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用“三维”模式深入浅出的了解文章及作者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三维”教学模式、“三味书屋”、鲁迅、寿镜吾
语文学习(教学)有三怕:写作文、文言文、周树人。七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就来了个下马威:周树人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不说鲁迅先生在此文中的写作风格异于郁达夫所评:“鲁迅的文体简练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光是标题就迷雾重重:“百草园”为何处?何为“三味”?这与书屋有什么关系?书屋里的教书先生又寓“三味”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是“三味”不是“四味”、“五味”?为此,我制定了“三维”的教学模式:
何为“三维”:三维是坐标轴的x轴、y轴、z轴,这形成了人的视觉立体感。学生对“百草园”的认知是直观可感的,甚至是快乐的充满想象的。而对枯燥的“三味书屋”、私塾教育的认知是模糊的,所以要让学生形成对这篇课文的立体感知,就要带领学生从时间、空间去认识弥补认知的空白和知识的漏洞,让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为此,我查阅了有关“三味”的古文解说、寿镜吾先生对“三味”的理解,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由“三味书屋”延伸到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走进鲁迅先生儿时的内心世界,体会宿儒寿镜吾先生“方正”、“质朴”“博学”的可敬之处!
第一维度:古人对“三味”的理解:
古人有两种说法: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是为"三味";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投影时,学生的反应:有的似懂非懂、有的不懂装懂。可见,平时应加强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咬文嚼字的习惯。)
第二维度:“三味书屋”主人--寿镜吾先生之“三味”
寿镜吾先生的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后成为三味书屋的馆训。其孙寿宇说:"我小的时候,我祖父寿镜吾亲口对我说,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这第一点'布衣暖'非常重要,这是我祖先峰岚公、韵樵公的思想核心,产业的失败,使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质,他们认为在祸国殃民的清王朝当官就是为虎作伥,是害人害己。于是,把三味书屋的办学方向也作为子孙的人生指南,不许自己的子孙去应考做官,要甘于布衣暖,菜根香,品尝诗书的滋味。"寿宇说,寿镜吾生前曾对他说:"这三味的含义不能对外人说,也不能见诸文字,这是祖先韵樵公定的一个家规,因为'三味'精神有明显的反清倾向,一旦传出去可能要招来杀身之祸。"这也是后来人们主观臆测出来众多说法的主要原因。
(学生看完后,有的学生恍然大悟:寿镜吾先生从祖辈那里传承的品格和气节是值得鲁迅先生书写的,也是值得后人们尊敬的)
第三个维度:学生眼中的“三味”(学生在不脱离文本的前提下,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结果)
(学生从自身对学校对学习的认识和感悟的角度,赋予了“三味”时代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三味”在作为学生的鲁迅眼中,并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美好寓意,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为学生,无论身处哪个年代,“书屋”(学校)给每个学生最直观的感知就是:“酸”“甜”“苦”这三味,鲁迅先生也不例外,何以见得?文中有据可查:
酸--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学生评:满怀学习的热情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冲动被一盆冷水泼了个透心凉,心中的酸涩不言而喻)
(师评: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
甜--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学生评:先生虽然有些古板,也有些严肃,不过,戒尺、罚跪是不常用的!面对一群天真调皮的孩子,先生多了些宽容。还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作为学生最开心的事!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师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
(学生评:蒙头一阵乱读,不懂句读,也不明白意思,这可能是作为学生最苦闷的事了,而且一待就是好几年!想想我们自己,如果每天都坐在教室里浑浑噩噩,岂不是辜负了这大好的青春时光!)
(师评:切身感悟说到了每个人的心坎上,所以更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
(师总结:鲁迅先生虽然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嚴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综上,从文章的题目上“从……到……”这样的一个形式来看,作者显然是记录自己从家庭走向读书生涯的一个时间顺序的生活经历,文章在第9节说到自己对离开百草园的不舍,是作者告别美好童年的一个信号,从而踏进了少年的读书生活,如果是一个批判的主题,必然有一种前后的对比,但是细看第10节,你会发现,对于三味书屋的位置、摆设以及礼节来看,散发着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尤其是“没有孔子牌位”这句细节描写,还有“第二次行礼,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这些都能成为鲁迅先生美好回忆的一部分。
“三维”品“三味”--虽然鲁迅先生生活学习的时代已远离我们,但是我们仍然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探索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共鸣,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思维的空间和自由,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是多么的重要啊!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初衷、老师的责任所在吧!
【关键词】:“三维”教学模式、“三味书屋”、鲁迅、寿镜吾
语文学习(教学)有三怕:写作文、文言文、周树人。七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就来了个下马威:周树人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不说鲁迅先生在此文中的写作风格异于郁达夫所评:“鲁迅的文体简练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光是标题就迷雾重重:“百草园”为何处?何为“三味”?这与书屋有什么关系?书屋里的教书先生又寓“三味”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是“三味”不是“四味”、“五味”?为此,我制定了“三维”的教学模式:
何为“三维”:三维是坐标轴的x轴、y轴、z轴,这形成了人的视觉立体感。学生对“百草园”的认知是直观可感的,甚至是快乐的充满想象的。而对枯燥的“三味书屋”、私塾教育的认知是模糊的,所以要让学生形成对这篇课文的立体感知,就要带领学生从时间、空间去认识弥补认知的空白和知识的漏洞,让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为此,我查阅了有关“三味”的古文解说、寿镜吾先生对“三味”的理解,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由“三味书屋”延伸到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走进鲁迅先生儿时的内心世界,体会宿儒寿镜吾先生“方正”、“质朴”“博学”的可敬之处!
第一维度:古人对“三味”的理解:
古人有两种说法: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是为"三味";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投影时,学生的反应:有的似懂非懂、有的不懂装懂。可见,平时应加强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咬文嚼字的习惯。)
第二维度:“三味书屋”主人--寿镜吾先生之“三味”
寿镜吾先生的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后成为三味书屋的馆训。其孙寿宇说:"我小的时候,我祖父寿镜吾亲口对我说,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这第一点'布衣暖'非常重要,这是我祖先峰岚公、韵樵公的思想核心,产业的失败,使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质,他们认为在祸国殃民的清王朝当官就是为虎作伥,是害人害己。于是,把三味书屋的办学方向也作为子孙的人生指南,不许自己的子孙去应考做官,要甘于布衣暖,菜根香,品尝诗书的滋味。"寿宇说,寿镜吾生前曾对他说:"这三味的含义不能对外人说,也不能见诸文字,这是祖先韵樵公定的一个家规,因为'三味'精神有明显的反清倾向,一旦传出去可能要招来杀身之祸。"这也是后来人们主观臆测出来众多说法的主要原因。
(学生看完后,有的学生恍然大悟:寿镜吾先生从祖辈那里传承的品格和气节是值得鲁迅先生书写的,也是值得后人们尊敬的)
第三个维度:学生眼中的“三味”(学生在不脱离文本的前提下,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结果)
(学生从自身对学校对学习的认识和感悟的角度,赋予了“三味”时代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三味”在作为学生的鲁迅眼中,并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美好寓意,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为学生,无论身处哪个年代,“书屋”(学校)给每个学生最直观的感知就是:“酸”“甜”“苦”这三味,鲁迅先生也不例外,何以见得?文中有据可查:
酸--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学生评:满怀学习的热情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冲动被一盆冷水泼了个透心凉,心中的酸涩不言而喻)
(师评: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
甜--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学生评:先生虽然有些古板,也有些严肃,不过,戒尺、罚跪是不常用的!面对一群天真调皮的孩子,先生多了些宽容。还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作为学生最开心的事!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师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
(学生评:蒙头一阵乱读,不懂句读,也不明白意思,这可能是作为学生最苦闷的事了,而且一待就是好几年!想想我们自己,如果每天都坐在教室里浑浑噩噩,岂不是辜负了这大好的青春时光!)
(师评:切身感悟说到了每个人的心坎上,所以更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
(师总结:鲁迅先生虽然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嚴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综上,从文章的题目上“从……到……”这样的一个形式来看,作者显然是记录自己从家庭走向读书生涯的一个时间顺序的生活经历,文章在第9节说到自己对离开百草园的不舍,是作者告别美好童年的一个信号,从而踏进了少年的读书生活,如果是一个批判的主题,必然有一种前后的对比,但是细看第10节,你会发现,对于三味书屋的位置、摆设以及礼节来看,散发着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尤其是“没有孔子牌位”这句细节描写,还有“第二次行礼,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这些都能成为鲁迅先生美好回忆的一部分。
“三维”品“三味”--虽然鲁迅先生生活学习的时代已远离我们,但是我们仍然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探索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共鸣,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思维的空间和自由,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是多么的重要啊!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初衷、老师的责任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