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能够以其特有的直观性、情景化使语文课堂更加有趣、生动,因此在中小学教师中广受欢迎。但是,情境化教学容易出现形式简单、内容缺乏深度和维度等问题。本文将主要从情境中引导学生感知美的多维性,利用通感引导学生写话,通过生活化提问引导学生注重经验,在情境活动中内化学生的直接体验四个方面提供策略。
关键词:中低年级,语文,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情境教学及其存在的优势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定情境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运用直观教学原理,使学生“身临其境”,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情景教学中,教师通常利用多媒体课件、生活场景、电影、音乐、演课本剧等方式来缩短学生的认知时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正确而迅速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二、情境教學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但容易出现以教师主导,却忽略学生是否真正感知的现象。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形式较单一,教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学生引进情境当中,却只是让他们走进教师所创造的一种情境而已,而这种情景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关,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维度都有待考究。
三、情境教学在课堂中有效渗透
(一)营造情境,让学生审美多维化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综合考虑教学内容中所展现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劳动美等方面。语文课文中所体现的美是立体的,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融入情景、感受情景、发现教学内容中出现的多维美。如,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第一段介绍葫芦的生长过程时,我抓住里面“细长的”“满”“绿”“几朵”“雪白”“谢”“挂”“可爱”等形容词、动词,结合文中描写的葫芦的生长顺序,与学生共同动手用磁贴卡片方式进行动态演示。通过看、听、做这样的环节,让学生体会到葫芦的在自然中的生长状况以及学生辛勤付出后的劳动美。
(二)利用通感,让写话路径情境化
学生对于美的事物都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如果让学生们闭着眼睛聆听曲子《落日归山海,陪伴成告白》后,问学生听到了什么,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把自己脑海中出现的事物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话,你会发现,孩子们都能迫不及待地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与想法。如有的学生这样描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到海边,我听到了浪花拍打着沙子声音,我还看见小朋友光着脚在沙滩上玩……;有的学生这样描述:我听见了海水的声音,听见了金鱼的声音,还听见了海鸥的声音,海边的日落真美呀……
可以看出,尽管他们只是二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习作能力,甚至对于看图写话也很难写出来,但是他们却同样有对美的感知能力,他们能够想象出大海的样子,也能体会到这是一首优美的曲子,他们的脑海中呈现的都是安静、舒适、优美的画面。学生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写话带有个人特征,不会陷入千篇一律的魔咒。有的学生通过音乐甚至还能想象出很多其他的画面,如海鸥在空中飞翔,和家人一起在海边看日落,小朋友在沙滩上光着脚玩耍等,还有的学生在写好的作文下面画出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小学语文教学的写作教学中的“写话”,要求学生要写自己感兴趣的事,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情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写作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降低学生写作的畏难心理,而利用音乐引发学生脑海中的通感恰好能做到这一点。学生根据音乐在脑海中创建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自己的脑海中创设相关情境。这样一来就可以打通学生的“话匣子”,文思泉涌,写出来的作品才能真实、生动。对于中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则更有能力把自己的潜意识进行二次创造,精益求精。
(三)精准提问,让学习生活化
对于学生来说,语言的学习经验往往容易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在《火烧云》这篇课文中,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已有语言经验。在将词义解释的内容与课文中的描写对比后,老师可以设计提问“什么是火烧云,你会怎样向科学老师解释呢?”“三岁小朋友让你告诉他什么是火烧云,你会怎么说呢?”等,让学生尽量实用生活化的语言,甚至在仿写段落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经验学以致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建构高品质的文本语言。
(四)融合活动,让直接体验深刻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长期接受 “填鸭式”教学容易变得被动,所以,情境教学需要融入儿童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1.教师使用身体语言
体态语相对于口头言语来说,更具有原始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够先于言语向学生传达信息。在《比尾巴》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用动作形象地模拟动物们的尾巴,学生在模仿动作的时候,能够调动大脑、肢体、言语等协同合作,更有利于加深对小动物们尾巴的理解。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趣。教师在引导学生角色扮演时应注意:
(1)准备好道具。如代表性的头饰等,通过戴上有趣的头饰,用手接触道具这些直接体验给予学生一定的新鲜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化这些体验。
(2)全员参与。对于参演者,教师要适当指导学生关注细节,如动作、表情等方面;对于观众,教师要指导学生实时记录同学演得好与不好的地方。
(3)参演者自评与小组合作评价。在学生表演完后,教师要引导参演者自我评价以及观演者的合作评价,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将这场角色扮演的意义变得更加深刻。
3.展示活动性的作业
情境化也可以体现在学生的作业中。如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编写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四篇课文,表现了春天里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尽显春天的美好。我们在学习之前,便可布置学生开展“找春天”的活动作业,让学生用照片、文字等形式把生活中大家捕捉到的“春天”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创设一个美好、温暖的情境。
四、结语
情境化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创造、去发现、去实践。
参考文献
[1]徐金贵.从语文素养到儿童素养——薛法根老师执教《火烧云》的启示[J].小学教学设计,2019,(616):54—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江晓新.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70—71.
关键词:中低年级,语文,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情境教学及其存在的优势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定情境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运用直观教学原理,使学生“身临其境”,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情景教学中,教师通常利用多媒体课件、生活场景、电影、音乐、演课本剧等方式来缩短学生的认知时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正确而迅速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二、情境教學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但容易出现以教师主导,却忽略学生是否真正感知的现象。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形式较单一,教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学生引进情境当中,却只是让他们走进教师所创造的一种情境而已,而这种情景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关,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维度都有待考究。
三、情境教学在课堂中有效渗透
(一)营造情境,让学生审美多维化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综合考虑教学内容中所展现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劳动美等方面。语文课文中所体现的美是立体的,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融入情景、感受情景、发现教学内容中出现的多维美。如,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第一段介绍葫芦的生长过程时,我抓住里面“细长的”“满”“绿”“几朵”“雪白”“谢”“挂”“可爱”等形容词、动词,结合文中描写的葫芦的生长顺序,与学生共同动手用磁贴卡片方式进行动态演示。通过看、听、做这样的环节,让学生体会到葫芦的在自然中的生长状况以及学生辛勤付出后的劳动美。
(二)利用通感,让写话路径情境化
学生对于美的事物都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如果让学生们闭着眼睛聆听曲子《落日归山海,陪伴成告白》后,问学生听到了什么,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把自己脑海中出现的事物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话,你会发现,孩子们都能迫不及待地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与想法。如有的学生这样描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到海边,我听到了浪花拍打着沙子声音,我还看见小朋友光着脚在沙滩上玩……;有的学生这样描述:我听见了海水的声音,听见了金鱼的声音,还听见了海鸥的声音,海边的日落真美呀……
可以看出,尽管他们只是二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习作能力,甚至对于看图写话也很难写出来,但是他们却同样有对美的感知能力,他们能够想象出大海的样子,也能体会到这是一首优美的曲子,他们的脑海中呈现的都是安静、舒适、优美的画面。学生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写话带有个人特征,不会陷入千篇一律的魔咒。有的学生通过音乐甚至还能想象出很多其他的画面,如海鸥在空中飞翔,和家人一起在海边看日落,小朋友在沙滩上光着脚玩耍等,还有的学生在写好的作文下面画出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小学语文教学的写作教学中的“写话”,要求学生要写自己感兴趣的事,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情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写作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降低学生写作的畏难心理,而利用音乐引发学生脑海中的通感恰好能做到这一点。学生根据音乐在脑海中创建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自己的脑海中创设相关情境。这样一来就可以打通学生的“话匣子”,文思泉涌,写出来的作品才能真实、生动。对于中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则更有能力把自己的潜意识进行二次创造,精益求精。
(三)精准提问,让学习生活化
对于学生来说,语言的学习经验往往容易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在《火烧云》这篇课文中,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已有语言经验。在将词义解释的内容与课文中的描写对比后,老师可以设计提问“什么是火烧云,你会怎样向科学老师解释呢?”“三岁小朋友让你告诉他什么是火烧云,你会怎么说呢?”等,让学生尽量实用生活化的语言,甚至在仿写段落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经验学以致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建构高品质的文本语言。
(四)融合活动,让直接体验深刻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长期接受 “填鸭式”教学容易变得被动,所以,情境教学需要融入儿童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1.教师使用身体语言
体态语相对于口头言语来说,更具有原始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够先于言语向学生传达信息。在《比尾巴》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用动作形象地模拟动物们的尾巴,学生在模仿动作的时候,能够调动大脑、肢体、言语等协同合作,更有利于加深对小动物们尾巴的理解。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趣。教师在引导学生角色扮演时应注意:
(1)准备好道具。如代表性的头饰等,通过戴上有趣的头饰,用手接触道具这些直接体验给予学生一定的新鲜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化这些体验。
(2)全员参与。对于参演者,教师要适当指导学生关注细节,如动作、表情等方面;对于观众,教师要指导学生实时记录同学演得好与不好的地方。
(3)参演者自评与小组合作评价。在学生表演完后,教师要引导参演者自我评价以及观演者的合作评价,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将这场角色扮演的意义变得更加深刻。
3.展示活动性的作业
情境化也可以体现在学生的作业中。如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编写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四篇课文,表现了春天里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尽显春天的美好。我们在学习之前,便可布置学生开展“找春天”的活动作业,让学生用照片、文字等形式把生活中大家捕捉到的“春天”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创设一个美好、温暖的情境。
四、结语
情境化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创造、去发现、去实践。
参考文献
[1]徐金贵.从语文素养到儿童素养——薛法根老师执教《火烧云》的启示[J].小学教学设计,2019,(616):54—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江晓新.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