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探究能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笔者尝试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探究的兴趣”“科学引导,教会学生问题探究的方法”“留足空间,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能力”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关键词 问题探究;兴趣;方法;能力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学科领域要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了突出地位。美国数学家哈尔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探究的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给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注入生命的活力。问题情境的创设从一开始就能够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也能恰到好处地引出问题。让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探究提出的问题。
  笔者在引导学生探究“勾股定理及其证明”的问题时。引述了这样一段数学史:中国古代的数学家们不仅很早就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而且很早就尝试对勾股定理作理论的证明。最早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数形结合得到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右图)。
  同学们,我们也来观察这个图形。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是否也和大数学家有同样的发现?此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探究问题的那股投入劲,真可以说是到了“忘我的境地”,探究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笔者通过引入数学史来创设情境,向学生充分展示我国古代数学家证明勾股定理的聪明才智。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巧妙地把学生引入对勾股定理的问题探究中去。整个过程充满了知识性、挑战性,学生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从而提高了问题探究的效果。
  
  二、科学引导。教会学生问题探究的方法
  
  著名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让学生发现真理。”这充分说明了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结论更重要,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问题探究活动中去。教师必须教会学生问题探究的方法,为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问题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问题的探究其实是: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一提出新问题,从而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笔者认为教会学生问题探究的方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前提出问题
  在探究“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问题时,先引导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这个问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条件与结论之间有何联系?”“这个问题用到哪些知识点?”“问题中有没有隐含条件?”等。虽然提出的问题很简单。但是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问题探究的方向。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2)引导学生在同题解决中提出问题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提问:“以前有没有见过类似的问题?”“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给我怎样的启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等。这些问题能使学生产生联想,启发学生爆发思维的火花。产生“灵感”,也是进行问题探究的重要工具。
  (3)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后提出问题
  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问:“如果改变问题的条件,那么结论有什么变化?或者改变结论,则条件产生怎样的变化?”“得到的结论能不能推广、引申。得到更为一般的规律和事实?”“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其他方法吗?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最简单?”等。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元认知监控的作用,鼓励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质疑,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逐步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的意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想。能从数学实验、生活实践中提出数学问题和数学模型。从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问题探究的方法,且能够主动探究。
  
  三、留足空间。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能力
  
  笔者了解到江苏省2009年中考数学试卷第22题(一辆汽车从A地驶往B地,前路段1/3为普通公路,其余路段为高速公路。已知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60km/h。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0km/h,汽车从A地到B地一共行驶了2.2h。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就该汽车行驶的“路程”或“时间”,提出一个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问题,并写出解答过程。)学生的得分率普遍不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欠缺,进而也告诫数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问题探究的方法,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问题探究的能力。数学家F.克莱因曾极力倡导: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他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一种数学方法的掌握。而是一个从整体意义上对数学活动的领悟。
  笔者认为,为了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能够利用好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所提供的“观察”“探究”“思考”“讨论”等栏目,更应该引导学生在课余结合实践生活、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实验与探究”“数学活动”“阅读与思考”“拓广探索”等栏目进行问题探究。给学生留足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应该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要积极构建以问题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问题探究的权力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智慧和挑战。
其他文献
【摘要】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手段,所以一个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口语上的锤炼尤为重要.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语言;注意问题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注意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口语:  1. 应注意语言准确,规范  准确和规范是对课堂教学口语的最基本要求,这就是说,在课堂教
本文在对经济周期描述的基础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对比分析改革前后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特征,得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在逐渐缩小,峰位在不断下降,谷
一、饲料配制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应根据动物的品种、生产性能、饲养方式及饲料原料的差异等,选择适宜的饲养标准。在进行实际配方时,还应考虑原料营养成分的偏差,饲养对象的表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之一,并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科学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具有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解决问题;能
9月6日,农业部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检测结果。2017年上半年共检测畜禽及蜂蜜产品兽药残留样品5075批,包括猪肝、猪肉、牛奶、牛肉、羊肉、鸡肝、鸡肉、
陕西省畜禽屠宰监管职能自2014年5月移交农业部门以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统一思想,积极履职,强化措施,攻坚克难,努力做好各项屠宰行业管理工作,推进全省生猪屠宰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1O月17日.第二届“αi社会价值共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卓越案例颁奖典礼暨中国落实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主题论坛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行,伊利集团“产业链金融案例”在数百个案
近年来,为了让“城郊及乡村群众吃上跟城里超市一样的放心肉”,彻底解决生猪屠宰场点“多、乱、小、散”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山东省提出“撤点并厂、定点配送”的生猪产品
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我国现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运算能力是其他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正确的运算对培养数感、发展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运算能力不高对学生后续学习影响很大。发展和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我个人认为不应提倡学生使用计算器。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三学段有理数、整式、分式、实数等内容的学习为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思考:    一、帮助学生理解法则    在学习法则之前。设置多重实际情境。以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