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走出11名博士 父亲曾被周总理称文武全才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t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学习工程学的都知道干毅的大名,这个来自青田,毕业于英国皇家军官学校和英国剑桥大学,被周恩来称之为“文武全才”的科学家曾经是科学界的泰斗人物。他在“文革”中经受非人的遭遇,却始终保持豁达的人生态度,在教育上更是将自己深厚的学养和乐观的精神传递给子女。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们家走出了11个博士,他的大女儿干荣珠是孟菲斯州立大学博士,长子干高雄和次子干小雄都是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所以干荣珠注定是个不凡的女子,不止是因为她有一个文武全才的父亲,她们家走出了11个博士,更重要的是,她严谨的学术态度、坚定的学术信念和卓越的学术贡献,让她的名字享誉生物医学界。
  一步一个脚印,这是信念
  从启蒙到成为博士,可以说父亲是干荣珠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父亲被划为“右派”后,却依旧坚持每个周末带着孩子去野炊,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亲近,更是一份豁达的人生态度。尽管父亲言语不多,但他的“身教”足以让每个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铭记。
  初中时,受父亲的影响,干荣珠确定了自己此后一生的目标——成为一个卓越的科学家。因为父亲被划为右派,少年时的干荣珠求学并不容易。尽管她的成绩足够优秀,上清华都绰绰有余,但最后只能投考华中工学院(华工)。
  毕业后,她和很多知识分子一样下乡接受再教育。她在总口农场劳动一年后,又辗转到湖北第一贫困县竹山县做技术员,工资少不说,还要时不时拉出去批斗批斗,然而,她始终谨记父亲的教诲不忘学习。1978年暑假迎来了她的春天,全国各大学恢复招收研究生,干荣珠成为华中工学院的力学研究生,她离她的梦想只有一步之遥。
  “我感到生物力学会是以后的潮流、趋势。”于是,40岁的干荣珠开始了自己的出国学习之路。因为不懂外语,只能依靠他人的翻译进行学习。然而世上的障碍在遇上梦想和毅力后都能迎刃而解,终于在1988年,她获得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应用数学硕士。之后,她拜在冯元桢教授门下,而后顺利获得美国孟菲斯州立大学(Memphis)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如今,干荣珠已是当今生物医学工程界的知名专家,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是组织和器官生物力学、听觉可植入式装置、生理系统的理论建模以及血液动力学和生物流体力学等。近年来主要从事可植入式人工中耳及耳蜗的研究,是著名的华人生物科学家。1999年以来,在美国主持加项科研课题,总经费达到380万美元。她的主要成就包括:建立了目前国际上最精确、最完善的人耳有限元模型,并获得美国专利;领导科研团队研制成功SOUNDTEC Direct System(部分植入式电磁感应人工中耳),并获FDA认证;领导科研团队研制成功全植入式中耳助听设备THIS,并获得专利;开创耳组织器官的微观生物力学研究。并发表科研论著(SCI收录)50余篇,参编专著5部,会议论文130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0多名。干荣珠不仅对待自己要求高,对待自己的学生亦然。招生时,她每次亲自面试、考察,并且要求自己的学生:一定要规规矩矩,不能三心二意。
  故乡,是割不断的根
  旅居美国多年,干荣珠依然能够说一口地道的青田话,她喜欢吃糖糕、山粉糊等青田特色的吃食。她的父母(干毅和项月眉)都是青口人,在家里,青田话是一家人日常交流的常用语言,父亲会经常说起家乡的事,母亲会时常做些家乡菜。如此种种,让他们兄弟姐妹八人也对家乡心生向往和思念。
  1955年,10岁的干荣珠第一次踏上了故乡青田的土地,并在青田县城上了一年的学。并成为她童年里美好的回忆。“父亲、母亲一直都很怀念家乡。常说要回家看看!”干荣珠说,由于母亲思乡心切,2009年,干荣珠带着年迈的母亲回青田。之后,几乎每一年,干荣珠都会带着自己的家人回到家乡青田。2010年8月8日至9日,干荣珠携女儿季英慧及其亲属回乡。她诚挚地说:“我们深爱这片土地,故乡的变化让人欣慰、令人鼓舞。”
  女儿季英慧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及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现为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在教育上,干荣珠不忘让远在大洋彼岸的子女知道根源。而故乡,是一个家族的根源,有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家乡,是我们永远的根。”说着一口流利家乡话的干荣珠坦言,今后,她还将带上自己的女儿及亲友一同回来,让这份“乡情”延续下去。
  张琳据中国网整理
其他文献
马苏这次走反派路线,在北京卫视热播剧《芈月传》中饰演了后宫“霸主”魏夫人,在剧中她不遗余力地陷害着芈月、芈姝。而马苏表示刚开始接这个角色的时候很意外,她坦言:“一开始我并不知道魏夫人是什么样的人,看了剧本之后我都惊呆了……”  这瓶“酱油”是马苏牌的  夯石  《芈月传》之后,马苏有望和孔令辉做最后的切割。尽管历经《奔跑吧兄弟》中的“傻萌”秀、《心花怒放》中的性感、《团圆饭》里的泼辣与麻利以及数不
期刊
十多年前,我曾与名人肖像摄影家邓伟有过几次接触。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从报纸上看到冰心、艾青、李可染等文化名人肖像,那是不同于我们看惯了的面对镜头或微笑或严肃表情的照片,而是用光影把名人的性格、内心表达了的摄影肖像。从而,我记住了摄影作品的作者:邓伟。  2000年北京秋季书市预告邓伟将参加签售。那天,邓伟在熙熙攘攘的读者人群中刚一露面,我便举起相机拍照。邓伟凭着摄影的职业习惯,机敏地立刻转向我的镜
期刊
母亲节前夕,我恰好拿到一个征文的奖金,于是花了2988元买了一只翡翠镯子,准备在母亲节那天拿出来,作为礼物送给妈妈。  她果然欣喜若狂,喜滋滋地戴上,又举着那只手腕,左看右看,问:“这镯子得不少钱吧?”  怕她嫌贵,我故意轻描淡写地说:“不贵,也就一千多块。”  虽然打了对折,母亲还是被惊着了。她瞪大了眼睛,吃惊地问:“一只镯子,这么贵?不戴了!不戴了!”她像被蜇了一样,迅速取下镯子,小心翼翼地装
期刊
我妈给皇帝上了一课  我母亲是贫苦出身,父亲比她大16岁。她是个童养媳,不识字,可是性格直爽讲义气。我14岁时,就跟着母亲走南闯北流浪江湖卖艺。母亲胆大、有骨气、讲理,热心帮人,在戏班里是有名的“好妈妈”。  母亲知道我跟沈醉、溥仪一道劳动,母亲就想着要见一见这位宣统皇帝。  一天,母亲专门去政协后院找我,我替母亲介绍了沈醉先生,母亲知道沈醉在“文革”中因为有人要他证明我是特务,他不肯而挨了打。母
期刊
王同惠女士墓碑在“十年文革”中被一位教师发现保存下来。上世纪70年代末,费孝通得到彻底平反后,墓碑才得以复立。1988年12月,费孝通到梧州谒王同惠墓,睹碑思人,百感交集。费孝通于1939年与孟吟女士结婚,为了纪念王同惠,他们为自己的女儿取名费宗惠。  1992年费孝通带外孙女又一次来到梧州拜奠王同惠,并告慰同惠在天之灵,说自己老骥伏枥,而曾经有过的生死爱情,又使他灵魂升华,始终本着“荣辱任来去”
期刊
提到演员赵尔康,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映就是“雁南飞,今日去,原为春来归。莫把心揉碎,且等春来归。”这就是赵尔康29年前主演的电影《归心似箭》的主题歌《雁南飞》。随着歌声的索引,那个铮铮硬汉的形象便会浮现眼前。从影30年,赵尔康出演了《归心似箭》、《漩涡里的歌》、《知音》、《骑士的荣誉》、《阙里人家》、《老娘土》等一大批影视作品。回首往事,赵尔康觉得决定人生走向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梦想,二是机遇,二者不
期刊
提起作家“唐一正”,别说文学爱好者,就是在作家圈内,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但若提起“柯蓝”,文学爱好者肯定会十分熟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柯蓝与周立波、康濯、蒋牧良并称湖南省文学界四大巨头。成名作《早霞短笛》散文诗为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争相传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他撰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用章回体描述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洋铁桶的故事》,得到毛泽东的赞扬;撰写了中国唯一一部反映延安大生产运动的
期刊
“看此人真叫帅,身高体胖大脑袋,白白的皮肤头发少,眯缝着眼睛透着环,悟性好,反应快,天桥出了个九大怪。”这第九大怪就是评书演员王玥波,这是女评书第一人连丽如先生在电视台做节目时,即兴替王玥波做此开脸的,而连先生就是他的义母,也是他的伯乐。  王玥波1978年生于北京,8岁开始学习相声。他说那时是因为喜爱,而学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少年之家”成立相声班,王玥波因为能说故事被吸收进去。在“少年之家”王玥
期刊
今年的3月14日,中央电视台2015“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有10位医生获得“最美医生”称号,中华健康快车团队获得“最美医生”团队称号,其中胡大一等10人被推选为“特别关注医生”。胡大一教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最美人物”。  乘客突发心梗  幸遇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  去年10月25日,一位叫李翔的年轻人和妻子以及不到一岁的双胞胎孩子,坐在G672次列车15号车厢的座椅上,等
期刊
当年在空政文工团新作品演唱会上,22岁的佟铁鑫演唱了一首作曲家羊鸣为他量身创作的歌曲——《晨风吹过机场小道》,而台下正坐着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也许正是彼此的眼神、心灵、艺术通感在一刹那间的交汇,开启了乐坛这段10年的合作佳话。  当时施光南在为电影《当代人》的主题歌《年轻的心》寻找演唱者,佟铁鑫的声音和演唱令他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惊喜。此后直到1990年施光南去世,佟铁鑫与这位音乐大师、人民音乐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