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华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you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派和教学手段,积极发挥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从而实现历史教学资源有效利用的最大化。
  [关键词]:农村初中 历史课堂 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很多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甚至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成功地将新的历史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整合,打破了传统历史课教学中挂几张图片、抄几道复习题,要求学生机械背诵等僵硬的局面,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但是也有很多较为偏远的农村初中的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仍然茫然无措,“学生没有兴趣学和老师教得没兴趣”的尴尬局面并不鲜见。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学生“偏科”所致,但实质确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信任危机或“信任缺失”,归根到底,就是教学效果不佳所造成。怎样有效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让教师们重拾教学信心,让孩子们重返历史课堂乐园呢?根据笔者多年实践,形成一些浅见,供大家参考。
  
  一、正确评价初中历史教学,让孩子们从考试中解放出来
  
  我国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多年。素质教育也搞得轰轰烈烈,但是许多农村学校依然故我,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很多学校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同样维“考试分数”论。学校考试只要仅为“升高”着想,就为不少教师成天研究“怎么考?”于是就“怎么教!”提供了温床。让课堂回归自然就是让教师和学生从“考试”枷锁中解放出来。代之以检测和平时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进行评价。
  笔者认为“中考”也不一定要以“升高”考试分数作为评定A、B、C、D等次的唯一凭据。在考試的基础上是否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学习能力等给予综合评定,使学生和教师重视“教学过程”而非“考试结果”,让教师和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轻装上阵,效果会好于让学生“老是有背不完的历史题,教师老是有解不完的历史试卷”的沉闷局面。
  
  二、加强历史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重建新型的历史课程教学观
  
  学生对历史课程不感兴趣,很大部分责任在教师。因课程的特殊性,七年级到九年级每周2节历史课,不少历史老师同时上7、8个班的课程。一下课就拍屁股走人,一学期下来连学生都认识不了几个,更不用说与学生有多少深厚的感情了。对学生缺乏了解常常是历史老师备课不备学生、教书不教育人的根本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大家都懂,可历史老师就是不用,下课后哪怕多耽搁自己的一点点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说说话,谈谈学习的感受,交流交流生活中的态度,尽可能地多观察和了解我们的学生,那对教学该多好哇!
  教学即生活,把自己置身于孩子们中间,让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教材、教师、学生、生活自然连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构建新型的课程教学观,一定会对历史教学大有裨益的。
  
  三、充分整合课堂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恩格斯说过,社会需要胜过十所大学。柳斌同志在《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中指出:我们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当前社会对创办优质教育的呼声之高前所未有,学生对优质教学的渴望也前所未有。作为新课程背景下从事历史课教学的老师不可能听不到社会的呼声。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景就是用直观的方式反映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的事物和相关背景。通过教师提供的真实的问题背景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有相应的感性认识,产生情感共鸣,完成知识的构建。
  
  (二)创造善问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师生共同进步的良性互动。
  善思善疑、永不满足是每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之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很多,但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等。新课程要求构建新型的课程教学观,彻底改变“教师夸夸其谈,学生鸦雀无声”的教学局面。以其自己费力不讨好,何不退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大胆地让学生质疑。诱导学生善思善问,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合作的探索能力应该能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有自主探究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生代。当然,探究中教师要善于引导、适时点拨、帮助归纳,形成良性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生合作和共同提高的课堂教学情境。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
  好的习惯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习惯是养成的,13~15周岁的初中生是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很多习惯和观念几乎都是在此阶段培养起来的。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同样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不同学生情况区别对待,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对不同学生具备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状态、家庭背景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尽可能地对那些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知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采取相应的辅助措施加强指导,以期所有学生获得提高、共同进步、形成竞争。同时,历史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和培养,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其学习历史课程的能力。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费砍材工”讲的都是这个道理,要想让所教的学生获得良好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良好的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就是教师们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是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历史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拓宽教学视野同样是初中历史教师的工作任务。
  总之,在时代呼唤优质教育的今天,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如何有效利用相应资源进行科学整合,让孩子们爱学、乐学将是每位初中历史教师正确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但愿农村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也能借教育改革的东风,步入教育发展的快车道,为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增添腾飞的双翅。
  
  参考文献:
  [1]冯根水编著,《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仁贤主编,《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科学普及出版社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手机性能与普及率的不断提升,基于位置的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实时并准确定位和跟踪室内外人员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能够提供准确室外定位的全球定位系统在室内多数情况下无法定位,因此近年来室内精确定位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通过智能手机与基础设施(Wi-Fi、蓝牙节点等)互动能够为室内行人提供较为准确的定位,但布局设施对于个人用户成本较高,且无法应用于未知环境。基于惯性的定位系统无需基础设施辅助,但存在惯性传感器固有的误差累积问题。
  本研究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结合航向滤波器与图像闭环检测器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有效性教学的概念,并论述了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指出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是贯彻小学语文新课标的需要,是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的需要。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构建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情境。运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观念,拓展教学环境,科学使用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性 教学    一、引言    随着小学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小学各学科都在探求新的教学
期刊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多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经验,对高效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浅显探讨。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
期刊
高考刚刚结束,做为老师和学生的心情是一样的,都在焦急的等待中,等待成绩的出来。但泰戈尔说过:“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不管学生的高考成绩理想与否,但我们真的已努力过。下面我就高三的语文教学谈谈几点看法:  高考语文考点细实、知识深广。《考纲》又不断更新,几乎每年都有一定的考试内容和范围的变动。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很多语文老师就顺理成章地走这样一条耗时长,收效差的教学老路:“研究考试说明和近
期刊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核心,只有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智力才会有较大的发展,只有具有良好思维品质,人的潜能才会得到充分的开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培养上的一些探索。    一、新颖独特,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在数学教学中,思维的创新性主要体现
期刊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而创新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学家斯宾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用“文化熏染法”来进行古诗的教学,此法分二步:第一步,熟读成诵,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疑问自读——大声朗读——反复朗读——有感情朗读。第二步,想象与内化,即当背诵完一首诗后。可以就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进行想像,开拓广阔的思维天地,打破时空界限,感受诗的意蕴,并最终引导学生把古诗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文化熏染法 朗读 想象与内化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期刊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四部分构成当中,《生活与哲学》这一模块因其内容高度抽象、深奥,学生普遍认为枯燥、空洞、乏味,难以理解最为难学。政治教师也觉得《生活与哲学》难教,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其它三个模块相比,课堂教学效果较差。那么如何提高这一模块的课堂教学效果呢?根据我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充分发挥名言警句,古诗词在哲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变枯燥为生动的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多年以来,语文教学费力不讨好几乎成了不争的事实,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的关键在一个“活”字上。一是学习内容要“活”;二是教学形式要“活”;三是课堂气氛要“活”。  [关键词]:学习内容 教学形式 课堂气氛 活起来    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学校教育中,语文又属于基础学科;这些都决定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但多年以来,语文教学费力不讨好几乎成了不
期刊
我国强调学校教育应着重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每一个人都应热爱生我养我的祖国,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国土,这种爱国主义思想是每个公民包括所有学生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学校的地理课教学应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方面都可以涉及到爱国主义的内容,由于国家领土是国家主权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国家领土教育也就理所当然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