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liangh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为我们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教育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实战”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同时,提高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水平。另外,我们高校还需构建管理和监督体系,深入持续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和保障,努力将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 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06-02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将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社会,即在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的基础上,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之中,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社会形态[1-2]。为了增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强大学生能力培育,使之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生力军,高校应将“互联网+“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实现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在数量与质量上的双重提升[3-4]。
  一、“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关键,高校应当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了达到教学实践的目的,除了大学生需要具有创新创业理念之外,高校也需要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目前,多数高校已经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目前大多数高校仍以理论教育为主,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且“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缺失,不能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以及协同学习,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缓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多数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案不完善,尤其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上,多数高校仅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无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认识仅停留在表面,未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三,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多为自选性教材,实用性较差。目前,市面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材越来越多,但这些教材在编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内容国语表面化,没有与专业教育充分融合,对创业实施流程叙述简单,对创新创业的新理念无法及时采纳等,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材存在一定局限性和滞后性。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备
  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创新人才的基础,不断推进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是有效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高校教师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创业实践能力和熟练运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的能力。目前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起始阶段,具体表现在: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教研部门缺失。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少独立的教育部门,无法形成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停留于表面,不能让学生拥有系统深入的创新创业实训。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缺失。“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高校教师具有专业知识之外,还同时具有跨专业的综合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目前,高校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的只有少部分是专业教师,基本没有创业实战经验,也没有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历,这样就导致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以理论讲授为主,而较少组织锻炼能力的实训活动。即使部分高校教师参加了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课程,但这些教师数量仍然较少,无法满足多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诉求。
  (三)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不健全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除了需要專业教育和文化素养教育之外,还需匹配健全的教育教学活动,但多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并未融入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多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学生所学专业严重脱节,很多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程度表面化,不能深入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将创业大赛、创业活动等误认为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导致学生热情度不够。即使有少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去尝试创业活动,但多数是一些低层次、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动,而且由于缺乏专业老师指导,多数创业活动在坚持一段时间后,一旦遇到挫折或营利困难便销声匿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没有得到提升,也不利于创建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策略
  (一)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第一,优化考核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点在于突出专业培养特色,优化考核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及文化修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让每一位教师尽职尽责,提高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度。高校要开设“创业基础”“KAB课程”“创业案例”等课程,切实将“创业基础”作为全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另外,高校还要开设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尤其要突出培养创业能力、改革就业创业类课程等教学方式、评价机制以及学生考核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除此之外,高校要注重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对于不同层次基础的学生,要采用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与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
  第二,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高校除了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外,还需搭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积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实现校级及省级创业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全校师生可以随时实现网络协同学习与讨论,进而构建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部门或科研机构。高校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部门或科研机构,并配备就业创业课程教师,同时加强高校对就业创业师资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调研活动与经验交流会,给予高校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学习的机会提升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战能力。
  第二,创建双师型师资团队。高校通过两种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一种是从学校内部培养、积极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具有博士层次的专职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另一种是聘请一些公司高层领导、专家学者、优秀成功创业校友等作为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兼职教师,同时为学校开展一些创新创业的知识讲座及经验座谈会,打造一支专业的高质量实践教师指导团队,既创建了双师型师资团队,同时又营造了全校师生参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
  第一,创建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相关孵化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基础主体,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多数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同时,扩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孵化平台规模,整合校内外优质创业资源,构建完整的协同创新体系,有效聚集技术、信息、人才与信息等资源要素,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咨询与基本培训,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保障体系,帮助学生创办企业,充分发挥示范与引导的积极作用。
  第二,组建科研创新平台。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平台的基础上,高校要注重专业特色,把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加强校内研究中心、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的孵化作用,提供必要的资金与实验条件等,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进学科教师的教研项目中。除此之外,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项目,组建大学生科研创新平台,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科研全过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就业创业能力。
  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不仅是我国国情需要,也是当今社会需求。高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同时加速了高校的发展速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拥有创新型人才谁就拥有主动权,谁就能在各种竞争中获得优势,而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推动创新的发生和创业的实现,这不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参考文献:
  [1]丁敬元,刘腾蛟.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青春岁月,2016(3).
  [2]刘丹,潘俊波,高运来,等.“互聯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7(8):144-145.
  [3]杨海,王晓晓.“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26-130.
  [4]林明惠,杨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107-109.
其他文献
【摘要】板式设计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板式设计正在发生诸多变化,比如电脑排版取代手工排版,静态表现逐渐过渡为动态表现等,因此版式设计教学应该进行相应创新,以适应客观需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板式设计的课程内容以及训练形式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剖析我国高等教育板式设计教学存在的现状,重点探讨板式设计教学的创新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
期刊
【摘要】依据新课标,语文教学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要突出素质教育。而班主任是班组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班主任对于提升班级学生整体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相结合可以产生多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小学教学,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55-01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我国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能够实现对互联网信息的有效处理,为人们提供更广阔的传播途径。高校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对党建工作的创新与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党政建设水平。本文将探析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党建工作 新媒体 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期刊
【摘要】古人云“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一个懂得礼仪、行为举止得体的人,在社会交往中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在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更容易取得成功。因此,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礼仪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职业院校 礼仪教育 特点 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26-01  一个懂得礼仪、行为举止
期刊
【摘要】诵读经典,渗透着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让中小学生从小接受经典诵读,用民族历史文化的优秀经典教育下一代,对全民历史文化素养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经典诵读 历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39-02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而诵读经典,正是响应了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公民素养以及生成公民自觉意识和行为是《道德与法治》的重要内容。对于以形象认知为主的初中生来说,如果我们沿袭照本宣科式理论说教教学,肯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要想让学生深入认知,我们就需要挖掘鲜活的生活案例来剖析、启发和实践。本文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对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自觉意识和行为进行几个角度的分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认知规律 生活实践 自觉意识  【中
期刊
【摘要】语文这个科目比较考验学生文字功底与知识的积累,还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虽然从小学阶段学生们就要学习语文,但是学生记叙能力参差不齐。探索在初一时期怎么提高学生的记叙能力是现阶段的总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记叙能力 表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45-01  记叙从字面上来说就是用文字记叙的意思,一般是
期刊
【摘要】学校德育的重要方式是思政课,思政课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新课标一直强调的重点问题,但传统观念的束缚往往忽视了此目标的培养。  【关键词】情感态度 思想政治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69-02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概念  (一)情感  赞同的反应会表现为积极向上的情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情况,以“趣味识字法”作为切入点,从“谜语识字法”“故事识字法”及“生活识字法”三个方面入手,就趣味识字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这一教学话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趣味识字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42-02  识字教学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期刊
【摘要】本文以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改为基础,探讨在工作实际需求变化下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评价方式的转变。通过教学手段的多元、以需求定教学内容、全过程的评价方式等改进,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的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工作过程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 课堂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浙江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教学改革”N414541703及浙江省新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