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合创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都明确提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教40条”《“六卓越 一拔尖”计划2.0》所倡导的新文科建设也提出了突破传统学科自我设限,加强学科融合创新,促进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新文科视域下,如何贯彻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以小学教育本科声乐基础高音练习“大跳”音程的教学为例,从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學方式的转型、职业角色的塑造、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等方面,对红色文化艺术与思政教学融合创新的模式、途径和方法加以阐释。
  [关    键   词]  新文科;课程思政;“大跳”音程;融合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5-0204-0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都明确提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教40条”《“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所倡导的新文科建设也提出了突破传统学科自我设限,加强学科融合创新,促进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新文科视域下,艺术类理论课如何贯彻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本文以小学教育本科声乐基础(21世纪音乐教育教材《声乐实用基础教程》第七章第一节)高音练习“大跳”音程的教学为例,具体阐释红色艺术文化与思政教学融合创新,落实“三全育人”的途径与方法。
   一、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落实全员育人
   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尽管能够通过观察、交流、测试等方式对教学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否达成有所掌握,但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存在观察、交流不够充分、漏人的可能。因此,本人在线下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辅之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了解高音练习“大跳”音程的乐理知识,搜集关于红歌等历史背景知识,推送红歌《不忘初心》让学生欣赏和试唱。基于平台数据分析提供的学情,课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行相关知识能力的检测,课后则根据学生反馈交流的情况予以指导,从而弥补了传统线下教学的不足,实现全员调研、全员管理、全员辅导,落实课程思政全员育人的目标要求。
   二、课前、课中、课后熏陶浸染,落实全程育人
   现代信息技术为全员化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管理提供了硬件保障。但是如果缺乏文化艺术魅力的情感体验,学生将难以投入热情进行深度学习,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难以获得提升。因此,本人以文化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为内核,用艺术教育的魅力吸引学生充分参与,使他们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艺术浸润中获得知识、技能以及精神的成长。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声乐基础中高音练习“大跳”音程的教学为例,教学过程设计见附表。
   三、多元融合,挖掘思政元素,实施全方位育人
   声乐基础作为小学教育本科理论性必修专业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为此,本人在高音练习“大跳”音程这一教学中,找准契合点,整合课程资源,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多元融合,全方位育人。
   (一)找准契合点
   本章节知识点与红歌旋律的契合:红歌需要表达豪迈激情,往往采用旋律起伏比较大的高音演唱“大跳”音程来表现。因此,在教授高音练习“大跳”音程这一章节知识点时,以此为契机,引入了《不忘初心》这一有着深厚文化艺术底蕴的课程资源,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学习。
   (二)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歌曲《不忘初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就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诗句,意思是如果没有当初,就很难有最终的现在。后来,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散文《画弥勒上生帧记》中写道:“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思是说,时时不忘最初的发心,最终一定能实现其本来的愿望。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和历史启示,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指示。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十九大的关键词和精神,其中凝聚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民族情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能唤醒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抗日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高度的文化自信。歌曲《不忘初心》是2016年作词家朱海和作曲家舒楠,踏遍中国革命根据地,集合多方心血和智慧,修改5次,历时60多天,为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专门创作的歌曲。歌曲激情、豪迈,旋律优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激发学生缅怀革命先烈,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进而产生时代责任感。本人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结合教学过程所能引导的团队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思政要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应有的思政教育。
   (三)多元融合,全方位育人
   1.专业知识与红色艺术文化融合。单纯的理论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对重难点知识技能的突破和落实,而思政教育如果融入文化艺术,更能增加打动人心的文化艺术感染力。因此,本人整合课程资源,将红色文化艺术经典歌曲《不忘初心》引进课程,不仅通过其中高音练习“大跳”音程乐句,使学生更具体地理解知识点,而且能通过重点乐句的学习,将歌曲更好地演唱、演绎,从而能将爱国情怀、长征精神更广泛地传唱和传递。    2.学科融合。包括学科内部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演唱和合唱的融合,还包括跨学科的融合——音乐基础中高音练习“大跳”音程知识技能,与红歌《不忘初心》长征文化历史背景知识、思想政治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岗敬业职业教育以及旋律線的绘画、歌词文学语言的赏析等多学科融合。
   3.理实结合。课中既有高音练习“大跳”音程方面的理论指导,又融合了“大跳”音程基础训练、红歌《不忘初心》演唱、策划合唱演出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实践演练。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能促进对理论的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水平的综合提升。
   4.显性教育与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相结合。课中既有重温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铸就英雄历史、赞扬革命、歌颂祖国、弘扬长征精神等显性教育,也有通过欣赏、演唱红色经典文化艺术获得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以及在合作学习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隐性教育。显性教育与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5.三维目标融合,全方位育人。由于高音练习“大跳”音程知识点与红色文化艺术经典歌曲《不忘初心》在思政教育方面高度契合,因此本课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育人目标得以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得以全方位落实。
   音乐不仅让人身心愉悦,也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和教化作用。古人有言:“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大声不入里耳,曲高和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德者,性之端也;乐也,德之乐也。”以上小学教育本科声乐基础高音练习“大跳”音程的教学只是红色文化艺术与思政教学融合的一个案例。在当前新文科建设和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打破学科壁垒,充分挖掘思政育人课程资源,促进学科内部、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与时代、学科与社会生活、民族发展、人类文明进程之间的联系,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立德树人”目标,我们的艺术理论课程将能焕发出更大的生机活力,更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N].2016-12-9(01).
   [2]李凤亮.新文科:定义·定位·定量[J].探索与争鸣,2020(1).
   [3]薛琳.新文科背景下深度融合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新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11).
   [4]夏夏.课程思政实践中生态文化与音乐美育融合初探[J].大众文艺,2020(5).
   [5]赵晖.音乐院校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9).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直以来,丽水格外珍惜、不断挖掘、用足用好浙西南革命史这一宝贵资源,大力弘扬和传承浙西南革命精神。本土高校应巧妙地挖掘利用这些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浙西南红色文化精神与高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将宝贵的浙西南红色文化资源转变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并将它应用到本土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当中,这样才能真正凸显红色资源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价值。  [关 键 词] 浙西南;红色文化;教
期刊
[摘 要] 以三峡大学为例,面向三峡大学全体学生,通过研究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现状来分析高校社团对大学生活和教育事业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和社团采访的方式,将量化数据研究和质性分析访谈相结合,分析高校社团现状并为大学生选择社团和社团建设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 键 词] 社团;问卷调查;社团采访;社团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 湖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现存20多种,其中贯穿的红色文化基因对师范类艺术生的思政教育具有道德规范的教化功能,产生共鸣的情感教育,传承文化的实践作用。  [关 键 词] 地方戏曲;红色文化;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5-0024-02   一、师范类艺术生的特点  
期刊
[摘 要]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管理学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包含的内容是人类历史的管理活动,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紧密相连,课程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有机结合。管理学课程思政要以价值引领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革,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构建管理学课程中的思政逻辑;教学方法新颖多样,提高教学效果。  
期刊
[摘 要] 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多年试点实践为样本,分析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涵和构建意义,阐述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四阶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构建要素,并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组织实施和长效合作机制形成三个方面来实践,为其他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职业院校及后续研究提供可借鉴经验。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四阶梯”;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期刊
[摘 要] 立德树人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和社会期盼高校在大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加强实效性和针对性。传统专业教育中课堂教学暴露的教育问题让完满教育更具生命力。基于“专业教育”+“完满教育”融合发展的溢出效应,从知识点、教学素材、教学方式、反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专业教育中课堂教学融入完满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 键 词] 教育教学;教学改革;专业教育;完满教育;德
期刊
[摘 要] 工科学科的文化建设历年来没有得到国内各大综合性大学应有的重视,然而,工科研究生在完成必要的课程学习基础上,一般以在导师团队完成科研项目并获取实验数据为形式开展研究工作,如何发挥学科文化的育人功效,在研究生科研实践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成为学科和团队负责人亟须解决的问题。首先阐述了学科文化的内涵和学科文化建设的意义,具体分析了国防科技大学空天力学学科文化内涵及其对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
期刊
[摘 要]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是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传承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进而培养具有时代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对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的基本介绍,深入挖掘课程所体现的思政元素,就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融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 键 词] 烘焙食品;加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
期刊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五中全会说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指出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民办本科高校浙江树人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职业规划意识、职业目标树立、职业规划行动、职业规划教育需求四个方面研究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原因,并对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
期刊
[摘 要] 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培训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体制机制[1],谋求职业院校校企长远、深度发展,寻求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2.0时代方向。通过分析研究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深度剖析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深层次问题,结合“职教二十条”,从育人角度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2.0时代”发展模式,借助大数据采集、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