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重要的发展战略。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沈阳市城镇体系,探索各级城镇及城乡发展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城镇体系发展特征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对城镇发展的趋势进行准确研判,在此基础上,在区域层面提出构建大沈阳都市区格局,在市域层面提出构建“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的城镇体系。
【关键词】沈阳;新型城镇化;城镇体系
1.引言
新型城镇化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自提出以来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形成研究成果:单卓然、黄亚平对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做出了解析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对中国城镇化道路、模式与政策做出全面研究和深入解析 ;方创琳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中提升质量与内涵做出大量研究 。
准确研判沈阳市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和新趋势、新特点,探索具有沈阳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构建走符合沈阳城市发展实际需求的城镇体系,对于推进沈阳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2.沈阳城镇体系特征、问题与趋势判断
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是辽宁省省会,是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828.7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4%,全市总面积12881平方公里,下辖9区、1市、3县,共有55个建制镇、18个乡和141个街道,1533个行政村。
2.1沈阳城镇体系特征
2.1.1 城镇化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2014年,沈阳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位于全省之首,达80.4%。高于全省67.05%和全国54.77%的平均水平。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1.2 城镇体系不完整,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沈阳市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形成了“特大城市—小城市—小城镇”三级,缺少大、中城市的中间层次。中心城市属于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型城市,全市人口分布与增长都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是全市乃至全省规模最大的城市,规模远远大于第二位的新民市,城镇体系的城市首位度高达27。新民、辽中、康平和法库等一市三县的城区规模偏小,除新民外城区人口都少于20万人,属于小城市行列,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不高,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设施配套建设及农业转移人口吸纳能力相对较弱。全市小城镇(含乡、镇和涉农街道)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较弱,,部分乡集镇的镇区甚至仍表现为村庄形态。
2.1.3 集聚与扩散并存,以集聚发展为主
沈阳市人口增长和产业的空间集聚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且集聚程度在不断加强。同时,由于中心区功能改造和提升,引发用地性质调整和人口的空间置换,引导了一部分老城区的人口向外围地区转移,城市功能向近郊区圈层扩散。说明沈阳市城镇化处于集聚与扩散并存,以集聚为主的发展状态。
2.1.4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市区,省外人口主要来源于东北地区
随着沈阳城市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沈阳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增长迅速。2000年以来,常住人口年均增长7.7万人,城镇人口年均增长11.4万人。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市区,一市三县人口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全市城镇人口增长中,本地农业转移人口、省内其他城市外来人口和省外人口各占三分之一。省外外来人口来源中,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黑龙江10.4万、吉林6.9万、内蒙古4.2万,其次是山东3.1万、安徽2.8万。
2.1.5区域条件差异显著,城乡发展不均衡
沈阳市域范围内由于生态基础、受中心城区辐射强度不同,导致了区域差异特征显著。市域东南部和西部城镇密度高、规模和发展潜力相对较大、城镇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发达,是城镇化最活跃的地区。市域西北部地区等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镇稀疏、规模较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压力较大,不适宜进行大规模城乡建设。
2.2沈阳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建设质量有待提高
城镇建设规模拓展迅速,土地利用不够集约,人均建设用地过大。2013年全市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比2010年的增加了17.5平方米。中心城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已接近110平方米,超过了国家对特大城市人均100平方米以内的上限规定。
主城区居住设施和环境提升滞后,亟需进行功能调整和更新改造。主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不均衡,部分地区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滞等问题突出,且随着城市空间拓展和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主城区周边又出现一些新的棚户区和城中村、城边村,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和产业发展。
2.2.2 小城市小城镇规模小,推进城镇化能力较弱
一市三县城区由于人口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不高,导致了对外来人口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不强。目前主要以吸纳本辖区内的农业转移人口为主,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较弱,对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化推动能力较弱。
一市三县内的小城镇,数量虽多但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较差,综合承载能力不足,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
2.2.3 产业发展模式偏重,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不强
产业结构以二产为主,沈阳市三次产业结构相对稳定,自2007年开始,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装备制造业能力较强,并呈逐年增强趋势,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缺乏弹性和可变空间,难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有限。 2.2.4 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成为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居住证制度使沈阳户籍管理制度实现了“一元化”,但农业转移人口仍未能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难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公共服务“二元化”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3 沈阳城镇发展的趋势判断
2.3.1城镇化由高速增长进入速度与质量并重的发展阶段
沈阳的城镇化基本符合“城市化过程曲线” 规律,即城镇化从理论上进入了一个增速变缓的发展阶段。结合沈阳在东北地区建设国家中心的发展目标,未来沈阳在城市规模增长的同时,更需要提高城镇化质量,将进入速度和质量并重的发展阶段。
2.3.2城镇化人口主要以省内和东北地区转移人口为主
目前新增城镇人口中,来源于省内和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的人口约占四分之三,是沈阳市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
未来,随着沈阳东北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逐步确立,将吸引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等东北地区更多的人口来沈阳居住就业。
2.3.3新城将成为城镇化率提高的最主要空间
新城成为主城区人口和产业扩散的最主要空间。沈阳目前所处的集聚与扩散并存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决定了在主城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的同时,会将第二产业和部分三产转移到周边的新城,甚至新市镇。同时,由于主城区的环境质量、交通拥堵、生活成本高等问题,也会引导部分人口向新城转移。随着产业空间转移带来的就业机会增多、设施配套的逐步完善,新城将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居住就业的首选。
3.沈阳城镇体系构建
3. 1构建大沈阳都市区格局
以建设东北亚地区重要经济中心为目标,加强沈阳与经济区其它城市在城镇空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构建大沈阳都市区格局,实现统筹发展和共同繁荣,合力众推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充分发挥沈阳的核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沈阳为中心,建设集城镇带、经济带与交通带为一体的沈铁、沈抚、沈本、沈鞍辽、沈阜五条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带动沿线新城、新市镇发展,优化区域城镇空间和功能布局,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
3.2 城镇体系构建
3.2.1市域总体空间格局
结合沈阳实际和城市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沈阳市城镇化采取以辽河为界实行南北差别化发展策略。辽河以南重点做好城镇建设、产业集聚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辽河以北重点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划分高度城镇化地区、重点城镇化地区(城镇发展轴)和生态保育区三类分区。
高度城镇化地区是城镇化优化控制的重点区域,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主,引导人口向外围新城疏解,吸引高素质外来人口,为中心城区发展金融及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人才储备。
重点城镇化地区依托外沿复合交通走廊形成沈大、沈山、沈抚、沈哈、沈丹和沈阜6条城镇发展轴,强化交通走廊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以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和提高城镇建设质量为主。
生态保育区尽量减少城镇化发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生态环境的修复,走缩减村镇数量和规模的城镇化路径。
3.2.2 完善城镇体系结构
立足于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沈阳应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发挥交通和基础设施走廊的拉动作用,强化轴线带动作用,培育做大发展轴上的新城、新市镇,在促进城市间合作联系的同时,辐射和带动轴线上小城镇发展,形成城、镇、乡承接发展、组织有序的空间布局,构建市域多中心、轴带式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形成“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的城镇体系结构。
4.城镇发展建设重点
4.1 提升中心城区建设质量
中心城区建设突出以下方面:(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采用“集中+分散”式布局,三环内相对集中发展,三环外采用分散组团式布局。通过绿楔隔离,避免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2)主城区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加强闲置和低效土地开发利用,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盘活存量用地,改善城市环境。(3)加快主城区功能升级和人口的空间置换。(4)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引导公共设施均衡分布。(5)推进老城区的有机更新,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挖掘,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区。(6)副城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就业岗位为重点,接纳中心城区转移人口,吸引农业转移人口,促进职住平衡。
4.2 加快新城产城融合发展
近郊新城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加速产业发展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提高新城规模和发展质量。远郊新城通过优化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配置,提高集聚产业和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
4.3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
积极发展新市镇,加快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对广大农村地区服务和支撑能力,引导农业转移人口优先向新市镇集聚。
适度发展一般镇,提高城镇建设水平、优化城镇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对周边农村的服务功能。
5.结语
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家、省、市的政策引导下,沈阳应以高度城镇化和重点城镇化区域为主体,构建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4个层次的城镇体系。以提高中心城区建设质量、加快推进新城的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小城镇服务能力和人居环境水平为重点内容,推进沈阳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永欢,张丽君,徐卫华,《科学理解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7期
[2]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第7期
[3]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2期
[4]李晓江,尹强等,《中国城镇化道路、模式与政策》研究报告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第2期
[5]方创琳,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M],科学出版社,2014。
[6]阎树鑫,董衡苹,黄淑琳,韩勇,《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3期
【关键词】沈阳;新型城镇化;城镇体系
1.引言
新型城镇化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自提出以来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形成研究成果:单卓然、黄亚平对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做出了解析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对中国城镇化道路、模式与政策做出全面研究和深入解析 ;方创琳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中提升质量与内涵做出大量研究 。
准确研判沈阳市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和新趋势、新特点,探索具有沈阳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构建走符合沈阳城市发展实际需求的城镇体系,对于推进沈阳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2.沈阳城镇体系特征、问题与趋势判断
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是辽宁省省会,是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828.7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4%,全市总面积12881平方公里,下辖9区、1市、3县,共有55个建制镇、18个乡和141个街道,1533个行政村。
2.1沈阳城镇体系特征
2.1.1 城镇化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2014年,沈阳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位于全省之首,达80.4%。高于全省67.05%和全国54.77%的平均水平。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1.2 城镇体系不完整,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沈阳市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形成了“特大城市—小城市—小城镇”三级,缺少大、中城市的中间层次。中心城市属于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型城市,全市人口分布与增长都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是全市乃至全省规模最大的城市,规模远远大于第二位的新民市,城镇体系的城市首位度高达27。新民、辽中、康平和法库等一市三县的城区规模偏小,除新民外城区人口都少于20万人,属于小城市行列,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不高,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设施配套建设及农业转移人口吸纳能力相对较弱。全市小城镇(含乡、镇和涉农街道)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较弱,,部分乡集镇的镇区甚至仍表现为村庄形态。
2.1.3 集聚与扩散并存,以集聚发展为主
沈阳市人口增长和产业的空间集聚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且集聚程度在不断加强。同时,由于中心区功能改造和提升,引发用地性质调整和人口的空间置换,引导了一部分老城区的人口向外围地区转移,城市功能向近郊区圈层扩散。说明沈阳市城镇化处于集聚与扩散并存,以集聚为主的发展状态。
2.1.4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市区,省外人口主要来源于东北地区
随着沈阳城市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沈阳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增长迅速。2000年以来,常住人口年均增长7.7万人,城镇人口年均增长11.4万人。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市区,一市三县人口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全市城镇人口增长中,本地农业转移人口、省内其他城市外来人口和省外人口各占三分之一。省外外来人口来源中,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黑龙江10.4万、吉林6.9万、内蒙古4.2万,其次是山东3.1万、安徽2.8万。
2.1.5区域条件差异显著,城乡发展不均衡
沈阳市域范围内由于生态基础、受中心城区辐射强度不同,导致了区域差异特征显著。市域东南部和西部城镇密度高、规模和发展潜力相对较大、城镇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发达,是城镇化最活跃的地区。市域西北部地区等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镇稀疏、规模较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压力较大,不适宜进行大规模城乡建设。
2.2沈阳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建设质量有待提高
城镇建设规模拓展迅速,土地利用不够集约,人均建设用地过大。2013年全市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比2010年的增加了17.5平方米。中心城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已接近110平方米,超过了国家对特大城市人均100平方米以内的上限规定。
主城区居住设施和环境提升滞后,亟需进行功能调整和更新改造。主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不均衡,部分地区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滞等问题突出,且随着城市空间拓展和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主城区周边又出现一些新的棚户区和城中村、城边村,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和产业发展。
2.2.2 小城市小城镇规模小,推进城镇化能力较弱
一市三县城区由于人口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不高,导致了对外来人口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不强。目前主要以吸纳本辖区内的农业转移人口为主,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较弱,对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化推动能力较弱。
一市三县内的小城镇,数量虽多但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较差,综合承载能力不足,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
2.2.3 产业发展模式偏重,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不强
产业结构以二产为主,沈阳市三次产业结构相对稳定,自2007年开始,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装备制造业能力较强,并呈逐年增强趋势,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缺乏弹性和可变空间,难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有限。 2.2.4 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成为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居住证制度使沈阳户籍管理制度实现了“一元化”,但农业转移人口仍未能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难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公共服务“二元化”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3 沈阳城镇发展的趋势判断
2.3.1城镇化由高速增长进入速度与质量并重的发展阶段
沈阳的城镇化基本符合“城市化过程曲线” 规律,即城镇化从理论上进入了一个增速变缓的发展阶段。结合沈阳在东北地区建设国家中心的发展目标,未来沈阳在城市规模增长的同时,更需要提高城镇化质量,将进入速度和质量并重的发展阶段。
2.3.2城镇化人口主要以省内和东北地区转移人口为主
目前新增城镇人口中,来源于省内和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的人口约占四分之三,是沈阳市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
未来,随着沈阳东北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逐步确立,将吸引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等东北地区更多的人口来沈阳居住就业。
2.3.3新城将成为城镇化率提高的最主要空间
新城成为主城区人口和产业扩散的最主要空间。沈阳目前所处的集聚与扩散并存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决定了在主城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的同时,会将第二产业和部分三产转移到周边的新城,甚至新市镇。同时,由于主城区的环境质量、交通拥堵、生活成本高等问题,也会引导部分人口向新城转移。随着产业空间转移带来的就业机会增多、设施配套的逐步完善,新城将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居住就业的首选。
3.沈阳城镇体系构建
3. 1构建大沈阳都市区格局
以建设东北亚地区重要经济中心为目标,加强沈阳与经济区其它城市在城镇空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构建大沈阳都市区格局,实现统筹发展和共同繁荣,合力众推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充分发挥沈阳的核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沈阳为中心,建设集城镇带、经济带与交通带为一体的沈铁、沈抚、沈本、沈鞍辽、沈阜五条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带动沿线新城、新市镇发展,优化区域城镇空间和功能布局,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
3.2 城镇体系构建
3.2.1市域总体空间格局
结合沈阳实际和城市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沈阳市城镇化采取以辽河为界实行南北差别化发展策略。辽河以南重点做好城镇建设、产业集聚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辽河以北重点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划分高度城镇化地区、重点城镇化地区(城镇发展轴)和生态保育区三类分区。
高度城镇化地区是城镇化优化控制的重点区域,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主,引导人口向外围新城疏解,吸引高素质外来人口,为中心城区发展金融及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人才储备。
重点城镇化地区依托外沿复合交通走廊形成沈大、沈山、沈抚、沈哈、沈丹和沈阜6条城镇发展轴,强化交通走廊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以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和提高城镇建设质量为主。
生态保育区尽量减少城镇化发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生态环境的修复,走缩减村镇数量和规模的城镇化路径。
3.2.2 完善城镇体系结构
立足于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沈阳应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发挥交通和基础设施走廊的拉动作用,强化轴线带动作用,培育做大发展轴上的新城、新市镇,在促进城市间合作联系的同时,辐射和带动轴线上小城镇发展,形成城、镇、乡承接发展、组织有序的空间布局,构建市域多中心、轴带式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形成“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的城镇体系结构。
4.城镇发展建设重点
4.1 提升中心城区建设质量
中心城区建设突出以下方面:(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采用“集中+分散”式布局,三环内相对集中发展,三环外采用分散组团式布局。通过绿楔隔离,避免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2)主城区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加强闲置和低效土地开发利用,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盘活存量用地,改善城市环境。(3)加快主城区功能升级和人口的空间置换。(4)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引导公共设施均衡分布。(5)推进老城区的有机更新,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挖掘,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区。(6)副城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就业岗位为重点,接纳中心城区转移人口,吸引农业转移人口,促进职住平衡。
4.2 加快新城产城融合发展
近郊新城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加速产业发展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提高新城规模和发展质量。远郊新城通过优化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配置,提高集聚产业和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
4.3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
积极发展新市镇,加快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对广大农村地区服务和支撑能力,引导农业转移人口优先向新市镇集聚。
适度发展一般镇,提高城镇建设水平、优化城镇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对周边农村的服务功能。
5.结语
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家、省、市的政策引导下,沈阳应以高度城镇化和重点城镇化区域为主体,构建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4个层次的城镇体系。以提高中心城区建设质量、加快推进新城的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小城镇服务能力和人居环境水平为重点内容,推进沈阳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永欢,张丽君,徐卫华,《科学理解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7期
[2]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第7期
[3]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2期
[4]李晓江,尹强等,《中国城镇化道路、模式与政策》研究报告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第2期
[5]方创琳,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M],科学出版社,2014。
[6]阎树鑫,董衡苹,黄淑琳,韩勇,《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