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聚众善 兴佛造影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兴县北朝时隶属古青州。博兴县博物馆馆藏佛教石刻造像中既有青州本地造像的风格特点,也发现有明显的河北元素,如双身像像座与神王像座。博兴县博物馆馆藏太子像与上海博物馆馆藏太子像具有极高的相似度,纵观山东各地出土的太子像,是青州造像对河北定、邺地区思惟像的吸纳、融会与本土化改造的产物。博兴县博物馆馆藏龙华寺遗址出土北朝菩萨立像,据分析该像的身和座应属于不同的造像,不宜组合在一起展陈。
  关键词:河北元素;太子像;龙华寺
  山东省博兴县博物馆一楼有两间对外公开展示藏品的展室,陈列有不足百件当地出土的佛教石刻造像及残件,其中既有青州龙兴寺造像之风格特点,也可见部分河北定、邺两地造像的流行元素。另馆藏数量不详的金铜像及白陶像,已先后由该馆编写专文出版,故不在本文论述,可参阅张淑敏《山东博兴龙华寺遗址白陶佛教造像》、丁明夷《谈山东博兴出土的铜佛造像》等文。
  博兴县比邻青州市,北朝时隶属古青州。博兴县博物馆的馆藏中有很大一部分造像显示出浓郁的青州本地造像的风格特点,如北魏正光四年(店子、利城出土)造像(图1)、东魏武定四年(曹王、东鲁出土)造像(图2)、北朝(博兴出土)造像(图3)。这三例造像均为一佛二菩萨的背屏三尊式造型,在青州历年出土石雕造像中不乏大量类似造像。此外,博兴县博物馆馆藏出土造像中有一类深受萨尔那特风格影响的单体圆雕造像,在青州龙兴寺遗址造像、诸城造像、临朐明道寺遗址造像中不乏相同类型。图4~图6三例均为博兴龙华寺遗址所出土,博兴县博物馆标注为北朝,但几乎均可定为北齐。
  博兴县博物馆馆藏造像中明显的河北元素有以下两例。一是博兴出土的北齐天保五年造像座(图7),双覆莲双卯眼,刻有发愿文,虽未见像名,但其形制显然是双身像的像座,并可推测为双菩萨立像,是河北北朝造像的流行题材。河北定、邺两地历年出土造像中双身像频出,常见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双菩萨(观音)立像、双思惟像等,如图8所示的河北省博物馆馆藏唐县大寺城涧村出土北齐天统三年邸道洛造双观音菩萨立像。青州造像以龙兴寺造像、诸城造像、临朐明道寺造像等为代表,鲜见双身像。拙作《古像甄源——北朝造像异地流通考》一文曾论述山东省博物馆馆藏惠民县出土小型白石造像,大部分是河北定州的造像成品流通到山东境内。而博兴的这件双身像像座,笔者个人推测是受河北定、邺风格造像影响,在青州本地雕造的双身像。因为从制作工艺来讲,河北北朝小型石像以背屏、像体、像座一体为绝对主流,即当地百姓至今俗谓“靠背佛”,少见分体类型。山东青州地区,尤其是北齐时期的单体圆雕造像,无论是大像还是小像,像底多见榫头,用以插入带卯眼的莲花座,流行分体插合式的造像工艺,博兴当地出土有大量此类像座(图9,博兴县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北朝莲花座)。所以,这件双身像座应可视为河北元素与青州本地特色相结合的产物。
  二是博兴龙华寺遗址出土的北朝造像座残石(图10~图12)。该造像座残石的中部设一香炉,两侧两供养人,供养人左侧残余一神王像,供养人右侧残余两神王像,三神王均盘腿坐姿,着靴。神王形象最早出现于北魏晚期,唐以后几乎不见。北朝时期河南巩县石窟、龙门宾阳中洞、河北响堂石窟、水峪寺、山西天龙山等石窟内都雕造有神王形象,单体石雕造像则以定、邺两地造像基座中多见神王像,并成为河北造像的一个重要特点(图13,邺城出土北朝大型白石像座浮雕神王)。西安桃園村也曾出土一件刻有12神王的北周造像石座,但总体来说,神王形象在河北出现的最多。博兴出土的这件佛座神王残石是目前已知山东境内发掘出土并公开展陈的唯一一件神王题材造像座。
  再有特殊一例尤需留意:博兴龙华寺遗址1976年5月出土的北齐太宁二年太子像(图14、图15),与上海博物馆馆藏名品天保四年比丘道常造太子像(图16),从外观样貌来看,绝对算得上“孪生兄弟”式的雕塑作品。
  博兴太子像像座正面镌发愿文54字:“夫百年难保,知身命无常,高业夫妻,太宁二年四月庚子朔,遂舍割家珍,敬造太子一躯,上为皇帝,下为眷属,七世父母,故□斯石,过现常乐。”上海博物馆博太子像像座的正侧两面镌发愿文58字:“大齐天保四年,岁次癸酉,八月辛卯,朔十九日已酉,□宋寺比丘道常,减割衣钵之资,敬造太子像一躯,普为一切众生,国王帝主、师僧父母,普同斯福。”
  北齐太宁二年即公元562年,与北齐天保四年(553),两者相距9年。两像发愿文内容不同,格式相类,笔者曾分析天保四年像是专人雕像、专人书丹、专人镌字,并更换过镌字人,可参见拙作《优劣并在真赝俱存——上海博物馆三例石造像刍议》一文。
  两尊造像的整体造型和细节雕饰处理相似度都非常高,思惟太子的项饰、袒露的上身削瘦体态、裙边外翻的处理、裙褶的斜向下垂、裙褶层次与分布几乎雷同。略有不同的是博兴太子像的双腿没有用阴线刻出弧形线条,脚下的覆莲未细雕莲瓣,属惯常的省略手法,留给后期彩绘时描画线条即可,出土时受埋藏环境的影响导致彩绘脱尽。遥想当年两尊造像彩绘后的成品,应是全无二致的。这种造型几乎完全雷同的情形,在北朝佛教美术史上并不常见,就此或许可以推测两尊太子像是同一个雕刻工匠所为,先于天保四年(553)为比丘道常雕造太子像,9年后太宁二年(562)又为高业夫妻雕造同样太子像。至于两像铭文不同,由不同的书丹人、镌字人来完成则是可以理解的。上海博物馆馆藏太子像在馆内展陈时并未注明出土的时间和地点,具体来源不详,但至少不能排除其在山东博兴龙华寺遗址或临近地区出土的可能性。
  上述两尊太子像实应归属于思惟像。中日学者对思惟像多有论述,通常定义为菩萨形象,一手支颐思考,半跏趺坐在筌蹄上的造像样式。所塑菩萨大致可分为成佛前的悉达多太子思惟像和弥勒菩萨思惟像两类。青州地区出土的思惟像,龙兴寺遗址有数件,本文所述博兴龙华寺遗址1件,临朐明道寺出土数件残块,临朐大佛寺遗址出土1件等,总数不过十余件。而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一地,出土的有纪年铭文并可拼合确认的思惟像就多达47件,可见思惟像是北朝河北造像的一大流行题材,并在原太子思惟、弥勒思惟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双思惟、盘龙之树下思惟的河北造像的特定类型。   青州地区虽然受河北影响出现了少量思惟像,但仍保留了自己的风格特点。首先,河北地区以小像为主,而青州地区思惟像则多见大像,如龙兴寺遗址出土思惟像总高90厘米(图17),临朐大佛寺遗址出土思惟像残高65厘米(图18),上海震旦博物馆馆藏青州出土思惟像高66厘米,本文前述太宁二年像与天保四年像残高50厘米。其次,龙兴寺思惟像的筌蹄正面出现了龙吐嘉莲、菩萨脚踩莲花这种青州造像的特有元素。上海震旦博物馆馆藏青州出土思惟像胸前斜挂一串青州风格浓郁的璎珞(图19)。说明青州造像对河北定、邺地区思惟像的吸纳融汇,并尝试了将其本土化的改造工程。
  博兴县博物馆还收藏了三件重要的佛教碑刻,简述如下。
  第一件是东魏武定五年碑石(图20),1976年5月龙华寺遗址张官村南出土。碑右起首可辨识铭文10列:“唯大魏武定五年,岁次大火,六月丁卯,朔八日甲□/正信士佛弟子大维那郭神通、张靖、马秋、马敬宝、董/业,士女七十余人等,并海岱名家,燕齐楚□夙殖灵/根,早解□相,以一生过隙,四马不追,幻化须臾,身命/非我,故能急访牛车,去此火宅,骤觅神舟,□登彼岸/上为皇帝陛下,百僚庶□,下逮七世祖宗,含生/□类,于乐陵郡城东南两里,乡义寺门外之左颊,寻/其净土,仍建胜刹/经始勿极,群心子来,不日而构,功/德乃成,遂托名微因,冀邀妙果,一出百非,终超十行。”铭文后又列人名:维那郭神通、维那张靖、维那马秋、维那董业、维那马敬宝等,5列计25人。碑身中间线刻佛像与供养人像,惜馆内光线较暗,加之碑面有磨蚀,图案已看不清晰。碑左侧仍镌人名。铭文前六列笔画镌刻较深、较粗,后四列及后列人名的笔划镌刻较浅,碑文深浅粗细变化的成因不明,镌字工艺比较粗陋。阅读碑文大致可知是记录了众人捐资,于武定五年(547)在乐陵郡城东南的乡义寺左侧建成塔(庙)的盛举。
  第二件是1923年龙华寺遗址出土的奉为高祖文皇帝敬造龙华碑,残高约2.4米,宽约1米。从碑文残存内容看是隋炀帝时期为前朝隋文帝建造龙华塔而立,铭文写刻俱精,民国时已属金石上品,惜当年过度椎拓,字口不复鲜明(图21)。
  第三件是龙华寺遗址出土的隋大业四年碑,隶、楷书书体,写刻俱佳,兼有线刻博山炉与供养人像,画面精美,艺术价值极高。惜是石曾被改制,缺损严重(图22、图23)。
  博物馆中还有一尊龙华寺遗址出土的北朝菩萨立像(图24),浅述一下笔者个人的观点。该像的身、座为分体插合式,汉白玉像身,底部有榫头插入像座,像座由青石雕就,正面镌发愿文:“大齐天统元年,岁次乙酉,六月壬子,朔十九日庚午,乐陵县人成天顺,仰为亡父母,敬造卢舍那像一躯,上为皇帝,又为师僧父母、居家眷属、一切众生,普同斯福。”问题是虽然像身、像座的雕造年代相近,并很可能为同一地点出土,榫卯插合也基本对应,但铭文所述造的是“卢舍那”佛,像身显然是菩萨身,身、座的石质也不同,由此可見立像的身、座应属于不同造像,不宜组合在一起展陈。该馆另有一件北朝像、座插合式石雕卢舍那像(图25、图26)。发愿文中有“故人任晖、妻徐智了、邑义廿人等,敬造卢舍那像一区”等内容,与前者比照之下,结论不言而喻。
  后记:笔者访山东省博兴县博物馆当日,因行程匆忙,仅在馆内停留了一个多小时,几乎全用于拍照。回去后再把图片细细观察梳理,并草成此文。行前曾获悉馆内不准摄影,所以提前向该馆提出申请并获馆长许可,在此深表感谢!因隔着展柜玻璃,部分图片质量欠佳。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历史文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宁县宇村庙现为庆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宁县宇村庙会也成为宁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以古建庙宇为依托,以民间祭祀活动为传承载体,在民俗文化变迁、转化的过程中相融、强化、传承,共同构成了一套具有历史文化与民俗祭祀信仰的文化生态链。文章将围绕宁县宇村庙的历史渊源、变革历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进
期刊
摘 要:现代博物馆不仅是进行文物收藏、保管、展示与研究交流的机构,更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交流、传承与创新的教育机构。博物馆展览是基于传播与教育为基础,集知识审美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大众传播工程。博物馆巡回展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提高藏品利用率,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将馆藏资源及丰富的研究成果传播给各地观众。常熟博物馆馆藏文物巡回展项目,以精品展览为生命线,以社教服务为着力点,坚持开放合
期刊
摘 要:在当前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博物馆开始由收藏中心向传播知识文化的教育中心转变,其社会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以安徽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为例,简要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功能  “让文物活起来”,这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综艺节目之一——《国家宝藏》的口号,也是最打动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一句话。而作为博物馆连接观众的桥梁,社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博物馆已经成为弘扬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黄梅戏是安徽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淳朴流畅,富有表现力,是展示安徽的重要文化名片。随着时代的变迁,黄梅戏的发展与传承遇到了新的困境,文章从黄梅戏与博物馆的融合的角度进行探讨,从而探索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黄梅戏文化;博物馆;困境;探索  1 黄梅戏的形成与发展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与京剧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岳西县出土的元代青白釉瓷枕特点的分析,反映出元代瓷枕趋向于精雕细镂,尤其是景德镇青白釉镂雕瓷枕造型独特、技艺精湛。  关键词:岳西;元代;青白釉;瓷枕;赏析  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造型,最初烧制于隋代,唐、宋、元年间广为流行。唐代的瓷枕形制简朴,以三彩枕及绞胎枕居多。宋代的瓷枕品种繁多,造型丰富,有人物形枕、兽形枕、几何形枕、建筑形枕等,其中以磁州窑烧制的最多
期刊
摘 要:中国的扇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就已出现。其功能从早期帝王和官吏出行时遮阳、挡风、蔽尘的仪驾装饰物逐渐演变为引风纳凉及文人追风逐雅、托物言志、把玩寄兴的佳品。随着团扇、折扇在中国的流行和广泛使用,扇面书画得以繁荣和发展。文章通过对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部分扇面进行赏析,以向观者展示扇面书画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扇子;扇面书画;折扇;团扇;馆藏  中国
期刊
摘 要:博物馆加强展览领域合作既是最大化地拓展博物馆展览的展示空间及内涵,也是博物馆获得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广西博物馆十分重视与国内外博物馆的展览交流,举办了很多的合作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透视广西博物馆这些成功的合作展览,对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帮扶地方博物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团队协作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联合办展 ;展览类型;文化内涵  广西博物馆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
期刊
摘 要:2016年,陕西省郑国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作为集水利遗产、在用工程、旅游景点为一体的珍贵资源,探讨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对于郑国渠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郑国渠技术成就及歷史演变的基础上,结合郑国渠的保护现状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绿色发展、文化引领、分层管理等保护策略,以期为古代水利工程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郑国渠;水利工程;水文化;遗址保护 
期刊
摘要:铜镜作为以青铜为原料制造而成的照面饰容工具,是将日常实用性与艺术创新性进行结合的产物。我国唐朝的经济与社会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我国铜镜铸造业得以全面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铜镜的起源与发展进程,并选取了三件三门峡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镜进行赏析。  关键词:盛唐文化;唐代铜镜;工艺;三门峡市博物馆  唐代铜镜是唐代文化繁荣、经济鼎盛的体现。唐代铜镜的艺术风格对我国后来铜镜的工艺风格具有深
期刊
摘 要: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依托遗址而建的专题博物馆,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落地,其在引进临时展览工作中对展览策划及宣教工作开展有益的尝试,合理地利用展厅面积,设计出独具个性的展览及配套的社教活动。同时,结合新媒体及文创工作的灵活运用,积极提升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策划;宣教工作  据《中国博物馆行业转型升级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显示,2008年初,全国博物馆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