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时叫“ba”,郁闷时叫“mma~~~”

来源 :母婴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一样的人
  
  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他们并不总在一起,有时候是爸爸妈妈在家里,有的时候又会多几个人,某些日子他们会全部出现在家里。
  妈妈和我呆在一起的时间最多,我喜欢她哼着歌儿哄我睡觉。
  爸爸要晚上才回来。但他的手掌又大又温暖,抱起人来很舒服,爸爸还会做怪相,呵呵,我喜欢和爸爸玩。
  外婆呢,是最经常喂我饭饭的人,外婆做的菠菜牛肉饭好香啊!
  每个人的样子都不一样,脾气也不一样,别以为我小,我可分得清楚呢。
  每个新升级的父母都盼着宝宝叫自己“妈妈…‘爸爸”吧,不过,那不着急。怎么也得等到8、9个月不是?
  6个月的某天,豆子清晰地叫:“mm~ma~”,豆妈当时的感觉是眼晕,有一种强烈的不现实感,不至于吧?才6个月。疑惑地回过头,寻求外婆的证实,外婆点点头。我们当场商讨了一下,认为:这是无意识的发音。豆子在学习发音。目前这个阶段他要开始发双音节的音了,不像之前,只会发元音。这次叫妈应当属于偶发事件。
  不曾想,接下来几天。豆子每天都会发几次这样的音,虽然不是很清晰,但基本是能听出“妈”和“爸”的。更为神奇的是,发爸和妈的音是有规律的:有几次豆子玩得很兴奋,张口就叫“ba ba!ber ber ber”发音清脆简短,他用这样的叫声表达高兴:什么时候叫妈呢?答案比较让他妈郁闷——豆子郁闷的时候才叫“mm~~ma~~”尾音较长。拖声吊气。豆子一个人委实无聊了,非常想要人抱,就叫“mm~ma~~”再有。饿极时,哭喊“妈~~~~”清晰无比。
  古语又云:“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人性啊,万年流长,便是21世纪出产之豆子同古人又有什么区别呢?若有,就是他苦的时候只叫妈,解放了他爹。
  说起来,豆子很功利,小小年纪就把人划分了种群对待。豆妈心理有点失衡,凭什么高兴的时候不是叫妈呢?
  事情还在进一步发展。7个月的时候,豆子随豆妈回了老家,暂住外公外婆家。家里的常驻人口变成了外公、外婆、豆妈、豆子。
  在豆子的心里,这几口人各自的分量不同,作用是不一样的。当他饿了,就朝外婆咿咿呀呀——因为外婆负责了豆子一日N餐的烹调、饲养,菠菜猪肝稀饭、南瓜小米粥、清蒸银鳕鱼,吃得小胖子肚滚腰圆;当豆子想娱乐了就找妈妈,因为妈妈总是陪他玩,和他坐在一起翻书,声情并茂地讲拉巴巴的故事;当外婆和妈妈都有事做时,就把豆子放在他的伞车里,让他自己呆着。豆子很无奈,但只能接受。他在小车里无所事事,四下张望打发时间。一旦发现外公走过就赶紧“吱吱哇哇”打招呼,因为他心里门儿清,只有外公会救他。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外婆和妈妈在豆子面前走来走去都可以,唯独外公路过都不行,必须把他抱起来。外公说。嘿,你就把我吃得定!
  
  他只是在寻求满足
  
  豆子的成长总是可以给家人带来非常多的欢乐,也带去很多的焦虑感。这或者就是自然规律,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正面,也有消极的负面,负面总让人不愿意接受。人就是趋利避害的,这是天性。
  我们总是追求快乐,总是希望痛苦失落永远不要发生。而在宝宝的成长中,大人的挫折和无力感时有发生,特别是控制感很强的照料者。有些家庭中,宝宝先叫爸爸还是妈妈,都会让爸爸妈妈有不同的体验。这完全是大人之间的竞争所造成的,问题不在宝宝身上,在大人的心里。
  豆子目前所处的阶段基本是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很多的表现都是条件反射式的。几乎没有通过意识的思考,当然也不需要任何逻辑。妈妈带给豆子的体验是在饿的时候提供食物,在郁闷的时候给自己温暖的怀抱,在感觉恐惧的时候给予自己保护,而在这个过程中。豆子听到那个人的称呼叫“妈妈”,这直接就形成条件反射,好比是“巴浦洛夫的实验狗”,一听铃声就分泌唾液。不同的是,豆子演绎的程序正好相反,一饿,就会叫出“妈妈”两个词。
  从这一点来说,情绪和体验直接影响到豆子嘴上和行为上的表达。其他的称呼,或者豆子见到其他人的表现,也就不难理解了。不过,这些外在影像直接影响到豆子的内在影像,这里有个心理学名词“内投”。通过建立稳定的、持续的互动,慢慢形成了豆子对每个人的固定影像,也就会表现出相应的情感。
  这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假如妈妈给豆子的体验是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那会怎样呢?那样,豆子也就会很矛盾。成为一个内心不稳定的人,喜怒无常的人,性格形成的起点就在这里开始的。
  
  妈妈的表现要稳定
  
  爱是什么体会呢?爱就是被满足。恨呢?那就是不被满足的挫折体验。更准确地说,恨的原型是无力感,因为无力,所以就要用愤怒去抵消。而任何一个妈妈都不可能做到及时的、完全地满足自己的宝宝,这时候宝宝的内心体验会分成两种:满足的和挫折的。而这两种体验分别对应两种“妈妈”形象,那就是“好妈妈”和“坏妈妈”。对“好妈妈”。宝宝自然是爱的;对“坏妈妈”宝宝是恨的。但是妈妈只有一个,宝宝该怎么办呢?那就要看妈妈的了。如果妈妈的表现是稳定的,即宝宝饿了,提供给食物;宝宝因要求没被满足拒绝时,给于安慰和拥抱。慢慢地宝宝才知道,哦,原来妈妈就是这样的。宝宝的内心就开始了自我整合,将两个妈妈整合成一个妈妈的形象,虽然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
  但很多妈妈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是分裂的,宝宝高兴的时候,妈妈很开心,把宝宝当心肝;一旦宝宝不舒服,或者对妈妈未能提供的满足感到失望或愤怒而哭泣时,妈妈就自然认为宝宝不听话,开始冷落宝宝或者对宝宝产生攻击性的行为。这时候,宝宝关于“好妈妈、坏妈妈”的体验被证实了,就会产生一方面更依赖妈妈以免失去妈妈的爱,同时又怨恨妈妈的情绪,内心充满矛盾。
  更有甚者,有的妈妈在宝宝闹得厉害,实在没办法时,忍不住把宝宝扔在一边。这对宝宝来说是灭顶之灾,他的情感受到很深的伤害,对妈妈的情感也就固定在矛盾中。
  所以,什么样的妈妈,带出一个什么样的宝宝。焦虑的妈妈带出来的是焦虑的宝宝。重要照料者的性格稳定对于宝宝的性格发育来说,至关重要,是关键性格形成的稳定根基。
  另外,日常的照料者太多,也会给宝宝带去不适应感,当然安全感也就会相对缺乏。如今很多家庭在宝宝年幼时,时而由爷爷奶奶照料,时而由外公外婆照料,有些家庭则频频更换保姆。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我一直主张妈妈带宝宝要带到三岁,假如条件所限,也尽量带两年,就是考虑到宝宝与妈妈之间关系的稳定,可以给宝宝的一生带去稳定的感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宝宝生命初期,特别是三岁以内,是性格形成的基础期。把宝宝的性格形容为大厦的话,三岁之内就是打基础和做框架的时候,过了三岁,性格结构基本形成,后面大概就是装修的工作了。假如一个大厦的基础和框架出了问题,外表装修得再华丽,也是危险的。
  心理健康程度可以按等级来分:健康状态(完全意义上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亚健康状态(偶然的情绪问题)、心理障碍状态(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状态(人格障碍,适应不良),严重精神疾病(精神病,精神分裂等)。而性格结构出现问题,基本就上心理疾病状态。
  
  家庭的结构要稳定
  
  豆子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没有过多的创伤体验,也没有过度的恐惧体验,重要的照料者相对稳定,这对他的性格形成是有利的。因此。豆子很焦虑地哭的时候不多,快乐的时候还是很多的。也难。怪他长得比较皮实,这里有基因的问题,也有成长环境的问题。
  之所以豆子在不同的情形下找不同的人,其实就好比是我们吃饭找饭馆,娱乐找KTV,生病找医院一般,这可以是认知的开始。当然,这很难界定。
  成人有时候会因为这些而疑惑,把豆子的表现和自我评价关联起来,那是在以己度人。不过,如果成人因为宝宝的表现引发家庭中的问题,那么可以说这个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生病”的家庭,家庭功能和家庭结构可能原本就存在问题,不必拿孩子说事情。遗憾的是,很多家庭恰恰会拿孩子说事情。这样家庭中的人,需要好好检讨。要不然,家庭中隐藏着的问题,一定会在孩子的身上表现出来。
  有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叫“家庭治疗”。所谓家庭治疗,其理论基础就是,家庭成员中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一定与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功能有关系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尤其如此。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把家庭的结构重新调整。家庭成员内部人与人的关系进行调整,让家庭中所有人在自己的角色上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让整个家庭的功能能顺利发展和发挥,那么,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就相应改善了。
  不管是妈妈,还是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等,只要是宝宝重要的照料者,这些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直接影响宝宝内心的和谐。如今许多家庭中婆媳冲突不断,实在令人忧虑。要消弭这些冲突,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要想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很多人都懂,但做起来并不易。
其他文献
苦恼的妈吗:  宝宝每个月都要经历一次发烧,因为体质弱,宝宝体重总不见长,而且食欲也不好,又因为吃不好,抵抗力差,所以经常感冒发烧,如此恶性循环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看着宝宝受罪,真是心痛死我了。请问医生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孩子的体质?  秋冬季空气干燥,室内外温差大,再加上小宝宝的脏腑结构及功能发育未成熟,处于“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儿童抵抗力弱,上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容易波及
期刊
我儿子快2岁了,前两个月他已经会在尿尿或臭臭前告诉我们,但从上星期开始,他突然喜欢在尿湿裤子之后才告诉我们:尿尿,湿!而且表情还颇为得意!关键是有时候尿湿裤子的尿量不大,甚至是故意挤出来的。现在天气冷,我担心他会因为受尿裤子而着凉,请大家帮我出出招,怎样才能解决宝宝故意尿裤子的行为。    不对多关往    丁丁妈:我家宝宝的情况和你家儿子一样,我女儿2岁半了,她看到男孩子站着尿,便学了一下。结果
期刊
山式站立——减轻疼痛的良方    保持良好的姿势是减轻背痛的第一步。当你开始下地活动的时候试着练习瑜伽中的山式站立,正确的体态对身体造成紧张的可能性最小,对骨盆和脊椎的压力也最小,这将有效地避免背痛的加剧。  步骤:  1.双脚打开骨盆同宽,膝关节微屈。  2.收紧骨盆和腹部一带的肌肉,挺胸、肩膀沉,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颈部伸展并微收下颌。慢慢调匀呼吸,保持姿势30~60秒。    猫伸展式 
期刊
俊男美女的组合,往往生下明星宝宝。也有的宝宝特别会长,挑选了爸爸妈妈优良的遗传基因,把两人的优点都集中在一起了。那么,正在怀孕的妈咪可以根据以下的理论,猜一猜你宝宝未来的模样了。    宝贝会绝对遗传父母哪些特片?    ●肤色:让人别无选择。它总是遵循父母“中和”色的自然法则。比如,父母皮肤较黑,绝不会有白嫩肌肤的子女;若一方白、一方黑,那么,在胚胎时“平均”后大部分会给子女一个不白不黑的“中性
期刊
过年了,宝宝收了不少压岁钱。一般家庭都会把宝宝收到的压岁钱存起来,或者给宝宝买保险,其实父母完全可以拿出一小部分给宝宝支配。教宝宝认识钱、使用钱并不是件坏事,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宝宝有初步的理财概念和意识,还可以锻炼宝宝的数学逻辑能力。    婴幼儿期是人类数学能力开始发展的时期。宝宝在0~3岁这个阶段,就已经显露出对其周围事物数量、图形等特征的浓厚兴趣。2~3岁的宝宝能够理解3块糖、3个苹果。还能够
期刊
圣诞节前带着宝宝做一些简单的小手工,让他在玩耍中锻炼小手指。这个小红帽简单又实用,宝宝可以在妈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也可以妈妈先折一遍,让宝宝沿着折痕重新折好。  宝宝戴着自己折的小红帽,听妈妈讲《小红帽》的故事吧。
期刊
温度骤降,冬令进补日趋转热。医生认为,冬令进补符合自然规律,且效果极佳,尤其是怀孕的女性,更需及时进补。但专家也提醒,孕妇进补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量体裁衣”,建议采取“食补”方式,来代替“药补”。    孕妇进补忌乱用“食材”    怀孕60天的严小姐躺在病床上,一动也不敢动。一边的婆婆也一脸懊恼。原来,29岁的严小姐是第一次怀孕。婆婆生怕素日瘦弱的她应付不来腹中的宝宝的营养需求,特地为她熬炖了人参
期刊
对于“拼客”这个词,大家应该不太陌生了吧?比如拼房、拼饭、拼玩、拼车、拼游……现在有辣妈提出新的“拼”法,那就是“拼养”孩子!这样不仅能为孩子找个伴,还可以为自己孩奴的生活空出时间,找回生活中的休闲。那么,你支持不支持拼养呢?    辣妈新主张,孩子“拼”着养    据了解,为适当解脱家长围着孩子转的窘境,告别“孩奴”,北京一位“腾腾妈”日前发帖征集能“拼养”小孩的家庭,拼养方案要求有三:有3岁以
期刊
要想宝宝学得快,当然少不了以下这些实用有趣的小帮手啦!    姓名:董姝甜 年龄:21个月  品名:巧虎光盘  价格:100元左右一个月  心得:  自从给甜甜买了巧虎后,她就非常的爱看。每次都会跟着巧虎唱歌,跳舞,巧虎还有很多好的生活习惯,最让甜甜受益的是,巧虎的那首有耐心,甜甜平时也会说有耐心,有耐心,我会等一下。她已经跟着巧虎学会了好几首歌,现在甜甜每天醒来后就会一直吵着要看巧虎,因为怕眼镜
期刊
游戏1 用身体语言同人交往的游戏    适合于7个月及以上宝宝  当爸爸去上班时,宝宝招手表示同爸爸“再见”,看到大人,宝宝会拱手请安问好,看到熟人会同人握手。或者碰碰头,听到别人唱歌会鼓掌等。宝宝使用身体语言的同时,也会用面部表情来同人交往,使宝宝感受到交往的乐趣。而且宝宝也能体察到别人的表情和意图,学会察言观色,渐渐懂得应对。    游戏2认识五官的游戏    适合于7个月及以上宝宝  妈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