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作用探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2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学校对孩子的教育范围已经不拘泥于课本之中,而是追求多读多看一些课外阅读。课本知识过于固定,有时会限制孩子的眼界和思维,而课外阅读种类繁多,不仅可以拓展知识,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锻炼思维,进而让学生通过丰富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作用
  学生在考试时常常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可能不是因为他们该读的书没有读,也许是因为学生只读了“应该读的书”,而忽略了课本以外的书籍。有一个词语叫“学无止境”,意思是学业是没有尽头的,应当勤奋不息。所谓的“无止境”,就是告诉学生学习不是拘泥于时间、环境、范围,而是要打破固有界限,去更深更广的地方挖掘知识,方能进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孩子多接触课外阅读是十分必要的,毕竟上课的时间和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可是知识是无尽的,所以小学生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
  一、课外阅读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认同
  (一)学校对课外阅读的重视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教育行业必然格外重视小学生的学业和成长,尤其是学校和老师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快速提升语文素养的方法,阅读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分。小学语文课内阅读十分有限,六年的时间只有12本书供小学生阅读,一堂语文课40分钟,所传授的知识实在有限,而课外阅读是无限的,它为小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空间。如果把课内与课外阅读相融合,就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视
  小学生放学后,有着相对自由的时间。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了时间和学业。而家长因为忙于工作,也无法随时关注孩子的学习。如果培养孩子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合理规划课余时间,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家长也会十分省心。
  二、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有着重要的辅助与推进作用。在语文教学管理中,固守课堂,只教授课本上的知识是行不通的。学好语文的关键,不仅仅是学会课本上的汉字、词语,更需要对文章有审美和鉴赏能力。其实,语文的好坏不仅仅在于成绩的高低,也就是说,语文这个学科的本质并不是看学生最终可以考多少分,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语文来了解文学知识,感受文学带来的魅力。与其说是因为小学语文课而让学生认识了语文,不如说小学语文课是打开语文的一把钥匙,而进入文学的世界,仅仅有一把钥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探索和学习的内容还有更多,这是课本所不能完全给予的,这时候就需要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积累去开阔眼界,提高素养。
  (二)语文教学对课外阅读的需求
  1.对课堂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学海无涯,但小学语文课程有限。语文知识量庞大,而小学课本并不能做到全部覆盖。加之课堂时间固定,学生又多,教师避免不了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也就造成了有些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不足,影响今后的学习。而课外阅读的优势在于能够补充课本中没有的知识,而课本中有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也可以找到,这就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如果学生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就可以收获课堂中没有的内容,增加知识的积累。
  2.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小孩子上课时总会出现走神的现象,这并非学生在本质上对上课没有兴趣,而是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如果教师上课方式过于死板,就使学生对课程提不起兴趣,参与积极性也比较差。
  而课外阅读是在学生完全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加之课外阅读从心理上给孩子一种与课程无关的想法,从而消除了孩子的抵触情绪,让其更容易接受。一旦从心理上接受了课外阅读,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就会提升。于是,课外阅读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进而对语文课产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三、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教学的作用
  1.增加知识积累,补充学识漏洞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实现词汇量的积累,还可以学到课程以外的知识。课外阅读对词汇的积累在写作中就有明显的体现,首先,语文课中作文是最考验学生语文功底的一项,从写作的遣词造句中可以看出学生平时的积累情况,反之,学生平时对于词句的积累足够充足,也可以为写作打好基础。其次是作文中对语句的运用,小学课本中的文章故事性不是很强,语句的表达模式较为固定,缺乏新意,而课外阅读中有着丰富且类型多样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还可以拓展写作思路。此外,课外阅读中还有很多名言美句,小学生正处于模仿的阶段,对好词好句进行模仿,慢慢就会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2.开放学识领域,增长课外见识
  语文有着多元的领域,文字只是一个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文字了解更多的知识。例如,儿童读物中的《三字经》《弟子规》等,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借助书中的典故造词造句,助益写作,还可以了解书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德,加深文学涵养。像“融四岁,能让梨”,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还能让学生知道与他人交往时要友善、谦和。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会逐渐掌握,并内化于心。
  除了中国的文化,更有许多国外儿童文学也体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像《安徒生童话》中描写的善与恶,《哈利·波特》小主人公的人格与信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体现的坚毅,都是值得孩子去学习。这些知识,有些体现在课本上,有些就需要课外阅读来了解。所以,课外阅读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3.提高阅读能力,提升理解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尚不成熟,很多时候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但是,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独立的,不应该“复制粘贴”,这就需要对孩子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语文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思维观念。这个过程需要课本以及老师与家长的帮助,但这还远远不够,这时就需要让孩子多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自然会思考其中的道理,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强化读书精神,树立学习观念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语文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是从知识为重点转向以素养为重点。学习语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书面表达能力,更是帮助他们全面发展。以这一目标为基础,学生就要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让学生自由选择课外书籍进行阅读,由传统的封闭式读书转化为开放的自由式读书,从而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现如今,我国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倡导小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但是仍有学生对课外阅读加以排斥,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当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帮助。语文是基础学科,课外阅读是提升语文水平的重要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可以提升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使小学生从被送进语文课堂变成自己主动走进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成绩以及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崔菊《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学周刊》2020年第6期。
  [2] 卢亚飞《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新课程(上)》2019年第12期。
  [3] 姜欣瑶《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讨》,《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第32期。
  [4] 黄丽蓉《试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课外語文》2018年第27期。
  [5] 刘卫国《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年第10期。
  (魏春鹂,1976年生,女,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人,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语文不仅在课程展开的过程中承担着夯实学生词汇基础,启发学生探究语文奥妙的重要作用,更在小学生个体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中,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语言素养,锤炼学生语言能力的责任。而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独立意识的培养,更能够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累积材料,有效培养并提升语文综合素质。但是在当前农村地区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不
摘 要: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理解生字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学目标,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不再完全独立,趣味性也逐渐增强,教师尝试将文字置于文章中进行讲解,使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增强识字训练效果。本文从“引导归类,把握规律”“探究语言,理解字义”“扩展形式,增添趣味”三种方式切入,探究提升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随文入
摘 要:导学规则是教师指导的规则,也是学生学习的规则,这意味着在导学规则运行中,学生的学习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应渗入整个学习过程,与学生相互作用。导学规则体现出与教学流程、信息技术和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新特点,因此选择指导方式也要考虑到这些特点。  关键词:导学流程 核心素养 指导方式  “导学规则”将教师的指导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融合在一起,以规则的力量支持教学活动在互动中顺利进行。这与传
摘 要:语文课程改革将个性化写作再一次推到了台前,面对当前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本文旨在以个性化写作的瓶颈呈现出的特点为抓手,探讨突破策略,以期唤醒学生的自觉写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个性化写作 瓶颈 突破  写作应该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源自作者内心,呈现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反观当下作文教学与写作,不难发现,个性化作文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充
一、案例背景  2018年,因工作需要,我从高中调到初中工作,2019年8月开始承担初三三班的语文教学工作。通过查阅初二期末考试成绩,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我对该班有了初步了解:语文学习基础差,在四个班级中成绩最低且差距很大,课堂纪律不佳。为了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除了认真备课,我提前一天利用自习课时间,从学习用品的准备、课堂纪律要求和预习任务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目的是让学生们对语文课有一个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类特殊的学生群体,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缺少父母的陪伴,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很少,常常让他们觉得孤独,加上同伴的歧视,使留守儿童容易形成自卑心理。真心呵护留守儿童,创设浓浓的仁爱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涵养留守儿童的品格。教师育人有方,要滋养留守儿童的心灵;双管齐下,疏导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让留守儿童在爱的阳关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仁爱涵养 师爱滋养 自卑 疏导策略  农村留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了教育科技的腾飞,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程。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级教育部门提倡对各种教学方式进行大胆创新,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原本枯燥的语文教学中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和分析,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现代化教学手段 应用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总是被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经验,从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强互动交流以及養成阅读习惯这四个方面,讨论如何培养中学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培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意识到学习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其往往存在着一种任务的心理。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情感与兴趣。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情感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价值观等等有着重要作用,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文字解读能力。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语文教材提出了具
摘 要: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包括写作驱动力、心灵力、审美力、思辨力和表达力的培养。教师要建立外在激励机制,唤醒写作主体的写作意愿,最终转化为其写作内在驱动力。心灵力、审美力和思辨力是学生写作能力的精神之源泉,培养写作主体敏锐的心灵、寻美的眼睛和理性的思维,才能让真实的生活,心灵的成长,理性的思考真正走进生活。以课文为依托,重在思想的启迪和方法的引领,山川之美、伟人足迹、博大胸襟、科学思维……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