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历史课堂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教学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历史课堂上,信息技术提供了声像并茂的教学内容,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信息技术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手段,加强了师生互动和教学方法的改变,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为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一、激发兴趣,陶冶情感
  历史是活生生的,它发生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但历史毕竟已经过去,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来表述,给学生的刺激是有限的,学生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要困难一些。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强化文字与图象、声音的结合,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角色。例如《新中国的诞生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一课,先让学生观看有关《开国大典》的纪实片,在新课初始便把学生情感和课堂气氛定格在神圣而庄严的基调上。把历史事件概貌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脉搏的跳动,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当作了一个历史的参与者。这样不仅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带着这份激情投入学习中,而且对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二、拓展容量,充实课堂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很重要的是依赖于与课本知识相依托的历史材料。在课堂上历史材料的充分运用,可以拓展课堂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快捷地获取教材上极少涉及甚至没有的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课堂思维活动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向纵深发展。例如在讲《全面抗战的爆发》一课 ,在讲“卢沟桥事变”前先补充日本政府的秘密文件:“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会——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益,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材料的补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因就有了比较深刻的全面的了解,而不至于把“卢沟桥事变”误作为日本侵华的原因。
  三、多维互动,切磋交流
  孔子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是历史课堂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个人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解决个人思考探索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系统,它超越了时空界限,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使师生间、生生间相互质疑、彼此切磋、互相沟通更为方便,这更有利于学生群体智慧的超长发挥。合作学习,其实质就是通过信息的共享,实现交流碰撞,达到知识创新。学生在获取信息、收集信息、甑别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常会滋生疑惑,萌生出许多自己的见解,急切地需要交流、探讨,现在在网络条件下这一需求成为可能。庞杂的信息浩如烟波,师生的个性又千差万别,在碰撞中实现交流目的,从课内到课外,对于各自所拥有的信息进行删选和甑别,甚至是辩论和驳难,如此便会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用我的信息去证实和或否定他的信息,用他的信息去丰富和完善我的信息,同中求异,异中通变,寻找规律,不求完全一致,但求成一家之说。通过多种形式优化组合学生,发挥各自特长,相互启发研讨,形成思维互补,集思广益,各种观点经过争鸣才会达成共识,从而使得概念更清楚,结构更清晰,特点更鲜明,结论更准确。这是师生共同互为的自主发展,这就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具体表现。
  四、学会学习、提高能力
  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是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其内涵是倡导学习中的主体研究精神。在历史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和实践方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无论是课堂容量的拓展,合作学习的组织还是问题策略的运用,其本质都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服务的。在这里,多媒体不再仅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工具,更是用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促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协作探索的激励手段。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筛选和甄别信息的主体,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人,使外部刺激转化为他们内心的自觉追求,在信息处理中实现学习目标。在这里,学生不再迷信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它要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通过与实际情况,与其他各种材料的对比分析来确定这个知识的内在本质及其是否值得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软件时多从学生如何学这一角度去思考,还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学习进度快慢的自主权给学生,以便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诱。”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互动中接受教育、掌握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初中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青年过渡,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历史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大纲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历史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和学生互动,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实现历史课堂的教育功能。
其他文献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作文一般指的是学生学习写文章。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而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
期刊
谈到数学,大多人联想到的就是逻辑、严密、抽象、枯燥。学习是一种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当学生的情感、价值、地位被忽视后,学习也就变成了一种负担,一种包袱,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为孩子的童年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呢?  一、用“爱心”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十分重大。学生都非常敏感,教师是否真的爱他们,他们一眼都
期刊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
期刊
数学新课程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实践的学习方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等方面,尤其注重对数学德育功能的体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面对新课程,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应发挥数学教学中潜在的德育教育功能,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教会他们一种信念、一种做人的准则,从内因上影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成为“四有”新人。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对数学教学德育功能的强调,笔者认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教师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也出现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某些教师脱离教材实际、片面追求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致在使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中下水平的学生往往跟不上。教师如何认真钻研教材,面向实际地把数学知识的教学与思维方法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和智力也相应得到发展。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如下:  一、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
期刊
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阅读也是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平等对话、主动读书、自主发现、自由合作,把学生阅读的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
期刊
创造性思维是带有创见性的思维,其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被认为是创造力的重要特征,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想,教师教学首先要有创新,要改革教学方法,变灌输方式为主动探索式,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运用有利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参与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化学试题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的来说,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考的较少,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体现了知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原则。而高中化学又是由众多的零星的知识点集结而成。尤其是在元素和有机化学当中,很多的特性是无规律可循的,因此常有学生说,化学难学,因为要记的知识太多。作为教师,要想指导学生在复习中提高效率,增强知识链中的薄弱环节,实现基础知识到位,逻辑
期刊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以下的几点做法不妨一试:  一、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叫学生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