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教育的开拓者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nj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族音乐教育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因为民族音乐理论教育、民族声乐教育等园地尚未开拓。在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代表的高等音乐学府中,音乐教育家们不断研究与实践,为民族音乐的教学开疆拓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民族音乐的优秀人才。
  2018年11月26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系承办,音乐教育系协办的江明惇教授从教六十周年音乐教育思想研讨会顺利举行。会议气氛热烈,江明惇教授的学生和同仁们回顾了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教育的历程,深入探讨了民族音乐教育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12月4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声歌系等部门承办的纪念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创办六十周年暨王品素教授诞辰九十五周年研讨会与音乐会成功举办,老、中、青歌唱家、教育家们齐聚一堂畅谈、放歌。有机会参与这两场学术研讨会和音乐会,我非常激动,故写下此文。

王品素教授的民族声乐教学之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有许多著名的歌唱家在校教学。1953年,王品素教授到声乐系任支部书记和教学工作。她是由邓颖超同志介绍入党的老党员,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声乐教学经验。1958年,她接受了“民族班”的声乐教学工作,展开了民族声乐教学的新征程。当时“土洋之争”正盛,各地专业院校在民族声乐的教学方面还缺乏经验。王品素教授在教学中对西方的歌唱方法,比如发声技巧、艺术处理等方面加以借鉴,并力求保留我们民族的音乐特色。在挖掘不同民族学生的歌唱技巧的同时,她深入地分析学生演唱的优缺点,因材施教,为学生们量身打造了适合他们的演唱方法。


01江明音乐教育思想研讨会海报


02王品素与才旦卓玛

  王品素教授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的演唱技巧有了质的飞跃,还充分挖掘了学生嗓音潜在的进步空间,比如音域的拓宽等。她先后培养了二十三个民族歌唱家,例如才旦卓玛(藏族)、宗庸卓玛(藏族)、金花(蒙古族)、何纪光(土家族)、索德米德(达斡尔族)等。此次活动,才旦卓玛等著名歌唱家也从遥远的家乡赶到母校,深情回忆了王品素老师待学生如亲人、呕心沥血教学生的动人事迹。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建系六十周年来,正因王品素教授等老一辈艺术家在音乐教育讲台上的无私奉献,才让民族声乐教育在曲折中发展起来,不断找寻着属于中国的独特道路。以王品素先生为首的老师们,当之无愧为中国民族声乐教育事业的师表楷模。

江明惇教授的民族音乐研究和教学


  1958年,为响应党和周总理“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号召,品学兼优的作曲系学生江明惇提前毕业后,毅然投身中国民族音乐的研究工作。在刚成立不久的民族音乐研究室,他和李民雄、滕永然三位年轻人克服了许多困难,将录有各种民族音乐的钢丝录音带和杂乱的书籍材料细心分类、整理编号。之后,他们扛着二十几斤重的老式录音机,跋山涉水到浙江、山东、安徽、江西、福建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的采风活动,收集和记录了大量民间音乐的优秀作品。江先生走遍了全国十五个省市收集民歌,编写了《汉族民歌概论》,科学地划分了民歌体裁类别。这本书成为了民歌研究的经典之作,获得了首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上海社会科学一等奖等,至今仍是优秀的民歌教材。


音乐会现场

  江明惇教授一直是“双肩挑”。1960年,他开始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和附中的民歌课,既担任系党支部工作,又担任教学工作。1984年,江明惇教授担任了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1991年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等。虽然社会工作繁忙,江明惇教授却坚持教学,笔耕不辍。现已满八十周岁的他仍然在为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事业努力,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把几十年研究的心血、和经验教授给学生。除了《汉族民歌概论》《中国民间音乐概论》等著作外,他的《中国民族音乐》二十多年来依旧是许多高等音乐院校传统音乐教学的首选教材之一。
  由于江明惇教授长期广泛接触、思考和领导音乐学院的工作和民间文艺工作,他看待问题的学术视野有着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特点。他培养的刘晓静、徐元勇、费维耀等各艺术院校、出版机构的领导和学科领军人物,在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等全国各省市的音乐研究、教学、出版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费维耀在研讨会上说出了学生们的心声:“江先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一个宽厚仁慈的长辈,一个为我开拓思路的老师,一个热忱鼓励、指点迷津的师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内在的敬业和细致,让江明惇教授成为了学生们最为直接的榜样和楷模。


江明研讨会合影

  江明惇教授六十年来对音乐的不懈研究和追求,靠的是对民族音乐学的满腔热忱。作为中国杰出的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拥有广阔的、前瞻性的学术思维。他把中国传统音乐置于世界音乐的格局中,他为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不懈奋斗的精神让人敬佩。正如会议主持人、音乐学系主任王丹丹教授所说:“江先生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的一面旗帜,也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建设的一面旗帜。”
  在研讨会上,江明惇教授反复强调“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他认为民族音乐教育要从“根”抓起,从“土壤”抓起。1997年,他在上海音乐学院创建了音乐教育系,并亲自任系主任,支持引进了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等音乐教学法,为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架起了桥梁。目前的音乐专业院校科系林立,音乐教育专业、音乐学专业和民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是科目繁多,但是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和理论研究部分是略少的。有时候大家往往希望掌握最前沿的欧美学术研究动向,培养最为出众的民乐和西洋乐器的演奏人才,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族音乐理论专业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普遍不够高。回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上海音乐学院老院长贺绿汀非常重视民间音乐,曾亲自带领全院师生在大礼堂学唱民歌,此后更是大胆引进各地民间艺人和优秀民乐教师,我认为此为一大创举。
  民族音乐研究室建立后,随着聘请公函的不断发放,“榆林小曲”的大成者丁喜才,浙江民间歌舞团的竹笛教师赵松庭,北京师范学院的二胡教师陆修棠,民间艺人王秀卿、赵玉凤等等民间艺人和教师的大胆引入,不仅充实了教师队伍,而且为当时的校园带来了丰富的民间音乐。这样的课堂教育完全不局限于学科化的学习,而是立足于本土,采用第一手资料,邀请实践者们亲自为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民族音乐的传播者和教育者。例如鞠秀芳随丁喜才学唱《五哥放羊》《走西口》等,在当时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了金奖;何占豪和陈钢以越剧音乐为基础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因此我认为,加强该方面的教育是必不可少且具有深远意义的。
  甲子赞师尊,愿我中华民族之音乐教育,能站在民族音乐开拓者们的肩膀上,不断进步与发展,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书写下华美的篇章!
其他文献
从歌剧导演到音乐节艺术总监  “余隆先生是2018年1月才告诉我,让我接任音乐节艺术总监的。说实话,我觉得有点儿突然,因为当时我们今年的演出项目基本上已经定了,”邹爽了解余隆一直非常期待北京国际音乐节能够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蜕变,“他从去年开始给了我们节目部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我没有想到他会把艺术总监这个重任交付给我。”  对于古典音乐界来说,邹爽的名字可能有些陌生。的确,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导演,邹爽
期刊
郎朗携手千名钢琴使者共创吉尼斯世界纪录音乐盛典  近日,“一带一路传琴音·文化共融筑盛典”CHINA钢琴新势力——郎朗携手千名钢琴使者共创吉尼斯世界纪录音乐盛典暨全球媒体见面会,在厦门荣誉国际酒店隆重召开。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钢琴爱好者和各界人士代表以及广大媒体等两百多位嘉宾出席媒体见面会。  CHINA钢琴新势力音乐盛典将于2019年1月27日在厦门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此次盛典响应国家“一带
期刊
貌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洪峥一四岁就开始学习钢琴。作为医生的父母要求很高,还是孩子的她,每个双休日都被排得满满当当:声乐、美术、芭蕾,一样都不能落下。当其他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洪峥一喜欢的娱乐方式却是弹琴、唱歌,“那是我小时候最开心的时刻”,洪峥一这样回忆她的童年。发自内心的喜爱让她在中小学期间就多次获得上海市钢琴比赛及声乐比赛的各类奖项。自弹自唱的洪峥一  2009年,洪峥一拜爵士钢琴演奏
期刊
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近年来,这里的音乐艺术发展迅猛,杭州爱乐乐团水平高涨,活动频繁,现已成为杭州音乐艺术水平的象征。  美好的音乐伴随着如画的风景,给这座诗意盎然的城市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气象。杭州国际音乐节是自2017年诞生的一项具有世界水准的音乐节,它集交响乐、歌剧、室内乐、声器乐独唱、独奏等多种形式为一体,云集国内外一流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及乐团,是一个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奉献音乐“盛宴”的欢乐
期刊
作曲家赵季平的作品一贯以亲近、和善、动人、真切的主旨风格,被广大乐迷和众多优秀音乐家所喜愛,并高频率地在世界各地演出。完成于2006年的大提琴与民族管弦乐队协奏曲《庄周梦》历经十年,几易其稿,是作曲家对中国老庄哲学、中国民族器乐及大提琴长期思考的结晶。继马友友与香港中乐团于2008年11月8日在香港首演之后,王健、秦立巍、玛丽·霍林克(Marie Hallynck)等大提琴家都先后演奏过这部作品。
期刊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没有哪一种音乐体裁能像歌曲那样深入人心,拥有如此广大的听众群体,并介入到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与文化生活中去。在近代音乐史肇端之时,正是学堂乐歌,继而是艺术歌曲的创作,成为了中国早期音乐启蒙运动的先声,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轨迹。  中国艺术歌曲常以古诗或现代诗为歌词,意境深远,兼具音乐性、文学性和艺术性,“音乐与歌词的关系就像恋人一样”。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是青主创作于192
期刊
2018年4月,被誉为“交响乐王国无冕之冠”的柏林爱乐乐团终于发行了“除夕音乐会”套装(20DVD)。至此,该乐团音乐季中最为著名的“三大音乐会”均已陆续发行完毕。另外两套——“森林音乐会”套装(20DVD)发行于2017年4月,“欧洲音乐会”套装(25DVD)发行于2016年4月。对于乐迷来说,能够把这六十五场音乐会的实况录像一次收藏,可谓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国乐迷可能更熟悉“维也納新年音乐会
期刊
01作曲家乔治·本杰明 02《切肤之痛》剧照  2018年10月23日,英国作曲家乔治·本杰明(George Benjamin)的歌剧《切肤之痛》(Written on Skin)先是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举行了亚洲首演,随后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上海,再度上演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这部有着“二十一世纪最佳歌剧”光环的歌剧究竟如何?是否如它宣传的那样值得一看?演出前,我们采访到了此次歌剧的指挥劳伦斯·雷内
期刊
2018年6月,歌剧《一个美国士兵》(An American Soldier)在美国圣路易斯剧院歌剧院举行世界首演。该剧由作曲家黄若、剧作家黄哲伦共同创作完成。全剧尾声,男主角陈宇晖濒临死亡,留下了他生前最后一句话:  谁站在我这边?谁是我的敌人?我是一个美国人。美国人是什么?歌劇《一个美国士兵》剧照  这些都是这部歌剧未曾回答的问题,就像2011年年仅十九岁的美籍华裔士兵陈宇晖在阿富汗服役时离奇
期刊
单簧管是一件美妙的乐器,它的声音极富特色,带着浓浓的“鼻音”,充满郁郁的芬香。当年,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和韦伯都曾被它神奇的音色所吸引,为它写下了一大批不朽的名作。  内行的专业人士都知道,单簧管绝非一件简单的乐器,它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从独奏还是合奏的角度来看,它都是西洋木管家族中的“奠基性”乐器,其作用之大,效果之突出,非其他管乐器所能及也。  近年来,单簧管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