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文登实验小学在“教育因美而精彩”理念的引领下,历经20余年的发展,在省内外已享有良好的声誉。 “和美教育”的提出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2010年,苏爱萍校长上任后,充分挖掘“和美教育”内涵,做大做强“和美文化”,确立了 “丰润和美理念内涵,打造和美教育品牌”的新时期学校工作目标。几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全面奏响了班子、教师、学生、家长和谐发展乐章。
奏响领导班子建设主题曲
常言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苏爱萍校长认为带领出一个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干部团队,才是成就一所好学校的关键。学校现有班子成员10人,其中七名中层干部都是新提拔起来的,平均年龄不到34岁。他们业务上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工作热情高涨、活力四射。但经验的不足,同事之间欠缺磨合等问题,也在日常工作中凸显了出来,阻碍了学校及其个人的发展。为让这些的年轻干部迅速成长起来,塑造起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班子队伍,她从如下三个方面打开思路。
树立争先意识,提升学习力。实验小学的地位和作用,要求他们在争创一流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要争创一流的业绩。这就要求每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不甘人后、永争一流的素质。为此,他们在干部队伍中开展学习活动。一是向书本学习。每学期,他们会有针对性的开展领导班子读书活动。上学年,他们共读的是《管理十戒》《赢在执行力》等管理理论书籍,并利用班子会的时间交流读书收获,分享读书成果,从中习得管理的精髓。二是向先进学习。学校虽在省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相比省内名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见贤思齐,他们怀着谦逊的态度,定期派出中层干部到省内乃至国内名校学习先进经验,2011年先后前往东营、临淄、济南、博兴等名校实地考察,学习如何打造校园文化,如何擦亮学校品牌。每次外出学习归来的成员,总要在第一时间与大家一起分享所见所悟,以点带面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三是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出真知,在履行职责中总结方法,提高能力也是中层干部的“必修课”。年轻中层干部欠缺的是实践经验,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磨练。她创新提出了“网状管理”管理模式,即每位中层干部除了分管相应的学科之外,还要分管一个年级教育教学工作。除了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引领教师实践新课改以外,每位领导干部还要负责起所辖年级的一切管理事宜。每周的班子会,中层领导都会将所分管的学科及年级本周工作进行梳理总结,介绍本周自己具体干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等,并对下周工作做出计划打算。此举使干部们下到教学第一线,在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同时,拉近了干群关系,锻炼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立大局意识,提升凝聚力。树立大局意识是提升凝聚力的关键。她总是强调要以大局为重,抛开个人恩怨,走进工作,履行职责,才能提高凝聚力,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一是讲团结。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他们很快达成共识:年轻的班子团队成员可以个性张扬、各有特点,但是,好领导不是独行侠,还要讲大局、讲团结,有话说到当面,背后互相搭台。二是讲服务。在倡导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中,作为领导不能高高在上,居高临下,而应该深入到师生群体中,了解师生的心理需求,为师生的发展当好服务员。在管理中,她坚持做到待人以诚,处事以真,经常与老师坦诚交流,在第一时间了解一线教师的工作状态,面对教职工最关心、最热点甚至最反感的问题,认真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方式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上给予教师精神抚慰,当教师工作劳累或工作不顺心时,则积极地帮助,耐心的疏导,真正做教师的贴心人和知心人。在工作中尊重师生,讲民主,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阳光操作,在专业上给予教师精神鼓励,老师需求的,就是他们服务的,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愿望。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必须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急师生之所急,尊重教师,关爱学生,想师生之所需,用爱心和责任编织教育的辉煌。
树立实干意识,提升执行力。学校的办学思想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来落实。因此,他们在干部队伍建设中既要求加强实干精神的培养,又要求提高工作的执行力。一是率先垂范。“领着老师干,干给大家看”是她工作的信条,也是全体班子成员遵守的信条。只有领导班子走在前面,干在前面,率先垂范,才能赢得全体师生的统一行动。为此,凡是要求师生先做到的,领导班子必须首先做到,绝不搞特殊化。这样一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到了令行禁止,很少有人违反学校工作纪律。二是提高执行力,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是衡量干部素质的关键所在,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再好的办学思想如果没有很好地落实也只能算是空想和梦想。在具体工作中,她要求每位领导班子成员严格落实行政办公会的决议,认真落实好部门的各项工作。既要学会谋划全局,统筹安排,又要学会突出重点,方法灵活。做到重点工作全力抓,紧急工作优先抓,难点工作配合抓,同类工作合并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保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敲响教师队伍建设最强音
苏校长认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建校二十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名师,很多现已步入领导岗位,他们正以责任和爱心编织着教育的梦想,推动者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现在,学校有教师一百多人,生活背景、个体经验、知识层面等各有不同,怎样带领这支队伍创造优质的教育,让人民满意、领导放心呢?她的具体做法是:
责任激发情怀。苏校长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几年的教育实践告诉她,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与责任心。林崇德教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教师职业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教师需要爱很多别人的孩子,还不是普通的爱,必须得是发自内心无私的大爱。爱不在,责任不在,教育亦不在。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生活是清苦的,责任与爱心又来自何处?围绕“和美教育”核心,学校组织过师德大讨论活动。每位老师都围绕“和美”这一核心,阐释师德的真谛。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通过讨论,老师们认识到“和”在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美”在言行、美在专业发展,而要达到和美的最高境界,是需要付出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是方向,爱心是明灯。在工作中,教师们学会了让责任来提醒自己,用爱心去照亮每个学生成长的路程。 读书丰富内涵。读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同时也可以丰富文化内涵。 学校高度重视读书活动,并将这一活动作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载体。一是倡导广泛读书。“让读书成为习惯”“诗书气滋养底气”,已成为实小教师的共识。读书,也已成为实小人最具时尚的休闲方式。学校要求教师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从而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阅读大量教育刊物,丰富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二是倡导定向读书。根据教师不同的教育需求,有重点阅读相关书籍。学校还鼓励老师再读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精读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现行教学。三是倡导引领式读书。学校领导在率先读书的基础上,结合师生读书的现状,有计划地向教师赠书,引导教师在读书中提升教育理念。结合所赠书目,开展“好文推荐 两周一得”活动。学校还以“实小开讲”QQ群为平台进行三个层面的网上读书研讨:一是35岁以下教师参与的读书沙龙活动,以此推动青年教师的读书工程;二是班主任参与的班级管理大家谈活动;三是语数英老师就如何提升教学质量进行大讨论,互相取长补短。
科研启迪智慧。立足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苏校长带领她的团队不断加大科研力度,以期寻求质量提升的增长点,教师发展的突破点。
一是“小课堂·大视野”——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什么是校本教研?苏校长认为,立足于学校资源平台,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校本教研。学科教研中,学校秉承“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理念,切实解决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积极构建符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总目标引领下,经过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最终确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语文“生本高效131”课堂教学模式、数学 “导—研—展—练—测”五步教学法、英语为“五环教学法”等模式。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同课异构·达标争优”课例教研活动:树标立竿——语数英三科选择学科名师人选执教示范课,为大家树立学习的榜样;学标会诊——由学科骨干教师执教观摩课,同学科教师评课议课,研讨如何学标;达标践行——各学科教师自找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完善教学设计,以模拟课形式参加课堂达标活动。考核小组依据《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量化打分;不达标教师二次备课后再上达标课,直至达标为止。以此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二是“小专题·大学问”——认真实施小专题研究。小专题研究是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一种研究策略。在选择小专题时,学校倡导教研“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研究策略,严格迈好“四大步”。第一步,将权力下放到各教研组,将申报的课题研究的主持人全部确定为教研组长。利用教研时间召开研讨会,引导教师们及时发现和提炼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难题,确定研究的内容,商讨研究的步骤及人员职责,撰写课题申报表。第二步,各学科小专题确定后,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制订方案,包括对该问题的原有认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相关理论支撑和行动计划等,以此来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第三步,在行动研究、个案分析和反复实践中寻求解决方法,通过案例、阶段性总结等形式随时归纳整理,把实践中较为零散的初步认识,提炼为理论意义的经验。第四步,通过教师间交流及邀请教研员指导等形式,借助同伴和专家的力量来验证自研究的成果,及时反馈改进。如提高课堂操作的实效性研究等课题,在提炼、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引领、主题沙龙、案例呈现等方式进行探讨,从宏观上引导教师的研究行为。
三是“小研究·大收获”——重视重点课题的研究。学校重视各级各类课题的立项与研究,制定了严格地课题立项和研究制度。目前学校承担国家、省、地级大课题共19项,对每一项课题,学校都注重“双强”入手:一是加强科研组织领导,以校长为统帅,以副校长具体负责,以教导主任、课题组长为中坚,以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成立课题研究工作网络体系,搞好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论证、立项、申报和实施研究、结题、成果推广等工作;二是加强课题过程管理,每双周一的下午为课题组活动时间,课题主持人定期向课题组老师汇报课题的进展情况,全体老师围绕这些课题,结合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进行主题研究。通过说课、课题研究课、评课、教学沙龙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为促进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课题奖惩政策,对教师参与研究的任务量化积分,同时实行“四鼓励”机制:即鼓励教师承担课题研究,鼓励教师撰写论文,鼓励教师拜师求教,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
弹响学生健康成长主旋律
教育的基本交织趋向,首先应该锁定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及良好的习惯。要让学生有时间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生命素质、生命质量,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习惯奠定美好人生。每天上学放学,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学生都会自觉排成两路纵队,有序地出入校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得益于多年养成的良好习惯。深受启发的同时,苏校长认识到,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甚至可以主宰人生。学校致力于推进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校读书五年,让好习惯伴随其一生。
要养成良好习惯,首先应该找到学生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组织教师设计并发放了家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对1000多名学生家长和百余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汇总,确定了低、中、高年级各9条急需培养的习惯。接着,组织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备课,找出解决学生不良习惯的方法,编制《学生习惯养成手册》,为后续实施教育提供了教材。
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们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争优卡”、“评价卡”作为奖励,创编了习惯养成歌曲和养成儿歌,让学生在随时随地的哼唱、背诵,形成无意识记忆,轻松地把习惯养成植入心田。
书籍浸润多彩童年。“阅读改变人生,书香浸润灵魂”,在这里,苏校长希望为孩子打造一片阅读的净土,让读书成为孩子的一种最自然的生活状态。学校开展的“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打造书香童年”系列活动,得到了家长、老师及学生的支持与认可,并获得了良性的互动,全面推进学生读书的进程。学校组织的书友会、少年读书论坛、爱心书市义卖等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活动促阅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既开阔视野,陶冶了情操,又提高阅读能力。学校先后举行的亲子同写读后感、亲子同题习作、亲子读书汇报交流、亲子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励亲子共读,既增进了亲子感情,为推动全民读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活动提升综合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学校将课程资源从课堂走向课外生活,走向社区,走进大自然。学校借助清明节、助残日、国庆节等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积极参加文登春晚、教师节展演等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能力。多样有趣的活动,不但没有落下孩子的成绩,反而使孩子们在合作中领悟到集体的力量,在拼搏中锻炼了顽强的毅力,在实践中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在竞争中增强了信心。
唱响家校和谐沟通协奏曲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家校协作,和谐沟通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作用。其实,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坚实的爱的团队支撑着,只有家校能够共同携手,目标同向,一定会合力书写好 “培育孩子”这本美丽的童书。因此,学校通过搭建一系列的平台,致力打造互动互助、共享共赢家校关系。
搭建交流的平台。为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通过定期向全体家长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公布各处室电话、校园网设立“校长信箱”、定期电话回访等方式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动态,便于家长随时向学校反映情况,赢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学校还重视家访工作,通过做好家访培训工作、拓宽家访途径等方式,提高家访的实效性,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搭建学习的平台。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环节,父母对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影响不亚于学校的作用。为此,学校通过搭建系列学习平台,提升家长的家教水平。开设“父母学堂”定期邀请家教专家到校为家长作报告。上学期,学校邀请了教研中心于忠主任为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作报告,反响强烈。学校还注意挖掘优秀的家长资源,让家长教育家长,作为“参教员”与“家长”的双重身份,他们的报告更有说服力。交流中,大家已将学校办学的意图、学校办学的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家长的要求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以求得更多家长对学校的支持与理解。
搭建活动的平台。家长资源是一块宝地,利用好这块宝地,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是学校应该挖掘和探索的。近年来,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并请家长委员参与学校管理。每天有两三名家委会成员驻校值班办公,督查学校教师上课、办公,参与学生活动,检查校园环境卫生、餐厅卫生,协助学校组织相关活动。还邀请具有技术专长的家长委员们走进教室, 给同学们讲述疾病防控、医疗保健等课本中闻所未闻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带领实小学子走社区、增知识、长见识。与此同时,学校注重搭建亲子交流的平台,让亲子共享活动的快乐。每逢体育节,家委会都会和老师共同组成裁判小组,和大家一起快乐互动,在欢笑中释放压力,在运动中交流情感。“亲子读书活动”是通过举行一系列的亲子读书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徜徉经典诗文,品味书香乐趣。
学校还创新思路,启动“暖心”“乡行”“助学”三大工程,全面唱响家校和谐沟通协奏曲。 当家庭教育与和美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文化与家庭文化必将产生和谐共振,为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美好的环境、和谐的氛围,家校和谐必将成为和美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和美教育已渐渐成为学校发展的一把金钥匙,无时不在,无事不在,活跃在校园里,活跃在教室里,活跃在师生和家长的言谈与行动中。未来的日子里,苏校长表示,她还会放平心态,放慢脚步,以“和衷共济,刚正有为”的工作作风引领“德艺双馨,和成其美”的教师队伍,促使学生“和乐共进,全面发展”,把实验小学打造成一所班子有干劲、教师有活力、学生有发展、家长有称赞的幸福栖息地。
(作者单位:文登市委宣传部;文登实验小学)
奏响领导班子建设主题曲
常言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苏爱萍校长认为带领出一个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干部团队,才是成就一所好学校的关键。学校现有班子成员10人,其中七名中层干部都是新提拔起来的,平均年龄不到34岁。他们业务上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工作热情高涨、活力四射。但经验的不足,同事之间欠缺磨合等问题,也在日常工作中凸显了出来,阻碍了学校及其个人的发展。为让这些的年轻干部迅速成长起来,塑造起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班子队伍,她从如下三个方面打开思路。
树立争先意识,提升学习力。实验小学的地位和作用,要求他们在争创一流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要争创一流的业绩。这就要求每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不甘人后、永争一流的素质。为此,他们在干部队伍中开展学习活动。一是向书本学习。每学期,他们会有针对性的开展领导班子读书活动。上学年,他们共读的是《管理十戒》《赢在执行力》等管理理论书籍,并利用班子会的时间交流读书收获,分享读书成果,从中习得管理的精髓。二是向先进学习。学校虽在省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相比省内名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见贤思齐,他们怀着谦逊的态度,定期派出中层干部到省内乃至国内名校学习先进经验,2011年先后前往东营、临淄、济南、博兴等名校实地考察,学习如何打造校园文化,如何擦亮学校品牌。每次外出学习归来的成员,总要在第一时间与大家一起分享所见所悟,以点带面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三是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出真知,在履行职责中总结方法,提高能力也是中层干部的“必修课”。年轻中层干部欠缺的是实践经验,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磨练。她创新提出了“网状管理”管理模式,即每位中层干部除了分管相应的学科之外,还要分管一个年级教育教学工作。除了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引领教师实践新课改以外,每位领导干部还要负责起所辖年级的一切管理事宜。每周的班子会,中层领导都会将所分管的学科及年级本周工作进行梳理总结,介绍本周自己具体干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等,并对下周工作做出计划打算。此举使干部们下到教学第一线,在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同时,拉近了干群关系,锻炼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立大局意识,提升凝聚力。树立大局意识是提升凝聚力的关键。她总是强调要以大局为重,抛开个人恩怨,走进工作,履行职责,才能提高凝聚力,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一是讲团结。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他们很快达成共识:年轻的班子团队成员可以个性张扬、各有特点,但是,好领导不是独行侠,还要讲大局、讲团结,有话说到当面,背后互相搭台。二是讲服务。在倡导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中,作为领导不能高高在上,居高临下,而应该深入到师生群体中,了解师生的心理需求,为师生的发展当好服务员。在管理中,她坚持做到待人以诚,处事以真,经常与老师坦诚交流,在第一时间了解一线教师的工作状态,面对教职工最关心、最热点甚至最反感的问题,认真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方式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上给予教师精神抚慰,当教师工作劳累或工作不顺心时,则积极地帮助,耐心的疏导,真正做教师的贴心人和知心人。在工作中尊重师生,讲民主,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阳光操作,在专业上给予教师精神鼓励,老师需求的,就是他们服务的,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愿望。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必须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急师生之所急,尊重教师,关爱学生,想师生之所需,用爱心和责任编织教育的辉煌。
树立实干意识,提升执行力。学校的办学思想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来落实。因此,他们在干部队伍建设中既要求加强实干精神的培养,又要求提高工作的执行力。一是率先垂范。“领着老师干,干给大家看”是她工作的信条,也是全体班子成员遵守的信条。只有领导班子走在前面,干在前面,率先垂范,才能赢得全体师生的统一行动。为此,凡是要求师生先做到的,领导班子必须首先做到,绝不搞特殊化。这样一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到了令行禁止,很少有人违反学校工作纪律。二是提高执行力,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是衡量干部素质的关键所在,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再好的办学思想如果没有很好地落实也只能算是空想和梦想。在具体工作中,她要求每位领导班子成员严格落实行政办公会的决议,认真落实好部门的各项工作。既要学会谋划全局,统筹安排,又要学会突出重点,方法灵活。做到重点工作全力抓,紧急工作优先抓,难点工作配合抓,同类工作合并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保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敲响教师队伍建设最强音
苏校长认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建校二十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名师,很多现已步入领导岗位,他们正以责任和爱心编织着教育的梦想,推动者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现在,学校有教师一百多人,生活背景、个体经验、知识层面等各有不同,怎样带领这支队伍创造优质的教育,让人民满意、领导放心呢?她的具体做法是:
责任激发情怀。苏校长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几年的教育实践告诉她,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与责任心。林崇德教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教师职业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教师需要爱很多别人的孩子,还不是普通的爱,必须得是发自内心无私的大爱。爱不在,责任不在,教育亦不在。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生活是清苦的,责任与爱心又来自何处?围绕“和美教育”核心,学校组织过师德大讨论活动。每位老师都围绕“和美”这一核心,阐释师德的真谛。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通过讨论,老师们认识到“和”在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美”在言行、美在专业发展,而要达到和美的最高境界,是需要付出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是方向,爱心是明灯。在工作中,教师们学会了让责任来提醒自己,用爱心去照亮每个学生成长的路程。 读书丰富内涵。读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同时也可以丰富文化内涵。 学校高度重视读书活动,并将这一活动作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载体。一是倡导广泛读书。“让读书成为习惯”“诗书气滋养底气”,已成为实小教师的共识。读书,也已成为实小人最具时尚的休闲方式。学校要求教师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从而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阅读大量教育刊物,丰富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二是倡导定向读书。根据教师不同的教育需求,有重点阅读相关书籍。学校还鼓励老师再读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精读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现行教学。三是倡导引领式读书。学校领导在率先读书的基础上,结合师生读书的现状,有计划地向教师赠书,引导教师在读书中提升教育理念。结合所赠书目,开展“好文推荐 两周一得”活动。学校还以“实小开讲”QQ群为平台进行三个层面的网上读书研讨:一是35岁以下教师参与的读书沙龙活动,以此推动青年教师的读书工程;二是班主任参与的班级管理大家谈活动;三是语数英老师就如何提升教学质量进行大讨论,互相取长补短。
科研启迪智慧。立足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苏校长带领她的团队不断加大科研力度,以期寻求质量提升的增长点,教师发展的突破点。
一是“小课堂·大视野”——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什么是校本教研?苏校长认为,立足于学校资源平台,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校本教研。学科教研中,学校秉承“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理念,切实解决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积极构建符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总目标引领下,经过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最终确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语文“生本高效131”课堂教学模式、数学 “导—研—展—练—测”五步教学法、英语为“五环教学法”等模式。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同课异构·达标争优”课例教研活动:树标立竿——语数英三科选择学科名师人选执教示范课,为大家树立学习的榜样;学标会诊——由学科骨干教师执教观摩课,同学科教师评课议课,研讨如何学标;达标践行——各学科教师自找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完善教学设计,以模拟课形式参加课堂达标活动。考核小组依据《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量化打分;不达标教师二次备课后再上达标课,直至达标为止。以此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二是“小专题·大学问”——认真实施小专题研究。小专题研究是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一种研究策略。在选择小专题时,学校倡导教研“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研究策略,严格迈好“四大步”。第一步,将权力下放到各教研组,将申报的课题研究的主持人全部确定为教研组长。利用教研时间召开研讨会,引导教师们及时发现和提炼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难题,确定研究的内容,商讨研究的步骤及人员职责,撰写课题申报表。第二步,各学科小专题确定后,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制订方案,包括对该问题的原有认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相关理论支撑和行动计划等,以此来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第三步,在行动研究、个案分析和反复实践中寻求解决方法,通过案例、阶段性总结等形式随时归纳整理,把实践中较为零散的初步认识,提炼为理论意义的经验。第四步,通过教师间交流及邀请教研员指导等形式,借助同伴和专家的力量来验证自研究的成果,及时反馈改进。如提高课堂操作的实效性研究等课题,在提炼、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引领、主题沙龙、案例呈现等方式进行探讨,从宏观上引导教师的研究行为。
三是“小研究·大收获”——重视重点课题的研究。学校重视各级各类课题的立项与研究,制定了严格地课题立项和研究制度。目前学校承担国家、省、地级大课题共19项,对每一项课题,学校都注重“双强”入手:一是加强科研组织领导,以校长为统帅,以副校长具体负责,以教导主任、课题组长为中坚,以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成立课题研究工作网络体系,搞好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论证、立项、申报和实施研究、结题、成果推广等工作;二是加强课题过程管理,每双周一的下午为课题组活动时间,课题主持人定期向课题组老师汇报课题的进展情况,全体老师围绕这些课题,结合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进行主题研究。通过说课、课题研究课、评课、教学沙龙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为促进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课题奖惩政策,对教师参与研究的任务量化积分,同时实行“四鼓励”机制:即鼓励教师承担课题研究,鼓励教师撰写论文,鼓励教师拜师求教,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
弹响学生健康成长主旋律
教育的基本交织趋向,首先应该锁定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及良好的习惯。要让学生有时间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生命素质、生命质量,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习惯奠定美好人生。每天上学放学,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学生都会自觉排成两路纵队,有序地出入校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得益于多年养成的良好习惯。深受启发的同时,苏校长认识到,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甚至可以主宰人生。学校致力于推进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校读书五年,让好习惯伴随其一生。
要养成良好习惯,首先应该找到学生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组织教师设计并发放了家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对1000多名学生家长和百余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汇总,确定了低、中、高年级各9条急需培养的习惯。接着,组织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备课,找出解决学生不良习惯的方法,编制《学生习惯养成手册》,为后续实施教育提供了教材。
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们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争优卡”、“评价卡”作为奖励,创编了习惯养成歌曲和养成儿歌,让学生在随时随地的哼唱、背诵,形成无意识记忆,轻松地把习惯养成植入心田。
书籍浸润多彩童年。“阅读改变人生,书香浸润灵魂”,在这里,苏校长希望为孩子打造一片阅读的净土,让读书成为孩子的一种最自然的生活状态。学校开展的“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打造书香童年”系列活动,得到了家长、老师及学生的支持与认可,并获得了良性的互动,全面推进学生读书的进程。学校组织的书友会、少年读书论坛、爱心书市义卖等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活动促阅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既开阔视野,陶冶了情操,又提高阅读能力。学校先后举行的亲子同写读后感、亲子同题习作、亲子读书汇报交流、亲子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励亲子共读,既增进了亲子感情,为推动全民读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活动提升综合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学校将课程资源从课堂走向课外生活,走向社区,走进大自然。学校借助清明节、助残日、国庆节等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积极参加文登春晚、教师节展演等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能力。多样有趣的活动,不但没有落下孩子的成绩,反而使孩子们在合作中领悟到集体的力量,在拼搏中锻炼了顽强的毅力,在实践中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在竞争中增强了信心。
唱响家校和谐沟通协奏曲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家校协作,和谐沟通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作用。其实,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坚实的爱的团队支撑着,只有家校能够共同携手,目标同向,一定会合力书写好 “培育孩子”这本美丽的童书。因此,学校通过搭建一系列的平台,致力打造互动互助、共享共赢家校关系。
搭建交流的平台。为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通过定期向全体家长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公布各处室电话、校园网设立“校长信箱”、定期电话回访等方式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动态,便于家长随时向学校反映情况,赢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学校还重视家访工作,通过做好家访培训工作、拓宽家访途径等方式,提高家访的实效性,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搭建学习的平台。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环节,父母对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影响不亚于学校的作用。为此,学校通过搭建系列学习平台,提升家长的家教水平。开设“父母学堂”定期邀请家教专家到校为家长作报告。上学期,学校邀请了教研中心于忠主任为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作报告,反响强烈。学校还注意挖掘优秀的家长资源,让家长教育家长,作为“参教员”与“家长”的双重身份,他们的报告更有说服力。交流中,大家已将学校办学的意图、学校办学的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家长的要求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以求得更多家长对学校的支持与理解。
搭建活动的平台。家长资源是一块宝地,利用好这块宝地,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是学校应该挖掘和探索的。近年来,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并请家长委员参与学校管理。每天有两三名家委会成员驻校值班办公,督查学校教师上课、办公,参与学生活动,检查校园环境卫生、餐厅卫生,协助学校组织相关活动。还邀请具有技术专长的家长委员们走进教室, 给同学们讲述疾病防控、医疗保健等课本中闻所未闻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带领实小学子走社区、增知识、长见识。与此同时,学校注重搭建亲子交流的平台,让亲子共享活动的快乐。每逢体育节,家委会都会和老师共同组成裁判小组,和大家一起快乐互动,在欢笑中释放压力,在运动中交流情感。“亲子读书活动”是通过举行一系列的亲子读书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徜徉经典诗文,品味书香乐趣。
学校还创新思路,启动“暖心”“乡行”“助学”三大工程,全面唱响家校和谐沟通协奏曲。 当家庭教育与和美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文化与家庭文化必将产生和谐共振,为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美好的环境、和谐的氛围,家校和谐必将成为和美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和美教育已渐渐成为学校发展的一把金钥匙,无时不在,无事不在,活跃在校园里,活跃在教室里,活跃在师生和家长的言谈与行动中。未来的日子里,苏校长表示,她还会放平心态,放慢脚步,以“和衷共济,刚正有为”的工作作风引领“德艺双馨,和成其美”的教师队伍,促使学生“和乐共进,全面发展”,把实验小学打造成一所班子有干劲、教师有活力、学生有发展、家长有称赞的幸福栖息地。
(作者单位:文登市委宣传部;文登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