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议题扩散现象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众议题的重要性在网络时代得以彰显,而公众议题的扩散比传统媒介环境下来的更加明显。分析“河大撞车门”中体现的议题扩散现象原因,对于深刻理解网络时代公众议题以及对议题施加合理引导意义深远。
  关键词:议题扩散;议程设置;受众心理;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101-03
  
  
  一、引 言
  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在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下,社会力量得到了成长的空间,公众议题大量兴起,这些公众议题成了聚积公众意愿、表达民意的重要平台。所谓社会议题,就是一段时期内公共广泛关注、广泛讨论的焦点。Cobb和Ross早在1976年的研究指出, 从议题发起人的性质不同出发, 可以将议题分为公众议题(public agenda)与官方议题(formal agenda):前者是指由公众发起的议题, 而后者指的是由政府决策人士发起的议题。[1]网络形态下的公共议题,即网络公共议题是在原有公众议题基础上的发展与延展,不仅仅是网络时代技术形态的变化所致, 同时在传播内容、话语权、媒介系统内部互动等方面也都反映出新的态势。公共议题的扩散,指的是公共议题在传播过程中在原有事件基础上不断发散的现象,实际反映的是公共关注焦点的动态变化。
  二、网络时代的议题扩散
  这种形式的议题变化就其本质而言议题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公众的注意力仍停留在该议题上,只是关注的重点可能从一个方面向另一个方面转移,转向对议题相关方面甚至相关领域的关注,但并未真正放弃对原有议题的注意。
  如果把公众对于一个议题的认识看作一副完整的图画,那它无疑会由很多个细节组成。议程上的每个客体都有无数的属性,即充实每个客体画面的那些特点与特性。[2]
  如果将“河大撞车门”事件看作一个独立的议程设置客体,与其相关的连锁事件则可以看成是它的不同属性。自李刚之子李启铭撞人事件网上引起轰动后,拔出萝卜带出泥,人们的关注点由此生发开来,开始纠问,小小副局长到底有多大能耐。不久即有人爆料李刚父子拥有房产五套,价值百万。议题随着事件进展迅速蔓延,河大学生被校方封口消息一出,人们指责校方之余开始挖出“猛料”,河大校长涉嫌学术造假。一时间,与“河大撞车门”有关的流言四起。整个过程生动地反映了网络议题的扩散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议题扩散现象在传统传播方式和传播领域内虽然存在但并不常见,恰恰是伴随着网络走进人们的视野,得到了急速发展的。
  网络时代议题扩散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深刻影响。
  (一)网络时代话语权转变
  网络是双向度的网状传播,议题衍生能力强。网络传播的即时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受众反馈可以及时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来,从而对议题的发展和演变产生影响,不断扩大议题。由于不同网友关注的角度不同,阐释话题的影响力有所不同,经过网友的不断互动、讨论甚至激辩,一个话题常常演变为很多话题。[3]网络时代,给议题转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与平台,加速了议题的变动。
  此外,网上的议题扩散还具有自发性特点,指的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为人们提供信息,不自觉地充当把关人。这种传播是自发的,没有媒介的引导或规制,网络媒介则承担了为公众提供信息的责任。而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是,网络媒介在此过程中把关人地位的弱化甚至是消失使得公众获得了足够的话语权。
  (二)公众对于信息的高导向需求
  导向需求(The need for orientation)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公众或个人对于环境或事件的一种认知并期待被指导的需要。这个概念可用于判断公众对何种议题有兴趣以及政府、媒介等机构的议程设置对公众的影响效果。
  导向需求是“自然界里没有真空的”这个科学原理的认知版本。公共事务领域,个人的导向需求越高,他或她就越可能关注携带丰富政治与政府信息的大众媒介议程。[4]导向需求的两个指标是关联性与不确定性。高关联性与高不确定性带来高导向需求。“河大撞车门”一进入公众领域即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其具有了高关联性与高不确定性,即李刚门事件跟公众的生活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我们中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撞车门”的受害者。“撞车门”事件的出现,已经深深威胁到了公众在社会中的生存安全,引发人们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隐忧。同时,作为突发公共事件,事件的走向、结果都还是未知数,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公众无法依靠自身的社会经验来获得信息,因此必须转而依靠媒介,拥有快速传播能力的网络媒介成了有利的平台。而“李刚门”事件议题的扩散也与导向需求有着深刻的联系。一个新议题进入公众视野后,公众需要大量的真实可靠的信息满足自己的求真心理,公众对于事件发展的态势有着强烈的关注欲望,这种关注具体表现为渴望大量关于事件本身各个方面及其相关领域的信息。具体到本次事件当中,公众关注事态进程,更希望能全面了解情况,把本次事件放到一个完整的背景中加以理解,这就需要了解相关的背景。有了了解的需求,相应的也就有了知情者的提供与爆料。
  (三)受众的主动挖掘信息心理
  在网络议题扩散的过程中,也折射出受众心理的新内涵。即在传统六种心理特征: 认知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表现心理、移情心理、逆反心理外,主动发掘信息的心理得以凸显。[5] [6]
  主动发掘信息的心理在网络时代来临前即普遍存在,人们在获知一定的信息之后有利用自身条件寻找未为人所知的其他信息的趋向。这是由人们对信息的渴望决定的。这一心理在任何时代都存在,却在网络时代得到了强化和放大。网络提供的平台,刺激了受众去主动挖掘信息并传播信息。正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公众议题热议时,网络用户才会各显神通、提供与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这种心理,在人肉搜索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今天河大撞车事件中的议题扩散,在搜寻个人信息上或多或少与人肉搜索有着相同之处。
  (四)“扫帚星效应”发挥作用
  “扫帚星效应”指的是人际知觉中产生的一种知觉偏见,即对某个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差的印象之后,便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作出差的认识和评价。[7]
  纵观本次议题扩散过程,会发现所有的扩散得来的话题分支都是在质疑李刚父子及其维护者,认为他们还有其他不当甚至不法行为。公众很快将对李启铭的愤怒转移到对其父李刚身上,不久便有网友爆料李刚父子有五套房产。
  这个过程实际上反映了网民的知觉偏差,将对李刚父子的较差印象加以延展,使之扩展到其他方面。“扫帚星效应”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在议题扩散过程中出现的几乎全部都是包含负面内容的信息。当初始议题出现时,人们先入为主地认定了李刚的负面形象,所以在出现相关的负面信息后,人们也愿意认可它。
  三、议题扩散与网络舆论
  公众舆论的构建是围绕公众议题进行的,也就是说公众议题是舆论的支撑点,对舆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议题的变化也必然引起舆论的相应变化。
  (一)议题扩散对舆论的作用
  1.拓展了议题,增强了舆论,造成社会对议题的高关注
  扩散现象使得舆论以原有议题为圆心不断扩大,实际上有利于舆论场的形成。这种扩大客观上也就扩大了议题的影响,使之进入公众视野并获得持续关注。
  一个议题具有了受众的持续关注力就是说它能够持续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受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且随时可能发展转移,信息时代媒体呈现给受众的海量信息无一不在分散着受众有限的注意力。只有处于变动中、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事件才能获得人们的普遍关注。以李刚门事件为例,其进入公众视野时处于事件的初始阶段,事态发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公众对事态的走向具有极高的兴趣。此时,议题的扩散增大了事件中的不确定因素,大大扩展了公众未知事项的范围,人们不仅关注对肇事者的处罚(这是常规关注事项)而且关注李刚是否有不法行为、河大校长是否有抄袭行为——这些恰恰是议题扩散出来的相关事项。公众对这些事项的关注形成了一种“合力”,将公众关注焦点集中于撞车事件及其相关问题中,这就是议题扩散带来的直接作用。
  2.有助于挖掘事件的深层原因及内幕,保证舆论监督的有效及事件处理的公正
  单从河大校园车祸这一事件来看,可以将其视为一次校园交通事故。但一次车祸最终演变成一个事件,并迅速获得了全国范围内公众的普遍关注,与以这次事故为焦点的议题扩散现象不无直接关系。
  议题的扩散正是网络民众舆论监督的产物,而议题的扩散又进一步推进了事态的发展,从而推动舆论监督的发展,正是这样的循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将目光聚集李刚门事件,强有力的推动了对于事件的多层次、立体化地挖掘。网络是现阶段民众舆论监督的最好平台,而议题的扩散促进了网民舆论监督的深化,这种挖掘无疑为事件的公正处理提供了保证。
  (二)议题的扩散也存在一定可能误导舆论、阻碍舆论引导的不利因素
  1.议题扩散可能导致舆论偏离原有主题
  议题的扩散在为议题吸引公众目光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可能使公众的注意力形成一定的偏移,即仅关注扩散出来的相关事项,而忽略了对原有事项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原有中心议题逐渐边缘化,而边缘化的结果就是忽视对中心议题的深入挖掘。保证了议题广度的时候,无形中牺牲了中心议题的深度。
  2.流言四起可能导致舆论对隐私权、名誉权的侵犯践踏
  网络平台民意表达的自由必然与人格权保护形成一定的冲突。网上议题扩散之初第一个提供信息来源的人,就面临着侵犯他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的危险。如果信息是虚假的,那无论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都会对他人的权益构成伤害。同样,随着扩散议题的传播,许多人参与到讨论中来,网民意见表达常常呈现非理性特征,使用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词语宣泄情感,这实际上就已经构成对他们名誉权的侵犯。但是由于网络媒介的特殊性,网民匿名,实际侵权的人数众多,再加上网络群体事件往往带有舆论监督的性质,使网民的轻度侵权言论显得可以理解,这些都导致了权利所有人维权难。
  李刚门事件中,死亡女生的一篇日记曾经在网上广为流传,引得无数网民为其扼腕叹息。但仔细想来,如此私自公开死者日记并加以广泛传播,很明显侵犯了死者的隐私权益。这是此次事件中议题扩散的一个极小的片段,也是存在侵权隐患的切实反映。
  3.议题扩散会使事件升温,煽动民意,影响事件的公正理性处理,最后可能演化成民意审判
  原本一个相对较小的事件,却随着议题的逐渐扩散不断发展,其社会影响呈现滚雪球般越来越大的趋势,获得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民众的持续关注带来事件的不断升温,使原本简单的事件变得错综复杂,真假难辨。扩散的议题可能加剧民众的愤怒,而大范围的群体意见最后必须与必然得到相应的重视,很可能带来民意审判的消极后果。
  四、把握传播规律,政府需有所作为
  以李刚门为例,这一突发事件引得网民极大关注客观上反映了民众对于当前社会现实特别是官二代、富二代言行的普遍不满,而千万网友关注事态发展无疑体现出民众对当权者、对公权力运用的不信任,民众怀疑、担忧在其无法看到的灰色地带存在形态各异的司法不公。这起突发事件,就成了检验中国政府部门危机公关能力和司法部门公正性的考题。处理的妥当,将会大大赢得民众的支持和好评;处理不当,则很可能会造成矛盾的积聚甚至激化。在危机的传播过程中,作为公众最认可的权威信息来源,政府理应扮演危机传播主体的角色。[8]仅就议题扩散这一传播现象而言,政府可以也应当有所作为。
  (一)就议题扩散的内容第一时间公布信息,杜绝谣言滋生和蔓延
  传播学中首因效应认为,“当受众面对两种冲突的信息时,两种信息的呈现顺序会影响公众对信息的接受。”[9]议题扩散过程中,公众对真实信息的渴望尤为强烈,政府应针对扩散议题,第一时间给民众解释和答复,避免让流言先入为主,为民众采信。因为根据首因效应,在民众首先接触流言并接受时,想再改变民众的认知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因为心理学上研究表明,认知改变的难度要远远大于认知的形成的难度。信息时代,不能再用“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消极态度应对事态的发展,对个人是这样,对政府更是如此,尤其是面对突发公众事件,政府应第一时间主动回应。具体到李刚门事件中的议题扩散现象,政府应当在议题扩散之初就及时调查,尽快公布调查结果。这是对公众负责的表现,也是对自身形象负责的表现。毕竟当李刚门事件上升为社会公众议题时,它就和政府的作为、公信力紧密相连了。
  (二)秉公处理,并公开事件进展,是赢得民心的法宝
  李刚门事件获如此广泛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民众一定程度上对公权力的不信任及对公权力使用的不满。为避免矛盾的激化,政府必须首先准确意识到事件的性质及可能的发展趋向。一次李刚门事件,把保定市政府推到了风口浪尖,此时政府的最佳选择显然是秉公处理,及时更新事态进展。若处理的好,举国称快;反之,则会演变成一次政府的公关危机。开诚布公,才是赢得民众支持的关键。
  五、结 语
  网络的繁荣, 给个人开辟了空间, 打破了强势精英的话语垄断, 让草根一族也有了设置议程的机会。[10]议程设置模式将在未来一段时期继续发挥其对舆论的作用。对议题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很多领域,议题转换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侧面,一个切入点。
  著名传播学者喻国明教授撰文提出:在突发公共危机中,面对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政府仍是最有掌控能力的权威。对于网络议题、网络舆论的疏导,将是政府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曾繁旭.社会的喉舌—中国城市报纸如何再现公共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3).
  [2] (美)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 大众媒介与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米彦泽,张昊.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的新特点[J].新闻世界, 2010(7).
  [4] 卢姆勒.“The role of theory in uses and grarifications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anuary ,1979.
  [5] 张国良等.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 丁柏铨,郭舒然.对2009年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学解读[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1).
  [7] 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8] 谢耘耕,曹慎慎,王婷.突发事件报道[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9] 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电视出版社,2006.
  [10] 张慧.议程设置不为王—从电影《大事件》对传播中议程设置者的思考[J].东南传播,2008(8)
  
其他文献
摘要:主题性宣传片因其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容纳信息,最大限度的传达了国家文化、城市精神及企业理念,展示了国家、城市及企业的实力,对树立国家、城市及企业的良好形象、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被称作一个国家或地域文化宣传的“视觉名片”。  关键词:主题;电视宣传片;符号元素;视觉名片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073-02      
期刊
摘要:本文借用拉斯韦尔5W模式,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对我国手机广告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手机作为一种广告媒体,是一只不折不扣的“潜力股”。  关键词:拉斯韦尔5W模式;中国手机广告;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065-02       1973年4月,美国人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
期刊
摘要:影视与图书的关系从相互割裂到互相欣赏再到相互借力最后到二者融合,其间过程反映了多元媒介形式共同发展的趋势。影视和影视艺术的诞生创造了现代传媒形式的革新,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图书紧跟热播影视,从荧屏走向文字,一方面为图书提供了畅销的可能,另一方面又因操作不利让图书陷入盲目跟风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境地。  关键词:影视;图书;影视同期书  中图分类号:G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
期刊
摘要:随着技术手段、管理方式的发展,企业的战略重点在不断地转移。品牌形象塑造已成为企业品牌价值提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综合论述品牌形象力,品牌价值,以及企业在进行品牌形象塑造中可以选择的策略。  关键词:形象策略;品牌形象;品牌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059-02       21世纪,世界经济的竞争已上升到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尤其是2010年香港与大陆合拍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全方位的突出表现,意欲指出香港电影以其独有的产业机制和魅力,在电影手法到产业运作等各个方面将不断带领中国大陆电影走向国际。  关键词:香港电影;内地电影;合拍   中图分类号:J99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069-02       一、背景分析——市场浪潮下,大陆香港电影市场的双赢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电视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大好景象。但是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刷下,我国电视节目的商品气息越来越浓厚,文化气息越来越少。在加上我国电视供给的数量远远大于电视受众的数量,中国的电视节目逐渐呈现出多而杂、杂而劣,劣而同的复杂局面。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出品的电视节目,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坚持走自己的地域文化路线,虽然市场化程度不高,但是风格清新,内容独特,发展
期刊
摘要:《互联网的百万富翁》是国内第一档网络直播的益智真人秀,它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媒体进行大众传播,也是针对互联网生活方式的一次创新营销尝试。以这个节目为例,分析了其如何实现网络化,并对今后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做了预测。  关键词:真人秀;互联网的百万富翁;新媒体;网络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095-02       信息化是当
期刊
摘要:2010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利用微博问政成为各界热议现象。微博的技术优势、门户网站的开博邀请、媒体的热捧、民众的表达诉求、代表责任意识强化等原因,使得微博成为表达舆论强有力的平台。然而在两会闭会期间,当初火热的代表、委员微博却面临流于形式、个人作秀、无人更新的拷问,设立实名制官方微博,从微博中来,到现实中去,与意见领袖建立良好的互动,创造话语交锋的公共空间成为高效利用微博问政的可行
期刊
摘要:虽然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我国社区报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成大气。然而从媒体产业发展规律和国外社区报实践来看,社区报将会成为报纸转型或新的利益增长点。笔者将试图从市场可进入性、可行动性、可赢利性等方面分析中国社区报的未来发展策略,以期对以后的办报实践有所借鉴。  关键词:社区报;发展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061-02 
期刊
摘要:近年来网络群体在参与网络热点事件中表现出情绪化、极端化等非理性特征,造成了网络舆论的混乱。本文以“李刚门”事件为例,分析了网络群体非理性表达的表现形式,然后寻找这种产生非理性表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群体非理性表达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网络群体;非理性表达;“李刚门”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092-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