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改为基础,探讨在工作实际需求变化下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评价方式的转变。通过教学手段的多元、以需求定教学内容、全过程的评价方式等改进,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的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工作过程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 课堂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浙江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教学改革”N414541703及浙江省新兴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项目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243-01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变革,国际贸易实践均已呈现新的特征、形成新的规律。国际贸易单证实际工作的需求发生了巨大转变。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教学形式与手段尚比较单一,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国际贸易单证实际工作不匹配。鉴于此,课题组紧扣当今国际贸易单证工作的实际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探索《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改革思路与举措。
二、《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改实践
传统的《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堂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已难以准确地反映当今国际贸易单证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特征,亦忽略了电子商务这一新型业态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根据单证工作新特点、新需求,在国贸单证课堂教学中设计新的教学内容,进行以工作过程的教学流程改进。
1.教学手段多元化,丰富职业体验
在国际贸易单证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运用更多元的教学手段,如业务模拟软件、实践仿真系统、实战角色模拟、业务操作练习与竞赛等。目前,各类单证模拟操作软件、业务仿真系统丰富,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教学中常用的实战型教学手段。诚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此类业务模拟软件,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一般一所学校只采用一类模拟软件,而任何一种业务模拟软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或局限性。
因此,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实战型教学手段,不能单一依赖业务模拟软件,还应探索、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信用证审核、修改等授课环节采用业务流程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基本业务流程由教师讲授;学生自组业务小组;各小组独立设计一项具体业务,确定角色,进行分工合作;各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业务流程并展示单证内容;小组展示完毕,教师及其他同学评价,包括总评以及业务流程准确性、业务设计深度、分工合作程度、课堂展示效果、讨论与互动程度等多个单项的评价。这种评价手段的运用,可以形成示范效应,也有利于调动各个同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参与团队合作。
同时多元的教学手段还要求学生对真实的国际贸易单证工作内容及要求进行了解,因此在课堂中还引入了资深国际贸易单证专家进课堂,对国际贸易单证中所遇到的风险进行亲身解读,增强学生对国际贸易单证操作的风险防控意识。课下要求学生自行寻找目标企业进行国际贸易单证工作内容访谈,加深学生与企业家、企业代表之间的互动。
2.工作需求定教学内容,增强工作-教学匹配度
盲目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解决职业需求和教学内容不匹配的途径,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利用专家访谈、头脑风暴、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125位来自企业一线的国际贸易从业资深人员,180位毕业5年内的从事国际贸易单证相关的学生进行调查、访谈,结果显示,实际国际贸易单证涉及面广,不同行业、不同销售地区往往涉及的单证差异很大,而这一些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一部分基本是没有涉及,且对工作中的难点:全英文的信用证阅读、理解、审核等工作重点并未有所涉及,而这对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的教学内容的更新提出了很多挑战。
因此,项目组根据专家反馈,深度調整了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国际贸易单证热点。
在课堂教学中也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内容,从基础性知识出发,对学生迁移知识进行引导,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拓展性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三轮教学中,学生们拓展性知识的教学内容已从传统的单证种类拓展为多元化国家、地区的单证种类,对较为单一的单证拓展为多样性、专业性单证,业务类型多样化,国家地区多元化,逐步适应真实国际贸易单证工作实际。
此外,由于国际贸易单证工作本身是有较为明确的划分阶段及考核标准,以往教学中采用的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往往以客观题为主,对真实的国际贸易单证的反映不多。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如上文所述,教学手段采用了大量真实单证,因此笔者采用了过程性评价方式,将真实的单证制作过程、单证审核要求等作为课堂评价,目的是将考核评价嵌入学习过程,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识别信息能力、认知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以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测评结果来指导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
作者简介:
孔翠(1987年-),女,汉族,山东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区域经济。
【关键词】工作过程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 课堂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浙江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教学改革”N414541703及浙江省新兴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项目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243-01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变革,国际贸易实践均已呈现新的特征、形成新的规律。国际贸易单证实际工作的需求发生了巨大转变。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教学形式与手段尚比较单一,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国际贸易单证实际工作不匹配。鉴于此,课题组紧扣当今国际贸易单证工作的实际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探索《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改革思路与举措。
二、《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改实践
传统的《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堂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已难以准确地反映当今国际贸易单证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特征,亦忽略了电子商务这一新型业态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根据单证工作新特点、新需求,在国贸单证课堂教学中设计新的教学内容,进行以工作过程的教学流程改进。
1.教学手段多元化,丰富职业体验
在国际贸易单证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运用更多元的教学手段,如业务模拟软件、实践仿真系统、实战角色模拟、业务操作练习与竞赛等。目前,各类单证模拟操作软件、业务仿真系统丰富,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教学中常用的实战型教学手段。诚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此类业务模拟软件,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一般一所学校只采用一类模拟软件,而任何一种业务模拟软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或局限性。
因此,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实战型教学手段,不能单一依赖业务模拟软件,还应探索、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信用证审核、修改等授课环节采用业务流程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基本业务流程由教师讲授;学生自组业务小组;各小组独立设计一项具体业务,确定角色,进行分工合作;各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业务流程并展示单证内容;小组展示完毕,教师及其他同学评价,包括总评以及业务流程准确性、业务设计深度、分工合作程度、课堂展示效果、讨论与互动程度等多个单项的评价。这种评价手段的运用,可以形成示范效应,也有利于调动各个同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参与团队合作。
同时多元的教学手段还要求学生对真实的国际贸易单证工作内容及要求进行了解,因此在课堂中还引入了资深国际贸易单证专家进课堂,对国际贸易单证中所遇到的风险进行亲身解读,增强学生对国际贸易单证操作的风险防控意识。课下要求学生自行寻找目标企业进行国际贸易单证工作内容访谈,加深学生与企业家、企业代表之间的互动。
2.工作需求定教学内容,增强工作-教学匹配度
盲目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解决职业需求和教学内容不匹配的途径,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利用专家访谈、头脑风暴、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125位来自企业一线的国际贸易从业资深人员,180位毕业5年内的从事国际贸易单证相关的学生进行调查、访谈,结果显示,实际国际贸易单证涉及面广,不同行业、不同销售地区往往涉及的单证差异很大,而这一些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一部分基本是没有涉及,且对工作中的难点:全英文的信用证阅读、理解、审核等工作重点并未有所涉及,而这对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的教学内容的更新提出了很多挑战。
因此,项目组根据专家反馈,深度調整了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国际贸易单证热点。
在课堂教学中也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内容,从基础性知识出发,对学生迁移知识进行引导,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拓展性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三轮教学中,学生们拓展性知识的教学内容已从传统的单证种类拓展为多元化国家、地区的单证种类,对较为单一的单证拓展为多样性、专业性单证,业务类型多样化,国家地区多元化,逐步适应真实国际贸易单证工作实际。
此外,由于国际贸易单证工作本身是有较为明确的划分阶段及考核标准,以往教学中采用的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往往以客观题为主,对真实的国际贸易单证的反映不多。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如上文所述,教学手段采用了大量真实单证,因此笔者采用了过程性评价方式,将真实的单证制作过程、单证审核要求等作为课堂评价,目的是将考核评价嵌入学习过程,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识别信息能力、认知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以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测评结果来指导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
作者简介:
孔翠(1987年-),女,汉族,山东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区域经济。