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铜镜艺术特点的探究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LXSJXXLX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铜镜又称“照子”“铜鉴”,在古代社会与人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祭祀、梳妆、殉葬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些“刻画精巧、文字瑰奇、辞旨温雅”[1]的古镜,称得上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两汉时期,大一统王朝下经济发展、金属铸造工艺提升,加之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之风盛行,使得铜镜的发展达到高峰。两汉时期的铜镜,不论是在表征、形制,还是纹饰、铭文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且图案式样丰富、制作精良,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
  关键词:两汉;铜镜;艺术
  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铜镜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年)。在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商周时期,铜镜作为祭祀的礼器及少数贵族享用之物,仅零星出土。秦汉时期,铜镜的使用逐渐平民化、日常化。后又历经唐、宋两次发展高峰期,直至近代玻璃、水银镜的诞生,铜镜方退出历史的舞台。铜镜的艺术特点,每个时期都是各不相同的。早期铜镜简单朴素,隋唐时期推崇流畅华丽之姿,宋代铜镜铸造多取材自由写实、注重实用,器体轻薄,装饰简洁,自元明之后,铜镜的发展呈现衰败之势。而两汉时期可称得上是铜镜第一个发展高峰期,铜镜在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笔者在此声明:本文所谈及的两汉铜镜特指武帝以降的,西汉前期修养生息,铜镜铸造多承袭秦代、战国遗风,镜体多单薄,而新莽铜镜与西汉铜镜一脉相承。
  1 两汉时期的铜镜在纹饰方面的特点
  与先秦时期相较,两汉时期的铜镜不仅有着厚重的质地、高大的镜钮,在表现技法、纹样的处理上也有很大的突破。铭文的图形化、几何装饰形的巧妙应用在汉镜中都有很好的体现[2]。西汉镜纹饰的两大特点:采用四分法布局(多以四乳钉为基点);地纹逐渐消失,主纹成为单一的图案。东汉镜纹饰最具特色的是题材更多反映神仙思想和现实生活,还有就是“浮雕技法的产生和‘轴对称’的纹饰布局方式的运用”[3]。汉镜中常见纹饰题材有:涡纹、绳纹、弦纹、连弧纹、草叶纹、乳状纹及各类神兽纹等[4]。相比于之前的铜镜,不仅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在表现手法上也更加的细腻工整。为突出铜镜的层次感、立体感,在构图格局中常采用乳钉间隔成等份或以同心圆的重圈的形式来实现。西汉晚期、新莽和東汉时最为流行的规矩纹铜镜,纹饰内容极为丰富,不仅穿插着各种鸟兽图案,围绕镜钮布有尖乳、圆凸乳以及中心下凹的乳钉等,边缘上还有锯齿纹、双线波纹、流云纹以及双线三角纹等,通过圆与方的对比,形成一种活泼生动且旋转奔驰的图案结构[5]。到了东汉时期,铜镜在工艺方面又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势头,主要体现在不断革新与提高方面,出现这样的变化离不开当时画像砖的影响。尤其是在处理动静之间的协调方面,艺术家们既能描绘出神人的严肃,也能从神人的严肃中表现出一种动态活泼的感觉,从那些奔驰的车马与活泼的禽兽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在技法方面,艺术家们多采用高浮雕以及减地平雕的方式来表现物像,这种物像从人的感觉看,效果与剪影差不多[6]。
  下面介绍几款在纹饰方面特点较为鲜明的龙游县博物馆馆藏汉镜。
  东汉四乳四虺纹铜镜(图1),直径11厘米,钮径1.3厘米,厚0.5厘米。圆形,半球形钮,圆钮座。钮座内间有四组对称栉齿纹(三线短条纹),纽座外装饰有两周细短斜线纹,两周间为四蟠虺纹,以乳钉相间。素宽缘无花纹。
  东汉四乳八禽铜镜(图2),直径9.6厘米,钮径1.4厘米,厚0.5厘米。圆形,半球形钮,圆钮座。钮座内间有四组对称栉齿纹(三线短条纹),纽座外装饰有两周细短斜线纹,两周间为八只飞禽,两只为一组,对称分布,并以乳钉相间。素宽缘无花纹。
  东汉重列式神兽铜镜(图3),直径14.2厘米,钮径2.6厘米,厚0.5厘米。圆形,大扁圆钮,圆钮座。近缘处一双线凸圈分内外两区。内区主纹自上而下分为五段。第一段正中为一戴冠冕的神人,左侧为朱雀,右侧为神兽及一侍者;第二段为四个神人;第三段两侧为东王公和西王母;第四段为二神四兽;第五段正中为一神,左右两侧为一神兽及玄武。外区隶书铭文一周。缘上饰交错连续的涡纹。
  2 两汉时期铜镜在铭文方面的特点
  铜镜铭文是鉴定年代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表现手法上的重要特征。考古调查显示,将文字铸于镜背滥觞于战国时期。而两汉时期铜镜铭文以字体多样、文辞丰富而著称。汉镜将镜背铭文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不仅有规格堪比汉赋的长篇字铭,甚至出现了以铭文为主题纹饰的铜镜[7]。
  汉镜铭文不仅能够反映出汉代铸镜手工业状况,也有助于后人了解当时普罗众生的真实心态:祈求子孙繁昌、长寿富贵的愿望和神仙观念。有的铸造师会在铜镜的内外沿间加铸作者姓名,更有甚者会将当时流行的三言、七言、骚体等多种文学体裁铸于镜背。此外,还有庆祝吉祥、歌功颂德、答谢、赠礼,以及信仰宗教神话的铭文等[8]。东汉中期以后,铜镜的铭文除了表现艺术家给予它的意义之外,铭文中还加入了铸造铜镜时的纪年、纪名与纪氏,诸如“朱氏明镜快人意”“田氏作镜四夷服”“尚方作镜真大好”等,不仅具有强烈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后人研究并判断铜镜制造时间给了明确的依据。这种铭文的作用不仅在于明确地记载制作者的各种信息,比如姓名及姓氏等,还起着非常强的广告宣传作用,也从侧面证实了当时的民间铸镜业商品化程度高的历史事实。
  汉镜铭文的字体不断变化,小篆、缪篆、变形篆体、简体隶体相继出现。篆体用笔圆转,字形结构匀称、规整,隶体用笔舒展、洒脱有度。此外,汉镜的铭文受制于铜镜的大小及艺术风格的影响,铭文的字数多会出现减字、确字、简化、加而、加符号等现象。
  下面介绍几款在铭文方面特点较为鲜明的龙游县博物馆馆藏汉镜。
  西汉昭明连弧纹铜镜(图4),直径8.8厘米,钮径1.3厘米,厚0.4厘米。圆形,半球形钮,圆钮座。座外有一周凸弦纹圈带及一周内向八连弧纹带,间有4组栉齿纹(三线短条纹)等分,钮座、凸弦纹和连弧纹间均饰回旋线条纹。连弧纹外两周细短斜线纹之间有铭文十五字“内而清而外而昭,而明而光,而光日月”,每个字间隔着“而”字,字体方折,素宽缘无花纹。   西汉草叶纹日光铜镜(图5),直径14厘米,钮径1.8厘米,厚0.4厘米。圆形,圆钮,四叶纹钮座。四叶纹钮座外为双线方框,方框外每边有铭文两字,分别是“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缪篆书,四角为菱形填线纹,外为一凹面大方格,四角外伸出双瓣一苞花枝纹,四乳钉及桃形花苞,两侧各一对称单层草叶纹内向十六连弧纹缘。
  东汉双龙戏虎铜镜(图6),直径12.2厘米,钮径2.4厘米,厚0.9厘米。圆形、半球形钮,圆纽座。内区纽座外饰有两龙一虎,龙虎相峙。其外有铭文37字,“李氏作镜四夷服 多贺国家人民息 胡虏殄灭天下服 风雨时节 五谷熟 长保二亲得天力宜子”。外区花纹为栉齿纹、锯齿纹、虺纹各一周。
  东汉神人神兽铜镜(图7),直径10.3厘米,钮径2.0厘米,厚0.6厘米。大扁圆钮,圆钮座。以浮雕手法刻画了一组神人(镜钮左右两侧的人物为东王公、西王母)、神兽,纹样隆起凸出,环绕于钮外,外饰一周锯齿纹。缘内铸一周铭文,其中有“建安廿四年”“建安四年六月辛巳朔廿五日造”的字样,缘上饰连弧纹。神兽纹于东汉中期开始出现,一直流行到三国时期。
  3 结语
  两汉时期,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从文化上看,都达到了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个高峰。政治稳定,文化、商业繁荣,新的冶炼、铸造技术的兴起,推动铜镜铸造业进入一个繁荣阶段,出现了一个形制丰富多彩、铭文内容丰富、装饰工艺花样繁多的局面。汉代镜铭不仅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承载了大量反映社会风俗、思想意识的信息,有益于后人通过流传至今的铜镜一窥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及风俗习惯等。
  参考文献
  [1]罗振玉.古镜图录[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8.
  [2]王小芹.中國古代铜镜中的瑰宝——汉镜[J].文物世界,2007(3):59-60.
  [3]管维良.中国铜镜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5]郭淑英.浅谈两汉铜镜艺术特点[J].文物世界,2005(6):35-37.
  [6]曹菁菁.西汉铜镜铭文流变举例[J].形象史学研究,2011(00):18-29.
  [7]窦葳.两汉镜铭与社会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19.
  [8]丁孟.铜镜鉴定[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物是我们认识历史、发现历史的重要史料,它是历史的缩影,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我们鉴古知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但目前相关部门和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文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文章针对当前博物馆对于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希望对文物保护工作有所帮助。  關键词:博物馆;文物管理;文物保护  文物是对历史文化的记载,是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文物的形成见证
期刊
摘 要:地市级博物馆是中小学开展研学教育的重要场所,以国家一级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为例,每年有近10万中小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和研学活动进校园等途径与博物馆“零距离”接触,在博物馆里学习历史文化、科普知识、文物保护常识,博物馆已经成为中小学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的第二课堂。然而在研学团队扎堆参观的游学高峰期,研教人手短缺、体验类参与项目不够丰富、食宿行硬件保障不足等问题就成地了市级博物馆研教事业
期刊
摘 要:福建省福州市的三坊七巷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一大批影响中国近代史的风云人物。2009年,福建省政府将叶氏民居确定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作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展示平台,结合古民居的历史底蕴与空间陈列,利用展品、图文、视听和传承人现场展演等方式,辅以数字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多方
期刊
摘 要:文物不仅是人类在历史不断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无价之宝,还是历史文化的一种见证。我国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已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并传承下巨量、独特且珍贵的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可以使文物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文章主要对文物保护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文物保护的增强措施。  关键词:文物保护;管理;县域;现状  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我国
期刊
摘 要:知识是人类充满智慧的体现,能够使人类不断进步。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是储存知识的地方,是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重要基地,是提升国家综合文化水平的推动力量。文章以江西省为例,对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一些关于提高基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措施,为进行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现状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江西省  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在增长,蕴含丰富文化的文物在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正确认识文物价值可以对文物的保护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对研究者探索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影响。文章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全面介绍文物在社会中的价值特点。  关键词:文物价值;特点;价值作用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书本记录的历史并不能全方面地诉说当时的全部历史,而考古人
期刊
摘 要:以晋私玺为考察中心,在传世典籍疏释疾病名称的基础上,对晋私玺所见诸如疥、瘿、癡、疢、痤、瘳等从“疒”的疾病名称进行整理与辑证。古人以疾病作为人名,反映了摆脱疾病困扰、祈求平安健康的心理依托。  关键词:战国;私玺;晋玺;疾病  故宫博物院主编的《古玺汇编》(以下简称《玺汇》)收录若干方姓名私玺,据作者统计共涉及到82种病名,其中晋玺数量居多。从辞例来看,从“疒”部的私玺均为“姓+名字”式。
期刊
摘 要: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党和国家提高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惠及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文章以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为例,探讨新时代博物馆作为公益性、公共性的社会文化机构,在免费开放后,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免费开放;博物馆;县级  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
期刊
摘 要: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其对艺术类高职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从文化创意产业对工匠精神提出的要求出发,以益阳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了工匠精神的作用及其对艺术类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并提出了艺术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工匠精神;人才培养  1 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文化创意产业对工匠精神的要求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是我们一直
期刊
摘 要:赑屃好负重,古迹碑林时常可见,它是龟图腾与龙(蛇)图腾结合的产物。物以载道,赑屃背后蕴涵丰富的自然观。龟从四灵之一的灵物衍化为贬义之物,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物以载道;馆藏石碑赑屃;文化内涵  1 馆藏石碑赑屃概述  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收藏了3块清石碑赑屃,均为石质。一块通长210厘米,通宽92厘米,通高51厘米;一块通长180厘米,通宽94厘米,通高54厘米;一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