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的主体和客体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浓厚兴趣,主动识字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的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各类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习惯。而这种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本文试从“学习习惯”的主体和客体的角度予以探讨。
  
  一、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作为“学习习惯”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
  1.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学语文的兴趣来自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在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中文学成就璀璨夺目。教师应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学成就开展语文活动,如课本剧的表演、朗诵比赛、成语接龙、妙对欣赏等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充分得到文学的熏陶,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新课程标准》就是要培养学生学语文的自主性。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就是课前预习习惯、运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后复习与质疑的习惯,独立思考创新求异的习惯。其中,课前的预习习惯非常重要,它可以使你及时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准备好听新课必须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与笔记水平。学会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是每个学生必备的习惯,是自学的第一步。有了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有心理优势,而且自己查工具书积累的知识不易忘记,它符合现代教学理论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长期坚持自觉预习的学生,语文成绩进步大,而且在阅读、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3.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新课标明确要求中学生每年读2—3部名著,阅读量达80万字。这些中外名著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语文修养。同时要养成学生勤于观察思考、勤练笔的习惯。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观察到别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的奥妙。这也是发展智力的途径之一。知识可以在观察中活跃起来,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源泉。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有新意的景、物、人、事都记下来,思考整理,写成周记或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就多了,分析综合能力也跟上了。课余练笔,源于生活这股活水,学生随心而至,多写真情实感,入情入理,还防止了套式作文、抄袭作文的出现。“多练笔生花”因为优秀的作文就是练出来的。
  4.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朗读是分析的基础。课堂教学中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现行的初中教材,美文比比皆是,朗朗上口。所以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就成了第一步。课堂上读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默读、有感情地朗读等。读读背背精彩的语段,潜移默化,集腋成裘,这些东西就成为学生自己的了。
  5.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上课积极思考,老师先扶着走,做好示范,引导培养学生记笔记,指导他们做批注点评,提示关键词语的勾画。学会圈点勾画:借助常用的读书符号做好标记,如生字下标……,生词下标----,重点词下标***,精彩句、关键句,中心句下标_______,疑难处标?等。
  
  二、好习惯的养成依靠教师的引导
  
  教师作为“学习习惯”的客体,如何培养作为“学习习惯”的主体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创新素质教育的思维。
  1.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形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这样的教学习惯,又怎么谈得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教师必须从小节抓起,持之以恒。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3.校内的培养和校外的“培养”双轨并行。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外,更多的时间就是在家中。因此,教师除了在学校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时刻提醒学生家长要培养自己的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通过面访,也可以通过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教师与家长之间不断的信息沟通,密切配合,会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
  4.对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要耐心引导。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漫长的时间中养成的,对那些一时改不过来的坏习惯,老师要利用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加以变换引导,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与老师接触的新生,教师更应注意引导培养的艺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有不良的学习习惯,老师要做到严要求、勤督促、细引导,一有好的习惯就要及时加以肯定。
  5.对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要适度表扬。表扬与批评都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上,教师要有分寸地对表现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予以赞赏,使这种赞赏能给学生起到一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导向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心底自发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把习惯的培养列入课程目标,并加以细化,这是—个质的飞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在动力因素。因此,坚持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使习惯成为自然,才能熟练地驾驭语文知识,才能促进语文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最终使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养成良好习惯而受益终生。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当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后,学生往往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学生感到作文困难,因为缺乏写作素材。据调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几点:  1、中学生平时穷于应付考试,不注意观察生活,感受不到生活中细微的感人的事情。  2、阅读量小,知识积累不够,视野不开阔,思维放不开。  3、没有掌握素材运用的技巧,面对作文题目不知怎么下笔。  因此,帮助学生积累材料,成为提高作文水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像,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瑰宝。面对着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究竟该如何去品析教授呢?    一、日积月累,长期积淀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熟读的重要性。我极为赞同孙立权先生提出的“三年积累300首诗”的构想,并将它付诸教学实践之中。  首先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读诗讲诗的能力,即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朗读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思想,尤其是儒家经典中的精粹。是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支柱,其丰富的精神营养,值得每一个人汲取。但由于诸多原因,当今的青少年逐渐远离了经典,传统的儒家经典也不例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还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可见阅读是一种由理智作导向的复杂的心智活动。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尤其阅读教学的核心与灵魂。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思维呢?      一、纵横联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创新。创新,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善导、激趣、引思”,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善导——引导参与,催生学生创新思维      善导,就是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师生。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
地理学科是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知识的综合学科。地理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本人在自己在乎时的教学中,十分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影响,从激发学生求知欲人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探索学生喜欢的教掌方法,为此作了许多努力。      一、利用艺术化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前提,它如催化剂,不断促使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融美于地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了便于学生开展课内或课后的学习活动,每一课的后面都设置了“活动与探究”的栏目,意在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协作精神,给改革后的初中历史教学创造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但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没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平台。本文试结合教学中的实践,就如何科学创造性地使用好课后的“活动与探究”,略谈认识。    一、以“活动与探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如
随着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种种挑战与机遇并存,时代发展对人的意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意志力现状令人担忧:抗挫力低,自杀率上升,心理疾病患者增加,暴力行为普遍化、低龄化……   2003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
历史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教学研究的内容必须以培养和发展能力为基础,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了解社会,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思考历史和^生价值,从而达到“读史明智”的目的。   但事与愿违,有的学生片面地认为开卷考试了,就可照搬照抄,还谈何学法?个别为师者也认为只要讲清知识点,学生能抄了就是“OK”。殊不知,这种主观单纯、因循守旧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两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意义重大,世人皆知。就本节教学,本人略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定都南京的不利之处      1、为时过早   我们常说的“太平天国”,也只能算是农民运动,是太平军建号的一种名称。其含义就像清末时的“张楚”和明末时的“大顺”一样,仅是一种政权的代号而已,根本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