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有情感
   (一)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操观沧海的壮志豪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一腔报国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屈之情……怎会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有所悟呢?只要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进一步体会出作者情感。
   (二)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教师应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二、有生气
   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的眼睛闪着求知的光彩,学生的思维如闪电般敏捷,那么,这股生命流就不怕蓬勃不起来。著名的于漪老师率先在教育界发出了这样的呼唤: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要达到这一境地,教师要勇于放手。
   (一)书,让学生自己读
   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做教师的要力求成为亲切而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以读激趣,以读显形,以读启智,以读育人。我在学习课文时采用“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这份情感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问,让学生自己提
   学贵有疑,读而能问,这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进而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小脑袋里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的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也许他的想法是肤浅幼稚的,但是,提出来就是学会了思考,敢于提出来,勇气可嘉。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急于代答,应让学生去作答,遇到有价值的问题还应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个发表意见的空间,以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三)话,让学生自己说
   一节课45分钟,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创设说话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也只有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学生的说才会落实全员化。
   三、有发展
   我们的学生,天天来学校上课,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求发展,并且是一种持续发展,包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技能的掌握与熟练,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等等。因而,每一节课教师的脑子里就要想到要教给学生些什么?一点知识,一些方法,一些启迪,还是一些积累?所以,提倡人文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否定工具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教学的完美。
   实践证明,适度的语言文字训练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情感的萌发均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一节课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必须明确、适度、集中,既要体现教材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要善于选择、取舍和重组。
   四、有创新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想象力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看来,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我想作者留下空白也许就希望读者去大胆畅想。在教学中,对于这样的空白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继续续写故事。
   (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就是标新立异,是对思维定势的否定。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更体现出其固有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回答问题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却忽视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激发教师的激情。其实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激情一样重要,也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   教师的教学激情可以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践证明,动之以情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饱满的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因为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构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正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如果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再融入到课外阅读中,就会形
期刊
一、激发写作动机,让学生在写作中洋溢自信光辉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当“做你所爱做的,爱你所做的”自然乐此不疲。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收获积极地心理暗示,这才是恒久的写作动因。让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一次容易,让学生持之以恒就要让学生尝到写作的成就感。人往往不仅是因为兴趣而成功,也因为成功才有兴趣,这是辩证地。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疏导恐惧心理而积
期刊
曾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 故事虽短,却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也曾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可见,“听”的魅力之大。而小学生以学习知识、获取技能主要任务,“听”则直接影响其学习质量——专心听讲,才能获
期刊
每到教师节,身处各地的学生们便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这不,有的学生寄来了卡片,有的则发来了短信,祝福老师节日快乐。每当面对这种情境时,我总是感到很欣慰,也体验到了作为教师的光荣与自豪。但当收到这一封学生的来信时,则让我陷入了沉思,信中是这样写的:   姚老师,提笔祝你教师节快乐,感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的照顾。如果没有你,就不会有我的现在。我也许会与父辈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也许成
期刊
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不会读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大人。”对此,我颇有感触。扪心自问,作为老师,我们习惯了凭说教告诉孩子阅读名著的重要性,依靠师长的威严强迫他们去进行名著阅读,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就是有些学生开始也“听话”地去读几本课外书,但是坚持不久就松懈厌倦,提不起兴趣。因此,我觉得,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然后慢慢地成为他
期刊
一、潜心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   情感教育的开展需要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老的、教条式的作文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只能是枯燥、恐惧与反感。学生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黑板上僵硬的一行字——作文题目。这样,他们的情感体验只能是一片空白,情感教育的主观接受上近于停滞。因此,根本谈不上进行什么情感教育。所以,潜心设计教学情节,激发学生情感感受力,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对于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极其重要
期刊
一、突出骨干引领——选准亮点,辐射带动   身边的典型最具有影响力。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学校于新学期分学科召开了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与传统意义上的经验交流会有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人员的选择及交流的内容上,可以说是做到了两个精心。   1、精心确定人选:充分发掘本校教师资源优势,由各教研组结合组内教师个人特长,从常规管理、教学成绩、师德修养等多个角度,推荐二十名教师,最终由学校确
期刊
一、自学能力的形成过程   1、识记。俄国伟大的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第一,识记并非死记。识记与死记的区别,关键在于一个“识”字,这个“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对被识记的内容是否能识别与理解,另一方面是识记内容的分量是否适当,能不能正确认识并做好适当安排。死记是不管懂不懂、不问分量重不重,一味拼命地记。第二,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但不记不
期刊
一、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时代赋予的任务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不仅改变着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关系,也改变着人们长期以来构筑的精神世界。它既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将人们推向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大潮之中。如果社会成员不能尽快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就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产生抑郁、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出现心理障碍与行为异常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