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念下都市近郊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探析

来源 :小城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syyd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但坐落于都市近郊区的传统村落面临着自身保护发展与都市人文、经济等辐射影响之间的博弈。本文将“共生”理念引入,探讨城乡“共生”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并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六家畈村为例,从历史文化“共扬”、人居环境“共宜”、公服设施“共享”和产业经济“共兴”四个方面,提出城乡“共生”下六家畈村保护发展路径,以期对都市近郊型历史古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共生;都市近郊型;六家畈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12.010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12-0061-06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ve Renewal Strategy of Urban Suburban Traditional Villages under the Concept of Symbiosis: A Case of Liujiafan Village in Hefei City
  LU Kai, CHENG Tangming, FU Baidong
  [Abstract]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valuable legacy of Chinese farming civilization. However, traditional villages located in the suburbs of the city are facing a game amang their ow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urban humanities and economic radi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ymbiosis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under the symbiosi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aking Liujiafan Village of Hefei City as an example, th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path of Liujiafan Village under the symbiosi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sui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perfect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industrial economic prosperit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suburban historical villages.
  [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symbiotic concept; urban suburb type; Liujiafan Village
  引言
  傳统村落是历史与文化的记忆,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是传承传统文化、“乡愁记忆”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落实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组织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程”,并将传统村落保护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项目。自2014年8月,安徽省住建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列入第一批安徽省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通知》,此后陆续公布了三批共754个安徽省传统村落,合肥市六家畈村入选安徽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录。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坐落于都市近郊区的传统村落面临着自身保护发展与都市人文、经济等辐射影响之间的博弈。同时,2019年1月《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中明确将城市近郊区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村庄,确定为城郊融合类村庄。城郊融合型村庄具有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也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都市近郊型传统村落综合考虑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乡村传统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实践经验。本文结合合肥市近郊的六家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从问题与目标、协调与融合等角度探讨保护发展路径,引入“共生”理念,在城乡“共生”的视角下,从都市近郊型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历史文化、产业经济和公共服务设施四个方面进行保护发展路径探索,以期对同类型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起到一定启迪和借鉴作用。
  1相关研究进展
  1.1都市近郊型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研究
  在都市近郊或边缘区的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研究中,王力恒借鉴新城市主义的分层次、步行尺度,密度控制、文脉统一等理论,以大阳泉村为案例,从生态、区域、村落、公共空间四个层面,综合考虑城市边缘区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关系,以改善村落人居环境,促进村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实现城市与历史文化区域的互利共赢[1];陶金在重新认识城乡结合部历史村落的过渡性与复杂性的基础上,评价了主动更新与被动更新两种模式的利弊,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历史村落与城市“协同进化”的模式[2];袁倩在广州边缘区历史村落保护与更新模式研究中分析了广州边缘区传统村落重组模式,整合运营模式,并在城市触媒理论、文脉理论等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一种新的再生模式[3];刘夏琼以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荆坪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为例,探讨了在快速城镇化的形势下,被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近郊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的要点,认为该类型村庄的规划编制应注意规划范围的层次性、规划效力承上启下、重点保护重要历史遗存、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在发展中保护[4]。   近郊型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研究大多关注传统村落规划研究、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产业问题研究、景观与生态环境研究等方面,都属于较宏观的概念和指导。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一般着眼于村落本身的空间特征、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技术与手段等较微观的层面。综上,现有研究缺少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性研究。
  1.2“共生理念”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在历史文化遗产与“共生”结合方面的研究中,刘丹以黑川纪章的“新共生思想”为理论基础,分别基于“共生”的条件、“共生”的形态、“共生”的价值、“共生”的保障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城郊历史文化村镇与城市的“共生”关系,总结形成城郊历史文化村镇与城市“共生”关系的导则[5];刘琳将“共生理论”引入并构建古村落与城市的“共生系统”,整理了共生理论中“共生系统”的三个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并解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明确了“共生”的多样性、互助互利性是判断“共生单元”是否共生的依据,并分析了共生理论对古村落保护更新研究的适用性及指导意义[6];侯学韬等通过对云南省冒和村在旅游的“共生”模式下发展与保护的论述,认为“共生理念”的运用有利于传统村落与城市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而解决“共生”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寻求一种互利“共生”的模式[7]。
  现有研究中“共生理念”已被应用于近郊历史文化村镇与城市共生关系、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城中村改造等方面。在城市边缘区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研究中,“共生理念”可以解决传统村落与城市缺乏互动的问题,但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对缺乏。本文首次将“共生理念”引入都市近郊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研究,探索都市近郊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提出较全面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城市“共生”策略。
  2“共生”理念与城乡“共生”
  2.1“共生”理念基本概念与内涵
  “共生”(Symbiosis)来自于希腊文字“Sumbioein”,是共同生活的意思。“共生”理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1879)提出,后来经过斯格特(Scott)和格瑞德(Gerald)进一步发展完善[8]。“共生”是指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和相互作用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20世纪中叶,袁纯清学者将生物学领域的“共生”学说引入社会经济学领域,他认为“共生”既是一种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现象与生存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科学方法[9]。社会经济学科领域“共生”的核心是“双赢”和“共存”。
  2.2城乡“共生”
  都市近郊型传统村落与都市不是简单的部分与整体,包含與被包含的关系,而逐渐转变为相互促进与相互补充的城乡“共生”融合的关系。黑川纪章先生在“共生”理念阐释中指出,要对整体和局部给予同等的重视[10]。在城乡“共生”关系下,可打破传统村落保护与都市发展各自为政的观念,从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能量、物质及信息交流的视角来同等看待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使古村落与其外围城市空间相联系并以人居环境、历史文化、产业经济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为路径空间谋求城乡互利共生。这为都市近郊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将传统的消极对立转变为传统村落与城市积极的对话(见图1)。
  本文的“共生”是寻求近郊区的六家畈村与合肥市之间建立起一种互惠互利的城乡“共生”关系,最终达到双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3都市近郊型传统村落的特征
  3.1 毗邻性
  从区位视角来看,都市近郊区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与中心城区通勤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是城乡互为渗透,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区域,其边界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具有半城半乡的特征。坐落于都市近郊的传统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缘特征决定其与毗邻都市在人文、经济、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依赖和互动。
  3.2 趋附性
  从设施视角来看,村落的设施享受到都市的辐射,相对完善。但从历史文化来看,受都市化发展的影响,新建筑、新风貌、城市化景观环境不断出现,村落内历史建筑、传统风貌正在逐渐消失,历史的、传统的建筑符号和景观元素正在向都市中现代的、时髦、城市的符号转变。
  3.3 博弈性
  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城市资本、产业、文化等对进驻传统村落“蠢蠢欲动”,外来的要素对村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自身生活状态、传统文化、乡土环境、产业经济形成冲击,以生活居住为主的村落功能与市场经济为主的城市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博弈性。
  4城乡“共生”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思考
  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都市近郊型传统村落积极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和所在区域发展条件,以城乡“共生”理念为导向,以背景要素、文化基因和功能板块为背景,以区域融合为策略,以区域平衡和多方参与为保障,深入挖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改善村落人居环境,完善配套设施,策划适合村落产业的发展项目,探索都市近郊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实现人居环境“共宜”、历史文化“共扬”、产业经济“共兴”及公共服务设施 “共建共享”。走“特色化、乡土化、多元化、精细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见图2)。
  5六家畈与合肥市“共生”发展核心问题梳理
  六家畈村是安徽省首批传统村落之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东南,距离合肥市仅16公里车程,隶属于肥东县长临河镇湖滨行政村(见图3)。
  六家畈居民中以吴姓居多,吴姓聚族而居,人才辈出。迄今为止,六家畈村共有淮军将领17位,侨胞2000余位,已发展成为安徽知名的淮军故里和全省最大的侨乡。据吴氏宗谱记载,自南宋宝庆元年,吴氏始祖吴七三公自徽州婺源迁到茶壶山东,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二世祖吴再三生六子迁到此处从事农耕,因人丁兴旺,村四周皆冈峦,故名六家畈。六家畈素有“三岗六份”之称,“三岗”为席家岗、汪家岗和枣林岗;“六份”为大官份、小官份、前份、中份、后份和东份。现存六家畈古民居四处两片区,均已公布为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六家畈历史环境要素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形式不一(见表1)。


  文章从历史文化、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产业经济四个方面对六家畈村与合肥市“共生”发展现状及核心问题进行梳理,探讨城乡“共生”关系下六家畈村的保护发展。
  5.1 文化遗存丰富,交流互动不足
  六家畈村作为拥有700多年建村历史的古村落,历史见证性遗存空间丰富,其中较为知名的物质文化有庞大的古民居建筑群、吴家花园、淮军将领碑林、振湖古塔、古碑、古井及古树名木等,非物质文化有传承百年的洋蛇灯、炭娄龙、舞狮等。文化氛围浓厚,历史资源众多。
  但是,由于六家畈村管理不善和发展相对落后,列入文保单位的建筑处于“冻结式”保护状态,文保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弘扬受到局限,未被列入文保单位的传统风貌建筑有的已年久失修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参与度不够,传承路径相对单一,大多仅仅依靠身传口授,参悟体验等。除此之外,文化资源仍需进一步挖掘与整合,作为巢湖之滨的都市近郊型传统村落,缺乏与合肥市及巢湖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互动,尤其是同类主题的文化交流互动不足。
  5.2 自然本底良好,人居环境较差
  六家畈村东南有青阳、白马、茶壶、四顶诸峰环抱,风光宜人。茶壶山形似“壶嘴”,常年向村庄“滴水”。西侧毗邻巢湖,湖边矗立一座古塔,与湖中姥山尖上的宝塔相映,呈现一派古色古香的气象。村落四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玉带河绕村南而过。村内河塘沟渠众多,历史格局尚存,街巷肌理清晰,文化遗存丰富,整體形成“山、水、田、塔、村、巷”的自然地理格局。


  但是,城市建设对自然无节制的索取造成严重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玉带河水质恶化,河塘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由于缺乏建设指导和控制,村内住宅建设随意无序,街巷硬化的同时破坏了历史肌理且缺乏绿化,生活垃圾露天堆放较多,私拉乱建现象严重,房前屋后绿化景观杂乱无序。传统村落传统肌理断裂,历史风貌失调,文化特色弱化。
  5.3 基础设施完善,公服配套匮乏
  目前,六家畈村已有完善的雨水沟渠系统,较为齐全的电力电信系统,生活用水全部覆盖,村落道路已实现村村通且路面全部硬化,并进行部分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
  但是,六家畈村教育、休闲广场、文化娱乐、旅游服务设施等相对匮乏,不仅满足不了村民的生活使用需求,更承载不了将来发展田园旅游、乡村体验、文化弘扬等诉求。
  5.4 发展机遇明显,联动发展薄弱
  近年来,按照合肥市委市政府“高水平建设文化强市”的要求,合肥市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已成为合肥市支柱产业。此外,合肥市突出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包公故里、三国故地、淮军摇篮”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为载体保护、传承和弘扬地域特色文化,为六家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良好契机。
  但是,目前六家畈村产业发展仍以传统种植业和渔业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虽有机遇但内生动力不足,文化旅游发展未成系统且特色尚未完全体现,村落孤立发展,缺少与区域内文旅产业的协同联动。
  6城乡“共生”下六家畈村保护发展路径探析
  6.1 整合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共扬”
  优秀的文化资源往往是同界“共生”。通过整合区域内共有的文化资源实现同类主题文化的联动,是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路径。六家畈村以茶壶山、四顶山和滨湖岸线为依托,承接环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策划项目,形成生态文化旅游观光路线。同时以浓厚的淮军文化为牵引,联动合肥李府、合肥淮军圩堡群等淮军文化遗产,打造淮军文化旅游路线,成为合肥旅游区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区域文化“共扬”。
  整合文化资源的前提在于村落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无论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需要还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要求,都应保护利用好村落文化遗产[11]。
  在整体格局保护层面,保持“三岗六份”的村落传统格局,维持历史街巷的线性走向和高宽比,协调建筑传统风貌;在建筑保护整治层面,对村内建筑进行分类保护与整治的同时,对传统风貌建筑进行活态保护,植入适合的业态进行功能置换(见图4);此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烘托村落文化氛围。
  6.2 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环境“共宜”


  村域层面改善人居环境重点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六家畈村围绕“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护村落周边山体(茶壶山、四顶山等)的地形地貌,对生态植被进行严格保护,治理水体,保育种植地,优化现有水田生态系统,禁止在传统种植地进行建设活动,控制村落建设边界。
  村落内部根据合肥市多举措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要求,针对村落自身特点采取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五大措施进行人居环境的改善,塑造“山—水—林—田—村”的和谐“共生”关系(见图5)。
  6.3 加强公服配套促进设施“共享”
  六家畈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不仅要满足村民日常生活使用需求,更要符合未来发展田园旅游、乡村体验等的功能性诉求。规划结合当地民居改造建设特色民宿,打造创意空间,将废弃养正小学改造提升为高效乡村创新孵化中心、大师乡村工作室,与合肥市的高校合作,鼓励高校的师生下乡创作与写生。除此之外,利用村落北侧废弃机械厂打造集中式的主入口服务中心,结合六家畈的空间格局和服务内容布置分散式的服务网点。不仅为都市人提供了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的场所空间,也为村民提供了一定的商业机遇,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   6.4 集聚文旅产业促进经济“共兴”
  六家畈村在文化资源整合的基础上,突出淮军文化、侨乡文化等特色资源,积极承接合肥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作用,将历史文化元素与合肥经济圈内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集历史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田园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全国首个淮军文化、侨乡文化特色文旅古村。
  六家畈村以淮军古民居群为依托,按展示项目内容将村落划分为五大展示区域,分别为:古村风情区、淮军文化展示区、旅游服务综合区、侨乡文化展示区和民俗体验文化区(见图6)。利用村内闲置空间打造多处活动节点,通过纵横的街巷串联形成游览回路。六家畈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本底,集聚文旅产业,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以文促产、以产带文,共同推动六家畈村与合肥市的经济“共兴”。


  7结语
  傳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保护村落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彰显民族文化和改良村落生境[12]。本文运用城乡“共生”的理念,认为合肥市近郊的六家畈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要融入区域环境,整合资源、保护为先、集约利用。对都市近郊型传统村落可以从促进文化“共扬”、环境“共宜”、设施“共享”、经济“共兴”等方面实现村落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和谐共生,以期避免传统村落空巢化、破败化或过度旅游化等问题出现,为都市近郊型历史古村落的保护更新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力恒.城市边缘区内的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更新[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2]陶金.城乡结合部历史村落更新模式探讨[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0:8.
  [3]袁倩.基于广州城市边缘区历史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4]刘夏琼.近郊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以中方县荆坪村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莞市人民政府.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7:12.
  [5]刘丹.转型社会中的城郊历史文化村镇与城市共生关系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2.
  [6]刘琳.基于共生理论的深圳凤凰古村保护性更新策略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7]侯学韬,马聪,代晓芳.基于共生理论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探析——以石屏县冒合村为例[J].绿色科技,2018(1):165-167.
  [8]王璠.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策略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9]袁纯清.和谐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8: 203-220.
  [10]黑川纪章.共生城市[J].建筑学报,2001(4):7-12.
  [11]宋玢,赵卿,王莉莉.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的整体性保护方法——以富平县莲湖村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6): 118-124.
  [12]叶步云,戴琳,陈燕燕.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主动式”城镇化复兴之路[J].规划师,2012,28(10):67-71.
其他文献
主题一:传统村落的发展阶段与存在问题  李华东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组成员,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特邀编辑,《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编委  当前村落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伦理瓦解、代际伦理失衡、养老困难、婚姻圈解体,熟人社会的舆论失去了制约人们行为的作用,乡规民俗几近崩溃、人际情感日趋疏远,公共文化生活难以维系等方面。我认为,文化的衰落是乡村最深刻的
期刊
摘要:当前,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传统建筑风貌环境与格局遭到破坏、非物质化遗产逐渐消失等问题。本文以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柘皋镇北闸老街为例,在文化空间的保护与发展视角下探讨如何在修缮过程中协调更新与改造、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进而用于指导北闸老街的保护整治工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持社会经济活力,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经营。  关键词:文化空间;历史文
期刊
摘要:传统村落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地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重要的研究领域。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不可逆转的衰败颓势。文章通过梳理经典文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过程与特征、知识群组的识别、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了详细梳理。简要评述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系统总结了传统村落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转型,在此基础上,基于五位一体转型发
期刊
摘要:我国传统村落由于量大、面广及质异的特性,以致其保护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分类保护作为实现针对性保护发展的有效路径,已形成一定的研究趋势。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运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认知基础、资料整理、文献分析、关键词共现为依据,得出以多维特征视角进行划分的传统村落类型,尝试构建由保护发展总则、规划及策略三个子系统共同形成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体系结构,并聚焦民
期刊
摘要:依据住建部颁布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将传统村落划分为传统建筑类、选址格局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三类。文章以选址格局类传统村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黄圩村为研究对象,借鉴纺织织补的相关手法对传统村落进行织补。提炼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的山水环境格局、防御体系格局、人居空间格局三条格局纬线,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农耕文化、汉石文化、聚落文化三条文化经线,模仿凸纹织补、重平纹织补、榫头式
期刊
摘要:联系近年来突破生态环境“高压线”的违建热点新闻事件,文章探讨在生态红线“客观限制”下的传统村落如何寻求“主观发展”的保护发展模式。同时,探索一种“重保护谨慎发展”的新模式,以实现乡村振兴、达到共同富裕的新逻辑。并以中国传统村落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张疃村为落脚点,在不触碰生态环境“高压线”的前提下,在完善保护的基础上,将“闲置农房”演变成“大学村”筑巢引凤,引导村庄走向良性循环,共同谱写传统村落
期刊
摘要:文章以江苏省徐州市96个乡镇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地域多功能的指标体系,研究乡村农业功能、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休闲文化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识别各乡镇主导功能类型。结果表明:(1)农业功能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微山湖、骆马湖沿岸与睢宁南部;经济功能高值区多分布在工矿业发展较好、经济辐射较强的乡镇;社会保障功能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区周边;休闲文化功能高值区主要沿大运河、大沙河分布;生态服
期刊
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2016年7月,国家三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评选出第一批1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2016年10月,针对特色小镇概念模糊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特色小(城)镇区分为“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两种不同形态。2017年5月,住建部办公厅《
期刊
摘要:徽州古道蕴含历史与文化底蕴,对徽州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结构,通过GIS平台选取遗产斑块密度、β系数、空间整合度指标,以徽州古道为例,采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进行评价,量化分析并总结出徽州古道现状特征,研究空间信息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徽州古道与沿线村落密切相关;对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从整体出发。并从斑块更新与活
期刊
摘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目标,对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交通不便,“三区三州①”一直以来是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生活质量无法保障,乡村尤甚。按照党和国家关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要求,结合云南省关于“精准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研究,本文通过总结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