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及意义

来源 :教育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一、朗读有利于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二、朗读有利于提高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朗读有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四、朗读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五、朗读有利于锻炼胆量,增强自信心。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朗读:一、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二、把握内容,诱发情感想象;三、激情范读,掌握基本技巧;四、尊重个性,进行朗读评价;五、形式多样,开展朗读活动。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朗读; 意义; 指导
  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的重要可见一斑。
  而多年以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水平的测试往往只是通过笔试来体现,对学生的实际朗读水平难以评估,即使有所反映也只能对停顿、重音等问题进行机械的解答,在这根指挥棒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忽视了朗读教学,学生忙着思考问题,做大量习题,实际的朗读训练大多被冲淡。而地处方言区的学生,因为讲不好普通话,不爱讲,于是羞于开口,越是不开口,就越讲不好,越讲不好,就越不愿讲,形成恶性循环,而教师也对此姑息置之。许多学生也认为,学语文就是会写字,读准字音,理解词意,掌握文学常识,听老师讲解语文知识等,因此语文朗读的教与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弱化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过多注重讲解、分析,而朗读却被忽视或减少,学生读课文时,破词、破句现象时有发生,往往课文已经学习结束,而学生读课文却还结结巴巴,即使要求背诵的文章也仅仅是唱书式的背下来,更谈不上声情并茂的投入。
  其实朗读无论是在语文教学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朗读有利于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现在的许多学生存在着说话啰嗦,缺乏条理,语汇贫乏,文章空洞、干枯繁冗等问题,是很值得注意的。要纠正这些缺点,提高他们的说写能力,最积极的办法之一就是加强朗读。道理很明显,因为好的作品的语言,都是准确、朴素、新颖而生动的,特别是能够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精品。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我们朗读时,字字入眼,声声入耳,句句入心,对于语言的形态、句式、语调、语速、语境等都有了明确的了解,正确的认识,在头脑中逐步形成固定模式,经常朗读好的作品,作者的丰富而多彩的语言,可以与学生的口舌相习,使学生受到实际深刻的语言教育,能够使口头语言日渐规范,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益处。我们更可以从它的语言的运用上得到很多启发,来提高自己写作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朗读自己的习作,从是否上口、是否符合语法逻辑等方面的检验中,懂得怎样修正自己的文章,提高写作水平。
  二、朗读有利于提高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通过朗读可体味其中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琅琅成韵的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朗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美妙的境界。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一篇好文章,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一定要由精确完美的语言来表达。作品在表达了至理与真情的同时,也就是成功地运用了语言的材料与组织形式。因此,我们要了解一篇作品的内容,不是通过别的,而是通过它的语言。我们将写在书面上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朗读出来,那就是从视觉、听觉、感觉等方面,更加集中地、深入地挖掘作品的意蕴。特别是在语文课上,教师充分利用朗读,就是通过最直接最精练的语言来体会课文;通过语言,形象地发挥课文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使人因声会意,得到更亲切、更真实的感情。如果语文教师忽略了朗读,单凭讲解,效果就会减低。
  三、朗读有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是人们感知、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方式和结构,是一种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是表现在语感上,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如古代大教育家朱熹对朗读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又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的实践,提高阅读水平,培养语言能力。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是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学生利用青少年记忆的黄金时期有选择地朗读熟记名篇佳句,可以达到积累知识和“下笔如有神”的目的。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可以使其对于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促使其主动、自觉地增大识字量,积累语言。
  四、朗读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宋代大学士苏东坡曾经说过,“腹有诗书器自华。”对于一篇好的作品,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深刻理解它,而且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它,使它的教育作用成为持久的指导实践的力量。朗读所给予学生的感受与印象,是深入而鲜明的,特别是文中那些突出的有力的句子,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思想感情深处扎下根。这样,由于记住了突出的一点,就往往会迅速联想起课文的全部,在学习和生活中就可以随时发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学生养成了自觉的富有感情的朗读习惯,对所有好的作品都严肃认真地朗读出来,这对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拓宽思想境界,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朗读文章,学生去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去强化语言的感情色彩,去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佳词美句、精彩篇章喷吞于口,存储在心,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以至于种种文化的积淀,都在学生的心中流淌,真、善、美的种子被播撒,心灵得到熏陶,人格就会高尚起来。在学生心灵最纯洁的时候,让其从小朗诵最有价值的经典,使学生常常耳闻目染圣贤的智慧光芒,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终生受益。   五、朗读有利于锻炼胆量,增强自信心
  朗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其自信心的功能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敢于开口,乐于朗读。当学生精彩的朗读得到认可及表扬的时候,他就可以从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胆量和自信也就随之增长了。记得在一次公开课的比赛中,我和所上班级的学生并不熟悉。当我需要一个学生单独朗读一个段落的时候,许多学生都跃跃欲试,这时我注意到后排有个男生也怯怯地举起了手,但立即又缩了回去。看得出他是一个腼腆的男孩。于是我请他朗读,并在他小声却完整读完之后,赞扬他读得不错,并鼓励他今后再大声一点。后来下课后,那个男孩对我说,“老师,谢谢您!您是第一个让我当众朗读的老师。您让我知道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也可以做到。以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后来这个学生一直和我保持着书信来往,上个星期他来信告诉我,他已经通过竞争,成为了他们学校的一名小广播员。我真替他感到高兴。胆量和自信都是可以锻炼和培养的,而朗读为这一目的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既然朗读有如此之多的好处,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有效地提高其朗读水平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朗读的兴趣,才能百读不厌,读起来才能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才会投入感情地去读。朗读,应该成为小语阅读教学的主旋律。阅读教学突出朗读,能使课堂充满活力。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画,布置场景,讲述故事等方式,创设与朗读内容相配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更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凭借网络信息资源,把语言文字的静态美,通过动画、声响等形式,变为能够让学生看的到、听的到、感受的到的动态美,通过创设情境,营造特定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引领学生在设置的情境中感受美,体会美,最后在自己的朗读中把这种美的体验表现出来。如进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五彩斑斓的海水、神秘有趣的海底、形形色色的海鸟……让学生充分领略了的美丽和富饶。朗读时,学生们的爱之情便然流露于字里行间。
  二、把握内容,诱发情感想象
  朗读,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的过程。在朗读过程中行适时适切的点拨,指导学生美文要美读,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品评文章的好词佳句,把文字读出画面,从文字中读出作者,更能读出自己,读出与作者类似的情感体验,从而引起共鸣。教师用准确清晰的语言分析课文内容,用丰富感性的语言描绘景象,可更好地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读出真情。例如在指导《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的朗读时,我先向学生说明了故事发生的处历史背景及生活境况,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可怜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在朗读时有的学生甚至哭了起来。那份真情的流露让人感动。
  三、激情范读,掌握基本技巧
  什么是范读呢?顾名思义,是指示范性的朗读。教师成功的范读,对学生朗读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范读为学生提供可模仿的榜样。“模仿”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范读是朗读指导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这样一是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具有示范性;二是巩固、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主动进步;三是学生总想模仿教师,积极性非常高。教师实现了自己要“教”的东西让学生“主动学过去”的目的。这实质上就是对学生乐读善悟的过程指导。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光靠教师范读、领读和练习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逐步掌握并学会运用朗读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指导一些朗读知识,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朗读的一般技巧不外乎掌握重音、注意停顿、控制速度、调节音响、运用语调等。教学这些知识不要过细过碎,面面俱到,只介绍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教给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即可。要少讲理论,注重朗读实践。
  四、尊重个性,进行朗读评价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朗读指导中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充分让学生自说、自读、自评,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感受,读出感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你觉得应该怎么读你就怎么读”。“感有万端之异,言有万态之殊”,只有让他按自己的想法读,他才能融入文章之中,揣摩调整自己的朗读,使自己的感情流露与文章所蕴涵之情融为一体。让他的声音从心里发出来。而教师则应该对学生的朗读做出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
  “读得很好,听得出你已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
  “读要分出层次,首先是读通,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对于这一点,同学们做得很好……”
  “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
  ……
  这些富于情感、丰富多彩的朗读评价,无疑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有利于朗读水平的提高。
  五、形式多样,开展朗读活动
  朗读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进行经常性的朗读练习。朗读水平练习的形式应该随朗读的时间、内容、目的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式,个别读、小组读、“开小火车”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都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的。而各种朗读形式的不断更换,更能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另外,朗读水平的提高,不能光靠课内的练习,必须要辅以多样化的课外朗读活动,例如:组织学生经常观看有益的电视节目,欣赏名家的精彩朗读,组织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参加读报活动,演小话剧等等,使学生通过这些朗读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朗读的意义,培养朗读兴趣,并从中得到实际锻炼,提高朗读能力。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更能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朗读习惯及朗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一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现代阅读教学论》韦志成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2]《语文学习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王光龙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4-03-28
其他文献
【摘 要】听力是一门综合性技能。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开展更多适合学生的听力训练,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不断提高。本文就学生在听力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英语听力; 技能训练; 提高  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是缺一不可的。而听又是排在第一位,起到先锋的作用。新教学大纲明确规
期刊
教师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这样的光环下,许多人都觉得教师职业实在是一个很不错的工作,尤其是在现在社会,教师不再是以往的“臭老九”,教师职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羡慕和尊敬。而真正走进这个职业,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农民在收获丰收的庄稼瓜果蔬菜时,获得丰收的喜悦和幸福;工人们则在生产出各种有价值的产品,收到丰厚的利润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迷上数学呢?  一、巧设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语言要生动形象,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展现情境图)巧设情境,利用游戏,、故事表演等等,巧设疑问,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从而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
期刊
【摘 要】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主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表大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灵活地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在学生会看图,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说,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先确定中心,然后围绕中心把图画的内容详细的描述下来,并充分展开联想,对图画的内容进行整理,通过语言文字明确地表达出所要叙述的事,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长期探讨的话题。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班级; 干部队伍; 常规管理; 目标; 主题班会; 评价策略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集体,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级这个集体。一个好的班级集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取决于这个集体的管理
期刊
【摘 要】打击乐器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运用中应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锻炼自己的特长。  【关键词】打击乐器; 音乐教学; 习惯能力  一、对打击乐器的认知  打击乐器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极具节奏感,是乐器家族中历史悠久、跨度广泛的族种。打击乐器也叫敲打乐器,是通过敲打乐器本
期刊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学校数量和招生人数也有了显著增加。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下滑,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也相对地越来越差,特别是英语学科。课堂上,大多数学生提不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最后对英语产生厌学、反感情绪,甚至连学过的课文也没有几个同学能准确流利地读下来,课堂气氛很不活跃。在中职生的英语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终身受益,中
期刊
课堂教学应该被看作是教师生命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每一堂课都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课堂教学让教师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创造着自己丰富多彩的生命,体会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全部,它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可见,激活课堂教学,重建全新的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师要
期刊
【摘 要】文中通过结合文本知识、联想比较、利用名人疑事和开展创造活动等几种方法指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质疑。  【关键词】质疑方法; 联想比较; 名人疑事; 实践活动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通过示范启发,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并且注重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质疑。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质疑方法加以指导的。  一、结合文本知识,指导学生
期刊
【摘 要】有效地提高中考语文复习效率要瞄准新版课标、读透中考说明、咬紧实际问题。提高针对性、加强指导性、增强趣味性、注重实效性是上好中考语文复习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中考语文; 针对性; 指导性; 趣味性; 时效性  有效地提高中考语文复习效率要瞄准新版课标、读透中考说明、咬紧实际问题。提高针对性、加强指导性、增强趣味性、注重实效性是上好中考语文复习课的关键所在。  一、提高针对性。  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