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幸福美好生活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n2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
  共享美好生活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理念。
  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就是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不仅要集中精力办好关乎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大事,又要用心用情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
  四川省把握重点、明确方向、细化举措,切实把“改革的事”抓好、把“群众的事”办好,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检验新发展理念贯彻情况,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9月17日,在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四川科技创新成果展上,一大批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的科技创新成果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为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服务的“四川乡村振兴科技在线”平台,适合规模化种植和发展优质稻米加工的好品种“川康优丝苗”,适应深水作业、柔索驱动的柔性机械臂……“长知识了!今天充分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魅力!”成都市民李先生一边参观一边感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動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资源富集、创新基础扎实的四川,按下了创新发展新的“快进键”。
  如何让广大群众共享创新发展红利?四川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最大的民生”,坚持创新驱动,优化创新生态,着力解决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急难愁盼”,促进科技充分惠及民生,为群众“智”造幸福美好生活。
  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10月2日,在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的环湖智慧跑道上,市民们三三两两结伴跑步,而设置在湖边的一块电子屏幕上,正实时显示每个人的跑步里程、圈数、运动时长甚至消耗的卡路里。
  跑步者的数据是怎么来的?原来,设置在公园多处的高清摄像头会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自动识别跑步者,跟踪运动情况,并智能分析热量消耗等运动数据。与此同时,跑步者的精彩运动瞬间还会被高清摄像头拍摄并通过AI技术智能生成十余秒的短视频。
  “把自己的运动视频分享到朋友圈,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在跑步爱好者文守涵看来,这样的跑步方式很新鲜,既有互动参与感,又有“炫酷”的科技感。
  可“变身”为车流量和人流量采集器的“灯杆”,会变色的智慧斑马线,设置有车位预约、智慧垃圾桶、交互式投影等装置的“智慧”大街……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四川深化“为群众办实事”理念,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民生服务、社区治理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助力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让城市更安全、更智慧,人民生活更舒心、更幸福。
  足不出户查询社保、公积金,购房登记、预约挂号、教育缴费……如今,这些成都市民日常所需的城市服务,都集成到了天府市民云App上,市民仅需一个账号就可以实现各项城市生活服务掌上办理。
  “家庭码”“离线码”“代领码”“关怀模式”……“四川天府健康通”平台精准化、科学化防控疫情,一直朝更加便民的方向调整升级,为每一位出行市民提供安心守护。
  推进医疗、教育、交通、文旅、应急领域的体系、平台、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成都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为中心,覆盖全省的数据中心集群;推动城市、区域间新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平台资源共建共用,管理信息互补共享……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一场关于创新赋能美好生活的变革在四川愈演愈精彩,美好的智慧生活图景正一步步转化为现实。
  让科技工作者更有获得感
  为群众办实事,一个都不能少。
  聚焦科技工作者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四川广泛征集影响科技工作者创新积极性的“堵点”,“清单化”列出项目、“精准化”提供服务,通过系列举措切实为科技工作者办好实事,创造良好科研创新环境。
  “和以前相比,我们的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说起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给自己和团队成员带来的实惠,西南石油大学副研究员任海涛颇有获得感。
  长期以来,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模糊、吃大锅饭、于法无据等问题,影响了科研人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今年6月,四川出台《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专章部署“深化机制创新突破体制障碍”,提出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四川早在几年前就在全国率先开始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推行“先确权,后转化”新模式,推动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由“纯国有”向“国家和科研人员混合所有”转变,加快破解以往“先转化后奖励”带来的制度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
  “如今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极大地提升了科研人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主任刘安玲告诉记者。
  省科技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省45家试点单位已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634项,作价入股创办企业100余家,吸引企业投资近70亿元。
  只有最大程度地为科技人才“松绑解套”,才能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四川从“减表行动、解决报销繁行动、精简牌子行动、‘四唯’问题清理行动、检查瘦身行动、信息共享行动、众筹科改行动”7个方面开展科技人员减负行动。
  今年4月,凉山州雷波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肖龙仲要参加高级工程师职称面试答辩,本以为要像往常一样坐上八九个小时的客车赶到成都,却被告知可以通过视频远程答辩。“整个过程只用了10分钟。”肖龙仲高兴地告诉记者,“不仅为我们节省了往返省城的时间,也节省了交通费用。这样的实事真好!”
  真心实意解民忧,给科技工作者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他们经济上有甜头、事业上有奔头,巴蜀大地正越来越成为科技人才乐于驻留的“诗和远方”。   倾情唱响“乡村振兴曲”
  近日,一群人的到来,让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新安村党支部书记文正洲对村里种植业的发展更添信心。
  这群人是四川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的专家,依托省科技厅组织的“我为群众办实事,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专家们下乡村进果园,为农民排忧解难。
  “农户缺什么,专家讲什么”,专家组与农户开展了面对面互动交流,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果农讲解如何选择优良品种,如何做好果园病虫害防治,如何科学合理施肥等种植问题。
  “听了专家们的讲课,我们开阔了思路,提升了技能,对大力发展种植业更有把握了。”文正洲说。
  乡村振兴需要科技“赋能”。四川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助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教系统人才资源优势,实施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建設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平台,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省科技厅定点帮扶的旺苍县寨梁村和天星村,由科技厅有关负责人带队开展的“科技助力定点帮扶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正在举行。省草科院、省林科院和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的多位专家正在给当地专合社负责人面对面地传授羊肚菌、蓝莓、生态鸡等种植养殖技术。
  “今年羊肚菌减产,农户收入减少,我们正发愁的时候,没想到专家们送来了‘及时雨’,合作社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又有希望了。”寨梁村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苟均德兴奋地说。
  据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一县一团”原则,今年新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140个,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099名,实现特派员服务团对全省183个县(市、区)及“10+3”现代农业产业科技服务全覆盖。
  9月8日,凉山州昭觉县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会同当地教体科技局,在该县四开镇启动了2021年“四川乡村振兴科技在线”平台信息员培训会。“四川乡村振兴科技在线”App如何使用,报送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信息员们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着笔记。
  这些信息员都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村组干部,他们将深入农户及时把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报送到平台,并且及时把解决方案反馈给农户。
  着眼为民办实事,四川省着力推进“四川乡村振兴科技在线”平台提质扩面、转型升级,完善“专家服务、产业信息、供销对接、成果转化”等服务功能。今年以来,已实施平台建设类项目135项,建设市县运管中心133个,覆盖18个市(州)、115个县(市、区);建成平台专家队伍2.17万名、信息员6.82万余名;开展专家在线技术服务15.44万次。
  “家门口”的科普阵地
  又到了科普大篷车上山下乡的日子。早上7点,四川科技馆的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地将展品装车,8点半,满载着最新科普展品的大篷车准时从四川科技馆出发,前往260公里外、位于阿坝州岷山深处的一所乡村学校。经过一番跋涉,第二天清早,科普大篷车到达了此行目的地白羊学校。VR眼镜、机器人跳舞……科普展品中的热门项目让孩子们绽开了笑容。
  用心打造“家门口”的科普阵地,四川省牢牢把握科技服务主线,通过开展全省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迎新春科技大场以及举办全省科普讲解大赛和优秀科普作品、优秀科普微视频评选等活动,让科技文化成为群众身边可触、可视、可感的体验。
  “天气雷达是一种重要的气象探测设备,俗称‘千里眼’,它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各种天气,尤其擅长捕捉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小尺度强天气过程……”8月26日下午,成都市气象局工程师康雪身穿一套干练的西装,站在2021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现场。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现场的观众如何快速成为“天气预报员”,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这场以“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为主题的科普讲解大赛,吸引了全省67个单位的上百名选手报名参赛。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医生、气象预报员、讲解员……讲解主题涵盖生物、医疗、信息、天气、航天、物理、考古等不同领域,以动画模拟、视频演示、道具模型展示等多种方式,为公众呈现出一场精彩的科普知识盛宴。“通过有趣味、接地气的表达,让大家都听得懂,把科普传入寻常百姓家,我觉得这就是科普的意义。”康雪说。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四川厚植创新土壤,着力构建科普生态圈。如今,群众身边的科普场馆及科普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出现在了市民家门口,更多普通人得以走近科学生活,实践科技创新,提升科学素养。(责编/陈文娟)
其他文献
初秋的凉山,红叶慢慢浸染山林。昭觉县沐恩邸社区、美姑县塔哈村、普格县甲甲沟村……在一处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排排彝家新寨在柔和的秋日阳光里格外宁静祥和,崭新的民居与彩色的山林构成美丽的画卷。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果之一。为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川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围绕搬
期刊
四川有83个革命老区县(市、区),在这方红色热土,革命精神赓续传承,革命老区人民自强不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然而,大多革命老区处于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是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难点和短板。  为了加速革命老区“蝶变”,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四川省出台多项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举措,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革命老区正乘势而上,着力抓好产业
期刊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四川接续奋斗,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之际,南充、广安、凉山州、阿坝州等市州着力打好“三张牌”,瞄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扎实带领群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
期刊
“谢谢您,我的钱终于要回来了!”  “多亏您给我讲解法律知识,原来微信转账也具有法律效力!”  “谢谢法官,网上立案省钱省力,太方便了。”  ……  一声声感谢的背后,是甘孜州用心用情办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要紧实事的生动实践。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甘孜州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把办好人民群众最要紧实事当成检验提升司法为民服务水平的出发点、落脚点。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
期刊
“我们为每户独居低保户挂上‘小橘灯’门牌后,通过工作日走访、慰问,节假日、夜间巡访,实现重要时段不‘断班’,有效服务独居低保户,尽可能降低意外事件发生概率。”朱莉是宜宾市翠屏区和苑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在十年的社区工作经历中,她曾三次遇到独居老人在家中突发意外的情况,这让她格外痛心,“年初,我们成立了‘小橘灯’志愿服务队,希望用‘小橘灯’的‘微光’为独居家庭、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
期刊
“人才资金连续两年资助我们250万元,‘人才银行’为我们量身定制金融产品,‘绵州英才卡’为我们提供生产生活等各种贴心服务,让我们心无旁骛创业,对于未来,我们信心满满。”绵阳人众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伟雄感慨道。得益于绵阳大力支持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好政策,他退休后联合几位从科研院所退休的老同志一起创业,让先进技术变成了极具竞争力的市场产品。  高位谋划、高质推进。绵阳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
期刊
早上六点半,来自上海的小学生李乾曜和伙伴们起了个大早,爬山砍竹子、下山扎竹筏,体验了一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惬意,虽然辛苦却很有趣。  这般充满野趣的乡土探究式课程是广元市范家小学暑期托管班的一大特色。“从人文历史到风土人情,从野菜树叶到鱼鸟昆虫,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启迪了思维、陶冶了情操。”回归自然是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的教育理念。  学习融于实践,润物细无声。在广元,每一所城乡
期刊
“公交车班次少,学生太多,每天放学后学生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坐车回家。”今年5月15日,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同心村八组村民打通“12345”热线,反映学生居住地离就读的延风中学距离较远,上学放学乘车不便的问题。  接到反映后,乐山市心连心服务中心立即将此事交金口河区政府核实处理。金口河区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在平时开通小型“学生公交”专线,在周末及节假日增派大型公交车接送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
期刊
9月26日,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打鼓山村晚熟柑橘产业园内一片繁忙,通过流转土地、入园务工、入股分红等途径,这片建成面积4万亩、产值近4亿元的柑橘林,撑起了3000余名当地村民的致富梦。  近年来,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产业集聚、资源集聚、政策集聚的高地,带动了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四川各地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加快推动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
期刊
“大爷,医院的专家们今天要通过视频来给你看病了。”遂宁市大英县河边镇双石村卫生室里,村医肖愿地再次来到村民赵周府家。与以往不同的是,为赵周府看病的并不是肖愿地,而是在视频另一端的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第一人民医院”) 的医生们。  进入新时代,群众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和需求,既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又希望看病更舒心、服务更贴心。遂宁市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强化“互联网+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