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怡,有着辉煌的事业和坎坷的人生,曾当选“中国十大女杰”、当代中国“非凡女人”,曾获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更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最美丽女性。从艺70多年来,她主演了《女篮五号》、《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等经典影片,去年88岁高龄时,又参演了电视剧《等待胜利那一天》。5月7日晚,秦怡亮相以母亲节为主题的“母亲·足迹·背影——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朗诵会”,在星海音乐厅为观众献上她自己的诗作《我们一起努力》。日前,她接受了某知名媒体的独家电话专访。
陪伴儿子一生,将故事写成诗歌
记者:熟悉你的观众都知道你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我们一起努力》是讲你和儿子金捷的故事吗?
秦怡:我儿子16岁发病(精神分裂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反反复复,后来我摸索到一些方法,让他住在家里。渐渐的,他有点好转,最后15年过得是比较平静的,还学了画画。但长期吃藥对他身体损伤很大,去世早(59岁)也是没办法的事。后来,我把那段日子变成一首诗——《我们一起努力》,因为是亲身经历,每次念起来感情都很丰富,我曾经在上海朗诵过几次,效果都很好。我平时其实很少朗诵,但每次需要朗诵,我都会背出来,因为这样有助于情感的表达,看着念就会差一些。
记者:你和儿子之间一定有数不清的感人的故事,连美国影星施瓦辛格都称金捷能画出《衡山公园写生》是一个奇迹?
秦怡:其实,精神病人也是可以好起来的,他经常自言自语没有办法,但我一直想让他自己做点事。他小时候很聪明,记忆力很好,虽然软弱,但善良、纯真、有礼貌,也很喜欢画画,即便涂鸦也有模有样的,算是有一点天赋。后来,他生病了,也一直认为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所以,学画时我尽量和他一起听老师讲,他自言自语、没听进去的部分,我会在老师走了以后跟他讲。他其实很听话,后来常有义卖来找他,《衡山公园写生》就是在2000年中国特奥世纪行上海慈善晚会上被施瓦辛格拍走的。到去世前,小弟(金捷)一共捐了有三四十万。曾经有人说我不应该全部捐掉,但我觉得还是捐了好,让他感觉自己没白活。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他有点不舒服,早早睡了,但是电视台第二天早上要来取画去捐,我想让他晚上再赶一张,他听说是要捐的,就又起来画,一直画到11点。
记者:你工作从来没有断过,怎么还有精力照料他?
秦怡:我先生很早就病了,没办法。小弟小时候老实极了,但我因为工作忙可能疏忽了,后来是老师发现他的病,等我从浙江赶回来,已经来不及了。但我并不把他当病人对待,虽然他病得很重,恐慌、怀疑、忧郁、狂躁等病症他统统都有,但他打人只打我,因为我总是追着让他吃药,所以在发病时,我就是他眼里的敌人。一旦他好了,又很自责,说我怎么能打妈妈呢。抓住他的性格特点,我就和他一起努力。后来,他有一段时间过得挺好的,很喜欢跟着我出去工作,我工作的时候,他就一个人看书。其实,家里有这样的孩子,一定不要泄气,要耐心地对待他。
从未放弃过信念,人不能计较个人荣辱
记者: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你,不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没放弃事业?
秦怡:我小时候挺笨的,加上封建家庭出身,很腼腆,也没想过要做演员。但我书看得挺多,抗日的时候在成都演话剧,一年365天要演280场戏,得到了充分锻炼,再笨也有些经验了。后来,我很热爱电影,总爱琢磨如何演得让人印象深刻,虽然演得不是特别好,但演得挺多。我从来没有出人头地的思想,只是对事业有一种理想,爱研究如何接近这个理想。
生活中也是,虽然很累,家庭也不那么幸福,但不会干扰到自己对事业的追求,而且因为一直有目标,我总是不断促进自己,所以烦恼的事很少。例如我从小爱唱歌,虽然嗓子不好、唱得也不好,但觉得还是可以练,直到现在,我都经常自己在家研究,声音怎样出来会更好听。又如我从来没有怎么练过字,但总相信多写会好看一些。一个人活着要有追求,别总对个人的荣辱念念不忘,有了追求,加上努力,不一定成功得不得了,但肯定可以好一些的。
记者:你依然十分关注如今的电影作品吧?
秦怡:是,但非常满意的并不多。当然,即便是美国,也有很多粗制滥造的影片。最好的影片其实不一定是大片,而是能起到一定社会作用的作品。我知道现在很多年轻演员也是拼了命地演,但剧作家太少了。以前,作家基本就是剧作家,而今,很多剧本都是东拼西凑的。我今年已经虚岁90了,但还想搞个好剧本出来。当然,能不能拍很难讲,现在几百万元都是小制作,但几百万元也很难找的,整个社会经济还没有达到投个几千万是小事的水平。加上我也没多少交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这是我的一个追求,我有生活经历,经常看书看报也有些启发。
记者:你最近在忙些什么?
秦怡:要在上海做一个个人艺术馆,用20几天的时间讲述自己的艺术历史,我一边讲,电视台一边录。
记者:你虽然年近90,但一直精神奕奕,有什么养生的秘诀吗?
秦怡:我其实不怎么养生,因为没有闲的时候。但我走到哪里都带着研究的心理,生活过得很充实。
摘自《广州日报》
陪伴儿子一生,将故事写成诗歌
记者:熟悉你的观众都知道你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我们一起努力》是讲你和儿子金捷的故事吗?
秦怡:我儿子16岁发病(精神分裂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反反复复,后来我摸索到一些方法,让他住在家里。渐渐的,他有点好转,最后15年过得是比较平静的,还学了画画。但长期吃藥对他身体损伤很大,去世早(59岁)也是没办法的事。后来,我把那段日子变成一首诗——《我们一起努力》,因为是亲身经历,每次念起来感情都很丰富,我曾经在上海朗诵过几次,效果都很好。我平时其实很少朗诵,但每次需要朗诵,我都会背出来,因为这样有助于情感的表达,看着念就会差一些。
记者:你和儿子之间一定有数不清的感人的故事,连美国影星施瓦辛格都称金捷能画出《衡山公园写生》是一个奇迹?
秦怡:其实,精神病人也是可以好起来的,他经常自言自语没有办法,但我一直想让他自己做点事。他小时候很聪明,记忆力很好,虽然软弱,但善良、纯真、有礼貌,也很喜欢画画,即便涂鸦也有模有样的,算是有一点天赋。后来,他生病了,也一直认为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所以,学画时我尽量和他一起听老师讲,他自言自语、没听进去的部分,我会在老师走了以后跟他讲。他其实很听话,后来常有义卖来找他,《衡山公园写生》就是在2000年中国特奥世纪行上海慈善晚会上被施瓦辛格拍走的。到去世前,小弟(金捷)一共捐了有三四十万。曾经有人说我不应该全部捐掉,但我觉得还是捐了好,让他感觉自己没白活。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他有点不舒服,早早睡了,但是电视台第二天早上要来取画去捐,我想让他晚上再赶一张,他听说是要捐的,就又起来画,一直画到11点。
记者:你工作从来没有断过,怎么还有精力照料他?
秦怡:我先生很早就病了,没办法。小弟小时候老实极了,但我因为工作忙可能疏忽了,后来是老师发现他的病,等我从浙江赶回来,已经来不及了。但我并不把他当病人对待,虽然他病得很重,恐慌、怀疑、忧郁、狂躁等病症他统统都有,但他打人只打我,因为我总是追着让他吃药,所以在发病时,我就是他眼里的敌人。一旦他好了,又很自责,说我怎么能打妈妈呢。抓住他的性格特点,我就和他一起努力。后来,他有一段时间过得挺好的,很喜欢跟着我出去工作,我工作的时候,他就一个人看书。其实,家里有这样的孩子,一定不要泄气,要耐心地对待他。
从未放弃过信念,人不能计较个人荣辱
记者: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你,不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没放弃事业?
秦怡:我小时候挺笨的,加上封建家庭出身,很腼腆,也没想过要做演员。但我书看得挺多,抗日的时候在成都演话剧,一年365天要演280场戏,得到了充分锻炼,再笨也有些经验了。后来,我很热爱电影,总爱琢磨如何演得让人印象深刻,虽然演得不是特别好,但演得挺多。我从来没有出人头地的思想,只是对事业有一种理想,爱研究如何接近这个理想。
生活中也是,虽然很累,家庭也不那么幸福,但不会干扰到自己对事业的追求,而且因为一直有目标,我总是不断促进自己,所以烦恼的事很少。例如我从小爱唱歌,虽然嗓子不好、唱得也不好,但觉得还是可以练,直到现在,我都经常自己在家研究,声音怎样出来会更好听。又如我从来没有怎么练过字,但总相信多写会好看一些。一个人活着要有追求,别总对个人的荣辱念念不忘,有了追求,加上努力,不一定成功得不得了,但肯定可以好一些的。
记者:你依然十分关注如今的电影作品吧?
秦怡:是,但非常满意的并不多。当然,即便是美国,也有很多粗制滥造的影片。最好的影片其实不一定是大片,而是能起到一定社会作用的作品。我知道现在很多年轻演员也是拼了命地演,但剧作家太少了。以前,作家基本就是剧作家,而今,很多剧本都是东拼西凑的。我今年已经虚岁90了,但还想搞个好剧本出来。当然,能不能拍很难讲,现在几百万元都是小制作,但几百万元也很难找的,整个社会经济还没有达到投个几千万是小事的水平。加上我也没多少交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这是我的一个追求,我有生活经历,经常看书看报也有些启发。
记者:你最近在忙些什么?
秦怡:要在上海做一个个人艺术馆,用20几天的时间讲述自己的艺术历史,我一边讲,电视台一边录。
记者:你虽然年近90,但一直精神奕奕,有什么养生的秘诀吗?
秦怡:我其实不怎么养生,因为没有闲的时候。但我走到哪里都带着研究的心理,生活过得很充实。
摘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