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吴宓:The Spires of Oxford的新旧译法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3396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西洋文学教授的吴宓,理所当然会让文学翻译成为其教学研究的必要内容,他在清华专门开过“翻译术”的课程即是明证。作为诗人的吴宓又会将译诗当作文学翻译的主要部分,《吴宓诗话》所收的文章如《余生随笔》、《英文诗话》、《论安诺德之诗》、《论罗色蒂女士之诗》、《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都谈到译诗问题,《吴宓诗集》则收其译英、法、德、意及拉丁诗五十四首。
  吴宓译诗以旧体为主,曾屡次表达过对新体译诗的不满。他在1925年《学衡》第四十七期刊载李思纯《仙河集》之“编者识”中云:“欧西古今各国文字相去尚不远,则以西文之诗译成吾国之诗,其繁难更可想见。……至近年新派译者众多,腾诸报纸,然皆以无韵之白话体,逐字逐句直译,而意思晦昧不清,其事无异传抄,虽多曾何足贵?”但需要指出的是,吴宓不满的是将西方格律诗译成“无韵之白话体”,对于仍遵循格律的新体译诗则并不反对。比如1923年2月,他在《学衡》第一十四期发表以五言旧体译M?安诺德的《挽歌》(Requiescat),并在此诗的按语中曰:“徐志摩君亦译此诗,题曰《诔辞》,为新体诗。登北京 《晨报》。”1925年5月出版的《学衡》第四十一期刊载了李惟果翻译的安诺德《鲛人歌》(The Forsaken Merman)。李氏用白话翻译此诗,但在音节上又加入了许多旧诗的要素,故而吴宓评价其“质直流畅,以传原诗语重心急、呼之欲出之情”。1930年7月4日的《吴宓日记》记载他读梁宗岱翻译瓦雷里的《水仙辞》(Narcisse Parle)。1948年,他还直接以新体诗译过雪莱(P.B.Shelley)的《心之灵》(Epipsychidion)与考文垂?巴特摩尔(Coventry Patmore)的《婚后的情人》(Married Lover),而最典型的莫过于他将原来刊载于《学衡》第九期以五言体翻译的《牛津尖塔》(The Spires of Oxford)重译为新体,题名为《牛津尖塔诗(新体)》,发表于1936年的《清华周刊》第二十一期。吴宓将The Spires of Oxford一诗看得很重。此诗由英国诗人赖慈(W. M. Letts)女士作于1915年,是一战时著名的诗章。吴宓认为大部分欧战诗往往“慷慨淋漓,激昂奋发”,而“事过境迁,人心厌乱,恶谈兵革,则视之味同嚼蜡”,但The Spires of Oxford有别于一般的欧战诗,因为此诗“温柔敦厚之心,悱恻缠绵之意,而不牵入一时一地之感情、一国一党之是非”,故具有永久性与普遍性。1930年11月18日,吴宓访牛津大学期间参加了欧战纪念典礼,当日的《吴宓日记》记载:“仰视尖塔,悠悠身世,不禁感慨系之。”
  吴宓在《牛津尖塔》的“凡例”中曾谈过:“异国之诗本不可译,以原诗之神韵音节,绝非译笔所能传也。”之所以仍然要译诗,是由于译诗可当作“以新材料入旧格律之绝好练习地也”。他认为自己用五言体翻译此诗,不但能“模其格”,并且能“传其神”。那么以新体译成后的《牛津尖塔诗(新体)》是否能超越他的旧体译品呢?笔者下面试将新、旧译本分别作一个比较分析,以论两者优劣。赖慈原诗:
  The Spires of Oxford
  I saw the spires of Oxford
  As I was passing by,
  The gray spires of Oxford
  Against the pearl-gray sky.
  My heart was with the Oxford men
  Who went abroad to die.
  The years go fast in Oxford,
  The golden years and gay,
  The hoary colleges look down
  On careless boys at play.
  But when the bugles sounded war
  They put their games away.
  They left the peaceful river,
  The cricket-field, the quad,
  The shaven lawns of Oxford,
  To seek a bloody sod-
  They gave their merry youth away
  For country and for God.
  God rest you, happy gentlemen,
  Who laid your good lives down,
  Who took the khaki and the gun
  Instead of cap and gown.
  God bring you to a fairer place
  Than even Oxford town.
  旧体译诗如下:
  (一)
  牛津古尖塔,我行认崔嵬。黝黝古尖塔,矗立青天隈。忽念行役人,忠骨异国埋。
  (二)
  岁月去何疾,韶华不少待。广场恣跳掷,人间绝忧痗。一旦胡笳鸣,从征无留怠。
  (三)
  浅草供蹴鞠,清流容艇棹。舍此安乐窝,趋彼血泥淖。事急不顾身,为国为神效。
  (四)
  神兮能福汝,就义和慨慷。戎衣荷戈去,不用儒冠裳。永生极乐国,勿念牛津乡。
  新体译诗如下:
  我看见牛津的许多尖塔
  当我偶然走过那边,
  那些牛津的灰白尖塔   直映在高穹的青天。
  我心中想念着牛津的学生
  他们战死在异国的郊原。
  在牛津,一年一年如飞的过去,
  那个快乐的黄金时代,
  头白的学院层楼俯首下窥
  看无愁的学生们欢呼竞赛。
  但悲笳忽然吹起了军声
  立刻解散他们的球队。
  他们离开了那平静的河流,
  那宿舍和球场的方圆部位,
  那绿草剪得平整的校园,
  去找寻一块浴血的土地──
  他们毅然牺牲了快乐的青春
  为着国家,为着上帝。
  愿上帝保佑你们,幸福的诸君,
  你们殉国殉道,一死先,
  你们穿上黄色军服,肩起铁枪,
  代替了学士的黑袍方冠。
  上帝一定护送你们到一个极乐世界里
  比这座牛津城更为美丽庄严。
  就内容而言,原诗第一节第一行“I saw the spires of Oxford”与第二行“As I was passing by”的句法结构是前一个主句加后一个从句,新体直译为“我看见牛津的许多尖塔/当我偶然走过那边”,是极为欧化的表达方式。考虑到第三行“The gray spires of Oxford”与第四行“Against the pearl-gray sky”是重复强调第一句的“the spires of Oxford”,旧体译为“牛津古尖塔,我行认崔嵬。黝黝古尖塔,矗立青天隈”,第二句在语意上省去了“偶然”(passing by),加上了三个字“认崔嵬”,与三、四两句“黝黝古尖塔,矗立青天隈”非常自然地一起表现“the spires of Oxford”的特征。
  原诗第二节第二行“The golden years and gay”,旧体译成“韶华不少待”,正好与前一句“岁月去何疾”相应;新体直译为“那个快乐的黄金时代”,是补充解释前一句“在牛津,一年一年如飞的过去”,都没有问题。但第三行“hoary colleges”中的“hoary”,新体所译“头白的学院层楼”显然直接根据字典的解释来,吴宓解释说:“房屋古来亦如人老,曰头白,hoary假借通用之词也。”在中文语境里却很难感受到原诗修辞的妙用。并且新体将这一行“The hoary colleges look down”译为“头白的学院层楼俯首下窥”也相当别扭,其实它有“古老的学院见证了……”这样的意思。
  原诗第三节从低回温柔一变而为磊落慷慨,在“left”后连用“the peaceful river”、The cricket-field”、“the quad”、“The shaven lawns of Oxford”四个名词。旧体译成“浅草供蹴鞠,清流容艇棹。舍此安乐窝,趋彼血泥淖”,前两句仍然是轻轻的,悠悠的,后两句顿时变成紧张激昂,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译诗便有这种效果。新体译法将多个名词并排列出,符合原诗的语势,但是第二行的“The cricket-field, the quad”译成“那宿舍和球场的方圆部位”,让人费解。“quad”一词,吴宓在《英诗浅释》中的释义是:“此字乃quadrangle之简写,牛津大学中有校舍,其屋为方形而中空为草地,名曰方形屋quadrangle,诸生藏息修游之所也。”在旧体中译为“安乐窝”属意译,比“那宿舍和球场的方圆部位”要简洁且容易理解。
  就形式而言,原诗音律简单而整齐:全诗共四节,每节六行,奇数句四音步,偶数句三音步,偶数行押韵,每节换韵。旧体译法统一为五言,共四节,每节六句,偶数句押韵。原诗第一节韵脚为“by”、“sky”、“die”,第二节韵脚为“gay”、“play”、“away”,第三节韵脚为“quad”、“sod”、“God”,第四节韵脚为“down”、“gown”、“town”。令人出奇的是,译诗竟然能取得模仿原诗韵脚声音的效果。第一节押“嵬”、“隈”、“埋”与原诗“by”、“sky”、“die”相似,第二节押“待”、“痗”、“怠”与原诗“gay”、“play”、“away”相似,第三节押“棹”、“淖”、“效”又与原诗“quad”、“sod”、“God”相似,第四节押“慷”、“乡”、“裳”更与原诗“down”、“gown”、“town”相似。新体译作的押韵显然不如旧体,所押之韵脚如第一节“边”、“天”、“原”,第二节“代”、“赛”、“队”,第三节“位”、“地”、“帝”,第四节“先”、“冠”、“严”,第一节与第四节均押同一个韵,缺少变化。有必要指出的是,即使用的是新体诗,吴宓仍忘不了平水韵,如第二节“队”与“代”、“赛”在现代汉语中并不谐韵,但在平水韵中均属去声“队”韵;第三节“位”与“地”、“帝”在现代汉语中也不谐韵,但在平水韵中均属去声“寘”韵。新体译诗的格律问题还体现在音步的处理上,原诗整齐的音步被处理得毫无规则,尤其是最后一节:第一行五顿、第二行五顿、第三行六顿、第四行四顿、第五行七顿、第六行五顿,显得非常凌乱。可见,吴宓虽已肯定且又尝试用新体译西方诗,但由于对新诗句法的优势缺乏深入研究与感悟,在从事译诗时显得力不从心,诚如有论者指出的,“吴宓对于这种现代汉语新诗语言的驾驭能力还相当有限”。吴宓热衷且最擅长者毕竟仍是旧体。《吴宓诗集》所收译诗除《牛津尖塔诗(新体)》、《婚后的情人》等个别外,全以旧体译之。《吴宓日记》也多载他与友人探讨旧体译诗的记录,如1945年7月25日李竞容以所译华兹华斯、彭斯、菲茨杰拉德等英诗百余首为旧体诗,求教于吴宓。当年8月9日,薛沉之口授、黄稚荃以旧体诗笔译罗伯特?勃朗宁的《波菲丽娅的情人》(Porphia’s Lover)深得吴宓的赞赏,认为"胜荃自作之诗"。从以上对于The Spires of Oxford的分析来看,旧体译诗也要优于新体译诗,前者在当时已有相当的影响,后者却悄然无闻。比如1927年一位署名为“梦飞”的作者发表《译诗》一文,认为各国诗均有其特定的“情绪”与“韵律”,译本倘只传达了其中之一,均不能算作佳作,却评价吴宓的《牛津尖塔》,“情绪及韵律虽不能尽行恰合,然已近之矣”,“的是佳构”。1929年9月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了由苏州中学教员英文研究会编纂的《高中英文选》三册,每册最后均有一个Appendix(附录),“编辑大意”的解释是:“本书所选英美著名诗歌,遇有名人汉译,列入附录Appendix,以资参考。”第一册所附的便是吴宓用五言体译的《牛津尖塔》。而那首新体译诗长期没能受到关注,一直要到五十六年后《清华校友通讯丛书》第二十五册刊载卞僧慧的《吴宓与闻一多》才开始介绍这首译诗,介绍目的也并非为了推崇其翻译艺术,只是为了洗刷吴宓长期被误解为新诗反对者之冤屈。创作影响翻译,做诗影响译诗,以新体或以旧体翻译西方诗能否取得艺术成就,与译者擅长新诗还是娴熟旧诗极有关系──在吴宓这里,这条规律再次得到了印证。
其他文献
近年来提及罗家伦的著述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1917年北京大学入学招生考试,考生罗家伦虽然数学零分,但因作文满分,被校长蔡元培和阅卷教师胡适破格录取。这则故事常被用来说明民国教育的某种精神气质:高校有相对自由的人才选拔权,能够因材选用,不会埋没偏才,从而将民国时期的大学破格录取演绎为一种“神话”。  那么这则故事是否真实呢?翻检三位当事人的文集,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不论是《罗家伦先生文存》以及补
马年春节前夕,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林道群兄来问我说,“余英时先生已同意给我写一幅墨宝,不好意思再让他老人家给我邮寄,你能否帮我去取一下寄来。”我即拍胸脯说没问题。过了几天,好像是大年初三,我正好在王子镇上闲逛,不想迎面碰到余师母,拜年之后顺口提起了林道群墨宝之事。余师母说:“纸和墨都已经买好了,等他闲下来时就写。”4月,为余先生在最后一期“苹果树下”的文章,又闯过一次余府,那篇文章上附的书法是他1
朋友蔡君赴湘开会,特转道邵阳,拜诣蔡锷将军的故居,感而赋诗,记得最后两句是“将军三尺剑,扬我蔡家眉”。对同姓之英杰感到格外骄傲,生发这样的壮慨,为人情之常。蔡锷当年“为四万万人争人格”,扬苍生之“眉”,向袁世凯冒死发难,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目睹英雄遗迹,每个素心人皆会发出类似的感慨。  2011年秋,适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辛亥革命名家墨迹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展出了孙中山
大而化之    庄子在《逍遥游》中先讲了一回“大而无当”,虽然庄子是欲进先退,欲擒先纵,把“大而无当”写成是肩吾与连叔谈论楚狂人接舆(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说的就是这个接舆),借肩吾对接舆的攻击与连叔的辩护,开展一场儒道之争。大而无当云云本来是反面教材,是暴露了儒家的小头小脑,鼠目寸光,只知道鼻子底下那点实用的事儿,叫做小知不知大知,小年不知大年。就是说庄子的原意是为大而无当正名,为常
2013年9月20日,著名女书法家翁月卿先生因病在汉口医院去世,享年九十岁。  一个月后,2013年10月20日清晨七时许,武昌龙华寺为翁月卿女居士做超荐法事,空灵的梵呗声穿过茂林修竹,袅袅飘散在蜿蜒的蛇山脚下。  同日,武汉市书法家协会、武汉市女书法家联谊会在武昌龙华寺举办“清祭雅集”座谈、书法活动,追思翁月卿先生。  翁月卿先生留在世上的书法作品中,包括楷草隶篆各体,反映着她在文学和书法艺术上
天津南开系列学校(大、中、小学)的创办,主要得益于严修(字范孙)的声望、人脉和实力,校长张伯苓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南开元老黄钰生直言:严、张二人的关系“一为东家,一为西席”,即是说,张最初乃严氏聘请的家庭教师。当南开的事业越做越大,严、张间的合作共事就具有了不可分离的伙伴效应。及至南开学校校庆四十年时,重庆《大公报》社评称:南开乃张校长所一手缔造,距史实已远。实则,张伯苓本人早在1931年校庆二
认识有年的的藏书家张南君,刚好人到中年,与我算是忘年交。他学的是历史专业,职业是中学教师,多年来殚精竭力,集腋成裘,其庋藏已经甚丰。藏书家有两种:一种仅仅是“藏”,以此为癖,以此为乐;另一种就更胜一筹,他们还对藏书进行研究。张南君属于后一种,这就难能可贵了。  张南君每每对其搜罗所得,阅读考释,乐此不疲,所得渐丰,于前年辑成《土纸本谈屑》书稿,蒙君不弃,以打印稿飨我,并命我为序,乃以《辛勤耕耘的成
上小学前,我就对家里房屋的土墙上一个个小洞中的蜜蜂感兴趣,只要到了油菜花开的季节,这些小蜜蜂就从洞中飞进飞出。我的小舅与我家只隔一个田冲,他来的时候,会帮我掏蜂子。方法很简单,用一根细树枝或者麦秆之类塞进洞内,慢慢地捣鼓,蜂子受到刺激就出来了,在洞口放上揭去盖子的小玻璃瓶,它们自然就钻进瓶内,一旦看它中招,我们就盖上。看它毛绒绒的身体,看它在瓶中上上下下地爬,小小年纪的我有了一种支配他物的力量,因
我只听见过他的声音  ——记诗人化铁  诗人化铁死了,死于2013年9月22日。这是我最近才知道的事。前一阵子我还偶或想起他,私下忖度是否打个电话,但我一直踌躇着,因为他早已是耄耋老人,听力也不太好,何况我又不能帮他什么,就此搁下了。  我没有见过他。我只因为偶然的机会给他打过电话,从电话里听见过他的声音;那从两千里之外传来的声音,如一阵稀疏的寒雨,打在我的身上,润湿了我心地的一片。  那是201
初夏之际,夹杂在银绿色的叶子中间,一朵朵殷红的罂粟,花开漫山遍野,无比的艳丽。自然,罂粟花的美不过只有数天的活跃,罂粟的价值主要还在于它那并不美丽的蒴果:切割蒴果流出的液汁,经太阳干晒,或加工成黑色的膏状物,凝固后便成鸦片。  鸦片自古就为医师们和一般人所熟知和运用。在他们看来,它首先是一种药物,能让人入睡,古代的作家们常喜欢用希腊神话中冥府里的河流“忘川”来形容它,意思是喝了浸酒或拌水的罂粟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