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随者陈向东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不出意外,作为新东方“二号人物”,陈向东大概会继续保持在新东方工作11年不休假的纪录。他下半辈子的大多数时间,仍旧会在地处北京中关村的新东方大楼9层会议室里度过,并且习惯同事们称呼他为“陈老师”。
  然而,这一切在2014年1月戛然而止,陈向东从新东方离职。五个月后,他创办了中国最大的教育O2O平台“跟谁学”,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同年12月,跟谁学获得A轮融资金额高达5000万美元,一举超越此前小米创下的融资纪录,创造了有史以来创业公司最大规模的A轮融资。
  在5000万美元背后,有900多万来自136个刚走到一起不到半年的跟谁学员工。当时陈向东得知员工要认购,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发现报名认购金额达几百万,他立刻召集所有员工开会:“这件事风险很大,不建议你们来购买,而且我从不保证跟谁学能成功,只保证自己能够全力以赴。”没想到这句话起了“反作用”,认购者更多了。
  离开新东方以后,像滚雪球一般,从6名创始人到800名员工,陈向东迅速组建了一支具有超强战斗力的“互联网+教育”的创业团队。在他们的努力下,跟谁学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平台成交单量超过200万,并有40万老师和5万家机构入驻。
  每当有人问起:“跟谁学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陈向东都坚定不移地说:是团队!
  团队的背后离不开一个让人追随的领导者。无论是在学生时期,还是在新东方,陈向东总是能够一直让人追随。
  二十多年前,陈向东毕业后带领的第一个班,是全校最乱的一个班,家长几乎天天到学校闹事。后来,经过他的一番整顿,两个月后的一次考试,他的班成了全校第一,再到后来,他的班每次都是第一名。很多优秀的老师都主动提出:“陈老师,咱俩一块搭班吧?”
  2014年,陈向东创业再启程。“我奔跑在一条不确定,但我却认准的赛道上。虽然同行的都是陌生人,但我依然可以鼓舞和感召他们,使其全力奔跑。”
  寻找创业需要的人才
  离开新东方,陈向东一直在思考自己要做什么。每个人都想找到好老师,为什么不能让贫困山区的孩子和家长也能找到全世界最有名的老师呢?新东方是一家非常大的机构,但是有没有一个平台能帮助到更多的中小机构,更多的个体呢?
  陈向东决定打造一个平台,将所有有知识、技能、才华的人都吸引过来当老师。在跟谁学的商业逻辑里,有几个关键词。第一是O2O找好老师,即在线上线下找到好老师,然后线上线下进行教学服务。第二是学习服务,主要与教育相关。第三是电商,指完成从选择老师和课程,到支付,最后到评价的闭环。第四是平台,即成为帮助个体教师和中小机构成就理想的平台。
  沿着这样的商业逻辑出发,陈向东开始思考跟谁学到底需要什么素质的人。
  1.“A+”人才
  第一,他是一个善良的有梦想的人。善良的意思是,不那么自私,这个人没有将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地位。第二,打赢过胜仗的自信乐观的人。第三,具有强大自驱力、自我燃烧的人:寻死觅活、不管死活要将事情做得更好的人。
  2.跨界人才
  陈向东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要找的搭档一定是和他不一样的。他认为,自己擅长的是懂教育、懂运营,能够激励人心。但如果要成就颠覆性创新,就一定要找一个跨界的搭档,只有跨界的人组合起来才能成功。除了教育人才,跟谁学还需要IT人才、电商人才、平台人才。
  3.趋势性人才
  除此之外,跟谁学需要的人才一定要符合所处的时代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陈向东看来,互联网创业意味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他将跟谁学定义为一家科技公司。“这是一个数据的时代,用户的兴趣标签和用户画像更加精准,数据时代必然要用数据驱动。”基于这样的理解,陈向东找到了百度的大数据总监李钢江。
  4.体现用户核心价值的关键性人才
  直播技术是平台连接线上线下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平台快速耦合,是构成平台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但事实上,包括新东方在内,很多在线平台用的都是第三方的直播技术。陈向东意识到这一点后,立马成立直播技术团队。
  2015年,陈向东觉得有必要继续引进优秀人才。但一个好的直播技术人才年薪百万。很多人劝他:在这个点上是不是可以稍微慢一点?但陈向东显示出少有的坚决。“在重要人才引进上不要吝惜钱,不要吝惜股票,一定要引进。”在他看来,直播业务从一开始就是跟谁学的核心业务,能够给客户体验加分的内容必须不吝投入。
  陈向东的创业,带着明显的“非草根创业”的标签。很多人认为,他依靠“刷脸”找到了优秀的团队。但在陈向东看来:“不管是草根还是非草根,把问题想清楚了、把产品逻辑想清楚了,就能够打动别人,能够迅速让他们知道这个仗我们是能打赢的,就能聚集到不少人才。”
  而后的事实证明,百度的凤巢负责人张怀亭、大数据总监李钢江等,都被陈向东纳入他的麾下,正是基于这一点。
  为“A+人才”三顾茅庐
  说服张怀亭的过程很有意思。在接受陈向东的邀请之前,张怀亭已经接受了美丽说的offer,连企业邮箱都开通了,下属也已经面试了。陈向东硬是夺回了这枚人才。
  有一次,好友向陈向东推荐百度凤巢负责人张怀亭。陈向东立马搜索了一下这个人的名字,发现他在百度能够持续工作9-10年,并且将凤巢做得还不错,冥冥之中,他觉得这正是他想要找的人!
  说来也巧。2014年3月30日,在陈向东打算回国正式启动创业的飞机落地之际,在距离首都机场40公里的百度大厦,张怀亭正在上司的办公室里提出离职。
  而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二人并无交集。他们都各自在寻觅,张怀亭见了10多个业内知名的投资人,甚至在他离职当天,今日头条始创人张一鸣就找上他,拉着他聊了三个多小时。而陈向东也在不停地谈项目合作,四处找人。
  大概一个月后,陈向东给张怀亭打电话要求见上一面,张怀亭没放在心上,因为那段时间找他的人太多了。临谈话前提前查资料,才知道这个人是新东方执行总裁。在张怀亭印象中,陈向东精力很充沛,讲话中气很足,很果敢。聊了一个小时,陈向东就向他发出做合伙人的邀请,但后者并没有立即答应。   五天之后,陈向东再次找到张怀亭。这时,张怀亭已经接受了美丽说的offer。那次,他原本打算只是去跟陈向东随便聊聊,然后安抚一下他就算了。没想到,陈向东一直连着找他聊了三天,还邀请他到公寓吃饭,二人顺着马路遛弯儿。
  期间,张怀亭一直没有点头。而最终打动他的,是陈向东的一个提问:“如果将来你有很多钱,你打算干嘛?”张怀亭回答说:“留点钱给孩子,剩下的钱就回馈社会,做慈善。”
  “那你应该跟我一块儿做教育,在干的过程中你还能帮助很多人,教育本身就是在做慈善。”陈向东如此解释。
  此时,“张怀亭眼中放出了光芒。”陈向东提到当年的情景,内心仍有一些小激动。
  接下来,张怀亭想了解一些细节,具体怎么干?陈向东回答说:咱们自己掏钱干。张怀亭听到这里,内心又吃惊又觉得可笑:所有人找我,都是说要给我几千万让我花的,我还得自己掏钱和你一起干?
  陈向东用平静但坚决的语气回答:我们必须自己掏钱,这样才能体现决绝和果敢。陈向东如此表决心,让张怀亭意识到,这确实是一个想干大事的人。
  张怀亭后来回忆,价值观的召唤,以及陈向东的果敢识人、平易近人,让他最终同意加入跟谁学。
  “好的人才不是培训出来的,是招聘来的。好的人才也不是招聘来的,而是梦想出来的。好的人才也不仅仅是依靠梦想和情怀得来的。而是你三顾茅庐顾来的呀!”陈向东回忆起和张怀亭的往事,内心颇有感触。
  事实上,陈向东对优秀人才的追逐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即使在2015年资本寒冬的市场环境下,很多公司对扩张持谨慎态度。但跟谁学依然进行大规模校招,同时创办武汉研发中心。“别人贪婪的时候你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贪婪”,这是陈向东奉行的一句名言。他坚信,两年之后,他们中会走出一批非常优秀的人。
  领导力是服务他人的榜样力
  然而,聚集了优秀的人才,怎么让他们聚合在一起,产生化学效应呢?
  正因为他曾是新东方的“二号人物”,创办互联网教育的陈向东,来自外面的争议和质疑也就越多。陈向东和跟谁学到底靠谱吗?他是传统企业的老兵,做互联网靠谱吗?这个团队都是相互不熟悉的人在一块磨合,会不会过半年之后就崩盘了?
  然而,从一开始陈向东就面临着或多或少的非议,但对于他而言,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通常来说,信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你的决策力和领导力能够得到很好地贯彻,实际上取决于你能让大家尽快地信任你。”陈向东对《中外管理》坦言。
  既然是重新出发,陈向东刻意将自己清零,他为此去了一趟美国待了小半年。组建跟谁学团队的时候,他没有从新东方带走一兵一卒。这也注定他的团队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几乎全部由陌生人组成的团队。
  陈向东是如何做的呢?
  第一、学会妥协,允许员工试错。
  在公司,陈向东将自己定义为“首席产品体验官”,但是有时候,即使产品存在一些问题他也不会立即讲出来。他经常跟同事们讲一句话:“如果一个错误在可以容忍、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这个错误我宁愿让它发生。”
  张怀亭对此深有体会。有一次,他和陈向东在是否使用客服的问题上意见不统一。张怀亭坚持不用客服,在他的思维里,互联网是信息对称的,让学生和老师自由沟通就可以了。陈向东虽然当时不同意,但还是说,“先按照你的方案来执行吧。”后来,张怀亭发现,在客服不介入的情况下双方沟通效率确实不高。于是,他改变了策略,有的沟通客服直接跟进,有的在判断双方沟通的实效性不够的时候,客服会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强行跟进,从而保证用户体验。张怀亭后来意识到,教育行业如同服务行业,服务质量很重要。
  事实上,在加入跟谁学之前,就有朋友向张怀亭打预防针:“你这名义上的合伙人,不会沦为打工仔吧?”现在,张怀亭用“像朋友一样的处事方式,像导师一样的视野格局”来形容陈向东。“他很懂得妥协。即使知道你可能会走弯路,也并没有强求你一定要怎么样,而是给你试错的机会,然后帮你复盘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格拉德威尔在他的著作《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判断力》一书中认为:很多重要的决策就是在眨眼之间作出的,而直觉背后的内涵,在于这个人平时的积累和经历。这种失败或者错误的经历,最后就成了一个人敏锐的商业直觉和判断。
  陈向东认为,领导者最基本的素质,在于给机会:给下属犯错误的机会和成长的耐心。人一定会犯错误,关键是犯错误以后能否从错误中学习。所以给予机会之后的第二个要素,是给予耐心和指导。
  第二、面对反对的声音,自己“开小灶”。
  当有一件事情陈向东认为非常重要,但是有人反对时,该怎么办呢?陈向东通常的做法是:告诉大家不做,但是他自己会掏钱在外面找一个团队单独做。后来,同事们看到老板没有占用公司任何资源,也就默默认同他了。
  第三、以身作则。
  陈向东曾说过:领导力是服务他人的榜样力。
  “他从来没有互联网背景,但是他能够将这么多互联网人聚焦起来,这是一种本事。”在跟谁学O2O事业部高级工程师王琳看来,陈向东会抓住任何有专业能力的人,主动向他们学习。陈向东曾在会议结束后拉着王琳,向他请教搜索排序的知识。
  更值得一提的是,陈向东对高管创业的几大雷区几乎都一一避开了。不得不说,这和陈向东超强的学习能力有关系。“我每天都在大量的学习,看各种各样的书、思考各种各样的产品以及成功背后的方法论。隔行如隔山,但是隔行不隔理。”陈向东如是说。
  在创始人团队中,有一个规定:开会迟到一分钟罚款100元。在张怀亭的印象里,似乎陈向东从来不迟到。张怀亭说,曾经和另外几个人联合起来想办法拖住他,让他迟到一次,至今没有成功。
  而在王琳眼里,陈向东属于“仆人式”的管理风格。在跟谁学,任何一个员工随时可以找到他,向他寻求帮助。
  为梦想一路狂奔
  3月的一天,陈向东跑到电影院看了一场《疯狂动物城》。看完之后,他深有感触,“兔子当上警察后告诉大家:‘再小的人物也有梦想,再卑微的人物也有宏大的憧憬。’”
  回想这一路走来,陈向东从河南新安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闯到首都北京;从中专学历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再走进哈佛商学院学习深造;从新东方基层老师晋升到执行总裁,再到创建跟谁学,陈向东的人生一直在被梦想牵引着。
  “梦想就是让你睡不着觉的东西,是让你辗转反侧的念想,是你内心躁动的那份向往。”陈向东在他的新书《做最好的创业团队》中这样写道。
  而此刻,陈向东正带领着跟谁学800名员工的年轻创业团队,怀揣着“教育平等”的梦想和初心,在中国的创业大潮中一路狂奔。
其他文献
留住员工一向是企业的大命题,尤其是留住那些已经成为朋友的员工,对企业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这不仅仅只是一份薪水而已,还存在其他影响。  首先,其他员工会看到你厚此薄彼。即便你对那个人不满,他们也会看到那个人拥有豁免权,这是不公平的。  其次,如果最初你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为他考虑,但是最后你需要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不得不结束这种交情,那么这段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够牢固的。  再者,你会因此而错过
期刊
硅谷一家初创公司Naked Lab,设计开发了一块“魔镜”,这款3D智能镜,内置英特尔的RealSense深度传感器、无线网络连接、扫描技术、类似于微软视频游戏的Kinect体感技术等高科技。当你站在镜子前,它会扫描你的全身,只需20秒,你就能在App上看到结果。它可以准确告诉你体内的脂肪含量,据悉,体脂含量测量的误差在1.5%以内。除了可以追踪你的身体变化,还可以看到你的健身成果。除此之外,它还
期刊
哲理的故事:  1940年代后期,各种半成食品在美国一出现就流行起来。利用各种“即食”烘烤配料,人们只要按照配方就能快速、方便地做出美食,如脆皮馅饼、饼干等。不过,美国的家庭主妇就是不喜欢“蛋糕粉”。  市场研究人员猜测是不是蛋糕粉太甜或人工添加色素太明显?但为什么那些脆皮馅饼粉和饼干粉,成分与蛋糕粉基本相同却卖得很火。  有个研究人员提议,把蛋糕粉里大部分配料去掉,让主妇们根据各自的喜好添加配料
期刊
哲理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准备好了简历,去一家著名的广告公司应聘。广告公司的名气很大,仅仅在报纸上登了一个广告,应聘者就趋之若鹜。  当这个年轻人走进招待大厅时,大吃一惊,整个大厅挤满了人,乱哄哄的。他站在人群的最后面,看着前面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想着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  人群很乱,乱得连公司的工作人员都挤不进不,年轻人看到几个工作人员被堵在了外面。他灵机一动,走到那几个工作人员的
期刊
哲理的故事:  马耳他是一个美丽的岛国,它以星罗棋布的湖泊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为了进一步增加旅游收入,马耳他政府开始在最古老的艾伦湖底发展湖底观光旅游项目。但艾伦湖底上百年来沉积了厚厚淤泥,必须先清除。  于是,马耳他政府出资五百万英镑向民间公司招标,却无人问津。“五百万英镑根本无法完成那么大的工程,弄不好要累及公司,没有谁愚蠢到做这样的赔本买卖。”有人说出了实情。一个月后,就在政府一筹莫展时,
期刊
哲理的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证券公司做秘书。而秘书的首要职责就是将老板的日常琐碎事务处理好。  这个年轻人是个爱动脑子的人,在端茶送水这些小事上,他揣摩出许多道道:比如,老板的话讲得多时,便多倒几次水,老板讲得慷慨激昂时,便不要去倒水,以免打断他。  他学的是英语专业,经常跟在老板身边做随身翻译,很快他便琢磨出了什么样的话需要一带而过,甚至不需要翻译,什么样的话需要逐字逐句地翻
期刊
创业大潮将无数有志之士卷入,然而有时难免盲目奔跑,却忘了驻足思考怎么做才能真正应对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在双创战略驱动下,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而人才的需求量远高于市场上所能够提供的,抢人大战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企业为吸引、保留员工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合伙人制、创客、蜂窝型组织、去中心化、阿米巴等接踵而来。  整个社会沸腾了起来,也带来了莫明的狂躁。企业发展中,急功近利又一次得以彰显。
期刊
在素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长沙,总不缺少实力雄厚的大型国企、知名民营企业和集团,而其中的远大集团似乎有点“怪”:  这是一家向全世界80多个国家提供空调、自己却较少用空调的企业。  这是国家第一个以企业名字命名的科技园区,却最不像科技园。一平方公里的面积,68%为生态保护区和有机农场。  创始人、董事长张跃说,企业近三十年来,他只相信科技创新。  这样一家企业,为中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求发展的模
期刊
10月22日,当我们在远大科技集团结束今年“《中外管理》标杆游学团”的第六站时,“自信”是老板张跃及其团队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一个印象。正因为自信,张跃的原创情结才会这么浓烈,远大的技术创新才会这么霸蛮。  难得自信  很多朋友肯定会说:自信重要,这还用说?不自信的人,也当不成领导啊!  殊不知,真正的自信,对于国人来说,是相当稀缺而可贵的。近代百年来的持续挫败,严重打击了中国人的自信。即便是我们新
期刊
你是下属的“助手”吗?  专栏作家 杨柳君  管理有时是重复的。员工离职后又招聘,然后再培训,直至其上手,循环往复。这就难免令一些上司厌烦,他们发现培育下属实在是劳神费力。  企业里的人才培养向来是大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麻烦”在所难免,但世间所有有价值的事情又有几个不“麻烦”呢?现今社会中一直存有浮躁之气,先别说企业管理、部属培育了,国人喜欢“简单”解决问题的偏好在养育婴儿身上就能一窥一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