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统与现代交锋中渐淡的年味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it_l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碰撞
  
  
  春节,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所有的家庭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守岁末的最后一夜,并迎接新春的到来。几千年来,人们把心灵的祝福不断融入春节,使之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国传统的春节通过代代传承,除了文化的象征,还承担了社会的功能:一是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是祭祀,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亲礼仪往来,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责任;四是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体味生活之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传承了几千年,有着深深文化根基的节日,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发现被中国人称之为“过大年”的春节,年味却越来越淡了。鞭炮声越来越少,礼仪越来越简化,过去对穿新衣、戴新帽、压岁钱、年夜饭的渴望也越来越淡……相反,与春节相近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大行其道,搞得红红火火。有人说,这是城市文明在吞噬着乡土文明,工业文明在侵袭着农业文明,并表示出深深的忧虑;还有人说,这是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不必惊慌。对此,我们不好判断是非。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过年时呈现出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激烈碰撞,确是不争的事实。
  
  【在放与禁之间徘徊的鞭炮】
  “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诗形象地说出了春节的第一大习俗:放鞭炮。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怪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就有了燃放鞭炮的习俗。
  过年放鞭炮,由来已久。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靠近年关鞭炮声就开始烘托节日的气氛,到了除夕鞭炮鸣放的数量达到顶点,过年的气氛也达到最高潮。
  放鞭炮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烟花鞭炮不仅大量耗费森林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鞭炮一响,烟尘满地、碎纸飞扬。鞭炮爆炸后释放的硫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空气。由燃放烟花鞭炮引发的伤亡与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一到年关,医院里就有不少被鞭炮炸伤的病号。也正因如此,各城市禁放鞭炮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很多城市有春节禁放鞭炮的规定。
  据史料记载,中国先后有两次鞭炮禁放。第一次是在天津,时间是1907年2月3日。那一天,天津巡警局通过《大公报》发布了一个很有趣的公告:“入冬以来,风高物燥,瞬届年节,竞放花爆。起花双响,高入云霄,遗火落下,贻害非小。贩卖燃放,均于禁条。特先晓谕,广为劝告。父戒其子,兄为弟导,子弟有犯,父兄枷号,倘敢故违,决不宽饶。”但是那次禁放,并没有扩展到全国。第二次大范围鞭炮禁放始于1993年,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带动下,短短几年时间,全国绝大多数中心城市都宣布在城区中心禁放。
  对于禁放鞭炮,始终存在不同的声音。比如以冯骥才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学者就认为,燃放鞭炮是重要的民俗,是春节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炮声,年味就淡了。眼下传统文化正遭遇全球化时代的冲击,如果我们不保护民俗的东西,传统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躯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天津这个一度最早禁止燃放鞭炮的城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没有加入禁放的行列。最近几年,这种看法影响渐大,比如济南等城市就经当地人大讨论后,解除了禁放令。作为首都的北京也在近两年由禁放改成了“限放”。
  支持禁放的人认为,禁放鞭炮当然会对过年的气氛有所影响,但是营造气氛的手段是多样的,比如广东特有的买花、摆花的习惯,就很文明,也很环保。近年来推出的装饰性的塑料鞭炮,挂起来也很有喜庆的气氛。至于禁放鞭炮就会影响年味,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这种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还是有点夸张。毕竟,“禁放”只是禁放鞭炮而已。
  在记者采访中,同仁医院的郭辉坚决支持禁放鞭炮。他说:“每年因为放鞭炮造成的烧伤是触目惊心的,还有不少人因此摘去了眼球,我就不信年味会比生命更重要?”而作为文化工作者的李木马看法却正好相反,他认为:“一个民族的魂魄在于文化,而春节就是带有鲜明中国特征的民族文化。如果因为那些所谓的‘文明’而放弃我们本民族的特色,那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自由与团圆对峙的年夜饭】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按照习俗,离家在外的人在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那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除夕守岁,全家人团团圆圆吃顿年夜饭,这是中国千百年的传统。然而,在现代城市文明不断兴盛的今天,这个千年传统也正面临着尴尬的局面。过去,一般是全家人动手的团圆饭,多数都因年轻人不愿承受洗碗刷盆之累移至饭店;还有数量相当多的年轻人在过年时选择旅游,把春节的团聚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分离。
  家住北京星河城小区的王大妈告诉记者,她已经有两年都是和老伴孤零零地过年了。她的儿子、儿媳这两年都利用假期出国旅游,前年是欧洲五国,去年是澳大利亚。“唉,他们玩得挺开心的,我们老两口这年过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年夜饭也只吃了几口,过年嘛,不就图个团团圆圆!”看得出王大妈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来自四川内江的小肖也有两年没有回家了。她告诉记者不回家的几个理由:一是没有时间,圣诞节和春节距离太近了,她的几天轮休已经在圣诞节都用光了,到了春节自然就没有时间回家了;二是过年这几天人太多,车票不好买,所以干脆就等春节以后再说;三是在家过春节也没有意思,在城市生活久了,回家也不太习惯。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许多年轻人甚至对传统的“过大年”抱无所谓的态度。不少年轻人告诉记者,自己对过年没什么感觉,觉得大年三十也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节日,况且自己天天和家人在一起,没必要非得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和家人相聚,这一天和朋友在一起玩也许更有意思。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十来年前春节晚会上一曲《常回家看看》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子的心,不知有多少过年不能回家的人听到歌声后潸然泪下。虽然短短十来年的时间,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也还有很多人固守着回家过年的传统。
  张小民,老家在湖南,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由于平时工作太忙,很少回家,所以他把过年回家看得特别重要。去年腊月廿八公司才放假,当天下午他便和妻子带着儿子登上了回家的火车。经过将近20个小时的旅程,腊月廿九晚,一家三口才到家。此时,父母家人都坐在家里,等待着他们的归来。他的父母说,从腊月廿五开始,他们天天盼望着儿子回家,儿子回家了,他们的心才“落地”。 张小民说:“我自己真的很感动,父母并不是要求他为家里做点什么,只是想看看自己,我们如果过年不回家,父母肯定非常的失望。”
  过年、回家、团聚,几千年的传统已经赋予了过年特殊的使命。在万家欢聚的时刻,只要家庭中一个成员不回家,这个家庭的年就是不完整的。一位几个春节都在外面旅游的时尚人士告诉记者,自己去年认识到,不吃年夜饭自己无所谓,但父母心里总会有一些怅然若失,他的母亲对他说:“如果过年一家人不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不像过年了。”他已决定今年不再出去旅游,要在家里好好陪父母吃一顿年夜饭。
  
  【在短信与贺卡中失语的春联】
  新春伊始,春节将临,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城乡百姓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可以说,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而春联也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
  
  新春佳节之际,当人们访亲会友之时漫步大街小巷,趁着雅兴留意欣赏各家各户张贴的春联,于字斟句酌与领略其意之中确实可以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倘若你有心玩味并吟诵其中的妙联佳句,这无疑是一种别有雅趣的艺术欣赏。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高科技通讯手段的迅速普及,春联在广大城市已经成了昨日黄花,随之而来的是穿梭的贺卡与电子邮件、短信等现代时尚。
  60多岁的程来金,原是单位的工会干部,写得一手好字,过去每逢春节他都为同事写春联。回忆起那段时光,他感慨颇多:“过去大家都住平房,过年贴春联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大事。我每年都要写上百幅春联,光春联的书我就买过五六本,为的是每年都有新意,让大家在春联上讨个吉利。现在不行了,大家都住在高楼,没地方贴春联,就是贴了也没有几个人能看得到,没意思。”程来金还告诉记者,过去每当人们读着他写的春联时,自己会有一种幸福感。
  我国春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那时候的春联是刻写在门庭木橼或石柱上,也有篆刻在悬挂于门庭的长幅竹片上,以后又有墨写在丝帛稠带上以装饰门庭的。古人对春联的内容和形式颇有研究。因为春联的格式起源于古典诗词,春联的要求像律诗一样讲究严格的字句相等与平仄对仗,即上下联的每个字都应要求其声调呈阴阳平仄相对,再配以具有章法技巧的书法墨写,所以古代文人视春联为一种既高深又典雅的艺术创作。
  李木马认为:“春联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元素,它不仅内容包含了古代文学的成分,而且春联贴与写的形式同样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现在城市里对春联的遗舍,以及乡村中普遍采用印刷春联都是春节文化的一种严重流失。”对文学和书法研究颇深的李木马对未来表现出相当的忧虑:“现在春节,随着手机、网络的流行,人们正以科技的方式改变春节文化,其中短信和电子贺卡更是迅速普及,成为年轻人追宠的对象。这对传统文化根本属性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春联中的书法韵味和文学功能完全被舍弃,只留下了单纯的祝福功能。如果长期以往,势必会造成春节文化的遗失和错位。”
  “昨天拜年早了点,明天拜年挤了点,后天拜年迟了点,现在拜年是正点,祝你狗年旺旺。”这条手机拜年短信,被认为是2006年春节转发率最高的短信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春节期间,全国拜年短信量达120亿条,相当中国人平均每人收发近10条短信!过去10年,中国人的通信方式有了巨大变化,春节也融入了电子科技的新内容。从传统的贺卡,到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电话拜年,再到电子邮件、短信拜年。春节祝福的一些内容变得越来越时尚了。
  朱长久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年节日平均要发100条短信给朋友和客户,也会收到超过100条的祝福短信,只是大家发来发去,内容几乎一样,也就那么几条。专家指出,随着手机在我国普及率不断提高,发送手机短信越来越成为许多人日常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新方式,但短信内容的匮乏和低俗的趋势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退入庙会的民俗和进逼的时尚】
  年越过越没味儿了,有这样想法的人越来越多。说起为什么年过得没味,主要还是传统民俗的逐步缺失。在中国过年有“过大年”和“过小年”之分,也就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半个月里都是过年,这期间人们会安排各种活动庆祝。除夕和正月初一过大年,传统上是以家庭为单位欢度;正月十五则不同,讲究的是走出家门普天同乐,以“闹”(欢乐热闹)为核心内容。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出门赏月、玩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猜灯谜、放烟火、听音乐、打太平鼓等方式庆祝节日。但是,与人们抱怨年味淡如水一样,如今春节狂欢的火爆刺激场面,早已尘封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了。
  星河城的王大妈告诉记者,过去北京城过年到处张灯结彩,走到哪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祝福声和吹吹打打的锣鼓声。现在,他们老两口想去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就只有到附近的龙潭湖庙会了。
  
  说起北京的庙会,李木马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庙会是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之一,是过年的一个补充,而现在庙会则变成了人们怀旧的场所。一些以赢利为目的的庙会,除了把各种逝去的民俗集中展现外,就剩下商品交易了,因此现在的庙会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庙会已经相去甚远。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多样化,对春节怎么个过法,人们的想法自然有了很大差异。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还是按照老法过才有年味,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延续,一些老人这样认为。而一些年轻人则表示,春节习俗太麻烦,而且与时代脱节,不像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让人感觉到时尚的味道。
  时尚是年轻人的代名词,任何时代都会有流行的观念和时尚的载体,它们也就自然而然成为青年人追逐的目标。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渴望,使圣诞节、情人节在年轻人中得以迅速传播。在今天,年轻人喜欢把新年当作时间的分水岭,给自己一个吐故纳新的机会与借口。如今,一件新衣服、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而圣诞节的火鸡和情人节的玫瑰以及烛光晚餐做为全球性的文化模式在他们心底扎下了根须,他们把这些定位成时尚,并随之成为它的追捧者。
  虽然说春节这个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包含了诸多的精神涵义,春节民俗在时代变迁中需要不断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需要现代人们精心呵护并挖掘、放大,但春节在与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对峙中呈现衰退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近些年,中国各地均在加强春节民俗的宣传、展现,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体验春节民俗,感受欢乐喜庆的氛围,但在新形式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是一个我们不得不认真面对的严重问题。
  
  【失去主题的年货和精心打造的玫瑰】
  过去,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人们平常的生活愿望以及精神层面的生活理想,通过春节采办年货集中体现出来。采购年货一般是在节前十天左右,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还有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过年时穿的新衣新帽等。在年货中,用来祭祀的贡品和祈福的灯笼、窗花、财神、门神等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承载着一家人对来年的希望。
  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民俗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正在逐渐逝去。伴随着物质的日趋丰富,“吃穿型”的传统春节已近“土崩瓦解”,人们对春节买年货的观念也越来越淡薄,甚至很多人提到年货时竟然想不出需要什么。
  李木马对记者说:“过去提到年货非常明确,就是那些生活必需品和祭祀用品,但现在年货已经快成为历史词汇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祭祀传统的丢失,使带有文化属性的物品退出了年货市场,而传承下来的春节饮食在物品极大丰富的今天自然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
  在采访中,记者从统计部门了解到,现在一个北方城市家庭年平均消费粮食仅200公斤左右,而春节期间,副食充足,粮食消费较平常将更少,因此居民粮油购买力和平时相差无几;春节期间服装销售也不再是一个旺季,各大商场则频频推出降价促销活动,以吸引那些日趋理性的消费者。北京百货大楼的工作人员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现在春节促销是越来越没有主题,找不到好的方法吸引顾客,说到底还是人们不拿过年当回事儿了。你看情人节不用促销,我们的鲜花和礼品都卖得非常好。”
  失去主题的年货在春节到来之际遭到冷遇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北京饭店餐饮部经理刘刚对记者说:“春节期间北京饭店的各项销售都会进入一个低谷期,各种活动都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每年推出的圣诞狂欢夜效益特别好,每次都是所有的票提前一个星期就已经销售一空了。晚宴、表演虽和春节没有什么不同,可从装饰上变成了五彩缤纷的圣诞树和鹿拉雪撬,年轻人就开始趋之若鹜,毫不犹豫地掏钱包。”
  在世界花卉大观园,负责宣传的黄慧告诉记者:“我们世界花卉大观园每年情人节期间,所有的玫瑰都会销售一空。现在年轻人喜欢西方式的浪漫,在情人节送玫瑰花,吃烛光晚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一个传承千年的春节,在与进入中国不足30年的情人节的主题商品较量中成为了失败者。一支单纯的玫瑰花何以超过多种年货,这其中有多元文化日益丰富的因素,也有民族文化没能好好保护的原因。青年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我们的春节文化如果不加以改进,不能吸引青年参与进来的话,还会滑坡。面对这样的现实,有关部门真的需要认真思考拿出对策了。
  
  【电视的奴隶和热闹的节日】
  中国人过年讲究团圆、欢庆、祥和、平安,其中最重要的是团圆与欢庆。过去,每逢春节,四村八乡的人们总会聚集在一起听社戏、踩高跷、放烟火,延续几千年的民间文化展现着独特的魅力。这里有乡村的欢笑,有黄土地的厚重,有春节神秘温馨的气氛,有严肃庄重的礼仪和浓烈淳厚的人情味。春节欢庆的基调是热闹,炸响的鞭炮、欢腾的锣鼓都是为了增加热闹的氛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春节的气氛显得越来越冷清,尤其是在除夕夜晚,更多的人是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电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是一个“魔箱”。人们聚拢在一处,随着它设置的情节一同欢喜,一同忧伤。长期从事电视策划工作的浦寅认为,电视是科技的产物,是大众传媒时代的精英,它的出现迅速占据了文化话语权的主阵地,使长期处于信息失衡状态下的公众一下子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
  电视进入公众生活,有利有弊。浦寅对此的看法是,电视进入家庭,可以使公众享受到从未有过的免费资讯,但同时电视也使很多人的娱乐方式由动态进入了静态。星河城王大妈说:“我和老伴每年的除夕夜都看春节联欢晚会,十几年了一直是这样。现在不像过去了,很多剧场都唱戏,各种剧目丰富多彩,自从有了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就开始看着电视包饺子,不出去了。从初一到十五,电视上各种晚会不断,我们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也就不出去了,在家里看看电视挺好。只是这样和街坊邻居聊天的时间就少多了,过去我们老街坊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也像一个晚会似的。”
  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每年除夕夜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人数高达几亿,不少人都把看春节联欢晚会当成了过年的一部分,也有一些人把看春节联欢晚会当作了中国人过年的新民俗。电视中展现的影像联欢,轻而易举地就将社戏、高跷送进了无人问津的博物馆。
  浦寅告诉记者,自从电视普及后,社会上很多人都患上了电视依赖症,把放松休闲的时间全部给了无休无止的电视节目。在谈到春节年味消减时,浦寅认为,如今年越过越没有味道有电视介入的原因,但也有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因素。过去人们生活节奏缓慢,到了春节正好是一个集中释放的机会,所有的人都加入到一场狂欢的盛宴;现在人们的激情在平日的工作中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到了春节也就没有心思进行狂欢了,而电视此时恰恰迎合了这些人的心理,也就顺理成章地迅速占据了人们的休闲时间。
  也许社戏、高跷、烟火、舞龙、舞狮等热闹的春节欢庆形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也许传统的春节文化正在孕育一场与科技联合的革新;但电视和网络等新生事物正以迅猛的速度占据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我们如何因势利导使之成为春节文化的新元素,确实是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春节休闲和过年之累】
  如果说春节是个休闲欢乐的节日,恐怕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中国的年俗中讲究喜庆祥和的气氛,打碎了东西要说“岁岁平安”;桌上摆放苹果取的是“平安”的谐音;大家见面要笑呵呵的,过年不能哭,更不能打架,要放鞭炮和礼花来表达喜悦……这一切都表明春节是一个放松和幸福的日子。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孙元庆深有感触地说出了自己的过年之累:“自己平时工作很忙,到了春节,本想利用这七天的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但结果每年都被不停的迎来送往搞得很累。平时时间少,过年了总要去看看父母吧,看望夫妻双方的父母就要用去两天时间,另外还有朋友聚会、同事间的互相拜访,再加上接待来京的亲戚、同学,忙完这些,也就到了上班的时间。”
  与孙元庆有共同感受的人很多。在京工作的湖北籍小王告诉记者:“自己每年春节都在路上奔波。接近年关就开始为紧张的车票头疼,经常是大年三十才能登上拥挤的列车,有时候连座位都没有,只有站着回家。十来天的假期,在路上就要用去四天,到了家除了走亲访友外几乎没有一点空闲,有时没有拜会完亲人就又要踏上返京的路途。十来天的春节假期,就像赶场一样,每年回到北京都是全身无力,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恢复过来。”谈起春节,小王有一种恐惧感。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过去经过一年的忙碌,春节时大家聚集在一起休闲、放松,以各种欢乐的形式庆祝新年的到来。当今,中国逐渐进入工业化社会,人们生活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快,最后只有用本意为放松的春节去填补感情的空白,于是就有了过年数不完的人情、喝不完的酒、送不完的礼。
  李木马对记者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人没过过真正意义上的春节。现在春节的文化内涵已经大打折扣,原有的许多文化内涵逐渐被抽空,春节文化成了简单的吃喝文化,形成了文化断层。现在的春节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节了。没有了指导精神的文化因素,大家也就不知何去何从,过年只有迎来送往的累,而失去了原有的心灵愉悦。应该指出的是,在春节很多人无所事事,除了吃喝之外就是在麻将桌前消耗时间,春节赌博风有越演越烈之势,这都是文化缺失造成的后果。”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年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其目的是增加亲朋之间的亲和力,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倡导祥和、和谐的社会氛围。但传统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把握传统节日健康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表现方式可加以适当改进。如今吃饭、打牌、走亲戚成了绝大多数人过年的主要内容,一些传统的娱乐方式,如踢毽子、玩陀螺、踩高跷等已不复存在,而现代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过年期间却大都“关门大吉”。民俗学家认为,春节本身有两个构成,一个是它的文化内涵,再一个是形式,如一些符号。放鞭炮、贴春联,均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但现在,很多民族传统节日的形式本身欠缺了,冲淡了节日的氛围。
  
  传统的回归与年味的再造
  
  【年味流失的文化反思】
  
  去年12月25日,一封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的倡议书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有关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北大、清华等校十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称要通过此联署文章“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这不禁让我们想起,诸多民族传统节日逐渐被人们淡忘的现实。我们不能抛弃民族文化,必须更加大力地发扬民族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保持民族文化的承继和独立。然而,抵制圣诞节虽是一种对民族文化保护的忧思,但仅此就能保证民族文化的独立和存续吗?我们又该如何去做?
  在人们文化生活非常单调、贫乏的年代,放烟火、耍狮子、踩高跷等娱乐方式,无疑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可是,在传媒业极为发达的时代,在人们文化生活极为丰富的今天,旅游、电视、网络、游戏等等娱乐休闲方式,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如果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休闲娱乐上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还是千古不变的老面孔,现在的年轻人凭什么喜欢这样的节日呢?
  李木马认为,年味变淡实际上是传统观念和现代生活方式发生冲突,而现代生活方式占据了上风所致。他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外的一些节日被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像情人节、圣诞节等。相对于中国人传统的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洋节’显得更加浪漫,更为年轻人所青睐。”
  年味淡了,中秋节也只剩下推销月饼了,传统节日不断遭遇文化流失的尴尬场景,不禁让人想起端午节“申遗”的事。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持续一年多的中韩端午申遗之争,以韩国胜出告一段落,中国人所熟悉的端午节竟成了韩国的遗产。很多人在愤慨、疑惑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反思。有人说,我们每个传统节日几乎都与吃有关。比如,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和春节的年夜饭等。以“吃”之不变应时代之万变,这也是现在许多传统节日对年轻人越来越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所在。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的民俗学者认为,我们不仅要淡化传统节日“吃”的观念,而且在“玩”和“乐”方面,内容要不断地拓展、深化,形式也要不断地丰富、多样,要能与时代的发展合拍。以韩国江陵端午祭为例,仅靠礼仪的功能是很难将江陵端午祭延续到今天的,只有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功能,才可能使它不断延续。江陵端午祭期间,从投壶到长跪比赛,从跆拳到足球赛,各种文娱活动多达上千个,吸引了大批爱好者积极参与,从而使“江陵端午祭”超脱民俗庆典活动的范围,发展成为一个综合式庆典活动,加强了民众的礼仪感与集体的归属感。我们的春节以及其他一些传统节日也应加以改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要求。
  民俗学家刘铁梁教授说,年味淡了还是浓了不只是眼前看到的东西,而且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加快,职业变动频繁、人员流动空前,还有家庭小型化等,都是不可能阻止的历史趋势。关于年味浓淡的讨论,表现了人们对新的地域、环境以及邻里亲族认同感的渴求。在21世纪的中国,不同群体年味‘浓淡’含义不同,要求各异,不能笼统用过去那种整齐划一、非此即彼的简单眼光看问题,更不可能这样‘解决’问题。”他认为,“传统的放鞭炮,实际是一项集体活动,就像跳猴皮筋,传统游戏主要功能是‘进入社会的培训’,让孩子从小习得社会规则。现在的电子游戏很大程度上是‘逃离社会的游戏’,缺少社会性。但现在放鞭炮的环境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不仅平房为高楼取代,而且人的选择也多元了。过去放炮是大家认同的约定俗成,现在好多人可能更喜欢安静读书;过去放鞭炮可能惊动十几户街坊,现在会吵醒一栋大楼的一两百户人家。有些人要浓一些,有些人想淡一些,这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和居民、爱放鞭炮与不爱放鞭炮的人互相理解。”
  
  【保住传统再造春节新民俗】
  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一些传统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就拿我们最看重的一个节日春节来说,当这个最隆重、最热闹的古老节日到来之时,受传统影响又接受着新观念的中国人,也在民俗的继承与摒弃间面临着抉择。一方面认为繁琐的春节习俗难以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一方面却希望保持传统特色。据一家媒体对北京、上海、广东的六百多名居民进行的“春节习俗”话题的调查显示,尽管有81.2%的被访者认为春节习俗太繁琐,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但仍然有高达71%的市民认为过春节还是要保持一些传统习俗,甚至有近半数的人表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愿意完全按照老习俗过春节。
  
  民族情感很多是通过民俗体现出来的,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春节民俗,领会其中的涵义,亲身体味春节民俗。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指出,年味的缺失不在于没有年的情感,而是缺乏年的载体。他批评了很多大城市禁放鞭炮的做法,他认为对待鞭炮不能仅仅看作是一个玩乐的形式,而忽视了普天同庆的民族精神的涵义。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体验春节民俗,感受欢乐喜庆的氛围,近年来中国不少地区都恢复了民俗表演。上海的2004春节民俗大表演邀请了北京、天津、陕西等7个省市的表演团体,一天之内人们可以看到7个城市过年习俗。一年一度的北京地坛文化庙会也力图体现“民族、民间、民俗”的主题。天津市古镇杨柳青推出了以“千年民俗情”为主题的一系列具有浓厚年味的文化旅游活动,主办方希望能够把这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镇遗风传承下去,让杨柳青年画、剪纸、秧歌等民俗活动唤起人们记忆中渐渐远去的过年时的美好场景。宜昌市元宵节举办了大型灯谜晚会,形式较以前有所创新,除了像踩高跷等传统项目外,2000多条谜语中涉及宜昌市本地风土人情的达800余条,因此吸引了上万名市民的参与。
  要让市民体验浓浓的年味,在传统节日中感受喜悦,就必须创新庆祝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是许多春节活动组织者共同的感受。
  继承春节的文化内涵,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赋予新的含义,这一点很多学者已经初步达成共识。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说,过节的形式只是表象,在数千年岁月中,不是所有习俗都原封不动保存下来,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发展。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各种各样新习俗开始出现。如短信拜年引起很多人学习写作古体诗词,互联网电邮和聊天拜年使很多年轻人自己进行软件艺术设计等,这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文明的新年俗。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会发明许多新的值得提倡的新年俗,只要其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与融洽,淡一点,浓一点,都无不可。
  刘铁梁提倡中国春节活动应该向新加坡学习。他说:“新加坡过春节传统味道十足,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春节街头的募捐活动。年味与移风易俗不矛盾,在讲面子、论排场、拉关系上可以更淡一些,春节关爱可以体现在社会救济救助上。华南港澳台地区出现的认领孤寡老人回家过年,到老人院为老人洗脚,既是一份人性的浓情,又体现了传统宗族观念、社会关系网方面的淡然。”
  
  春节越过越淡,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以前过春节有许多平常吃不着、看不见、玩不到的东西,因而有趣。现在过春节却没什么新鲜,见到的、看到的、玩到的平常随处都有,当然不能吸引人。不如打造一些有内容的东西,将春节充实起来,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不少学者认为,让春节变得更有内容,目前关键就是要营造过年的氛围。对此,政府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意识的打造,比如在春节期间倡议举办民俗活动等。商家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通过民俗的促销方式或是赞助民俗活动进行推动,比如在市民购物时送点有春节喜庆色彩的节礼,像春联、小灯笼、年画等。
  还有一些学者提出,春节本身有着广厚的文化内涵。它有喜庆丰收之意,有休闲与迎新之意,同时也是亲情、乡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感情集中交流、表达的时期,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激。在春节期间,民族气氛最为强烈也最具凝聚力,如果能够推出一个标志性的吉祥物,唤起人们对春节的热情,其意义不言而喻。
  过年这个最重要的民俗包含了诸多的精神涵义,春节民俗在时代变迁中需要合理地继承和扬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需要现代人们精心呵护并挖掘、放大。记者在采访中感觉到,人们对年的情感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民族情感,不管出于怎样的考虑,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期盼,那就是架起一座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桥,重铸一个金色的春节!
其他文献
在6月16日召开的“浙江省农业科技大会”上,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勇平被授予“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称号,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隆重表彰与嘉奖。  六年前,以郑勇平为核心的森禾种业创业团队肩负振兴民族花卉产业的崇高使命,满怀激情地将“森禾种业”这粒饱满的种子播在华夏大地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短短六年,森禾种业成为“中国花卉园艺产业的领跑者”,被誉为“中国民族花卉产业的旗手”。     
期刊
“绿色营”被看作中国大学生环保活动的旗帜。10年来,绿色营的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把绿色理念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田里。作为“绿色营”的创建者,唐锡阳先生在回顾“绿色营”走过的十年历程时,留下了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绿色营十年  ——催人泪下的一个传奇故事,  ——寻梦绿色的一个崎岖旅程,  ——培育人才的一个西点军校,  ——传播绿色的一个青年群体。  六年前,香港营员区君杰在营员
期刊
She Suffered, but Her Achievement won People’s Admiration  当我看完冯全忠女士的资料时,我发现胸前的衬衫已被泪水打湿。这是一位多么值得钦佩的女性啊!天生的残疾使她几乎无法站立,然而她愣是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高昂挺直地站在了青藏高原。她所受的痛苦让人怜惜,她所取得的成就却让人钦服!    个人小档案:  冯全忠女47岁 生于西宁
期刊
Watching birds is to appreciate their natural beauty without any interruption to them, observe their appearance, ways of taking food, food structure, reproduction, migration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期刊
Sinc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started in 2002,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have become conspicuous, so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wins more and more support. In 2004 an investigation o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12月25日发布了社会蓝皮书《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蓝皮书”)。该书显示,“看病难看病贵”是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公众关注程度第一次排在了首位。问卷调查涉及问题中还有“就业失业”、“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贪污腐败”、“养老保障”、“教育收费”、“住房价格过高”、“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和“环境污染”等。这些大多是涉及普通百姓的民生问题,由此可见要建立
期刊
寻 常  没有起伏何来乐韵  没有曲折无从通幽  光暗虚实之间艺术成形  喜怒哀乐之中生命得活  抑扬顿挫动静刚柔  一生万万生一  生活因此多姿采  人生因此是人生  Present in presence  Ups and downs music flows  Twists and turns deep can go  Through lights and shades  Forms and
期刊
“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名单中,来自民间环保NGO的人士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8位获奖者中有3人来自民间环保NGO组织,他们分别是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哓义、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和四川绿色江河保护协会会长杨欣。民间环保NGO人士的大规模入选说明了两个问题,首先肯定了民间环保NGO近年来在环保方面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环保工作的部分缺失,仅仅依靠民间环保NGO的积极工作,
期刊
时光就像一枚不停歇的金梭,在每个人的心底编织印记。向晚的风在2006年的最后一张日历上写下这样一行字:2007,你期冀什么?  2007,我们期冀什么呢?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有两个期冀。第一是希望国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更好、更快地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富强了,我们公民的生活才会更好。第二是希望自己和全社会更多的人享受到更为绿色的生活。让人人喝上放心水
期刊
春天,浩大的封面被汽笛打开了  我们看见一道崭新的风景  ……  多年以来,速度一直是人类的向往,在生活的时间单位中,是速度拉长和扩展着我们的视野。4月18日零时,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全面实施。140对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国产化动车组,飞驰在祖国的钢铁大动脉上,从此,中国铁路发展跨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铁路盼望已久的高速时代终于变成了现实。  在既有的繁忙干线实施时速200公里提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