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先驱 文化交流使者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94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诗贤先生是香港科技界的先驱人物,是香港首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编写者之一,在信息科技及投资界拥有四十多年丰富经验,历任政府的电脑程序编纂师、房委会首席资讯科技师、助理处长、医管局首席资讯科技师等,在香港主要公营机构和医疗电子病历及资讯网络之发展贡献良多,参与和见证了香港科技界的起步、发展与壮大!二○○四年,他创办哈佛中华文化交流基金会,旨在透过以英语授课“未来领袖培训”文化交流暑假班,培养当代世界青年宏大世界观和领袖才能。
  文化交流的奉献者
  2004年,作为哈佛大学香港同学会副会长,又希翼能培养当代世界青年宏大世界观和领袖才能,谢诗贤先生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与其他三位同仁,共同创办了“哈佛中华文化交流基金”,从而打造了首个中国暑期领袖培训计划——CSE暑期学核文化交流课程。
  哈佛中华文化交流基金,主要是从事教育、文化的交流,“最初,我们考虑的是,从哈佛大学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中挑选一些以英语为母语的、热衷社会服务、有志前往香港交流的优秀学生,在暑假期间,与香港的中四到中七的学生进行两星期的交流,使香港的学生不用前往美国,就领略到世界一流学校的教育体制。根据哈佛教育学院的学习模式去提供全球化课程内容,再由香港大学的教育系将课程加入文科创作元素,由哈佛大学的学生任教。”首届CSE暑期学核文化交流课程结束後,反响热烈,遂得到香港大学的高度认可及支持,一直合办至今。
  “CSE暑期学核文化交流课程,旨在鼓劲学生和导师之间近距离的互动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以多视角的观点及思维方式,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谢诗贤先生介绍道。举办至今,该课程的任教学生的来源,由哈佛,扩张至耶鲁、剑桥、牛津、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学,课程助教也由香港大学,扩张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浙江大学。同时,也从香港走到了中国内地各高校,在众学校里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引起了学生们高涨的参与热情。
  以该课程2012年於浙江大学第三届为例,相关的报名信息一经发佈,单日浏览量即超过千次,在最後确定了参与者的名单之後,仍有许多学生打来电话询问,能否以特别的方式参与该课程。“2011年至2012年,汶川大地震後,我们在绵阳等災区举办了两期免费暑期班,让那里的学生,拓宽国际视野,了解到跨文化交流能力。”
  香港信息科技先驱
  说及谢诗贤先生的本职工作,並非是文化交流领域,他是一名香港信息科技界先驱,是香港首个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编写者,谈及此,他坦言自己是一名幸运儿,其实在幸运的背後,是他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及不懈的努力,成就了今日他在业界瞩目的成就。
  因家庭条件受限,谢诗贤先生最初並未受过大学本科教育,自修考获英国皇家统计学会院士。1966年毕业後,入职市政局房屋处任职房屋助理,首次入职政府公务员体系。1967年,他在第一批接受电脑培训的人群中脱颖而出,负责香港政府编写的首个计算机应用软件,又领导同事编写了香港商贸统计系统程序,其後任职为总程序编纂师,在1971年设计香港人口普查系统之电脑程序,並升级为项目经理,成为香港信息科技业先驱。
  “幸运的是,我获得了英国政府的奖学金,成为伦敦大学计算机研究生。”十三个月返港後,谢诗贤先生挑起了港英政府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更多重要岗位,主管多项大型电脑项目,包括香港水务局电脑系统、贸易署纺织配额系统及社会福利署电脑系统等,在担任房委会首席资讯经理时,建立房委会首个电脑中心包括80台电脑辅助绘图机设计工作站;後於1990年升任为助理处长,主管48个政府部门的电脑应用,並建立香港政府首个超级电脑中心;於1991-1999年,任职香港医管局副总监及首席资讯技术长。
  “之前,因医院各部门及医院之间缺乏统筹,各医院部门是系统各自独立,1985年我开始做医院信息综合系统,随後借助在医管局担任副总监及首席资讯技术长期间,於1991年制定了香港健康资讯超级公路和医管局的资讯科技及系统策略。”该策略付诸现实之後,谢诗贤先生领导着修建了“香港健康资讯超级公路”,把政府的医疗机构以及外界的自助医院共59家医疗机构联在一起,联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医疗机构之一,使得各医院的医疗电子病历得以共享,满足了香港市民九成以上的病床资讯需求……在随後及今後的十年内,“香港健康资讯超级公路”都正常运行。
  在这数十年人生道路中,谢诗贤先生的学习生涯从未停止过,先後进修了多个课程,並取得相应文凭,比如伦敦大学研究院计算机管理文凭、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香港大学财务(风险管理)硕士、工学(电子商务)硕士及中医药学基础证书、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文凭、北京大学中国商贸文贸及国情培训班文凭、清华大学高级管理文凭。专业资格有英国皇家统计学会院士、香港工程学会院士等。另外,在1995年,谢诗贤先生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有限公司及中华网之始创股东及网络顾问、香港1997网站点之执行主席。
  关注业界热心服务
  除了在工作中表现卓越,谢诗贤先生亦热衷於各类社会服务,在多个社团担任重职,比如香港大学电子商务硕士同学会创会会长、香港大学经济及财务学院同学会创会董事、哈佛大学香港同学会副会长及商学院香港同学会百周年理事、香港嘉应商会董事、香港远程医疗学会副会长等。同时,他在信息科技界,也贡献颇多,赢得一片掌声与讚许。
  1979年,谢诗贤先生担任香港电脑学会副会长,之後担任了会长。“我们一直以提升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专才的专业水平为己任,並以推行具质素及被内地及海外的资讯及通讯科技界、学术界及业界顾主认同的专业认证计划以达至目标。”为达至该目标,谢诗贤先生一直致力於专业提升,将该会原本两个月一次的研讨会,缩短至一个月一次,同时加强与内地同业联繫与交流,创办“一会两地”国际电脑研讨会等。技术、经验的分享、专业的培训,以及对外交流的加强,使得香港电脑学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从而吸引了大批会员的加入,数量从谢诗贤先生初入会之时的850名增至1800名。   为提升香港信息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地位,谢诗贤先生代表香港参加东南亚电脑联盟,该联盟每两年召开一次联会。“当时,香港的技术比泰国等地都先进,但奇怪的是,落後的地方更有举办联会的优先权,我认为这不公平。”在他的多方努力之下,终於为香港爭取到了东南亚电脑联盟联1984年会的主办权,使业界融入国际、在国际上发表先进技术等方面佔领了主动权。
  1997年,他又与同仁创办了香港资讯联会,行内称“会长会”,在过去的两年中,把会员从百多名各会领导扩展至专业会员,人数现已达1800人,使香港资讯科技人士在功能组别内更有代表性。
  同时,祖籍广东梅县的谢诗贤先生,虽说未曾有长期在内地生活的经历,但这並不能阻挡他与生俱来的对祖国的热爱。他如此说,“对祖国的感情,並不是学和教出来的,而是骨子里的,身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这是不可以改变的。”如此一种深厚的感情,使得他对内地来的同胞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也使得他做出了种种的爱国举动。
  1996年香港未曾回归之时,48岁的谢诗贤先生则创办了香港资讯科技界国庆活动大会並带领唱国歌,这个冒险的做法,使得亲朋好友都为他担心並悄悄地提醒他,“现时,香港仍属英殖民地,你这样做太不小心啦。”即使现在回想,他亦同意当时的自己确属幼稚,然而出发点卻是一颗爱国之心。随後在1997年、2000年,他担任该会的主席,於2003-2011年担任常务理事会主席,2001,2007及2008年担任香港资讯界庆祝国庆北京访问团团长及副团长……追随自己的内心,把爱国举动点滴付诸行动。
  与谢诗贤先生一样,他的太太也是香港信息科技界的精英,不但与他夫妻情深、共携未来,亦在业界有着非凡的成绩,“对於我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她从来都是支持的,照顾好了家里的一切。”言语虽是朴质无华,卻道出两人共度人生路的平淡与幸福。
  於谢诗贤先生看来,“传承与总结”是人生中最应注重的部分,他说“人的一生是一个过程,今天不可以说昨天对不对,只要昨天你尽能力去做了,便无愧於心。”事实上确实如此,如果懂得超越和传承昨天之人,懂得总结过往经验之人,总是走在时间的前面,在大时代上划下属於自己的痕跡,就如他在香港信息科技界、中华文化交流方面划下自己的痕跡一样,那麽深刻,那麽辉煌,那麽值得自豪!
  【谢诗贤先生,哈佛中华文化交流基金主席、香港政策究所院士、香港资讯科技界国庆活动筹委员主席、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创会会长荣誉顾问、湖南侨联委员会顾问、昆明市港昆经贸协进会荣誉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每周经济观察编辑委员会理事、香港电脑学会前会长及傑出院士、香港专业人士协会常委董事、香港友好协进会成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亚洲资讯投资有限公司主席。】
其他文献
李德权先生是一位在平凡中演绎不平凡的奉献人士,他並非大富大贵,但卻拥有一颗体恤社会冷暖的爱心。自学生时代接触社会义务工作开始,近三十年来,从未间断一直积极参与,全心投入,不求回报,在多个社团里担任公职。他说,“一个公益的社会、慈善的社会、和谐和社会,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香港七百万人口,只要每个人肯用心付出一点时间和爱心,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青年时代,播下服务的种子  春天里播下健康的种子,
期刊
王建新先生是香港瓷砖洁具业总商会会长。常年经营瓷砖洁具的他心繫行业,秉承该会宗旨,团结各位同仁致力发展陶瓷、洁具行业。在会务工作中,他合力务实、亲力亲为,组织社团成员到内地参观、交流,了解中港市场,促进双方关係发展、联繫各地同行。在香港构建出一个规范、专业、高质的行业市场。  社团 团结同行  当代家装产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大,种类、品质、数量让人眼花缭乱,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兴盛。随着一座座高
期刊
余锦基先生 堪称香港公益金的代言人,足球、赛车、公益是他身上最显着的标志,他带领香港队争得世界杯小组出线权、筹办轰动一时的七十年代港京拉力赛、《余欲有言》的全部收益捐赠公益金。一桩桩使人记忆犹新的善事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继承父志,他自九龙乐善堂开始从事社会服务,从此日积月累,于各慈善社团里出心出力,有口皆碑。他说:“生活应讲求味道,而做善事正是我生命中一项重要的调味剂。”公益人生,绚烂如斯!  【
期刊
陈达文先生是一名矢志守护东区居民的无私服务者,他宽厚博爱、心存善念,多年来将“善心、爱心、关心”倾注于社区服务,全心全意为当地长者送去生活中的温暖以及心灵上的感动,为此凝聚了一股强大的服务力量和服务队伍,带领众义工和会员齐心协力,共同致力将香港打造成一个和谐家园而努力!未来,他渴望将服务社区的重任顺利地交予年轻一代,继续健谊社成立以来的活跃与善行!  【陈达文先生,健谊社主席、太古城第四期业主代表
期刊
徐锦祺先生 十二岁跟师学医,十九岁学成出师,自正式挂牌行医,治病救人,已积攒三十余年的悬壶心得。作为中医,他常怀仁心,施以仁术,以治愈、根治疑难杂症,消解、去除患者久病之苦,为最大快乐。他喜好钻研医术,自创手法,更乐于传道授业 ,弘扬中医,如今,正积极和广大同仁一道争取权益,为此努力。  执着行医三十年  徐锦祺先生与老师老国洪师父的相识源于一次偶然。“那是1968年,胞弟的一只手臂骨折,家人带他
期刊
波罗的海
期刊
11月2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香港大学校监梁振英向篮球明星姚明颁授名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当日,香港大学举行第187届学位颁授典礼。  姚明的眼光独到,思维快捷,无论作为运动员还是姚老板,总能在一些领域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从姚餐厅、姚基金到上海男篮,姚明以老板身份稳步前行。姚明现任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俱乐部董事长,是世界著名篮球运动员、“姚基金”创办人、国际特奥委会董事及全球形象大使。香港大学颁授名
期刊
汪恩光先生,是设计师、红旗汽车收藏家、红旗精神传承及弘扬者。秉凭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坚持,他从一名设计师成为一名鼎鼎有名的实业家;秉持一种敢于拼搏、自主创新的理念,他于万千的制造行业中叱咤风云,引领欧美小厨具市场;秉持对中国制造的荣誉感,他对象征“中国尊严”的红旗汽车痴迷不已,将“红旗精神”融入企业,走向传承和弘扬红旗精神之路。“红旗精神,不单是一辆车,更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创新、拼搏、坚持、
期刊
徐晶女士是新时代女性之典范,她勤奋、刚毅、好学,热爱自由和快乐。年少时品学兼优,是我国改革开放後经全国统一高考入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中的首两批国防工业专业工程师之一;青年时剑走偏锋,当专业人士全身心投身研究时,她则深入学习当时不太热门的管理学及进出口业务谈判技能;因过硬的专业知识及优越的管理、逻辑、及谈判能力,在香港回归前年移民到香港定居後继续为国家国防事业做贡献;九十年代中,她已经拥有国内外数家企
期刊
陈起馨先生的一生与舞为伴,小时候的兴趣爱好成就了他现在的专业身份。在追求舞蹈的道路上,他执着前行,创办了引领香港舞蹈界的云海艺术团,凝聚了香港舞蹈力量,共同组织了香港舞蹈联会的成立。他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被人们记住了这位舞蹈艺术家,同时,他一直积极努力的传承着中华民族舞蹈文化,并影响着众多舞蹈人对奉献社会和爱国情怀的追求。  【陈达文先生,香港舞蹈联会主席、香港舞蹈联席会议召集人、中国文联第八届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