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新闻评论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作为意见性信息的传播系统,新闻评论的变化,是一个从报刊走向广播、电视及网络的“跨媒体延伸”和“多媒体生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种“量变”,也是一种“质变”。在今天,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政治的敏感性,似乎新闻评论中的民主在慢慢逝去。
新闻评论的不民主现象的表现
报纸中的不民主现象。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虽然从《今日谈》到《人民论坛》到《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栏目和《冰点时评》,我们看到了报纸新闻评论的发展,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评论逐步推展到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新闻载体。现在广播评论、电视评论还不太多,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新闻评论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所占有的地位将日益重要。这样就迫切要求报纸的新闻评论要扩大范围,增加种类。今后的新闻评论将不只囿于政治方面的,而将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凡是当天或者最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都可以作为新闻评论的对象和内容。这些事件可能是政治的,也可能是经济的、文化的;可能是国内的,也可能是国际的。种类有专论,也有释论等。面对竞争,报纸在范围上和种类上出击,将其本身的特点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其更加生动活泼。
广播中的不民主现象。1994年10月1日,《新闻纵横》节目的开播,标志着新时期中国广播界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开端。近年来,广播界评论性节目始终与时俱进,报道领域逐年拓展,报道方式不断创新,在满足公众知晓权的同时,为公众提供了话语权,使评论性节目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众喉舌”。但是,在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几年来,采访难、发稿难、获得有关部门支持难,阻礙了舆论监督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在舆论监督诸多难题中,地方或部门保护主义是目前舆论监督的最大阻力。某些掌握权力的地方领导“以言代法”,支配监督权力的舆论。此外,面临阻力重重,舆论监督地域的不均衡,全国舆论监督环境不能达到整体优化,满足不了各地听众的普遍需求。还有就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有些报道未能继续进行追踪报道,削弱了舆论监督的效果。
电视中的不民主现象。与报纸和广播相比,电视新闻评论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来,各电视台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不断得到加强,以专论、编后、述评等体裁以及专门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形式得到了发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深度、广度和影响力上,电视新闻评论还有待加强。同时,它一直照搬社论模式,策略乏术、缺少真正的评论,它一度担当的“青天”角色随着社会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消失。在本质上沉浸在“重论轻评”的习圈中。这种“重论轻评”现象严重制约了评论功能的发挥。
网络中的不民主现象。网络评论的“低门槛”和开放性,使得公众在获得话语权的同时也在滥用话语权。虐熊、虐猫事件曝光,网络上到处都是“没人性,诛他九族”的谩骂……在网络上,清晰而理智的声音,往往被发泄、攻击、偏见、愚昧甚至别有用心的惊人之语所淹没。因此网络评论始终“弥漫在散漫无稽的氛围中”。大多数网民发表言论时,更多地注重率性和痛快,而不屑于或者不能够以建设性、创造性的态度和架构来看待问题。
受众的扪心自问。在分析了媒体本身存在的评论中的不民主后,回过头来,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作为受众,社会所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是否也拿捏得恰当呢?从评论中透露出的不民主问题,我们也应该好好反思。
面临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方面随着公共事务及个人私事日益复杂化,一些人越来越应接不暇;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激烈竞争,对于那些还填不饱肚子的人来说更是顾不得。在这样的背景下,读者的个人经验常常难免过于偏狭或陈旧,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也未必能够胜任对众多问题的认识和判断,特别是由于思想的惰性,使相当一部分人缺乏思考问题的自觉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读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偷懒”,而这种“偷懒”容易造成读者对事物的了解浮于表面。所以,评论就成了可以帮助人们摆脱上述困境的捷径。也就是通过“议程设置”让读者知道哪件事是最近的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
也正是因为读者的“偷懒”给了新闻评论一个契机,一方面是有着民主意味的专栏、节目和网页,一方面又通过“议程设置”来主导整个“舞台”。就像一场晚会,节目菜单早已经按照编导的意愿编排好,观众坐在台下观看,即使对有些节目不满意也只是在下面小声支吾,台上的节目还是照着菜单演下去,一个节目结束后,演砸了,下面的观众也配合,还是掌声四起。像以前演员演不好,观众就要往台上扔“香蕉皮”的情况已经是少之又少了。把晚会看作社会,把编导看作媒体或是政府,把节目看作新闻评论,把观众看作受众,这样的比喻再恰当不过了。
这样我又不禁想到了2006年9月4日,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全新的真人秀栏目《变形计》。节目通过两个差别很大的主人公,进行7天的身份互换,互相体验不同的生活,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其实这也是“拟态环境”的一个体验,而节目中互换的主人公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的现实环境和信息环境,新闻媒体的评论思想就是不断地把读者的现实环境和信息环境换位,慢慢地,读者自己的态度看法也就消失,取而代之的则不言而喻了。
再回到前边“偷懒”这个词上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一部分人高高在上,忙着开会、应酬;一部分人是白领和蓝领,忙于奔波,希望把工作做好,有个稳定的收入;一部分人是家庭主妇和老人,除了家务外就是电视连续剧的剧情了;一部分是孩子,等待他们的是作业、看动画片……这样一来,其实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主动放弃了评论的权利,把读报纸、看新闻、浏览网页当作闲暇时间的一个放松。受众都在渐渐地放弃自己的权利。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新闻评论所谓的“民主”其实并不民主。在这里其实有两个误区,一是媒体本身可以在民主的外衣下隐藏着不民主事件,另一方面是受众本身对在新闻评论中起的作用的忽略,造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就像一个魔法师在“民主”的披风下隐藏着“不民主”,他在台上的精彩表演完全吸引了观众而主导了这个节目现场。
应对策略
对于媒体来说,首先要增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在新闻评论中多是专业的评论员发表文章,而作为受众的评论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的限制。我们常常在大街小巷里、公共汽车上,都能听到人们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评论,各执一词,各有一理,津津乐道,仔细听,有时候也并非无道理。再想想前边那个有趣的推理,在保障社会的安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受众本身最真挚的看法和建议,不是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吗?为受众提供更多平台,广纳群众的建议有利于促进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其次,要健全民主制度。由于我国的民主制度还不健全,使很多人钻了空子,群众的意见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健全民主制度,使民主在各个方面和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群众在评论中的话语权,使群众的声音真真正正地实现“当家作主”。
第三,要加强舆论监督职能。舆论监督是其重要职能,对舆论监督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直接影响着节目的选题报道。当前,在认识上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把舆论监督等同于批评报道。实际上,除了批评报道以外,舆论监督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建设性的报道,发挥深度报道“解疑释惑”、“观念引导”功能。
第四,要强化新闻评论的平民化。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来进行评论。更加关注百姓身边的事,与百姓有密切关系的事,并对此进行平民化的评论,更有助于受众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言论上也有一席之地。要从魔法师的披风下走出来,积极地参与到舆论监督和新闻实际的评论中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摆脱“各扫门前雪”的想法,积极融入到整个社会中来,增强自己的社会意识。要清醒地认识到哪些属于信息环境,哪些属于现实环境,正确地认识事物。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施宇
新闻评论的不民主现象的表现
报纸中的不民主现象。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虽然从《今日谈》到《人民论坛》到《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栏目和《冰点时评》,我们看到了报纸新闻评论的发展,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评论逐步推展到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新闻载体。现在广播评论、电视评论还不太多,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新闻评论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所占有的地位将日益重要。这样就迫切要求报纸的新闻评论要扩大范围,增加种类。今后的新闻评论将不只囿于政治方面的,而将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凡是当天或者最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都可以作为新闻评论的对象和内容。这些事件可能是政治的,也可能是经济的、文化的;可能是国内的,也可能是国际的。种类有专论,也有释论等。面对竞争,报纸在范围上和种类上出击,将其本身的特点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其更加生动活泼。
广播中的不民主现象。1994年10月1日,《新闻纵横》节目的开播,标志着新时期中国广播界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开端。近年来,广播界评论性节目始终与时俱进,报道领域逐年拓展,报道方式不断创新,在满足公众知晓权的同时,为公众提供了话语权,使评论性节目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众喉舌”。但是,在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几年来,采访难、发稿难、获得有关部门支持难,阻礙了舆论监督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在舆论监督诸多难题中,地方或部门保护主义是目前舆论监督的最大阻力。某些掌握权力的地方领导“以言代法”,支配监督权力的舆论。此外,面临阻力重重,舆论监督地域的不均衡,全国舆论监督环境不能达到整体优化,满足不了各地听众的普遍需求。还有就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有些报道未能继续进行追踪报道,削弱了舆论监督的效果。
电视中的不民主现象。与报纸和广播相比,电视新闻评论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来,各电视台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不断得到加强,以专论、编后、述评等体裁以及专门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形式得到了发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深度、广度和影响力上,电视新闻评论还有待加强。同时,它一直照搬社论模式,策略乏术、缺少真正的评论,它一度担当的“青天”角色随着社会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消失。在本质上沉浸在“重论轻评”的习圈中。这种“重论轻评”现象严重制约了评论功能的发挥。
网络中的不民主现象。网络评论的“低门槛”和开放性,使得公众在获得话语权的同时也在滥用话语权。虐熊、虐猫事件曝光,网络上到处都是“没人性,诛他九族”的谩骂……在网络上,清晰而理智的声音,往往被发泄、攻击、偏见、愚昧甚至别有用心的惊人之语所淹没。因此网络评论始终“弥漫在散漫无稽的氛围中”。大多数网民发表言论时,更多地注重率性和痛快,而不屑于或者不能够以建设性、创造性的态度和架构来看待问题。
受众的扪心自问。在分析了媒体本身存在的评论中的不民主后,回过头来,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作为受众,社会所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是否也拿捏得恰当呢?从评论中透露出的不民主问题,我们也应该好好反思。
面临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方面随着公共事务及个人私事日益复杂化,一些人越来越应接不暇;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激烈竞争,对于那些还填不饱肚子的人来说更是顾不得。在这样的背景下,读者的个人经验常常难免过于偏狭或陈旧,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也未必能够胜任对众多问题的认识和判断,特别是由于思想的惰性,使相当一部分人缺乏思考问题的自觉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读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偷懒”,而这种“偷懒”容易造成读者对事物的了解浮于表面。所以,评论就成了可以帮助人们摆脱上述困境的捷径。也就是通过“议程设置”让读者知道哪件事是最近的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
也正是因为读者的“偷懒”给了新闻评论一个契机,一方面是有着民主意味的专栏、节目和网页,一方面又通过“议程设置”来主导整个“舞台”。就像一场晚会,节目菜单早已经按照编导的意愿编排好,观众坐在台下观看,即使对有些节目不满意也只是在下面小声支吾,台上的节目还是照着菜单演下去,一个节目结束后,演砸了,下面的观众也配合,还是掌声四起。像以前演员演不好,观众就要往台上扔“香蕉皮”的情况已经是少之又少了。把晚会看作社会,把编导看作媒体或是政府,把节目看作新闻评论,把观众看作受众,这样的比喻再恰当不过了。
这样我又不禁想到了2006年9月4日,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全新的真人秀栏目《变形计》。节目通过两个差别很大的主人公,进行7天的身份互换,互相体验不同的生活,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其实这也是“拟态环境”的一个体验,而节目中互换的主人公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的现实环境和信息环境,新闻媒体的评论思想就是不断地把读者的现实环境和信息环境换位,慢慢地,读者自己的态度看法也就消失,取而代之的则不言而喻了。
再回到前边“偷懒”这个词上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一部分人高高在上,忙着开会、应酬;一部分人是白领和蓝领,忙于奔波,希望把工作做好,有个稳定的收入;一部分人是家庭主妇和老人,除了家务外就是电视连续剧的剧情了;一部分是孩子,等待他们的是作业、看动画片……这样一来,其实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主动放弃了评论的权利,把读报纸、看新闻、浏览网页当作闲暇时间的一个放松。受众都在渐渐地放弃自己的权利。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新闻评论所谓的“民主”其实并不民主。在这里其实有两个误区,一是媒体本身可以在民主的外衣下隐藏着不民主事件,另一方面是受众本身对在新闻评论中起的作用的忽略,造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就像一个魔法师在“民主”的披风下隐藏着“不民主”,他在台上的精彩表演完全吸引了观众而主导了这个节目现场。
应对策略
对于媒体来说,首先要增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在新闻评论中多是专业的评论员发表文章,而作为受众的评论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的限制。我们常常在大街小巷里、公共汽车上,都能听到人们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评论,各执一词,各有一理,津津乐道,仔细听,有时候也并非无道理。再想想前边那个有趣的推理,在保障社会的安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受众本身最真挚的看法和建议,不是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吗?为受众提供更多平台,广纳群众的建议有利于促进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其次,要健全民主制度。由于我国的民主制度还不健全,使很多人钻了空子,群众的意见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健全民主制度,使民主在各个方面和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群众在评论中的话语权,使群众的声音真真正正地实现“当家作主”。
第三,要加强舆论监督职能。舆论监督是其重要职能,对舆论监督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直接影响着节目的选题报道。当前,在认识上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把舆论监督等同于批评报道。实际上,除了批评报道以外,舆论监督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建设性的报道,发挥深度报道“解疑释惑”、“观念引导”功能。
第四,要强化新闻评论的平民化。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来进行评论。更加关注百姓身边的事,与百姓有密切关系的事,并对此进行平民化的评论,更有助于受众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言论上也有一席之地。要从魔法师的披风下走出来,积极地参与到舆论监督和新闻实际的评论中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摆脱“各扫门前雪”的想法,积极融入到整个社会中来,增强自己的社会意识。要清醒地认识到哪些属于信息环境,哪些属于现实环境,正确地认识事物。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