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感受音乐的美和魅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以其独特的美的素材——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意蕴美,音响的意境美,表现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有幸听到黄美华老师的一节音乐课,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听了《让语文和音乐手拉手》的讲座后,收获很大。我觉得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
  一.节奏中感受美
  音乐是感情的载体,内涵的外现。黄老师提到当孩子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
  如:教学《新年好》,一开始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幅过节的图片,并出现了锣鼓节奏。然后高兴地告诉学生:“新年快到了,让我们一起热闹起来,更有新年的喜气!”于是在热闹的气氛里我们一起学起了节奏。节奏带动着孩子的情绪。动脑筋找到了更加有气氛方法:敲起了凳子当作鼓,一时间教室里锣鼓喧天。同时,红艳艳的灯笼、喜洋洋的窗花、吉祥如意的春联以鲜明的形象,强化了学生感知学习内容的亲切感,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
  二.音乐中孕育美
  音乐以音响的魅力给人们以各种感受。在音乐的旋律起伏变幻、抑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和静、高和低、快和慢、紧和松的对比组合运动中,展现它特有的魅力并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所以音乐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美,去滋润孩子幼小心田。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如:圣桑的《天鹅》是一首优雅、温柔的小曲。曲中竖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荡漾的微波,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曲调,则描写出天鹅高贵优雅的神姿,以及安详自在地浮游时的情景。全曲由伴奏竖琴水波荡漾般的前奏开始,在弱奏中逐渐消失。仿佛使学生置身于夕阳余辉尽染,碧波涟漪的湖面,沉浸在微风轻拂的诗情画意中。这是音响美的神力所致,音响创造了音乐深遂的意境美,激发了孩子对美的感受。音乐就像一股清泉,净化了孩子的心灵。
  音乐中的美是丰富的:雄壮的美、诙谐的美、欢愉的美、伤感的美——音乐情感所表现的多态美使孩子情感丰富,并且在聆听和演唱过程中产生了心灵共鸣。音乐对孩子的思想感情能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内在美。引导孩子用心去感受美,体验美。
  三.情境中体验美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作用。在音乐课中我常常创设多彩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丰富的情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角色扮演、角色置换,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学生喜欢参与这样的活动,容易获得角色体验,有助于学生产生真切的感受,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感受《鸭子拌嘴》时,学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吵架的小鸭子、乐呵呵的太阳公公、劝架的小松鼠、小猴等。丰富的角色,有的是学生曾经有过的体验,只是再一次经历或虚拟自己经历了某件事,聯系生活、重现生活,从中体验事件的意义;有的是学生未曾感受过的,让学生从心理层面上去亲历或模拟某个角色,从中体验与角色相符的思想、观点、情感和行为。
  四.实践中表现美
  音乐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音乐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使德育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如:结合《生活中的声音》一课的需要,课前,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资料调查。让学生从家庭、社会、图书、网络等多渠道采集资料,了解声音有哪些用途,以丰富生活认识。其次,我结合书本找到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音乐——《破铜烂铁合唱团》给孩子进行了欣赏。欣赏了之后孩子们都非常兴奋,交流时气氛非常热烈。最后,让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回家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了尝试,并录一些声音来让其他小朋友猜一猜,引导学生的再次感悟。以此,让学生回到真实的生活当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感化,多一份真诚的感动,唤醒、激活他们心中潜藏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当师生在音乐教学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中获得点滴成功时,我都会由衷地感受到情感的快乐和心理满足,感受到一种艺术的美感。
  (作者通联:215600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其他文献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给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的称号,教师不应该辜负这样一个光荣的称号。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教师的动作、语言和行为等对学生都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或正面影响,或负面影响,反正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能等于零。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在国家大张旗鼓地搞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学生各方面的外界条件发生了变化,内部条件也发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设置了较多的古诗篇目,目的是使学生从小了解古诗这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文学形式,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是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結晶。古诗的学习对学生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课标、新课改的背景下,怎么进行古诗的教学呢?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心得,谈谈我对新课改环境下
期刊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选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有记叙革命领袖以及英雄模范人物崇高思想的革命故事;有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优美诗篇;有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的名著节选;有哲理深刻的寓言、童话和耐人寻味的民间传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挖掘语文课文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期刊
数学是我国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必修学科之一,也是贴近生活的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同时,数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體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和无限魅力,强化数学趣味性教学十分必要。  一、趣味性引导  上课了学生进教室,但心情是没有平静的。还沉浸在课间活动中,教师就要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做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游戏。表面上是在玩,其实在上课,提起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增强他们
期刊
小时候在书本中就看到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情系学生。我的这点感触还要从我的学生说起。星期五的晚自习,教我班英语的钟老师,怒气冲冲的走到办公室,对我说:“你们班的刘明真是太不像话了,上晚自习的时候,竟然把他前面两个女生的头发绑在了一起。”我听到后火冒三丈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期刊
【摘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如何在数学课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一、加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学能力;二、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三、注重数学思维过程的展现;四、重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课 数学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
期刊
数学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生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练习时,不仅在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数学练习的功能,设计练习时除了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注意题型搭配外,还应强化习题的趣味性.  一.强化练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是素质教育的
期刊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而激发学生精心探究的关键,是教师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可以让枯燥乏味的科学数据跳动起来,可以给严谨的探究过程标上欢快的音符,从而打开学生精心探究的闸门。  一.搭建展示的平台,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件事情只要感兴趣了就有成功的希望。俄国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说:“稳定的兴趣是人产生能力的一种证据。”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我们教师必须激起他们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是教学中的老大难。要改变作文教学这一现状,实现培养学生既会作文,又会“做人”的终极目的。笔者认为在强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还要不断拓展空间,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多渠道拓宽写作途径  1.阅读教学与写作要紧密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闪光点,通过对课文的仿写、改写、缩写、抄写、补写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