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笑容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大理回到北京已有一月之余。我问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脑海中还留存哪些值得提及的记忆?
  是闻名遐迩的洱海吗?她当然很美。明镜般荡漾的清波如同少女的眸子,每闪动一下,不由地让你为之心醉;是神秘而又传奇的鸡足山、石宝山吗?他们在一片连绵起伏的土地上高高耸立,如同成熟而又多情的壮男。随时随地炫耀着它的雄起之美,苍劲之美;是鹤庆的银饰、剑川的木雕、祥云的扎染吗?这些无疑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精品,可以用巧夺天工、美不胜收来形容;是流传了千年的巍山洞经音乐、抑或是经过大理属地祥云-南涧-巍山-漾濞-洱源-剑川-鹤庆的茶马古道吗?它们称得上绝无仅有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印迹和宝藏。让我们在触摸到先祖们的灵魂之后,在彼时彼地沉静了,沉思了。
  是的,大理有太多的万物之精华。大理有太多的不舍和牵挂。无怪乎她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十佳旅游休闲城市、苍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先锋城市等多项桂冠于一身。
  然而,此时此刻我最想描述、一吐为快的还是大理的人,大理人的笑容。
  大理人乃至整个云南人都给我这样印象:质朴、热情、善良、仗义,是那种可以交心的人。他们不会像有的人那样。利用你对他们的好而做出对你不好的事情。他们是那种为了友情,可以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的人。将心比心,将心换心,在大理人中能够得到合情合理的解释和验证。当然,他们也是爱憎分明的人,“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
  2012年11月在大理遇到的大理人。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迎接中国报纸副刊百名文化记者采风团的到来。无论是地方政府的领导,还是相关工作人员。毫不吝啬他们的热情。他们的热情真实地写在一张张亲切而又不失分寸的笑脸上。
  那就从和我们接触最多的导游们说起吧!
  我认识的第一位导游名叫唐佳。一上车,她便喜笑颜开地自报家门,风趣幽默地介绍情况。她说我的名字好记噢。你们就叫我唐朝佳人吧!细细打量。她虽没有唐朝佳人的美貌。却有着唐朝佳人的风韵。朗朗笑声中,她不仅将当地的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娓娓道来,还把大理女人特有的豪爽、热情,电流般传染给大家。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一个风景点,唐佳买了一堆看起来像树枝一样的水果,一枝一枝分给大家品尝。我真的从没吃过这种东西,酸甜酸甜的。我说:“你这不是做赔本买卖吗?”她说:“主要是大家都不认识这种水果,谁也不会买。我买了。也就是几块钱的事,让大家尝个新鲜,图个高兴嘛!你们吃了我的东西就记住我了,我还赚了呢!”说着,她哈哈大笑,眼睛眯成一条缝。
  也许见多了坑蒙拐骗的不良导游。对唐朝佳人这样的慷慨大方倒有些不习惯了。
  我问:“怎么瞅你一天到晚总是那么高兴啊?”
  唐佳回答:“如果能把自己的爱好和职业结合在一起,那么这个人肯定特别幸福和快乐。”
  唐佳在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但她一点也不喜欢成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她现就职于大理旅游集散中心,每日行走于苍山洱海间,每天用她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为自己的家乡做着“活广告”,累并快乐着。唐佳说,10多年来,她每天耳濡目染的都是大理上千年的璀璨文化。让她更加热爱这片生她养她、有内涵有景致的故土。她说她会继续努力学习。将大理的文化魅力推广到她接待的每位游客的心里。让大家像她一样爱上大理。爱上她美丽的家乡。
  唐佳从内到外流露出的满足感、幸福感,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们一个县一个县地走,导游一个接一个地换。
  25岁的朱江明在巍山县电视台打一份工。同时兼职做导游。小朱介绍自己时笑着说,要是我的名字不好记。你们就叫我朱公子。巍山县的熟人都是这样叫我哩!
  在行车途中。小朱告诉我们。前不久他刚刚接待了两位来自香港《文汇报》的姐姐,几天相处下来,聊得非常开心,关系十分融洽,分别的时候依依不舍,心情特别难过。小朱说,他不知道他这次陪同我们参观后,会不会又像上次那样难舍难分,让他难过好几天。我注意到小朱讲这句话虽然脸上阳光灿烂,但眼眶内已是泪水盈盈。这让我在有点诧异的同时又深深地感到。大理的年轻一代是多么渴望与外面世界的接触和沟通。渴望人与人之间能拥有那种真挚自然的感情交流。
  细聊之下,才知道帅气而又健谈的小朱近年经历了两次人生的沉重打击。一次是疼他爱他的父亲因手术失败而撒手人寰,永远地离开了他们;一次是他疼他爱的女友在他费尽心血帮助她走上成功之路之后,断然和他分手。
  从当地师范学院毕业的小朱为了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状态。做了两件事:一是辞去了已经工作两年的教师岗位。二是积极参加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函授学习。对于变换职业,他解释说,他是个文艺青年。渴望过有歌有舞的生活。现在从事的这份工作为他打开了一扇五彩斑斓的认识家乡、认识中国、认识世界的窗。对于上学,他也解释说,虽然是函授教育。但他非常珍惜,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大块时间积累知识的机会越来越少。校方每年安排一次在北京的集中授课,他总是提前多日做好准备,从不浪费一点时间。有的长辈站出来说他,你就一个穷孩子苦孩子。放着旱涝保收的工作不做瞎折腾什么啊?!小朱说,我喜欢这样的折腾,为有歌有舞的生活折腾,为更好的明天折腾。
  聚餐后告别。喝了不少白酒的小朱站在路边为我们送行。他脸上仍然挂着他特有的阿鹏式的招牌笑容。但看得出他的笑容夹杂许许多多的不舍和留恋。而他眼角挂着的泪珠在夕阳的照射下,一闪一闪像两颗水晶,是那么耀眼、醒目。
  车已行远。但这个挂着泪珠的笑容深深地像刀刻一样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比起唐朝佳人的热情爽朗,朱公子的率真可爱。我们在郁郁葱葱的大山里遇到的导游董增旭显得沉稳而干练。他口若悬河的谈吐、满腹经纶的学识,让我们顿感自己的渺小,他人的伟岸,从而倍生敬佩之情。   同行的女同胞找机会和他合影留念,而男同胞们则是不怕劳累地在景点购买他厚厚的专著并让他亲笔签名。我不由地感叹:这大理可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上网一查。此人果真有些来历:“董增旭。云南剑川人,笔名剑浪之子,1971年生,汉族,文化学者,南诏、大理国历史文化与宗教艺术专家,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理事……”你看你看,大理的导游文化层次高吧!
  我注意到小董和其他导游的不同之处:少了大理式的笑容。他总是一脸严肃、一丝不苟的样子,讲解时一气呵成、一泻千里。
  董增旭告诉我:1994年大学毕业后,他被挑选到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川石钟山石窟(开凿于唐宋时期)从事文物研究与保护管理工作,同时兼职做导游。
  1995年,他被云南省文化厅推荐参加国家文物局在新疆克孜尔石窟举办的“中国第二届石窟考古专修班”学习,老师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导师马世长教授和李崇峰教授。他牢牢地记住了老师给学员的一个忠告:“要想在石窟考古上有所建树,除了勤奋以外,要耐得住寂寞,并且要至少坐10年的冷板凳。没有这样的决心,你们回去以后,最好另作别的打算。”
  导师一席话,胜读10年书。
  我了解到,董增旭从新疆回到云南后,就把研究剑川石窟以及与之相关的“南诏大理国历史文化和茶马古道文化”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他孤居山林,甘于寂寞,与石窟为伴15年。慢慢地,他觉得他可以和他所守护的石窟文物进行跨越千年时空的“交流与对话”了,遨游其中,乐此不疲。当然。寂寞和失落感时常也会像潮水一样袭上心头,不间断地应验着导师当年的忠告。
  参透他心境并鼓励他在这条寂寞之路上坚持到底的有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台湾著名佛教与南诏学研究学者李玉珉教授。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她写给他的信中的话:
  “小董,感谢每一次来石窟考察时你的热情接待,我们每一次到来时都能听到你眉飞色舞的精彩讲解,并和你一同分享研究心得,但我知道你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很寂寞。因为你身边很少能有人与你共鸣,希望你能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虽然走得寂寞,但它可以让你走向成功。”
  小董说。这些年一边做学者一边做导游让他受益匪浅。他接待过耶鲁、哈佛、牛津、剑桥等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也接待过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专家学者。交了不少朋友,大大开阔了眼界。随着他的名气的见长。有的单位想把他挖走。调到大城市工作。每次,他都婉言谢绝了。因为他深知他生存的土壤在这里。他只有在这里才能生根和发芽,他要用一生守护好他理想的精神家园。
  有记者对小董说:“你不管是讲石窟还是讲你自己。总是显得特别理性和深沉。从来就没看见你笑过,你要是多些幽默细胞就更好了。”
  面对媒体的善意,小董终于笑了,那张黝黑的脸配上一口洁白的牙齿,使得他的笑容格外生动和灿烂。我仔细端详董增旭的笑容,其中有一份淡定。也有一份从容。让你领悟到一种境界:不与世争,不与人争,踏踏实实立足于脚下的土地,让自己的梦想飞出天外。
其他文献
根据云南史料记载,云南井矿盐业在秦汉时期就已产生,诺邓曾是滇西北地区最著名的盐业经济重镇,素有“千年白族古村”,“盐马古道”之美誉,诺邓盐业经济在过去一千多年里主要以股份形式分配卤水,结合自产自销的形式来进行,在解放前的盐业经济社会古盐生产具有相当规模。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盐业由于多种原因,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盐业制作也只有小规模的民间作坊形式存在。  区别于以往作为经济产业时期的规模生产,现
期刊
季羡林先生的杰作《糖史》,已详实地叙述了糖在缔造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与糖这一重要物质文化媲美的当数盐。古代的洱海区域各族先民追逐着盐在大地上迁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文明。最终将部族和聚落布满滇西大地。如果我们将中国盐资源的位置分布作综合审视。就可以发现古人类在中国大地上的三条迁移路线:一条是嗜鱼的古人类沿中国东南沿海的迁徙路线:一条是喜杂食的古人类沿中国中部丘陵、岩洞移进的路线;还
期刊
“开卷有益”,这是古人的话。但在如今泥沙俱下的众多出版物中,已经不敢太奢望能有真正让人赏心悦目,怡悦身心的好书了。所幸我们还能在众声喧哗之中偶听天籁之音。所幸我们还能在众多虚假的繁华背后看到清流激湍,所幸我们还能在以速度和效益为标签的后工业化时代看到遗世独立的思想者。所幸我们还能听到闪烁着智性火花的真诚话语。在2013年初的凛冽寒风中,能品读张明曾、张瑛的作品,如围炉品茗,听一位长者温情的告诫,益
期刊
我出生在上关镇河尾村,当时称河尾大队。河尾这个村名因这里是弥苴河的人海口而得名。那时洱海出水口的高程要比现在高得多。雨季的洱海水域延伸至现在的洱源县邓川镇,因此水域面积要比现在大得多,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这样的自然环境。成了各种水生动植物的乐园,也让我们那一代人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不一样的乐趣。  家乡历史上有“鱼土锅”的称呼,鱼很喜欢洄游到这里觅食、产卵、栖息。从小泡在水边的我们,能一眼认出那些从
期刊
这个夏天  知了在槐树上叫起来的时候  熟透的麦子弯下了腰  就像村口那个撑船的老人  弯下的腰沉甸甸地  压着村口小河里的支流  这个夏天 天空还没有下过暴雨  随着撑船老人的木浆轻轻划过河面  一群无知的土家鹅  固执地翘着尾巴  《天鹅湖》曲在村口江湖艺人的  琴声中走了调  他们的琴声沙哑  如同雷雨来临前的空气  熟透的麦子和午后的夏日沉默着  撑船的老人不愿划过水面的木浆声  被村民们
期刊
在某个寂静的地方,在群山怀抱中的一片盆地,仿佛大地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靥,山水呈现出奇妙的图形。可惜的是没人认真加以理会,它默默地沉寂了数千年。时至今日终于有人识破玄机,让它蓦然成了万人瞩目的绝世奇观,这就是云龙大地上的“天然太极”美景。  自然造化本来就无奇不有,未知有多少自然密码还待人去解读。然而古人云“以世眼观无真不俗,以法眼观无俗不真”。多少年来我们以世俗之眼来观此美景,则不知其绝妙何在。这
期刊
杉阳的燕子  春末,我来到博南古道上的杉阳古镇时。从南方归来的燕子们正在挨家挨户地查看已经告别了一个冬季的旧巢,然后选择是继续修补使用还是必须另建新巢。看到它们在古镇里忙碌不已的身影,让人少不了动容与喟叹。而从春日里开始日渐忙碌起来的人们。似乎对燕子的归来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关注。毕竟这样的情景对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记忆中,我最早认识的鸟是麻雀和燕子。因为这两种鸟都喜欢与人为邻,与村庄相伴。
期刊
与你相遇  百度千寻阑珊灯火  微风吹拂的夜精心策划了  一次最美丽的邂逅  当你纯真的一脸笑  如同洁白的一片云  散发无邪的一身美  呈现在我的眼前我知道  自此我便成了你钢琴里  弹奏的一个音符  再见停留的瞬间  幸福在指尖绽放  你的柔软芳香  弥漫了我的躯体  拥你入怀一缕香肢解了  我一地的忧郁  成为永恒的一瓣  阳光下,圣洁的诗句风情万种  心魂曼舞但凭时空遥遥相隔  心与心之间
期刊
父亲离开我们有十多年了。  多年来,我一直想写一点关于父亲的东西。却一直无从下笔。父亲的确是太平凡了。一个普普通通山乡农民,一生简单朴素,真没有什么可写的,而平凡的父亲在我心底里一直就是我快乐和幸福的源泉,任何东西都无从替代,那种情怀,无论怎样的浓墨重彩又都无力表达。  父亲没上过学,但父亲识字,识很多字。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不仅识字还博学。在我懵懵懂懂的时候父亲就教我就念“春雨惊天清谷天,夏满芒夏暑
期刊
2012年11月15日大理  长途奔波六千里,大理,我来了。  长途客车拐了一个弯。一片华灯,在寒气袭人的无边暗夜里扑面而来。“到大理市区了。”车上有人响亮地说,声音里按捺不住喜悦。  放下行囊,来不及吃晚饭,我匆匆走出苍山饭店,转一个弯,便是洱河,沿洱河右行,很快,我走到洱海边上。  这里只有几盏淡淡的灯。在海边寂寞地立着。洱海风吹,从我发际掠过。我在洱海边坐着,洱海水温柔地在我脚下摇荡,那幅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