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中的战争真相

来源 :长江文艺·精品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e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以前的主旋律作品,国产抗战电视剧《亮剑》有不小突破,亮点不少。片中的主人公八路军团长李云龙不再是以往的高大全形象,而是喜欢讲粗话,有私心,偶尔还犯点小错的“泥腿子”。抛开历史背景不谈,起码这个人物变得真实可信,像个真人了。
  但是纵观剧情,总让人热血沸腾,觉得打仗是件挺好玩的事儿,恨不得亲手杀几个鬼子过过癮。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很惊讶,像我这么热爱和平、胆小如鼠的人,怎么也会向往战争?
  看美剧《太平洋战争》之后,我对战争的美好幻想则荡然无存。
  《太平洋战争》是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继《兄弟连》之后,再度联袂,斥巨资打造的二战史诗剧。它通过三名普通士兵的视角,逼真地再现了60多年前的太平洋战场。在剧中你看到的不是战场,而是地狱。当死亡每天都在发生,变得越来越正常,活着才是意外。除了敌人的炮火,人还有无数种死法:病死、饿死、渴死、淹死、甚至倒在战友的枪下……贝里琉岛战役,一个美军士兵从散兵坑爬出来,想出去小便,黑暗中忽然枪响,此人应声而倒。高度紧张的战友把他当成了偷袭的日军,开枪射杀。
  真实的战争是什么?一位二战老兵的话,或许能让我们体会更深:“一颗炮弹呼啸落下,血肉横飞,我挣扎着爬起来,看到战友的残肢断臂,摸索着自己的身体,还好自己没有受伤。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为战友报仇,而是庆幸,死的不是自己。我为有这种想法而羞愧,但这就是人的本能,武器就是用来杀人的,炮弹落下来总会有人被炸死。”对于战场上的士兵而言,活着就是胜利,但是有几个人能活着离开战场呢?
  “你们很快将启航,前往太平洋执行任务,上了船之后,才会告诉你们目的地。”一位军官来到新兵训练营,向新兵蛋子们宣布命令。一个人一旦被投入战场,连一只蚂蚁都不如。你不知道将去往何方,也不必知道作战任务,只需明白一件事:只许向前,不准退后。他们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太平洋战场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琉磺岛,残阳如血,尸横遍野。那些年轻的士兵,大部分是第一次踏上异国他乡,就永远留在了这块陌生的土地。
  同样是主旋律,美国人拍战争题材一贯立场鲜明:反战。看我们的战争剧,对战争持什么态度呢?答案是:稀里糊涂。一会儿以胜利者的姿态极力赞美战争,一会儿又以受害者的身份血泪控诉,仿佛墙头上的草,风吹两边倒,从来没有连贯的立场。战争当然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但是一部好的战争作品,决不应该让观众对战争产生留恋和向往,否则十分可怕。
  一部波澜壮阔的二战史诗剧,居然没有伟大领袖罗斯福的镜头,连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的影子也没见着,这对于我们来讲,简直不可思议。汤姆·汉克斯说:“本剧要探讨的,不是美国与日本作战,而是关于战争本身,战争对它的参与者造成了什么影响?”似乎有讨好日本人的嫌疑,但是不可否认,该剧确实只讲述士兵自己的故事,甚至包括他们的敌人。
  当你看到那些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日军士兵,明知败局已定,依然一次次发起自杀式的“万岁冲锋”时,心里似乎不只有愤怒,还多了一份悲凉,他们何尝不是战争的受害者?仅冲绳岛战役,美军阵亡1.2万人,日军损失10万人,并直接导致15万平民丧生。对于身处战争中的人而言,无论敌我双方,都不会有胜利者。
  美国人的主旋律很有意思,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歌颂他们的战争英雄,另一方面又毫不留情地揭露战争的残酷。一个几乎年年打仗的国家,却在不停地反思战争,仅凭这一点,就让人深思。
  摘自《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我住进美国房东Kerl家二楼的客房时,他已经72岁了。这是个矮胖而可爱的小老头,体重100多公斤,患有严重心脏病,但从不妨碍大吃大喝且绝不锻炼。作为曾经的药剂师,Kerl压根儿不相信食物疗法。  吃东西不注意,但吃药,Kerl是很注意的,并仗着昔日的工作经验,在我遇到小病小痛的时候,就弄些药来给我吃。例如我脸上长痘,他就给我一种药膏,让我每晚睡觉前涂在痘痘上,再用创可贴盖住——当然,效用不大。  
期刊
一  在一次创作笔会上,许多人正高谈阔论,侃侃而谈。一位男作者看到他旁边坐着一年轻女子,始终颔首微笑,聆听着别人的交流。于是,他忍不住地用一种轻慢的语气问道:“小姐,你也是写小说的?”  女子侧过头,微笑道:“是的,我也是来参加笔会的。”  男作者说道:“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了,请问小姐共出版了几部小说?”  女子笑了笑,淡淡地说道:“我只出版了一部小说。”  那男作者听了,更显轻狂道:“噢,
期刊
秦怡,有着辉煌的事业和坎坷的人生,曾当选“中国十大女杰”、当代中国“非凡女人”,曾获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更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最美丽女性。从艺70多年来,她主演了《女篮五号》、《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等经典影片,去年88岁高龄时,又参演了电视剧《等待胜利那一天》。5月7日晚,秦怡亮相以母亲节为主题的“母亲·足迹·背影——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朗诵会”,在星海音乐厅为观众献上她自己的诗作《我
期刊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期间,人们看到他总是随身携带着根手杖。大家对这根手杖充满了好奇,不禁纷纷猜测起来。有人说,手杖里面藏有长剑;有人说,那是一枝长枪。而叶挺对人们的种种猜测总是笑而不答。有人专门去问叶挺的内勤警卫,但警卫也不明真相。直到后来,人们才从新四军军部首长的保健医生张岗那里揭开了这枝神秘手杖的秘密。   原来,这枝手杖是叶挺在德国时的一位友人所赠。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担任起义军总司令的叶
期刊
1976年是不幸和灾难的一年,也是转变着中国历史的一年。这一年,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事可以说是太多太多了。  1月8日早晨,我和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值班室的副主任东方、民航总局的副局长张瑞霭、北京市公安局的副局长江明,还有北京卫戍区的副司令员邱巍高,聚集在首都机场,正在开会研究那里的现场警卫事宜。  会议刚开不久,我就接到中办警卫处警卫值班室的电话,说周总理逝世了,要我们立即回城。听到这个消息,当时我的
期刊
1938年2月18日上午,国民党密电组截获了一份由潜伏在重庆的日本间谍发出的密码电报。该电报以杂乱排列的日文字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编码方式。这时,9架日军的轰炸机对重庆实施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轰炸。  由于事先没捕捉到任何关于袭击的蛛丝马迹,国民党情报部门将目光投向了那些無法破译的密码。这时,国民党驻美国华盛顿使馆军事副武官肖勃将一个关键人物推荐给了国民党密电组组长魏大铭。  赫伯特·亚德利是美国军事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公开论战,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裂。波兰、匈牙利、东德等国站在苏联一边,越南、朝鲜、罗马尼亚、古巴等国和中、苏双方都保持关系,与中国立场一致的只有霍查领导的阿尔巴尼亚。因此,阿尔巴尼亚被中国誉为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两党两国关系空前亲密。  1967年初,中国所有驻外使节撤回国内,参加“文革”运动。1969年春天,中共九大闭幕,才重新向外派驻使节。当时,耿飚刚当选九届中央
期刊
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两天后即开赴日本展开救援。其实,在80多年前日本关东大地震时,中国各界人士也曾积极帮助日本赈灾。    关东地震引发巨大灾难    1923年9月1日11时,一场震级为7.9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日本关东一带并殃及全国,地震引发火灾、海啸和泥石流,把东京、横滨变成了一片火海,震灾祸及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等地,灾民达340多万,史称“毁灭一府六县的关东大震灾
期刊
血是人的生命之源,然而,血液很难储存,而且经常供应短缺,有时还会给人们带来致命的传染病,因此,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人造血变得比以前更为迫切。那么,人造血能否解决上述问题呢?  人造血的优点如下:第一,捐赠的天然血只能保存42天,而且还要冷藏,但是人工血可以在室温中存储一至三年。第二,人造血不必考虑血型是否吻合,将来进一步连猫和狗等动物都能够受惠。第三,一般捐赠的血输入病人体内后,要24小时之后才能恢复
期刊
在剧组里,烟火师整天跟雷管、炸药、烟和火打交道,要配制炸药,布置、安放爆炸点,控制爆炸效果等,相当于在生死线上讨生活……    北漂艰难,无奈当上烟火师    今年29岁的王可龙2003年初加入北漂大军,靠在影视剧中客串群众演员为生。由于当一次群众演员,只能得到100元左右的报酬,所挣的钱仅够维持基本生活。无奈,他开始瞒着妻子,寻找其他挣钱的途径。  做了两年的群众演员后,王可龙认识了一些朋友,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