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多样性对大豆蚜的控蚜效应

来源 :应用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er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大豆蚜发生为害及大豆与多种作物间邻作种植对大豆蚜的控制作用,为大豆蚜的可持续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大豆蚜和天敌田间种群动态;通过田间罩笼、人工接蚜和释放天敌的方法,研究捕食性天敌对大豆蚜种群的控制作用;在佳木斯地区进行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牡丹江地区进行黄瓜-大豆-玉米、甜葫芦-大豆-玉米、烟草-大豆-香瓜、甜菜-大豆-玉米等多作物带状穿插种植模式,以单作大豆田为对照,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大豆田大豆蚜与天敌进行调查,研究作物多样性对大豆蚜的控制作用.[结果]2009年6月中下旬大豆蚜开始侵入大豆田,3~5周后田间有蚜株率达到100%,大豆蚜种群发生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在田间逐渐消失.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为蚜虫天敌优势种;按大豆蚜与天敌数量之比700∶1,释放异色瓢虫和叶色草蛉成虫7d后,蚜虫种群减退率分别为54.78%和78.79%;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在大豆蚜种群迅速增长期早熟马铃薯收获(7月20日)后第5天,豆田蚜虫天敌总数是收获前的2.6倍,与同期单作大豆田相比,间作田大豆蚜种群数量降低了51.3%.大豆与甜葫芦、香瓜、烟草和玉米等作物进行多样性间作种植,在大豆蚜田间发生高峰期,单作豆田益害比为1∶65.2,多样性种植区的大豆田益害比为1∶26~1∶42,与单作大豆田相比,间作田大豆蚜种群数量降低40.7% ~ 83.5%.[结论]2009年大豆蚜的种群高峰期为8月3日,田间的天敌优势种类为草蛉、瓢虫和寄生蜂.早熟马铃薯与大豆间作,在大豆蚜种群迅速增长期间收获早熟马铃薯,大量蚜虫天敌转移至间作的大豆田,从而形成对大豆蚜的控制.大豆与其它经济作物间邻作,大豆田天敌昆虫与蚜虫的益害比明显提高,表明利用农田作物多样性能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生物控害作用.
其他文献
对TC18钛合金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供了模锻方法生产TC18钛合金锻件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生产的TC18钛合金锻件能够获得良好的显微组织及优异的力学性能,
林丽荣,1978年出生,1996年中专毕业后入职厦门柯依达工贸有限公司,她用了15年的时间,一路积极进取、勤勤恳恳,从研发部门的实习实验员起步,成长到研发部门的“一把手”.rn林
1概述路灯照明系统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公用设施,设计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高效节电、使用维护方便并能美化市容的路灯系统,是路灯控制与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所研制开
分析并行工程下协同设计的特点,提出一种事件触发的任务调度策略。为了合理地进行任务调度,在提出调度获益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协同设计的任务调度模型。运用遗传算法求解该调度
目的:为寻找有价值的日本血吸虫(Sj)疫苗候选分子和诊断抗原,该课题从模拟表位肽的筛选、基因筛选、亚克隆与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了加强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
目的:表达SARS冠状病毒核壳蛋白,研究建立SARS冠状病毒感染血清学的诊断方法。 方法:构建携带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融合蛋白质粒,将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原核表达His-N融合蛋
背景与目的:丙型肝炎是一种流行较为广泛的病毒性疾病,是一个对社会及经济有重要影响的全球问题。据估计,全球有1.7亿人口,即全世界3%左右的人口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
该研究应用SDS-PAGE电泳对弓形虫体粉碎抗原进行分离、纯化,选择特异性抗原组分进行配伍,然后与福氏完全佐剂混合免疫小鼠,通过免疫学检测评价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免疫水平,并
设计的是美的形式和好的功能的统一,也是经济、技术和社会趋势的综合体。设计师考量的不单纯是工程所需的知识和经验,更是对人性和艺术的敏感性,设计要求设计师建立起产品的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ADS)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并探讨MAPK(ERK、p38和JNK)通路对DADS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阐明DADS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