发现他是个很活跃,很健谈,很开朗的人。
   BQ:张家辉是第一次演侦探,而郭富城之前演过《A+侦探》和《B+侦探》,你有没有跟郭富城取取经?
  张家辉:对,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郭富城:他在里面很特别,他演的马来西亚的私家侦探跟我演的泰国的私家侦探,虽然职业是一样,但性格完全不同。最重要的刚刚家辉也说了,整个故事的主干就是我要找出 30年前失踪父母被杀的真相。因为有亲情的元素在里面,我就没有那种轻松的状态,所以家辉在里面就需要拿捏这个轻重,他拿捏得非常准确。他不是故意地去让人家笑,他是那种黑色的幽默。在电影里面,他也有小众的那一种演法,对观众来说应该是很新鲜的。
   BQ:从造型上看两个侦探就反差很大,家辉戴的假发很有喜剧效果。


  张家辉:我扮演的张丰喜在导演的描述下,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吊儿郎当的私家侦探。这个人很随意,同时生活也艰难,但是他看起来无所谓。其实他很在意自己私家侦探的身份,希望能够碰到一些大案要案,向他的家人证明他是一个有用的人。
  郭富城:在马来西亚你要这样才是真的。就是有点土土的感觉,他故意要这种土味,入形入格。
   BQ:所以看完《同谋》,我们再去马来西亚,一看梳这样头发的人,就要小心一点,因为他可能是侦探。
  郭富城:也不是每一个人能够梳得起来的。我其实很佩服张家辉,我们在马来西亚,中午的气温是 40度,在车顶上面,你打一个鸡蛋上去,它可以变成煎蛋。那么热他还要穿那个西装外套,我问家辉你热不热。他说不热,很凉啊。其实是他的心理暗示。我穿一件 T恤,都流汗流得湿透了,他还要穿那个夹克衫,一点汗都没流,他还说我不流汗的。很奇怪。
  张家辉:其实还是热的。在我很累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说:“哎呀,太爽了。 ”很热的时候我就说:“哎呀,凉快死了,凉死了。”很冷的地方就说:“哎呀,热死了。”心理暗示对我很重要。
   BQ:你们两个都是有名的拼命三郎,这一次在一起合作谁更拼?
  张家辉:郭富城有拍一连串的飞车、追逐、爆破的场面。但我们这个戏“打 ”不是主旨,亲情才是这个戏的重点。
  郭富城:在商业电影里,就需要加入这种元素,也要有打斗的场面。比如家辉的“马春拳”,我跳桥,跳车。我希望观众会看到香港电影里面比较成熟一点的侦探片。这一系列的侦探片对于彭顺来说,经历了六年的时间。六年前我还没跟他合作,是有一次吃饭,他看到我,在他的脑子里面出现侦探的一个小小的影子。《同谋》是一部很地道的侦探类电影,这个在同类电影里面是比较少的。
   BQ:江一燕扮演的女主角是电影表现“情”的一个元素吧?
  郭富城:虽然我跟一燕是第一次合作,但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好的女演员。因为人物的要求需要她有瞬间爆发的一种情感。我在现场看她,她拿捏得非常好。她扮演马来西亚的歌女,还有一场她唱歌的戏,要她唱马来西亚的歌。刚开始我不知道她唱得怎么样。但是一开声,所有在场的人员,我们大概有 100多个临时演员在一起,没有一个人讲话,都坐下来欣赏她唱歌。
   BQ:家辉也做过歌手,发过唱片还获过奖项,现场你跟郭富城有没有切磋过歌艺?
  张家辉:我觉得一个爱唱歌的人,不一定适合当一个歌手。当一个歌手也不简单,跟当演员的生活是不一样的。但是郭富城到现在还能维持着两线发展得那么好,其实我是有点不服气的。你在唱歌那方面那么好,就别来抢演员的饭碗了,这个太过分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我有看到他在电影方面很努力,也很认真,发现他真的有这个能耐能兼顾那么多。
   BQ:这一次你们在电影里有这么默契的合作,以后郭富城开演唱会时会不会邀请张家辉做嘉宾?
  张家辉:这个不要了,他演唱会是跳来跳去,你要我去,挺为难的。
  郭富城:这一次拍完《同谋》,我跟家辉的感情,可以说越来越深了。虽然是第一次合作,但是在私底下,我们都觉得对方是能聊天的朋友,因为我相信看完《同谋》的朋友,都会看到我跟家辉在里面的演出,我希望大家会期待我们日后有更多不一样的一些角色。
其他文献
圆明园的鼠首和兔首本来与 Gucci的手袋、 Alexander McQueen的礼服、 Boucheron的珠宝和 PUMA的运动鞋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但是,法国皮诺家族近日借法国总统来华访问的东风,向中国国家文物局表示愿将这两个兽首无偿捐献给中国政府一个举动,不但使得四年前在法国巴黎佳士得拍卖引起轩然大波的圆明园十二兽首之鼠首、兔首终于圆满收官。而且在一时之间把奢侈品和文物归还两个话题牵扯到了一
期刊
春气发生须尽欢,“高级定制 ”来下单。三月里来,听闻不少同行都想说说“高定 ”这码事,可某人的微博中竟然把“高定 ”写成了“高订 ”?!一字之差,相差甚远。 BQ延请京城名士张又旭先生为“高级定制 ”这一概念正本清源,并就此对话新生代富豪玩家李抒先生。一老一少,两人的见解庶几廓清了“高定 ”在中国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走向。我们不愿随波逐流,为莫须有的概念捕风捉影,如是讲说“高级定制 ”腕表在今日中国
期刊
又到母亲节,又到子女们感恩妈妈的时节。伴随我们的长大,即便同在一座城市中,我们与妈妈的距离也并未因此拉近。当我们将全套的护肤品或是奢侈的皮包作为礼物送给妈妈时,或许她们需要的并非物质,而是与我们心灵上的贴近。一款数码产品或许能拉近这样的距离,即便身处两大洲,轻击屏幕,连接网络,我们的声音与图像便会浮现妈妈眼前。此时,或许只是一句“妈妈,我爱你”,便已胜过任何礼物。   Nano 7  虽然不是通讯
期刊
不要拼命地想知道。  所有想知道的努力停止了,  才会有头脑无法创造的东西存在。未知比已知广大得多,  已知只是未知海洋上的小帆船。  让所有的事情都顺其自然吧。
期刊
舞台剧《贾宝玉》在兰州演出那天,下午四点开始,剧场附近就出现大批着装新潮的女孩子,在剧场旁徘徊。晚上十二点,四小时的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年龄遍布老中青各个年龄段)聚集在后台,等待演员们离开时的短暂亮相。半个小时后,主创和演员们陆续走出来,人群中不断爆发出掌声和欢呼,何韵诗最后一个出现时,掌声和尖叫响成一片。那个场景让人深深诧异,一个并不算大众的明星,在一个西部城市,却能得到如此诚
期刊
与起源于时装界的高级定制相比,高级珠宝的定制体现为一种更纯粹更具惟一价值的顶尖艺术品缔造,每一件传世珠宝几乎都来自珠宝设计师与私人合作的高级定制佳话。高级定制珠宝根据顾客的定制需求,通过著名设计师的妙笔生辉,最终为顾客呈现的是具有独特设计风格的时尚设计珍品,更重要的是,这其中包含了个人的故事、喜好和美好心意的寄托。也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高级定制还是一个陌生而充满奢华气息的概念,尤其是中国的“高级定
期刊
东四十四条15号被封,非典带来家变  这里是东城区一处普通的平房小院,周围小饭馆、小商铺林立,过了马路再拐个弯,就是东直门医院,距离不过两百来米。午后一点,记者走进东四十四条胡同,一切平常又平淡。  就在记者挨个端详门牌,找到15号的时候,从里面走出两个人,我认出其中一位,就是这里的主人,杨志霞。10年前,那个慌乱的春天,她位于此处的家,成为北京第一个因非典被封的民宅。  四目相对之时,她便知道了
期刊
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一个个都是“掷地有声”的重量级展览,像《复兴之路》、《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等等。2月1日~5月9日,又一个重磅大展来了——“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中国观众不用坐飞机去美国,就可以欣赏到伦勃朗、凡·高、莫奈、雷诺阿、塞尚等西方艺术大师的130件艺术珍品。  展览原名为“土地、海洋和天空”,到达中国
期刊
还记得大画家梵高的作品在国博展出时的场景吗?中国观众每日络绎不绝的排队热情十足。这一次,杜尚来到中国。他就是那个把小便池寄到展览会,给蒙娜丽莎画上胡子的怪人。对于他的作品,中国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曾经说,“艺术史上其实杜尚比梵高重要得多”。这位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艺术家,其作品是首次在国内亮相。  要怎么开始介绍杜尚,这让我很困惑:他的人生态度?他的艺术?他的生活?他的桩桩轶事,都“有料”到无从下笔
期刊
“杜尚 与 /或 /在 中国”展览是中国与杜尚第一次真正的“亲密接触”。除开杜尚作品外,一同展览的还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参展的 15位中国艺术家中有些人从未见过杜尚作品的实物却深受其影响。对中国当代艺术来说,“杜尚”是一个或许没那么重要却无法回避的名字。  上世纪 80年代,所有的文艺形式都在不断吸收外来元素,进行自我前进和演变。1986年,黄永砯发起了“厦门达达”运动,9月,他发表了文章《厦门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