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鉴 赏 教 学 设 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vi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让学生初步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让学生初步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
  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
  过程与方法
  朗诵、 互动、合作、探究、赏析与练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文
  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设想
  本堂课主要谈谈在鉴赏古典诗词中咏物诗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关于咏物诗的界定有广义和狭
  义之分,广义的咏物诗包括借物抒情诗、托物言志诗和哲理诗;狭义的咏物诗就是指托物言志诗。为了便
  于掌握,本堂课主要谈狭义的咏物诗的鉴赏。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形态,各有情性,其中颇有些与人情或相近,或相似,或相通的,这就成为诗人
  们吟咏的对象。中华诗词中有不少咏物精品,意蕴深邃,感人肺腑,令人击节叹赏。咏物诗成为我国古典
  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历代诗人把在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写出
  了一首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歌。但要做到领会咏物诗词的精髓,却非易事,因为咏物诗词只是以"
  物"为吟咏的对象,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而上乘的咏物诗词往往达到"物我一境"的境界,因此,我
  们必须仔细体贴诗人用意,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我们可以用郑板桥的一首画竹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影子来表现"物----我"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
  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
  二、 青灯有味似儿时——回顾以自然景物为引用对象的诗。
  墨 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 灰 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閑。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题 竹 石 画(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
  (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学生背诵,温习旧知,为新知识的
  学习作铺垫。)
  启发:根据你所背诵的这几首诗,请说说你对咏物诗有什么理解?咏物诗具有什么特点?
  三、掀起你的盖头来——明确咏物诗概念
  1 定义: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2 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
  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描其形,求形似;
  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重点)
  3主要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托物言情、托物喻人)
  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借之物既
  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4 其它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
  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四、让我轻轻地告诉你--如何鉴赏咏物诗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
  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1)、了解咏物诗词在创作时要采用"不即不离"的吟咏方法。
  通俗一点儿说,就是诗人在创作时,要在切合咏物,曲尽"物"的妙处的基础上来抒发作者的情思、感慨,
  而不仅仅停留在"物"上,而是要把作者所咏的物与要表达的感情结合起来鉴赏。
  例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
  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论曰:"东坡《水龙吟》起句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即不
  离也。"也就是说,苏轼在咏杨花的同时,也在咏思妇,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达到"物我一境"的最
  高境界。词中的杨花像是很有情意,能万里随梦寻郎,能化为浮萍,还能变成离人泪;而词中的思妇"愁
  绪满怀无着处",梦中万里寻郎"不得到辽西",又"无计留春住",梦醒后"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
  谁",咏物与抒情所似水中着盐。
  (郑板桥的咏竹诗,也都属于这类精品,不可不细心研读,以求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
  比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而茁壮地生存下
  来,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岑参《范公丛竹歌》云:"寒天草木黄尽落,犹自青青君始知   。"这就是松与竹的最大特点,也有别于梅、兰、菊。所以这二者往往成为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
  形象,刚正不阿之品质等的象征。
  学生练习: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怀?
  思考时应该想到诗人在咏石灰的同时,也在咏己,二者完全融为一体,不分彼此,然后才能做出这样正确
  的回答:"诗人以石灰自喻,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高尚精神,表达了洁身自好,清白自守的
  高风亮节,展示了诗人的远大理想和坦荡的胸襟。"
  竹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作者抓住了竹子枝繁叶茂而不开花的特点,表现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性。)
  屏 风李商隐
  六曲连环接翠帏,高楼夜半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诗中屏风的’’掩灯遮雾’’寓含小人障明,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为受人谗害很深的缘故,诗人借咏
  屏风表达了自己对其怨恨。)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作
  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
  (1)、懂得"物"虽为一,而情各有别道理。
  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也就是说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
  ,吟咏成章,再加上各人的处境、性格、思想等的差异,因此虽同咏一"物",而主题大多各异。
  例子 :咏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
  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
  警,我亦举家清。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有个很好的评论:"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
  ;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
  兴不同如此。"三位诗人一为高官,暗喻品行高尚,声望自大;一为囚徒,自哀自怜,显其清高;一为落
  拓士人,悲蝉悲己,自叹身世。都写得物我无间,情意胶合。
  学生练习:
  咏 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形象特点。(提示: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寒泠荒凉。自身特点:
  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芳香如故。)
  2)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提示: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
  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3)试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艺术手法。(提示:(1)托物言志,(2)环境烘托。)
  ( 对比赏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
  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 懂得"物"虽各异,而其情亦有无别的道理。
  中国人就有"岁寒三友"之说,松、竹、梅虽则各异,但它们凌霜傲雪的风格却毫无二致,因此,不同
  的诗人在咏不同之"物"时,所表达的主题有时却是一样的。
  例子: 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
  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北陂杏花(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陆诗咏梅词自然是有寄托的,诗人咏梅花就是咏自己,梅花的那种不随流俗,不畏谗毁,坚贞不屈,死
  而不悔的风格和陆游的身世、遭遇、人格、品性、情操完全一样。王诗虽然咏的是杏花,但和陆游所咏的
  梅花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你看,诗中的杏花不也和陆游词中的梅花一样,宁可粉身碎骨,也不屈服于邪
  恶势力吗?陆游和王安石的志趣在这一词和一诗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由此看来,,对于诗词中的寄托,
  不能用固定的模式或框框来随便一套,就以为可以偃旗息鼓,得胜回朝;也不能牵强附会,妄加臆断。而
  必须实事求是,从全篇着眼,从作品及作者的实际出发来做准确的剖析,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否则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3)、懂得所咏之"物"怎样才能达到形神具似的最佳境界。
  咏物诗要达到形似比较容易,而要达到神似就比较难了。以绘画打个比方,同是画人物肖像,一般的画匠
  只能达到形似,而真正的天才画家才能达到神似,把人物画得活灵活现,富有神韵,如达芬奇的《蒙娜丽
  莎》等;画龙点睛这一成语说的也是这么一回事。
  例子: 东 栏 梨 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
  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
  ?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
  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輕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   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
  学生练习:
  双 双 燕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
  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
  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问:作者在描写燕子时采用了哪些手法?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分析。
  (一是用复杂的背景来衬托,二是采用拟人的手法,三是抓住最富特征的细节来描写。显得非常自然,毫
  不斧凿,达到形神俱备,尽态极妍的最佳境界,且’’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五、总结归纳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六、实践演练
  1、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
  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
  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
  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
  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難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3、 画眉鸟(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
  的飞翔。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4、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
  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附)板书:
  1、概念:物——寄情
  2、特点:
  3、手法:托物言志(情)
  4、鉴赏方法: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由形而神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其他文献
【摘要】"赏识教育"是针对现行教育中"抱怨教育"弊端而提出的以信任、理解、尊重、激励、提醒为思维  方式的新的教育模式。开展赏识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有利于增  强学生信心,培养学生兴趣,形成顽强的意志,充分激发潜力,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培养赏识教育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也是人类之所
【摘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  特点,他们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自我控制及主动学习能力不强,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对学生的主动学习  习惯的培养很有必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的积极参  与,使其各方面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  【关键词】学习习惯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自我评
【摘要】近几年,中职学校的招生已经没有门槛,生源大多是"三类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传统的语文  教学模式早已不适用,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中职语文教学,寻找早已失落的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关键词】"三类学生"人文性美社会整体  近些年, 中职学校的招生已没有门槛,初中毕业以后不管成绩好坏,不管是否参加中考,甚至于有些学生  初二都没有上完,都可以直接到中职上学。生源大多是既考不上重点高中、又考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  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后进生。后进生是班级的落  伍者,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而且后进生常常屡教不改。如果借此而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岂不是有悖  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吗?再说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核心之一就是  面向全体学生
期刊
【摘要】职校是个以专业技能为主的学校,它所侧重的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具备可  以在一线岗位上操作的能力。所以职校的机电专业也是要以此为出发点,跟进市场的需求,把握发展的动  向,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必将推动教育教学领域的变改和飞跃,不容置疑,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网  络化正如雨后春笋般被推广和普及。机电专业作
【摘要】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多媒体  教学、计算机教学软件、远程教育、虚拟大学等应运而生。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  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  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环境,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在中学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摘要】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业务素质为主,教育部前部长陈至立在关于职业教  育的重要性讲话中提到:"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我们要从科学的、全  面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来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  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对学生德育素质提升起到很好作用。  【關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政治教学  职
【摘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21世纪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教育注入了一股活力。然而,我们最基层  最偏僻的乡村小学教育,在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媒体的同时,要关注传统教育中好的做法,把学生良好行  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分年级、分层次、分阶段地强化训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  基础教育增砖添瓦。  【关键词】关注小学养成教育永恒分年级分层次分阶段强化训练  "三尺讲台度春秋,半截粉笔伴
【摘要】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当前竞争激烈并以质取胜的经济形  势下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尤为迫切和重要。分析了德国双元制教  育模式的内涵及特点,提出了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教育改革  国际上曾出现过两大职业教育流派,一是"企业职业教育模式",以日本、 美国等为代表;二是"学校职  
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室构型的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5例,男87例,女68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1.01±11.92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