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余华的《活着》讲述历经亲人相继离去,饱受生活的摧残和折磨,最后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故事。这是一个一人一生的悲剧故事,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虽说在情节上大致相同,但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思想主题与小说不尽相同,尤其是亲人的离去、结尾的意义小说和电影给读者、观众的直观感受是不一样的。电影版的《活着》在一定层面上来说没有达到小说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主题。
关键词:活着;福贵;对比;主题
一、被生活戏弄的悲剧小说《活着》
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去乡下收集民间歌谣,遇见了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之后他便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他跌宕起伏,经历无数苦难的一生:原本生活在富裕的地主家庭,他嗜赌成性,还骑着妓女满大街跑,这个时期的他家中还没有落魄。可惜因为好赌,家产终于被他赌光,福贵在一贫如洗中度日,在母亲生病去求医时又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之后回到家乡母亲却已不在,家珍是一个善良能吃苦的大家闺秀,在福贵被抓去当壮丁的三年里一直等待著他,后来福贵回来,家珍含辛茹苦养大有庆和凤霞。但生活就是如此戏弄,凤霞哑了,妻子家珍因为患上软骨病干不了重活,儿子有庆为了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死,而后凤霞和二喜喜结良缘但生产时大出血而亡,凤霞死后家珍也在不久之后去世,故事到这里已经够悲剧了,但并没有结束。福贵的女婿也因为在工地工作时被水泥板夹死,唯一的外孙跟着自己生活,又因为吃豆子吃得太多活生生撑死了......最后只剩下自己与一头牛,这一系列一连串的悲剧下,更体现出来的是被生活戏耍的命运下,主人公福贵淡然了一切,与那头起名为福贵的老牛。
二、在悲剧中体现温情的电影《活着》
电影《活着》是张艺谋导演根据小说改编而来,在电影中既是悲剧故事也带着温情和希望,总感觉生活还有点盼头。电影以福贵在赌场赌博开场,妻子家珍这时身怀二胎,无法忍受福贵的嗜赌成性而带着幼小的女儿回到了娘家,后来因为赌博福贵败光了家产,家珍这时领着两个孩子回到家中,福贵开始以皮影戏维持生计,后来被抓去当壮丁,国民党溃败之后回乡继续以皮影戏为生。大跃进运动开始后,有一次福贵硬叫上有庆去学校,却发生了事故,女儿凤霞和二喜喜结良缘又因生产大出血而死,这一段让人感到心碎。温情的地方在于家珍病情越来越严重好在有康复的迹象,电影的最后,福贵、女婿二喜、外孙馒头、家珍都还活着,给观众一种生活有希望的盼头。
三、小说与电影的对比
小说开头以采集民间故事的“我”入场,讲述遇到的老人福贵他的一生,这似乎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感受另外一个人的一生,在老人讲述时又转化成老人自己的视角,这是双线叙述,并没有让读者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旁观者,代入感很强,这也是小说文字的魅力所在。在余华的笔下,小说《活着》人物怎么个活法,怎么日常生活起居都没有怎么死却很重要,死亡是他笔下最常见的场景之一,以这个为切入点,在小说中福贵的爹先是被气晕了,而后从粪缸摔下而死;电影中的情节更为简洁,相比之下,小说就似乎有点拖泥带水,但电影删去了福贵爹的“鸡变羊”这一段话,使得主题游移不定。有庆的死在电影和小说中唯一相似的点就是都是春生惹的祸,在小说中,有庆为了救春生夫人输血过多而死,电影中是有庆在学校墙角下睡觉被倒车撞到墙被墙砸死的,小说在献血这一段体现了当时某些善于经营之辈为了讨好上级的常用技俩,另外有庆献血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热情,而电影则是因为大炼钢铁有庆、春生都是几宿没睡觉导致的悲剧。关于凤霞的死,小说只用了一页多的篇幅来叙述,但情节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电影中则是医生被关在牛棚里,只有学校的人为凤霞接生,一群人手足无措。在小说的最后,所有人物都相继离去,只剩下福贵独自一人,相比之下,电影是一个比较美好的结局,二喜、馒头(小说中福贵的外孙“苦根”)、家珍都还活着。在人物命运安排的这一方面,小说的主题在我个人看来是一个老人被命运捉弄戏耍最后淡然一切的悲剧,电影是一个老人在历经苦难之后,生活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的故事。电影在情节上做出了许多改编,也加入了新的元素——皮影戏,福贵的谋生手段不是送水而是依靠皮影戏,就算没落福贵也依旧是住在镇上的一个小房子,因此电影中没有像小说中的那样强烈的对比,总的来说,电影是在政治想象力的基础上,通过福贵的一生展现了一个以城市矛盾为内容的政治性空间,而小说则是以强烈的对比、带有一定幻想的神话性的基础上,展现了一个以农村和城镇的对立为内容的神话性空间。相比较小说的神话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希望下,带有政治想象力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最后,从阅读小说时,每个人的感受和想象出来的画面不尽相同,电影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单一的。回到富贵这里,他受到的报应不过如此,他抱着有庆的尸体,他抱着凤霞的尸体,他抱着家珍的尸体,他抱着苦根的尸体,他一个个的埋葬,一个个的送别。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吧。一开始,我看着他牵着一头牛叫着好几个人的名字时我还很困惑,也是一扫而过,随着几个人名的出现我突然泪目,原来这全是他亲人的名字啊。他现在只有一头老牛,嘴里念叨的是家珍、凤霞、二喜、有庆,我不知道他是承受了多大的痛苦,而如今他可以平淡的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 富贵呀富贵,耕完这片地我们就回家吧。 你看,家珍,凤霞,二喜,有庆他们,都回家啦。
参考文献
[1]金子靖. 从生命思考到时代反思——小议小说和电影《活着》的差异[J]. 科教文汇旬刊, 2007(07):162.
[2]尹从. 不同的活法——《活着》之小说与电影比较[J]. 电影评介, 2006, 000(015):13-16.
[3]全炯俊. 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活着》和《红高粱》的电影改编[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1, 000(010):177-190.
关键词:活着;福贵;对比;主题
一、被生活戏弄的悲剧小说《活着》
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去乡下收集民间歌谣,遇见了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之后他便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他跌宕起伏,经历无数苦难的一生:原本生活在富裕的地主家庭,他嗜赌成性,还骑着妓女满大街跑,这个时期的他家中还没有落魄。可惜因为好赌,家产终于被他赌光,福贵在一贫如洗中度日,在母亲生病去求医时又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之后回到家乡母亲却已不在,家珍是一个善良能吃苦的大家闺秀,在福贵被抓去当壮丁的三年里一直等待著他,后来福贵回来,家珍含辛茹苦养大有庆和凤霞。但生活就是如此戏弄,凤霞哑了,妻子家珍因为患上软骨病干不了重活,儿子有庆为了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死,而后凤霞和二喜喜结良缘但生产时大出血而亡,凤霞死后家珍也在不久之后去世,故事到这里已经够悲剧了,但并没有结束。福贵的女婿也因为在工地工作时被水泥板夹死,唯一的外孙跟着自己生活,又因为吃豆子吃得太多活生生撑死了......最后只剩下自己与一头牛,这一系列一连串的悲剧下,更体现出来的是被生活戏耍的命运下,主人公福贵淡然了一切,与那头起名为福贵的老牛。
二、在悲剧中体现温情的电影《活着》
电影《活着》是张艺谋导演根据小说改编而来,在电影中既是悲剧故事也带着温情和希望,总感觉生活还有点盼头。电影以福贵在赌场赌博开场,妻子家珍这时身怀二胎,无法忍受福贵的嗜赌成性而带着幼小的女儿回到了娘家,后来因为赌博福贵败光了家产,家珍这时领着两个孩子回到家中,福贵开始以皮影戏维持生计,后来被抓去当壮丁,国民党溃败之后回乡继续以皮影戏为生。大跃进运动开始后,有一次福贵硬叫上有庆去学校,却发生了事故,女儿凤霞和二喜喜结良缘又因生产大出血而死,这一段让人感到心碎。温情的地方在于家珍病情越来越严重好在有康复的迹象,电影的最后,福贵、女婿二喜、外孙馒头、家珍都还活着,给观众一种生活有希望的盼头。
三、小说与电影的对比
小说开头以采集民间故事的“我”入场,讲述遇到的老人福贵他的一生,这似乎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感受另外一个人的一生,在老人讲述时又转化成老人自己的视角,这是双线叙述,并没有让读者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旁观者,代入感很强,这也是小说文字的魅力所在。在余华的笔下,小说《活着》人物怎么个活法,怎么日常生活起居都没有怎么死却很重要,死亡是他笔下最常见的场景之一,以这个为切入点,在小说中福贵的爹先是被气晕了,而后从粪缸摔下而死;电影中的情节更为简洁,相比之下,小说就似乎有点拖泥带水,但电影删去了福贵爹的“鸡变羊”这一段话,使得主题游移不定。有庆的死在电影和小说中唯一相似的点就是都是春生惹的祸,在小说中,有庆为了救春生夫人输血过多而死,电影中是有庆在学校墙角下睡觉被倒车撞到墙被墙砸死的,小说在献血这一段体现了当时某些善于经营之辈为了讨好上级的常用技俩,另外有庆献血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热情,而电影则是因为大炼钢铁有庆、春生都是几宿没睡觉导致的悲剧。关于凤霞的死,小说只用了一页多的篇幅来叙述,但情节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电影中则是医生被关在牛棚里,只有学校的人为凤霞接生,一群人手足无措。在小说的最后,所有人物都相继离去,只剩下福贵独自一人,相比之下,电影是一个比较美好的结局,二喜、馒头(小说中福贵的外孙“苦根”)、家珍都还活着。在人物命运安排的这一方面,小说的主题在我个人看来是一个老人被命运捉弄戏耍最后淡然一切的悲剧,电影是一个老人在历经苦难之后,生活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的故事。电影在情节上做出了许多改编,也加入了新的元素——皮影戏,福贵的谋生手段不是送水而是依靠皮影戏,就算没落福贵也依旧是住在镇上的一个小房子,因此电影中没有像小说中的那样强烈的对比,总的来说,电影是在政治想象力的基础上,通过福贵的一生展现了一个以城市矛盾为内容的政治性空间,而小说则是以强烈的对比、带有一定幻想的神话性的基础上,展现了一个以农村和城镇的对立为内容的神话性空间。相比较小说的神话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希望下,带有政治想象力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最后,从阅读小说时,每个人的感受和想象出来的画面不尽相同,电影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单一的。回到富贵这里,他受到的报应不过如此,他抱着有庆的尸体,他抱着凤霞的尸体,他抱着家珍的尸体,他抱着苦根的尸体,他一个个的埋葬,一个个的送别。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吧。一开始,我看着他牵着一头牛叫着好几个人的名字时我还很困惑,也是一扫而过,随着几个人名的出现我突然泪目,原来这全是他亲人的名字啊。他现在只有一头老牛,嘴里念叨的是家珍、凤霞、二喜、有庆,我不知道他是承受了多大的痛苦,而如今他可以平淡的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 富贵呀富贵,耕完这片地我们就回家吧。 你看,家珍,凤霞,二喜,有庆他们,都回家啦。
参考文献
[1]金子靖. 从生命思考到时代反思——小议小说和电影《活着》的差异[J]. 科教文汇旬刊, 2007(07):162.
[2]尹从. 不同的活法——《活着》之小说与电影比较[J]. 电影评介, 2006, 000(015):13-16.
[3]全炯俊. 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活着》和《红高粱》的电影改编[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1, 000(010):17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