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十九大报告中,充分肯定了近五年来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进展,特别是在减贫人口总数和贫困发生率下降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报告同时也旗帜鲜明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目前我国新形势下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从某种角度上讲,考验的是基层干部的务实作风,更是对党员干部实干精神的挑战和检验。作为基层干部,在农村扶贫工作第一线,既要完成上面无数条线下达的脱贫攻坚任务,又要直接服务群众,带领群众把“蓝图”变为现实,把设想变成实际。既面临着贫困治理的复杂性,又要承担实际责任和考核压力,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困惑。
一、脱贫攻坚工作中基层干部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贫困对象精准识别难
脱贫攻坚工作,最费心劳神的不是帮扶,而是识别。贫困对象识别不准,并不是因为干部不努力、工作马虎,而是缘于贫困对象识别工作本身的难度。
一是很难详细测算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识别贫困对象的过程中有一个必要环节就是测算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而现行工作模式没有一套完全准确的计算方法。正如许多学者所说,农民收入来源多样,生产经营活动复杂,具体收支很难准确结算。
二是相对贫困户(“边缘户”)难于识别。这些农户收入已经超过贫困线,只是在住房、医疗或教育等方面还有一定困难。如何在相对贫困户中来识别贫困对象,各地政府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采用排除法,如陕西省的“九条红线”、云南省的“四有标准”等等,目标都是将那些购买了商品房、购买了享受型轿车、家中有财政供养人员、有实体经济的农户排除在外。另一方面,采用投票法,让村民小组内部开会投票,票高者当选。一旦采取选举办法,家族、人情等社会性因素就会发挥作用。评比结果为大多数村民接受,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村民共识,但针对个别贫困户落选的问题,干部又要去做工作。这种办法虽然缓解了基层干部的识别压力,但未必能带来识别精准性的提高。
三是识别精准要求与乡土社会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农村扶贫工作中的精准识别难题,最主要的还不是程序和态度问题,而是识别精准要求与乡土社会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乡村社会内部来看,精准识别并非单纯依据实际经济状况确定贫困户,而是一个利益分配过程,必然要受到一系列社会性因素的影响。
(二)“等靠要”思想严重,树立致富意识难
在基层扶贫走访时,不难发现贫困户家庭“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脱贫信心,不愿脱贫。尤其是在数据回答上,基本都存在虚报和故意隐瞒问题。总觉得只要把自己的情况说的越惨,政府就会越倾斜。让贫困群众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致富意识成为摆在基层扶贫干部眼前的一大难题。
一是“认穷命”观念突出,缺乏脱贫志气。有些贫困群众不仅物质上贫困,在精神观念上也很贫困,突出表现就是缺乏改变现状的意志和勇气。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贫困生活中,一些贫困群众已经安于贫穷,习惯于在贫穷中熬日子,过一天算一天,甚至把贫困看作是一种难以摆脱的命运。正因为缺少改变贫困现状的意志和勇气,对于党和国家、地方政府出台的扶贫政策、采取的扶贫措施,这些群众不主动积极参与。对这些贫困群众,在一定时期帮助扶持多一些,经济条件会宽裕一点、生活状况会好一点,而一旦帮助扶持少一点,他们的经济、生活状况就回到原来的贫困状态。如此循环,贫困状态难以彻底摆脱。
二是“等靠要”观念严重,依赖性思想突出。部分贫困群众没有很强的自主发展意愿,更多的是想依赖外部帮助扶持,而不是依靠自己主动脱贫。脱贫依赖性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认为脱贫是政府和干部的事。一部分贫困群众把党的扶贫好政策错误地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
三是综合素质较低,缺乏脱贫能力。这部分贫困群众虽然有脱贫的愿望,但缺乏自主脱贫的能力。这部分群体中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有的读书看报、填表算账都困难,脱贫能力普遍欠缺,出现“教做事、做不成”“教技术、学不会”的现象,此类问题已成为脱贫攻坚的突出矛盾。这些群众虽然有脱贫的强烈愿望,但缺少脱贫的办法措施,一个关键原因是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技术特长,缺乏自主发展、持续发展能力。
(三)传统的种、养业普遍,发展产业难
一是缺少企业带动,发展思路局限。作为脱贫攻坚的规定动作,产业帮扶也令基层干部相当费神。深度贫困地區的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环境差,难以引进好的项目。缺少企业带动,农村贫困户的产业帮扶很难摆脱单家独户、小打小闹状态,发展思路局限于传统的种植和养殖。
二是缺乏足够市场考察的基础上推进种植或养殖项目。现有产业帮扶模式下,许多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在原地打转,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一些地区在缺乏足够市场考察的基础上盲目推进种植或养殖项目。在销路不畅的情况下,即使农户丰产,也不能增收,结果农户吃亏,政府产业帮扶的号召力也随之下降。大量扶持资金撒下去了,只是在被动地维持现状、起到救济的效果,有产业发展之名,而无产业发展之实,更没有达到授人以渔的目标。
二、脱贫攻坚工作中基层干部重点干好三件事
(一)精准识别贫困对象
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前提,只有做到精准识别,才能精准发力、精准帮扶。
一是在识别标准上严格把关。以是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安全住房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为基本原则,以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可支配收入)是否达到或超过国家现行扶贫标准为基本标准,严格按照“四进七不进、一出三不出”具体标准进行识别。
二是在识别程序上严格把关。新增贫困户、返贫户识别流程严格执行“八步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 三是在动态管理上实行有进有出。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的要求,对贫困村、贫困户登记造册,精准建立贫困户信息档案。完善贫困人口进退机制,以年度为节点、以脱贫目标为依据,根据扶贫对象获得扶持和收入增长等方面的情况,定期认定调整,使稳定脱贫的农户及时退出,新出现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真实准确,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二)扶贫必须“智志”双扶
如果思想上垮了,怎么谈脱贫?就如一个壮年,如果失去了斗志,何谈能够顶天立地?从另一方面来说,真正的帮扶,并不是给太多的钱,而是要帮助他们提升脱贫的思想、技术和水平,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就能脱贫。正如《老子》所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明确指出了精神扶贫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把“扶志”和“扶智”统一起来,战胜贫困、摆脱贫困既要有志气也要有智慧。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改变精神贫困状况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持续努力过程。精神扶贫的效果,短期内不明显,但从长期看则是最重要的,精神贫困问题不解决,脱贫后也会返贫。要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是树立贫困群众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有信心、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在扶贫工作中,不仅要重视物质扶贫,也要重视精神扶贫,坚持两手抓。树立近期和长远统一的正确政绩观。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勇于脱贫光荣,争当贫困可耻的社会氛围。通过电视广告、专访节目、微信、院坝会、扶贫夜校、固定标语等多手段多渠道宣传,让勇于脱贫光荣,争当贫困可耻的社会氛围无死角的渗透,同时组织各类培训帮助贫困群众克服悲观情绪,增强脱贫意志和勇气。帮助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唤起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斗志和决心。
三是强化政策宣传,加强思想引领。不能言必称贫,处处说穷,或者说是因为贫困户有这样那样的扶持政策,不但不争取脱贫,反而坚持要留在贫困群体中。相信很多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应该都遇到过部分贫困户存在这种情况,对脱贫后的境况有疑虑、有担心,不愿意承认脱贫。这就是我们基层干部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好政策解释。同时,要依托我们结对帮扶机制,让我们的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要真交朋友,交真朋友,将心比心的做通贫困家庭的思想工作,真正带动贫困群众先从思想认识上脱贫,有不向贫困低头的气节和不畏困难问题的气魄。然后,再手把手地把帮扶政策教给贫困群众,面对面地帮助他们分析清楚,自己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长处是什么。只要先有了这份战胜贫困的斗志和想要發展的思想,脱贫就走出了第一步。
(三)产业发展要遵循规律、依托市场
众所周知,农村贫困群众要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发展什么产业,供销平台怎么搭建,发展模式怎么引导等等,虽然是我们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大问题,也是我们最头痛的问题。但是这些都需要我们扶贫干部去解决落实,如果在这时不敢担当,遇到问题畏首畏尾,躲躲闪闪,群众发展产业就会天天讲,年年讲,就是落不到实处,增加群众收入就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我们脱贫的持续性就堪忧,就不是真脱贫。
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选择产业。特别是要经过一定的培育周期,不能单纯求快,追求短期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不考虑农户需求和偏好,光靠有关部门推动,往往会陷入一厢情愿的窘境,让扶贫干部满是“有力使不上,费力不讨好”的感觉。产业的选择要依托贫困地区本身的自然条件、人文优势等要素资源,宜农则发展特色种养业,宜旅则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
二是把握经济规律,依拓市场发展产业。我们正在做的,依靠农村集体合作社来推动产业扶贫的政策模式,思路本身没有问题,但不是针对所有的贫困地区都适用。在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地区,这个集体合作社起到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能适应市场规律的小型公司的形式在运转。但是在那些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经济发展基础不那么高的地区,集体合作社又变成了大锅饭的概念,合作社社员、理事会成员,他们不觉得这个合作社是他们自己的,小农思想还是有那么部分的根深蒂固,“等靠要”消极观念仍然存在。
再说供销方面,农村集体合作社毕竟还不是很懂得市场规律和市场运作的公司,它对市场信息的采集度不够,敏锐性不强,不能够在供大于求的时候,减少该种产业的投入力度,发展另外一种,反之亦然。所以有时候并不是我们产业投入得越大,扶贫效果就越佳。如果违背市场规律的投入,反而适得其反。
三是破除陈旧观念,创新机制壮大产业。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产业扶贫的模式还是要走引进公司,带动发展的路子。因为毕竟公司的起源、发展都是与市场息息相关的,公司的运转也依托于市场规律,它有相对成熟的市场经验,有完整的生产链条,有基础雄厚的供销平台。通过引进公司,用公司的运作来带动农村集体合作社的成熟,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开展产业扶贫比较可靠,毕竟脱贫攻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综上所述,作为基层干部,要想让春风吹绿村庄,让贫穷远离乡亲,让精准扶贫取得实效。就需要有担当、会作为,不但会解决发展的瓶颈,更要有敢于革新的勇气和谋略,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特色,坚持生态发展之路,拿出开放发展的战略来,这样才可能造福贫困群众,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实效。
作者简介
游前程(1982—),男,重庆石柱人,本科学历,讲师,行政管理,中共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党校;
(作者单位:中共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党校)
一、脱贫攻坚工作中基层干部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贫困对象精准识别难
脱贫攻坚工作,最费心劳神的不是帮扶,而是识别。贫困对象识别不准,并不是因为干部不努力、工作马虎,而是缘于贫困对象识别工作本身的难度。
一是很难详细测算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识别贫困对象的过程中有一个必要环节就是测算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而现行工作模式没有一套完全准确的计算方法。正如许多学者所说,农民收入来源多样,生产经营活动复杂,具体收支很难准确结算。
二是相对贫困户(“边缘户”)难于识别。这些农户收入已经超过贫困线,只是在住房、医疗或教育等方面还有一定困难。如何在相对贫困户中来识别贫困对象,各地政府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采用排除法,如陕西省的“九条红线”、云南省的“四有标准”等等,目标都是将那些购买了商品房、购买了享受型轿车、家中有财政供养人员、有实体经济的农户排除在外。另一方面,采用投票法,让村民小组内部开会投票,票高者当选。一旦采取选举办法,家族、人情等社会性因素就会发挥作用。评比结果为大多数村民接受,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村民共识,但针对个别贫困户落选的问题,干部又要去做工作。这种办法虽然缓解了基层干部的识别压力,但未必能带来识别精准性的提高。
三是识别精准要求与乡土社会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农村扶贫工作中的精准识别难题,最主要的还不是程序和态度问题,而是识别精准要求与乡土社会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乡村社会内部来看,精准识别并非单纯依据实际经济状况确定贫困户,而是一个利益分配过程,必然要受到一系列社会性因素的影响。
(二)“等靠要”思想严重,树立致富意识难
在基层扶贫走访时,不难发现贫困户家庭“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脱贫信心,不愿脱贫。尤其是在数据回答上,基本都存在虚报和故意隐瞒问题。总觉得只要把自己的情况说的越惨,政府就会越倾斜。让贫困群众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致富意识成为摆在基层扶贫干部眼前的一大难题。
一是“认穷命”观念突出,缺乏脱贫志气。有些贫困群众不仅物质上贫困,在精神观念上也很贫困,突出表现就是缺乏改变现状的意志和勇气。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贫困生活中,一些贫困群众已经安于贫穷,习惯于在贫穷中熬日子,过一天算一天,甚至把贫困看作是一种难以摆脱的命运。正因为缺少改变贫困现状的意志和勇气,对于党和国家、地方政府出台的扶贫政策、采取的扶贫措施,这些群众不主动积极参与。对这些贫困群众,在一定时期帮助扶持多一些,经济条件会宽裕一点、生活状况会好一点,而一旦帮助扶持少一点,他们的经济、生活状况就回到原来的贫困状态。如此循环,贫困状态难以彻底摆脱。
二是“等靠要”观念严重,依赖性思想突出。部分贫困群众没有很强的自主发展意愿,更多的是想依赖外部帮助扶持,而不是依靠自己主动脱贫。脱贫依赖性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认为脱贫是政府和干部的事。一部分贫困群众把党的扶贫好政策错误地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
三是综合素质较低,缺乏脱贫能力。这部分贫困群众虽然有脱贫的愿望,但缺乏自主脱贫的能力。这部分群体中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有的读书看报、填表算账都困难,脱贫能力普遍欠缺,出现“教做事、做不成”“教技术、学不会”的现象,此类问题已成为脱贫攻坚的突出矛盾。这些群众虽然有脱贫的强烈愿望,但缺少脱贫的办法措施,一个关键原因是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技术特长,缺乏自主发展、持续发展能力。
(三)传统的种、养业普遍,发展产业难
一是缺少企业带动,发展思路局限。作为脱贫攻坚的规定动作,产业帮扶也令基层干部相当费神。深度贫困地區的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环境差,难以引进好的项目。缺少企业带动,农村贫困户的产业帮扶很难摆脱单家独户、小打小闹状态,发展思路局限于传统的种植和养殖。
二是缺乏足够市场考察的基础上推进种植或养殖项目。现有产业帮扶模式下,许多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在原地打转,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一些地区在缺乏足够市场考察的基础上盲目推进种植或养殖项目。在销路不畅的情况下,即使农户丰产,也不能增收,结果农户吃亏,政府产业帮扶的号召力也随之下降。大量扶持资金撒下去了,只是在被动地维持现状、起到救济的效果,有产业发展之名,而无产业发展之实,更没有达到授人以渔的目标。
二、脱贫攻坚工作中基层干部重点干好三件事
(一)精准识别贫困对象
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前提,只有做到精准识别,才能精准发力、精准帮扶。
一是在识别标准上严格把关。以是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安全住房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为基本原则,以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可支配收入)是否达到或超过国家现行扶贫标准为基本标准,严格按照“四进七不进、一出三不出”具体标准进行识别。
二是在识别程序上严格把关。新增贫困户、返贫户识别流程严格执行“八步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 三是在动态管理上实行有进有出。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的要求,对贫困村、贫困户登记造册,精准建立贫困户信息档案。完善贫困人口进退机制,以年度为节点、以脱贫目标为依据,根据扶贫对象获得扶持和收入增长等方面的情况,定期认定调整,使稳定脱贫的农户及时退出,新出现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真实准确,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二)扶贫必须“智志”双扶
如果思想上垮了,怎么谈脱贫?就如一个壮年,如果失去了斗志,何谈能够顶天立地?从另一方面来说,真正的帮扶,并不是给太多的钱,而是要帮助他们提升脱贫的思想、技术和水平,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就能脱贫。正如《老子》所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明确指出了精神扶贫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把“扶志”和“扶智”统一起来,战胜贫困、摆脱贫困既要有志气也要有智慧。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改变精神贫困状况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持续努力过程。精神扶贫的效果,短期内不明显,但从长期看则是最重要的,精神贫困问题不解决,脱贫后也会返贫。要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是树立贫困群众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有信心、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在扶贫工作中,不仅要重视物质扶贫,也要重视精神扶贫,坚持两手抓。树立近期和长远统一的正确政绩观。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勇于脱贫光荣,争当贫困可耻的社会氛围。通过电视广告、专访节目、微信、院坝会、扶贫夜校、固定标语等多手段多渠道宣传,让勇于脱贫光荣,争当贫困可耻的社会氛围无死角的渗透,同时组织各类培训帮助贫困群众克服悲观情绪,增强脱贫意志和勇气。帮助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唤起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斗志和决心。
三是强化政策宣传,加强思想引领。不能言必称贫,处处说穷,或者说是因为贫困户有这样那样的扶持政策,不但不争取脱贫,反而坚持要留在贫困群体中。相信很多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应该都遇到过部分贫困户存在这种情况,对脱贫后的境况有疑虑、有担心,不愿意承认脱贫。这就是我们基层干部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好政策解释。同时,要依托我们结对帮扶机制,让我们的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要真交朋友,交真朋友,将心比心的做通贫困家庭的思想工作,真正带动贫困群众先从思想认识上脱贫,有不向贫困低头的气节和不畏困难问题的气魄。然后,再手把手地把帮扶政策教给贫困群众,面对面地帮助他们分析清楚,自己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长处是什么。只要先有了这份战胜贫困的斗志和想要發展的思想,脱贫就走出了第一步。
(三)产业发展要遵循规律、依托市场
众所周知,农村贫困群众要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发展什么产业,供销平台怎么搭建,发展模式怎么引导等等,虽然是我们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大问题,也是我们最头痛的问题。但是这些都需要我们扶贫干部去解决落实,如果在这时不敢担当,遇到问题畏首畏尾,躲躲闪闪,群众发展产业就会天天讲,年年讲,就是落不到实处,增加群众收入就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我们脱贫的持续性就堪忧,就不是真脱贫。
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选择产业。特别是要经过一定的培育周期,不能单纯求快,追求短期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不考虑农户需求和偏好,光靠有关部门推动,往往会陷入一厢情愿的窘境,让扶贫干部满是“有力使不上,费力不讨好”的感觉。产业的选择要依托贫困地区本身的自然条件、人文优势等要素资源,宜农则发展特色种养业,宜旅则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
二是把握经济规律,依拓市场发展产业。我们正在做的,依靠农村集体合作社来推动产业扶贫的政策模式,思路本身没有问题,但不是针对所有的贫困地区都适用。在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地区,这个集体合作社起到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能适应市场规律的小型公司的形式在运转。但是在那些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经济发展基础不那么高的地区,集体合作社又变成了大锅饭的概念,合作社社员、理事会成员,他们不觉得这个合作社是他们自己的,小农思想还是有那么部分的根深蒂固,“等靠要”消极观念仍然存在。
再说供销方面,农村集体合作社毕竟还不是很懂得市场规律和市场运作的公司,它对市场信息的采集度不够,敏锐性不强,不能够在供大于求的时候,减少该种产业的投入力度,发展另外一种,反之亦然。所以有时候并不是我们产业投入得越大,扶贫效果就越佳。如果违背市场规律的投入,反而适得其反。
三是破除陈旧观念,创新机制壮大产业。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产业扶贫的模式还是要走引进公司,带动发展的路子。因为毕竟公司的起源、发展都是与市场息息相关的,公司的运转也依托于市场规律,它有相对成熟的市场经验,有完整的生产链条,有基础雄厚的供销平台。通过引进公司,用公司的运作来带动农村集体合作社的成熟,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开展产业扶贫比较可靠,毕竟脱贫攻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综上所述,作为基层干部,要想让春风吹绿村庄,让贫穷远离乡亲,让精准扶贫取得实效。就需要有担当、会作为,不但会解决发展的瓶颈,更要有敢于革新的勇气和谋略,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特色,坚持生态发展之路,拿出开放发展的战略来,这样才可能造福贫困群众,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实效。
作者简介
游前程(1982—),男,重庆石柱人,本科学历,讲师,行政管理,中共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党校;
(作者单位:中共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