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药中的安全问题,提出用药安全对策。
方法:在我卫生院成立安全用药监督小组,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出现的主要用药不合理病例资料,寻找用药安全相关问题,针对不合理用药、药学人才缺乏、药事管理功能缺失、用药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安全用药建议。
结果:基础医疗机构用药安全与管理制度、人员素质、实际用药等多种因素有关,应通过引入人才、强化职业培训、完善管理制度等方式加强用药管理,用药安全性大大提升。
结论:在完善的用药制度下予以提升药学人才综合素质,规范药物管理和药物使用,是解决用药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乡村医疗机构 用药安全 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64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84-01
药物是大多数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而很多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意外状况也是因用药引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药品使用和销售的主要渠道,其用药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疾病治疗效果和用药知识掌握程度。我国很多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用药水平不高、安全意识和药品管理意识薄弱,导致疾病治疗过程中有很多隐患[1]。现就我卫生院用药现状分析用药安全影响因素、提出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我卫生院近3年出现用药卫生问题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4~73岁,平均年龄(33.9±1.8)岁。
1.2 方法。在我卫生院成立安全用药监督小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出现用药卫生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不合理用药、药学人才缺乏、药事管理功能缺失、用药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是常见的导致用药安全问题的因素:①患者错误用药:由于医生没有强调指出正确用药方式,或患者受他人和媒体宣传影响,不按正确用法、用量使用药物,或者自行加用其他非处方药品、停用药物,影响药效或引发药物毒性作用、加重病情、引发并发症或不良反应。②医生错误用药:医生疏忽或专业素质不高而开出不合理处方。③药事管理功能缺失:医疗结构没有高度重视用药管理工作,用药方面的监督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没有对工作人员形成有效约束,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药事管理功能不足,医生及护士没有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难以时时刻刻做到规范用药,医生仅凭借自身经验开药,药房仅起到发放药物的作用。④药学技术人才匮乏: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剂技术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药学技术培训和知识学习、没有通过标准技能和知识考核,也没有获得药学技术执业资质及相应职称便进入基层医疗机构工作。⑤药品存储不合格:很多基层医疗机构仅提供了简单的药品存储空间,没有严格管理存储空间的温湿度、卫生条件。⑥药品超范围使用:很多基层医疗机构配备诊疗范围以外的药品,向患者提供使用范围以外的药品[2]。
我卫生院以安全用药监督小组牵头,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工作:
强化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用药及药物治疗方面的学习指导和讲座,引导从业人员及时更新用药安全知识,学习安全用药法律知识,时刻以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及用药法律法规约束自己,不可盲目凭借自身临床经验用药。卫生部门还应尽快出台并完善《执业药师法》,执行严格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3]。
实现药事管理法制化。我国当前推行的《药品管理法》以市场准入制度管理药品生产及经营行为,没有建立用药许可制度,国内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关于用药许可方面的内容,加强用药管理法律约束;国内还需加快《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认真制度以及药品使用许可制度的推行,为基层医疗机构实际用药工作和管理工作提供具体依据[4]。
加强药事管理。将相关药品管理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的同时,基层医疗结构需结合实际用药管理情况建立并完善药事管理制度,严格依照规定对采购环节的药品质量和来源进行检查核对,结合卫生院实际用药特点实施重点药物管理,制定常用药物目录及用药指南,规范处方调配和药品拆零管理,做到责任到人[5]。
2 结果
不合理用药、药学人才缺乏、药事管理功能缺失、用药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是导致用药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引入人才、强化职业培训、完善管理制度等方式加强用药管理后,我卫生院2012~2013年未出现因上述可控制因素导致的用药安全问题,用药安全性明显提升。
3 讨论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于当地广大人民群众,当地群众用药治病都是在当地卫生机构指导下完成的,基层医疗机构药物质量差、药物调配不合理、处方不合理、未指导群众正确用药和了解用药禁忌,都会直接引发群众用药安全事故、影响药物疗效[6]。
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问题的根源主要集中在药品管理、药事管理制度与法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3大方面,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学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素质不高的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管理药品和调配药品,多有“以护代药”、“以医代药”等不合理现象出现,综合素质不高的人员在药品调配和采购岗位工作,会直接降低用药水平。药品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可分为药品采购、存储、调配及开具处方等几个方面的不足,很多基层医疗机构没有根据日常用药特点制定药品采购和存储规划、检查核对采购药品基本资料和质量情况、根据药品存储需要管理存储环境和安排存储位置,容易因药品质量问题和调配不足影响用药安全。药事管理制度及法规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基层医疗机构没有结合实际用药情况制定药品采购、调配和存储、发放管理制度,致使从业人员没有具体、使用的操作参考标准和约束;很多医疗机构没有为存储药品的库房配置空调、冰箱、排气扇和存储架,药品就地存放,没有编号和固定的存放位置,潮湿季节容易变质、需要冷藏的药品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中药饮片的质量更是难以保证。 基层医疗机构要在认真分析用药安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作出药品管理工作调整,在通过系统的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应完善职称及职业资格考核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并通过系列过渡性政策的实施妥善安排现有的不合格在岗从业人员,为期提供公平学习、培训和竞争上岗平台,淘汰经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大幅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综合素质。基层医疗机构还应安排与药品有直接接触的人员、药学技术人员定期接受系统的健康体检,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身体将抗,配合卫生部门监督管理;相关法规要尽早完善关于“常用药品及急救药品”的具体的种类及使用范围,以切实对基层医疗机构日常用药作出参考、起到约束作用。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工作时,重点宣传常用药学知识,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用药健康知识,能够初步形成科学用药的意识和危险用药方案判别能力,在初步开展健康宣传工作后,要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定期举办安全用药知识讲座、广播电视宣传等途径让更多的群众学会鉴别药品质量和真伪、掌握基础用药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拒绝购买质量存在问题、来源不明的药品[7]。
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问题的产生不仅与国内法规制度及其内部药事管理水平有关,还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及安全意识紧密相连,基层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监督指导、落实药品管理法规制度,切实结合机构内药品使用特点划分管理重要程度,重点药物重点管理,特殊药物区别对待,任何一个环节认真操作、反复核查,避免出错。
参考文献
[1]姚莉萍.对泰州市四家乡镇医院药剂工作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6):327-328
[2]陈小云.乡镇医院司药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医药前沿,2011,01(18):159-160
[3]慕立博.浅谈我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现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53-54
[4]倪淑军.对新形势下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工作的思考[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11):353-353
[5]陈玉琴.乡镇基层医疗中药学工作的思考[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10):175-175
[6]唐浩军.乡镇卫生院药师如何开展用药咨询服务[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48-48
[7]王伟.乡镇卫生院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鲁药事,2010,29(5):265-266
方法:在我卫生院成立安全用药监督小组,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出现的主要用药不合理病例资料,寻找用药安全相关问题,针对不合理用药、药学人才缺乏、药事管理功能缺失、用药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安全用药建议。
结果:基础医疗机构用药安全与管理制度、人员素质、实际用药等多种因素有关,应通过引入人才、强化职业培训、完善管理制度等方式加强用药管理,用药安全性大大提升。
结论:在完善的用药制度下予以提升药学人才综合素质,规范药物管理和药物使用,是解决用药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乡村医疗机构 用药安全 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64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84-01
药物是大多数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而很多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意外状况也是因用药引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药品使用和销售的主要渠道,其用药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疾病治疗效果和用药知识掌握程度。我国很多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用药水平不高、安全意识和药品管理意识薄弱,导致疾病治疗过程中有很多隐患[1]。现就我卫生院用药现状分析用药安全影响因素、提出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我卫生院近3年出现用药卫生问题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4~73岁,平均年龄(33.9±1.8)岁。
1.2 方法。在我卫生院成立安全用药监督小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出现用药卫生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不合理用药、药学人才缺乏、药事管理功能缺失、用药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是常见的导致用药安全问题的因素:①患者错误用药:由于医生没有强调指出正确用药方式,或患者受他人和媒体宣传影响,不按正确用法、用量使用药物,或者自行加用其他非处方药品、停用药物,影响药效或引发药物毒性作用、加重病情、引发并发症或不良反应。②医生错误用药:医生疏忽或专业素质不高而开出不合理处方。③药事管理功能缺失:医疗结构没有高度重视用药管理工作,用药方面的监督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没有对工作人员形成有效约束,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药事管理功能不足,医生及护士没有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难以时时刻刻做到规范用药,医生仅凭借自身经验开药,药房仅起到发放药物的作用。④药学技术人才匮乏: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剂技术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药学技术培训和知识学习、没有通过标准技能和知识考核,也没有获得药学技术执业资质及相应职称便进入基层医疗机构工作。⑤药品存储不合格:很多基层医疗机构仅提供了简单的药品存储空间,没有严格管理存储空间的温湿度、卫生条件。⑥药品超范围使用:很多基层医疗机构配备诊疗范围以外的药品,向患者提供使用范围以外的药品[2]。
我卫生院以安全用药监督小组牵头,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工作:
强化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用药及药物治疗方面的学习指导和讲座,引导从业人员及时更新用药安全知识,学习安全用药法律知识,时刻以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及用药法律法规约束自己,不可盲目凭借自身临床经验用药。卫生部门还应尽快出台并完善《执业药师法》,执行严格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3]。
实现药事管理法制化。我国当前推行的《药品管理法》以市场准入制度管理药品生产及经营行为,没有建立用药许可制度,国内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关于用药许可方面的内容,加强用药管理法律约束;国内还需加快《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认真制度以及药品使用许可制度的推行,为基层医疗机构实际用药工作和管理工作提供具体依据[4]。
加强药事管理。将相关药品管理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的同时,基层医疗结构需结合实际用药管理情况建立并完善药事管理制度,严格依照规定对采购环节的药品质量和来源进行检查核对,结合卫生院实际用药特点实施重点药物管理,制定常用药物目录及用药指南,规范处方调配和药品拆零管理,做到责任到人[5]。
2 结果
不合理用药、药学人才缺乏、药事管理功能缺失、用药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是导致用药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引入人才、强化职业培训、完善管理制度等方式加强用药管理后,我卫生院2012~2013年未出现因上述可控制因素导致的用药安全问题,用药安全性明显提升。
3 讨论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于当地广大人民群众,当地群众用药治病都是在当地卫生机构指导下完成的,基层医疗机构药物质量差、药物调配不合理、处方不合理、未指导群众正确用药和了解用药禁忌,都会直接引发群众用药安全事故、影响药物疗效[6]。
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问题的根源主要集中在药品管理、药事管理制度与法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3大方面,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学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素质不高的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管理药品和调配药品,多有“以护代药”、“以医代药”等不合理现象出现,综合素质不高的人员在药品调配和采购岗位工作,会直接降低用药水平。药品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可分为药品采购、存储、调配及开具处方等几个方面的不足,很多基层医疗机构没有根据日常用药特点制定药品采购和存储规划、检查核对采购药品基本资料和质量情况、根据药品存储需要管理存储环境和安排存储位置,容易因药品质量问题和调配不足影响用药安全。药事管理制度及法规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基层医疗机构没有结合实际用药情况制定药品采购、调配和存储、发放管理制度,致使从业人员没有具体、使用的操作参考标准和约束;很多医疗机构没有为存储药品的库房配置空调、冰箱、排气扇和存储架,药品就地存放,没有编号和固定的存放位置,潮湿季节容易变质、需要冷藏的药品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中药饮片的质量更是难以保证。 基层医疗机构要在认真分析用药安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作出药品管理工作调整,在通过系统的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应完善职称及职业资格考核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并通过系列过渡性政策的实施妥善安排现有的不合格在岗从业人员,为期提供公平学习、培训和竞争上岗平台,淘汰经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大幅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综合素质。基层医疗机构还应安排与药品有直接接触的人员、药学技术人员定期接受系统的健康体检,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身体将抗,配合卫生部门监督管理;相关法规要尽早完善关于“常用药品及急救药品”的具体的种类及使用范围,以切实对基层医疗机构日常用药作出参考、起到约束作用。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工作时,重点宣传常用药学知识,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用药健康知识,能够初步形成科学用药的意识和危险用药方案判别能力,在初步开展健康宣传工作后,要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定期举办安全用药知识讲座、广播电视宣传等途径让更多的群众学会鉴别药品质量和真伪、掌握基础用药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拒绝购买质量存在问题、来源不明的药品[7]。
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问题的产生不仅与国内法规制度及其内部药事管理水平有关,还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及安全意识紧密相连,基层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监督指导、落实药品管理法规制度,切实结合机构内药品使用特点划分管理重要程度,重点药物重点管理,特殊药物区别对待,任何一个环节认真操作、反复核查,避免出错。
参考文献
[1]姚莉萍.对泰州市四家乡镇医院药剂工作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6):327-328
[2]陈小云.乡镇医院司药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医药前沿,2011,01(18):159-160
[3]慕立博.浅谈我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现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53-54
[4]倪淑军.对新形势下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工作的思考[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11):353-353
[5]陈玉琴.乡镇基层医疗中药学工作的思考[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10):175-175
[6]唐浩军.乡镇卫生院药师如何开展用药咨询服务[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48-48
[7]王伟.乡镇卫生院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鲁药事,2010,29(5):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