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绩两极分化是高中阶段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而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教师是要极力规避这种的现象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找到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应该明白,高中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取决于学生过去的生活和学习所形成的经验,所以改革的核心要放在探讨经验的形成、结构和作用机制,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学生数学成绩差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 成绩分化 原因 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50-01
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这里的变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良性发展,即我们所说的成绩越来越好。二是恶性发展,也就是成绩下滑严重。当然,从一个班级集体来看,由于有以上两种变化,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学生之间的成绩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随着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数学成绩分化越来越严重,到了高中会有一大批的同学数学成绩很低很低,面对他们不但家长们着急,老师们也很困惑,同一个班、同一个老师教,为什么数学成绩相差那么大呢?如何帮助他们呢?这是很多的老师和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为此专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但笔者认为,到目前为止,专家的方法要么效果很微小,要么只对少数同学有效,还没有一种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之所以如此,我认为他们没有把同学们数学成绩差的原因真正弄明白,只有把数学成绩差的原因真正搞清楚了,才可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际工作中,我对数学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
先谈谈数学成绩差的原因,目前关于孩子数学成绩差的原因的看法有很多,但归纳起来就是两类说法,一类是把学生数学成绩差归结于现在,归结于当下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态度,如:上课不专心、不做作业、玩手机、上网、看小说、玩游戏、谈恋爱等等,持这类观点的主要是家长和部分老师,笔者认为这类看法太肤浅,因为这些现象几乎在所有的中学生身上都存在,是同学们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的,学习好的同学也不例外,这些现象的有无,和同学们的数学成绩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果有关系也是把现象当成原因,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另一类也是把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于现在,但归结于老师,认为由于当下老师错误的教法,导致了学生学法错误,只会死记硬背、只能机械模仿,是老师们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厌学、成绩差。持这类观点主要是一些专家,他们提出老师们要改变教法,要求老师们要创设情境、要巧妙设问,在课堂上要转换角色、要先学后教,不要再限制学生的思维,信誓旦旦地说,只要老师放手,学生自然就能学好……这些观点听起来很专业、很有道理,因此这些年中,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按照这种理念进行教学改革。
因此,笔者认为高中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不在现在,而在过去,即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既不取决于当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不取决于老师的教法,而取决于学生过去的生活和学习所形成的经验,我这里所说的经验包含一般经验和特殊经验两个部分,一般经验就是学生过去全部的人生经历,特殊经验就是学生过去数学的学习经历,这个经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记忆,记忆只是经验的一个部分。这个经验是在同学们过去的情感体验、认知和记忆等全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下面我来谈谈经验是如何决定学习成绩的。
首先,经验与心理活动和心理功能的关系为:经验是人们过去心理活动的结晶,经验影响和制约人们今后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功能的发挥。这种影响表现为:第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离不开其自身的经验,每种心理功能的发挥都依托于经验,即人的情感体验、认知、反应、想象、意志等一切心理活动和功能都离不开经验,都是以自身的经验为背景产生的,人从小到大的成熟过程,就是其经验的累积发展过程,人是随着其经验的发展,才能逐步地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才能变得成熟。第二,经验不同,感知体验不同,即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之所以有不同的感知、不同的体验,是因为人们内在的经验不同。第三,经验是发展的,随着经验的发展,心理活动和心理功能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即随着经验逐步积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越丰富、越深刻,活动的失误与错误越少,成功率与效率越高。第四,经验有倾向性,即经验一旦产生,便对人的意识过程进行选择,排斥某些意识活动,拒绝其进入经验,或者趋向某些意识活动,积极地将其容纳于经验之中,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兴趣与爱好。
其次,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感知、理解、记忆、思维、兴趣、意志等心理活动都是心理的功能,其活动必然要受到其学习经验影响和制约。据此我们就可以正确的认识下列现象:
一、学生学习时的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学习态度问题并不是老师的教法有问题,主要原因是其内在的学习经验排斥学习活动,使学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二、记忆和模仿都是人大脑的功能,都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之所以出现专家们说的“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现象,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内在的经验有问题,导致其记忆和模仿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所致,而并非专家们所说的老师的教法问题,否则根本无法解释“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数学成绩有好的有差的”这一普遍的现象。
三、专家们说学生数理成绩差是因为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低,这等于是说很多同学的智商有问题,显然这是很荒谬的,很多数理成绩差的同学其它学科学的却很好,或在其它方面表现的很好,说明这些同学的智商不但不低,而且很高,他们数理成绩差并不是智商问题,而是因为“经验问题”,就像很多围棋高手,中国象棋水平却很一般,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围棋经验很丰富有效,中国象棋的经验很缺乏的原故。
四、专家们几乎一致指责老师说“同学们思维能力弱是由于老师的教法不当造成的”,这无疑是对无数老师们辛勤的付出最大的诬蔑,学生数理思维不好,既不是智商问题,更不是老师的教法问题,主要是部分学生“经验不良”,限制或扭曲了其思维的活动,与老师的教法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并不否认专家们提倡的新教法对学生思维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效果并不是专家们所想象的那么大,仅仅是对学习好的同学有些作用,对很多思维受“不良经验”压抑和扭曲的同学几乎是无效的,这也是老师们面对差生很无奈,只能感叹“油盐不进、对牛弹琴”的原因。
综合上面所述,可以看到经验对于学习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经验有问题就必然导致学习出问题,脱离经验而去孤立的谈教学改革,注定是无效的。当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探讨经验的形成、结构和作用机制,探讨改造“不良经验”,塑造“优良高效经验”办法。笔者此篇文章,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有效地帮助众多的数学学习困难的同学们。
【关键词】高中生 成绩分化 原因 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50-01
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这里的变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良性发展,即我们所说的成绩越来越好。二是恶性发展,也就是成绩下滑严重。当然,从一个班级集体来看,由于有以上两种变化,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学生之间的成绩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随着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数学成绩分化越来越严重,到了高中会有一大批的同学数学成绩很低很低,面对他们不但家长们着急,老师们也很困惑,同一个班、同一个老师教,为什么数学成绩相差那么大呢?如何帮助他们呢?这是很多的老师和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为此专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但笔者认为,到目前为止,专家的方法要么效果很微小,要么只对少数同学有效,还没有一种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之所以如此,我认为他们没有把同学们数学成绩差的原因真正弄明白,只有把数学成绩差的原因真正搞清楚了,才可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际工作中,我对数学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
先谈谈数学成绩差的原因,目前关于孩子数学成绩差的原因的看法有很多,但归纳起来就是两类说法,一类是把学生数学成绩差归结于现在,归结于当下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态度,如:上课不专心、不做作业、玩手机、上网、看小说、玩游戏、谈恋爱等等,持这类观点的主要是家长和部分老师,笔者认为这类看法太肤浅,因为这些现象几乎在所有的中学生身上都存在,是同学们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的,学习好的同学也不例外,这些现象的有无,和同学们的数学成绩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果有关系也是把现象当成原因,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另一类也是把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于现在,但归结于老师,认为由于当下老师错误的教法,导致了学生学法错误,只会死记硬背、只能机械模仿,是老师们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厌学、成绩差。持这类观点主要是一些专家,他们提出老师们要改变教法,要求老师们要创设情境、要巧妙设问,在课堂上要转换角色、要先学后教,不要再限制学生的思维,信誓旦旦地说,只要老师放手,学生自然就能学好……这些观点听起来很专业、很有道理,因此这些年中,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按照这种理念进行教学改革。
因此,笔者认为高中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不在现在,而在过去,即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既不取决于当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不取决于老师的教法,而取决于学生过去的生活和学习所形成的经验,我这里所说的经验包含一般经验和特殊经验两个部分,一般经验就是学生过去全部的人生经历,特殊经验就是学生过去数学的学习经历,这个经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记忆,记忆只是经验的一个部分。这个经验是在同学们过去的情感体验、认知和记忆等全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下面我来谈谈经验是如何决定学习成绩的。
首先,经验与心理活动和心理功能的关系为:经验是人们过去心理活动的结晶,经验影响和制约人们今后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功能的发挥。这种影响表现为:第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离不开其自身的经验,每种心理功能的发挥都依托于经验,即人的情感体验、认知、反应、想象、意志等一切心理活动和功能都离不开经验,都是以自身的经验为背景产生的,人从小到大的成熟过程,就是其经验的累积发展过程,人是随着其经验的发展,才能逐步地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才能变得成熟。第二,经验不同,感知体验不同,即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之所以有不同的感知、不同的体验,是因为人们内在的经验不同。第三,经验是发展的,随着经验的发展,心理活动和心理功能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即随着经验逐步积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越丰富、越深刻,活动的失误与错误越少,成功率与效率越高。第四,经验有倾向性,即经验一旦产生,便对人的意识过程进行选择,排斥某些意识活动,拒绝其进入经验,或者趋向某些意识活动,积极地将其容纳于经验之中,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兴趣与爱好。
其次,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感知、理解、记忆、思维、兴趣、意志等心理活动都是心理的功能,其活动必然要受到其学习经验影响和制约。据此我们就可以正确的认识下列现象:
一、学生学习时的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学习态度问题并不是老师的教法有问题,主要原因是其内在的学习经验排斥学习活动,使学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二、记忆和模仿都是人大脑的功能,都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之所以出现专家们说的“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现象,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内在的经验有问题,导致其记忆和模仿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所致,而并非专家们所说的老师的教法问题,否则根本无法解释“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数学成绩有好的有差的”这一普遍的现象。
三、专家们说学生数理成绩差是因为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低,这等于是说很多同学的智商有问题,显然这是很荒谬的,很多数理成绩差的同学其它学科学的却很好,或在其它方面表现的很好,说明这些同学的智商不但不低,而且很高,他们数理成绩差并不是智商问题,而是因为“经验问题”,就像很多围棋高手,中国象棋水平却很一般,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围棋经验很丰富有效,中国象棋的经验很缺乏的原故。
四、专家们几乎一致指责老师说“同学们思维能力弱是由于老师的教法不当造成的”,这无疑是对无数老师们辛勤的付出最大的诬蔑,学生数理思维不好,既不是智商问题,更不是老师的教法问题,主要是部分学生“经验不良”,限制或扭曲了其思维的活动,与老师的教法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并不否认专家们提倡的新教法对学生思维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效果并不是专家们所想象的那么大,仅仅是对学习好的同学有些作用,对很多思维受“不良经验”压抑和扭曲的同学几乎是无效的,这也是老师们面对差生很无奈,只能感叹“油盐不进、对牛弹琴”的原因。
综合上面所述,可以看到经验对于学习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经验有问题就必然导致学习出问题,脱离经验而去孤立的谈教学改革,注定是无效的。当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探讨经验的形成、结构和作用机制,探讨改造“不良经验”,塑造“优良高效经验”办法。笔者此篇文章,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有效地帮助众多的数学学习困难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