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技术对歌唱音色的影响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n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声乐研究领域,歌唱音色作为总体音响结构的一部分,惟有通过正常的技术发挥,才能与其他的问题结合好,才能够实现其他方面的目的。本文试图通过:(1)歌唱发声技术(2)歌唱呼吸技术(3)歌唱共鸣技术(4)歌唱吐字技术对歌唱音色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歌唱音色在声乐艺术方面的作为。
  关键词:歌唱音色 歌唱发声技术 歌唱呼吸技术 歌唱共鸣技术 歌唱吐字技术
  
  “音色,作为声音的一种属性,不仅由谐音的多少及各谐音的相对强度所决定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构成发音体物质材料的性质”。作为一种有相当专业化程度的歌唱音色,则技术性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声带和呼吸共鸣器官都是先天决定的,结构和功能都难以根本改变。因此,只有通过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歌唱技术训练,才能对歌唱音色有实质性的影响。
  音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自然条件,由人的嗓音发声器官构成;一个是变化的条件,由于歌唱技术所决定。前一种条件是客观的,后一种则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影响。具体说,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歌唱发声技术对歌唱音色的影响
  歌唱发声技术对人的嗓音音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声带闭合、振动以及喉部软骨肌肉的发声运动相互协调并综合运用来实现的。“产生于喉头自然声带的‘原始声音’,具有以下特点:1、有固定的态度;2、没有元音的特性;3、在发出不同元音的时候,声音的音色始终不变。”因此,没有共鸣器官(特别是口咽共鸣器官)的支持,就不可能构成人声嗓音中不受音高变化影响而各其特色的元音音色,但毕竟发声器官发声的效果、频率、性质以及与共鸣器官结合的方式、状态还是对嗓音歌唱音色的产生起到根基的作用。
  嗓音发声对歌唱音色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声带与其他喉内器官的发声方式和状态上。比如,不同的声带和嗓音发声机能差异,包括声带的振动宽度、厚度和长度及其拉长或者缩短的变化等,往往对歌唱音色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除了嗓音机能对音色影响之外,声门闭合的严密程度、时机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嗓音的相应变化。比如:闭合力度不适当,声音则会粗糙、混浊;力度适当,声音则会光滑、清纯,并富有质感。因此,发声技术方法的细微差别,也会产生效果不同的嗓音音色。
  二、歌唱呼吸技术对歌唱音色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歌唱呼吸对嗓音音色的影响似乎没有发声技术的影响大,因为歌唱呼吸只有在支持发声器官运动的前提条件下,才有可能对歌唱音色产生种种限制性的影响,所以歌唱呼吸对嗓音的制约就是一种间接的制约。当然,歌唱呼吸还影响和制约着歌唱共鸣,与共鸣机制相互作用对嗓音音色实现间接调控作用。
  歌唱呼吸对歌唱音色的制约,主要源于呼吸气流对发音器官所发生的作用方式。包括:呼气起音方式,气息运动的作用力方向,气柱的粗细、压力及其变化等等。比如:歌唱发声的呼气起音方式中的“软起音”,由于声带闭合于气息冲击声门的瞬间,因而其音色相对柔和、丰满、富有韧性,声音较为松驰自然。再如:“气柱的粗细深浅,也会使声音产生相应的明暗、厚薄等不同的音色感”。
  总之,歌唱发声的呼吸技术,也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和制约歌唱的音色。
  三、歌唱共鸣技术对歌虽音色的影响
  在所有制约歌唱音色的技术因素当中,歌唱共鸣技术方法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不仅影响到声音音量的强弱和致远性,还直接关系到声音音色种种纷繁复杂的效果。
  歌唱共鸣对音色的制约,主要源于共鸣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还有歌唱共鸣振动生成方式。在歌唱共鸣器官中,不同共鸣器官内部结构、容积以及运作方式的具体差别,都会造成各腔体自身结构振动频率的相应差异。比如,头腔共鸣器官容积较小,其自身结构频率较高,对高音的发声有利,而在泛音的生成方面,就有利于高泛音的形成。因此,就会导致高音发音的明亮、高亢、悠扬的特点。“于是,合理的运用歌唱共鸣技术,在客观上起着调节共鸣腔体器官功能的作用,并借此影响各腔体共鸣频率区的泛音调节。由此可见,除去共鸣器官自身结构的制约外,真正影响音色的共鸣因素,应该是对共鸣器官结构性泛音的功能调节”。
  歌唱共鸣振动生成方式对歌唱音色也有其独特的制约作用。它主要依靠共鸣器官中可活动结构的动作变化来进行共鸣调节的。“比如,可以通过喉咙的开收、口盖的抬放,调节口腔共鸣管的长短、粗细等等技术来改变嗓音音色。”诸如:明与暗、刚与柔、开放与掩盖等丰富的色彩变化。因此,“歌唱共鸣对人声具有极为重要的美化,润饰和信号增强作用”。
  四、歌唱吐字技术对歌唱音色的影响
  歌唱既是音响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在歌唱技术方面,咬字吐字也是影响音色的关键因素。
  歌唱的语言表达采用了“说子音,唱母音”的方式,由于子音是借助声门以上的气息,以阻塞、磨擦的方式,通过吐字器官产生的声音来构成声响,因此属于嗓音范畴,不构成歌唱发声的音响主体。而母音必须依赖声带发音产生的规则振动来实现,因此,具有音高的属性是乐音范畴,构成歌唱发声的音响主体。所以,母音是影响和制约歌唱音色作用的语音因素。
  歌唱吐字技术主要是依靠口腔的吐字器官读字动作来完成,在吐字过程中,口的开幅大小,硬、软腭的抬放,咽峡的形态,舌位变化等因素调节,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口咽共鸣腔形态结构,形成不同的元音音色。而母音吐字技术对歌唱音色的影响,则与口腔共鸣器官内的结构、容积的变化密切相关。“比如:在发某一特定的母音时,倘若咽峡相对靠拢、软腭抬高,内口腔张大,则该母音便会明显变暗、靠后。相反,则明亮、靠前”。
  总之,在确保母音基本形态的基础上,通过吐字器官的积极调配,从而获得各种多样的歌唱音色。
  以上试通过对歌唱技术中:发声技术;呼吸技术;共鸣技术;吐字技术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对歌唱音色的影响。但在实践演唱中,歌唱技术是一个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不是其中一项技术就会对歌唱音色产生绝对性的影响和改变,一项技术的改变也会同时影响其它技术的改变,所以歌唱音色的改变是整体技术协调控制的结果。惟有正常的技术发挥与情感表达等其它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歌唱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林俊卿著,《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1999年9月第2版,上海音乐出版社
  [2]沈湘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2000年7月第5版,上海音乐出版社。
  [3]周小燕著,《声乐基础》,1997年7月第1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的课程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
期刊
所谓“讨论法 ”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相互学习,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灵活运用  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局限,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最初往往是以“机械记忆 ”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学习获得的认识是片面的、肤浅的和外显的。如果教师也只以“灌输”的方式进行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应该遵循“语”字当头,积累词汇的原则,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把时间大胆地花在落实字词教学,真正掌握和运用课文词汇上,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对于懵懂的农村学生来说,实在是第一要紧的事,事实上这跟注重人文性的探究性阅读教学之间尤如吃饱了饭欣赏风景一样,饭吃不饱,是看不到美景的,语文课上离开了赖以生存的语言土壤,完成思想教育便如缘木求鱼,只有抓住语言这个根本,一以当十,其他派
期刊
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一直是学校及班级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都会遇到而又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又常常忽视他们,如在化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取等,往往以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参照对象,其结果,必然是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出现,这时教师在教学中显然不能顾及两头,作为弱势群体的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新课标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考察文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突显了语文课程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形成了富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文化观。  流行文化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
期刊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就一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
期刊
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有可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构成。然而,在我国中学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分数竞争,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差,更别说自学能力了。因此教育者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教材也相应的进行了一些调整,同时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状况也很不一样,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很大。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难把握和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常出现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中间部分的学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习惯于满足现状,导致不管哪一类学生都很难从学习中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期刊
摘 要: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教育观念和创新型教师。因此,拓展音乐教师的能力,对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师 能力 拓展     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就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这个重要环节和必要途径,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和创新型教师。因此,
期刊
摘 要:自主阅读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性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不能让现成的结论套住学生的思维,扼杀自主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创新意识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概念,即“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这是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对学生强化阅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