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笑脸”背后的改变

来源 :V-MARKETING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奥运刚刚落下帷幕,在品味奥运赛事的精彩之余,我们不由感叹技术的魅力与进步——本届奥运会不仅是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全高清技术进行电视转播的体育盛会,同时也为2015 年中国全部采用数字高清信号取代模拟信号打响了第一枪。
  在众多观看北京奥运会比赛的人中,LG 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禹南均是非常特殊的一个,他不仅关注赛事,更关注高清数字电视给观众们带来的与众不同的视觉享受,2008 年2 月,LG 电子在国内推出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数字高清一体机电视,为奥运全高清之旅提供了可能。
  透过LG 那张亲切的笑脸,我们发现,从“巧克力”手机开始,LG 电子带有鲜明品牌特征的时尚设计与智能科技的完美融合,让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这个品牌的与众不同。
  世界整合营销大师唐•E•舒尔茨曾说:“市场上的控制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控制力从营销者转向了专业消费者。”围绕消费者需求,就是现代企业超越对手、追求制胜的法宝。
  而LG 每一次品牌内涵的衍变,都切实考虑到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真正做到了“应需而变”。
  
  从适应到不适应
  
  LG 集团的创始人具仁会于1947 年创建了乐喜化学工业社(Lucky),即现在的LG 化学,创业初期就迅速占领了韩国国内市场。1958 年,又成立了“金星社(Goldstar),即LG 电子的前身。最终,集团将这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名字叫Lucky-Goldstar,当时中文名为乐喜金星。1995 年3 月,Lucky-Goldstar 集团正式更名为乐金集团(LG Group),“LG”正式出现。
  在那个时代,各类电子产品刚刚开始兴起,能够以最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就是许多企业的目标,LG 也不例外。凭借突出的综合优势,LG 电子在全球都受到了欢迎,尤其是在欧美。这让其完成了创业初期的快速上升。
  1993 年,LG 电子进入中国伊始,就延续了低价的国际扩张战略,以当地化经营为支撑,追求降低成本和低价格,凭借这种“低价扩张”策略,LG 电子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但是盈利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消费者对品质和设计有了近乎苛刻的期待,时尚因素已经深深地渗透进消费品领域,设计成为最重要的商业推动力。LG 的众多产品若不能统一在一个品牌核心下形成品牌合力,就难免在市场中被它的竞争对手各个击破。
  痛定思变。
  
  从跟紧到引导
  
  事实上,LG 电子早就开始了对于“变”的探索。
  1997 年,LG 根据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DigitalLeader—LG”( 数码创导LG) 这一口号,这体现了LG 未来趋向型的企业经营理念。但随着时间的推进,LG 意识到,单纯的技术先导并不足以打动消费者,如何实现有效沟通,把消费者的需求转换为企业价值,成为LG
  一直思索的问题。于是,在2003 年,LG 提出了“Let's Go”。
  时任LG 电子全球CEO 的金双秀认为,消费电子产品已经完成了由功能为主向设计为主的变革。在设计的主导思想下,曾经“结实、耐用,却很土”的LG 电子产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酒红色、烤漆工艺、盛唐纹一时间成为LG 的专属名词,LG 的利润率也在节节攀升。
  


  然而市场永远不缺乏模仿者,LG 又遇到了麻烦——你推红色,接下来家家企业都会有一款红色主打产品。
  此时,对于LG 来说,仅仅是外观的改变还不足以独占鳌头。真正的工业设计必须建立在先进的智能科技基础之上。而“时尚设计和智能科技”(StylishDesign&Smart Technology)——这才是现在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其实,早在1995 年LG 集团正式更名之时,就传达出“Life's Good”的理念,当时的管理者,将LG 的企业目标定位为改善广大消费者的生活这一层面上。在不断的探索中,LG 电子放弃了Life's Good 这一模糊的定义,给出了更为明确的答案:从设计和科技两方面寻求突破。
  意识到此,LG 开始将这一理念逐步贯彻到产品中,拥有美丽外表和科技内核的新产品现身。“一触即红”的巧克力手机是触感技术的经典应用;“左右时间”的LG 平板电视则不仅要求有大容量的内置硬盘,而且已经可以实现关机录制电视节目的功能……如果说炫目是表面,时尚是特征的话,那么智能的科技和高雅的生活方式则是实质。
  从Lucky-Goldstar 到LG,从Digital Leader-LG到Let's Go,从Life's Good 到Stylish Design&SmartTechnology,LG 的每一次变化都让自己向贴近消费者的方向更进了一步。所谓纲举目张,任何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正如LG 电子全球CEO 南镛表示:“LG 电子将在140 多个国家成为最具市场潜力的国际知名品牌,LG 电子希望能让客户更多地关注产品本身。”对于LG 来说,一切发展都基于一点,就是创新求变理念的引导,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则是企业经营的核心。
其他文献
2010年9月, 品牌战略顾问与设计集团Interbrand第11次发布了年度 “全球最佳100品牌排行榜” , 提出品牌价值主要来自三方面的贡献: 品牌化产品或服务的财务表现; 品牌在购买决策中的作用力, 以及品牌保障公司持续收入的能力。   在 “全球最佳100品牌排行榜” 中, 可口可乐连续11年蝉联品牌榜榜首; 谷歌勇往向前, 直逼竞争对手微软; 惠普大幅提升, 首次进入前十, 丰田品牌价
期刊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已经过去,本刊的年度“营销百人榜”,也迎来了隆重揭晓的时刻。  回望过去1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据美国一家媒体研究机构的分析,中国崛起为经济超级大国成为10年来全球阅读量最大的新闻,超过了伊拉克战争、“911”恐怖袭击等热门新闻。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2009年,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衰退,增幅达到极低的1%。但中国成功实现8.7%的保增长,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50%
期刊
社交网络氛围已经无处不在:移动的社交化、内容的社交化、娱乐的社交化、购物的社交化,以及全网的社交化。将社交的基因跟传统的互联网结合在一起,不断产生新的内容,同时给消费者和华尔街带来惊喜。  在过去十年中,营销人员一直在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一个消费者深度参与的新时代:他们增加了新的职能,如社交媒体管理;改变了业务流程,以更好地整合在网络上、电视上以及印刷品形式的营销活动;他们还增加了具有互联网和移动
期刊
Friendster的副总裁 David L Jones曾声称,社交网站不需要本土化。但实际上, MySpace和 Facebook在中国都显得无能为力。中国 SNS市场被人人网、开心网等本土网站瓜分。显然,依靠“同一个系统再配合不同的语言”是行不通的, SNS必须与本土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网民特征等因素相符。 中国的 SNS网站基本都是国外成功网站的本土化。一年以来,国内 SNS网站如雨后春
期刊
声 音    怎么算都是笔亏本生意。  美国国家特许经营协会( National Franchise Association)发言人 Dan Fitzpatrick认为, 1美元汉堡的促销行为只会使生意亏损更多。  近日汉堡王( Burger King)的特许经营商因 1美元双层奶酪汉堡的促销行为对该公司提出集体诉讼,声称该促销行为给他们带来了损失。据称,汉堡王的特许经营商每卖出一个这样的汉堡至少
期刊
当 SNS的用户群体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会看到用户行为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影响到现实生活的形态。带着对网络营销的执着,带着雅虎的基因和在网易、阿里巴巴的经验,2008年11月,江志强在千橡互动集团开始了职业生涯的新起点。担任千橡互动首席营销官一年以来,旗下的人人网——这个国内最大的 SNS网站,业绩突出,向那些对 SNS能否盈利仍心存疑虑的人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从江志强的言谈中不难看出,他对
期刊
北京2008 年奥运会对于所有的品牌企业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能够成为奥运合作伙伴或赞助商,无疑是推广企业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手笔。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70% 的受众认为奥运合作伙伴或赞助商是可以信赖的品牌,有53.9% 的受众表示,会因为某个企业  是奥运赞助商而更愿意购买或使用该企业的产品。赞助奥运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产品的销售。  大部分奥运赞助商或合作伙伴由于宣传到位
期刊
这一年将是营销业变革的一年,营销会变得更便宜、更快、更精明。    2010年将是营销行业极好的一年。营销广告昂贵而无效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在2009年暴风骤雨中存活下来的大品牌、细分品牌和企业家们精神抖擞地迎接2010年,这一年将是营销业变革的一年,营销会变得更便宜、更快、更精明。    大品牌将向创业家小企业和细分品牌学习      规模不重要。对创业家来说,尤其是那些用自己和家人的钱创建的公司
期刊
9 月16 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上海发布了最新的消费者调查,并发现日渐富有的中国消费者正变得越来越自信,这对消费产品的营销和零售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陈有钢表示:“我们见证了日渐成熟和精明的消费群体的崛起,调查还表明,在华运作的企业应根据消费者的独特偏好,调整其市场营销计划的重要性。”  麦肯锡对中国消费者行为进行的第三次年度调查显示,四种趋势正在重塑着中国消费市
期刊
虽然百思买门店数量少,销售收入不足苏宁1/30,不足国美1/60,市场影响力也仅仅局限于上海一个区域而已,但在产品品牌上依然没有遵循平民化路线,非外资、高端不卖,充分突出了自己的高端定位。但事实上,这种现象的形成也并不是百思买的“铁规定”,高端品牌战略后另有隐情。    在中国家电连锁企业中,除大名鼎鼎的国美、苏宁外,名气最大的也应该算是外来的“和尚”百思买了。这个名气并非来自于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